当前位置:语文迷>学生作文>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

时间:2021-02-28 21:37:00 高考作文 我要投稿

高考作文汇总9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作文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作文汇总9篇

高考作文 篇1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D。该考点包含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命题范围为常见,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等9种修辞手法;二是考查要求为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不直接考查修辞手法的概念,而是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动态考查,即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运用。设问、反问与新增的反复成为近两年高考考查修辞手法的重要内容,往往与其他修辞手法放在一道试题中考查。其考题主要是融在表达、阅读、鉴赏、写作中,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且多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起来考查。具体体现为对反复、设问和反问效果的鉴赏和对反复、设问、反问的作用与修辞效果的理解。

  【技法指导】

  一、熟悉反复、设问和反问修辞手法的特点,明辨易混的修辞手法

  虽说单独考查反复、设问和反问修辞手法的可能性不大,但熟悉其特征及易混修辞手法的区别是运用修辞手法的前提。

  1.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地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20xx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增加了反复这一修辞手法。反复具有突出思想感情、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其类型主要有三:一是词语反复。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以达到强调的目的。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先生在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词,表达了自己对段祺瑞执政府的愤怒和对民众觉醒的期盼之情。二是词组或句子反复。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长大成人的山谷。(铁凝《哦,香雪》)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三是语段反复。这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如鲁迅在小说《祝福》中不惜笔墨,连续两次重复,以我真傻,真的开头的段落,一方面表达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的痛苦心情,一方面也反映了鲁镇上的人们对她的冷漠,有力地批判了摧残中国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2.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或不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设问分自问自答和问而不答两种。

  3.反问,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又叫反诘。反问包括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和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两种形式。如: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此句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使用反问能加强语气,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4.反问和设问的辨析。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也有区别。设问多是自问自答,反问则是问而不答,人们可从问句本身得出答案;设问本身不表示肯定或否定什么,在后面答案中说出,反问则本身就包含着作者的意思;设问是为了提醒注意引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反问则是为了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

  5.反复与排比的辨析。反复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都含有相同的词语,形式上相似,容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其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如(1)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此句三次咏叹终于自由啦,表达对自由的期盼和渴望,侧重点就是终于自由啦,所以此句的修辞手法为反复。(2)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莫泊桑《项链》)这句含有相同词语她,但是所要强调的词语不是她,而是认识了解爱和娶,所以该句的修辞手法为排比。

  二、强化训练,熟练掌握答题技巧

  1.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来高考对修辞运用能力的考查,与其说是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如说是考查思维能力。要写得出,写得对,首先要想得出,想得对。如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反问句,不是因为不懂反问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表达方式。因此,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想象能力。

  2.把握反复、设问和反问修辞手法试题的一般答题技巧。

  (1)解答对反复、设问和反问作用的理解、分析、判断题时,除了抓住反复、设问和反问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的表达效果,还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意图,有的还要结合选文内容去把握。如:

  (20xx年高考语文广东卷)阅读《让法律来保护阳光》一文,第19题:

  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手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①其实它们受着许多束缚,满肚子委屈。②还有谁知道它们居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呢?③建筑商说还得改图纸,施工队说太麻烦,物业部门说不美观。

  这是一道选做题,不管选做哪一题,只要考生能紧密联系《让法律来保护阳光》全文来理解所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就很容易得出答案:第①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阳光、水等以人的委屈情态,生动鲜明地表现了人们对新能源认识的局限。第②句运用反问手法,增强语气,再次强调应该正确认识并充分利用好新能源。第③句运用排比手法,增强气势,突出新能源发展受限制的现实原因。

  (2)解答对有反复、设问和反问的语言运用题时,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然后分析所给的语句,弄清其在内容、句式、用词、色彩、语气等方面的特点,进而展开必要的联想、想象,最后按要求表达出来。如:

  (20xx年高考语文重庆卷)第21题: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

  情景:一青年学生与一老教师相约登山,各负一行囊。学生要替老师背负。老师婉拒,学生坚持。

  要求:(1)老师要说出婉拒的理由,学生坚持的理由要有针对性;

  (2)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老师婉拒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坚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道题的题干中,代拟一段对话的要求,能让不同层次的考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呈现出来。解题的关键在于对试题情景设置中老师婉拒,学生坚持的把握,要突出婉拒坚持的语气,尤其是从学生坚持的情景中可以确定运用反问修辞手法。据此可答为:老师婉拒说:你的肩膀还很稚嫩,还是让我来担当自己的重任吧。学生坚持说:你不磨炼我稚嫩的肩膀,我以后怎么担当重任呢?

高考作文 篇2

  高中生活,一闪而过,像一架摄像机,或者说像一台影像放映机。

  放映一部电影,是为心灵满足,票房飙升,还是为走红网络?这部写实电影,只为高考而生,没有片酬,没有人气,赔上血本也说不定。有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不得不出演这部电影,且我们必须演好这部电影——一部没有NG机会的电影。

  或许电影已经被设定了开头和结局,但电影主角,却从未变更过。从踏入高中校园开始,我们就可以计划未来三年整部电影的基调、剧情、色彩。这些都是我们说了算。或许在课堂上听遍了那两个字的惊天动地,或许通过学校历年的本科率,了解了它的严峻形势,但我们仍可以走出不一样的道路。高中三年,不仅是学习的好时机,也是感悟生活的好时机。

  我们的思想不要拘泥于那块被粉笔敲得咚咚响的黑板,在充满凝重气息的教室里连夜苦战后,不妨去户外走一走吧!我们的人生不会因高考而丧失活力。

  不一样的梦想追逐方式,有不一样的精彩——我们的兴趣是永恒的闪光点。问问自己想干什么,这就是最简单的梦想。我们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丰富生活,亦可以参加比赛展现自我。我们对未来的职业有了明确目标,我们都应该为之努力,不仅仅只专注高考。不是只有高考成绩才能决定自己的出路。一位名人说过:“但愿你每天匆匆忙忙,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逐渐步入社会的我们,需要了解各方面的动态。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应增长社会见闻,了解社会形势,多加思考。如果高考是迈入社会的门槛,那么增长社会见闻就是我们已经迈起的某一只脚。“深谋远虑”比死读书要好得多,见识广了,接下来的路将不再由分数掌控。

  假期里,我们可以走一走名山大川,去追寻古代文人墨客的足迹,体会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意境;可以站在黄鹤楼前,望着“崔李题诗在上头”,吟出一首旷远凄凉的诗;或许也可以尝遍天下美食,意大利那不勒斯比薩、泰国马沙文咖喱、墨西哥巧克力都美味绝伦;沿途的采风必不可少,优美的,有内涵的,有感触的,都可以去细细欣赏,写写随感,培养自己的情操。这些在课堂上是学不到的。在高考的路上,一路行走,我们的沿途将花香四溢。

  这些都是高中生活的一个个剪影,犹如电影中的片段,它们会让电影更加精彩。这些由我们自己掌控,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为电影添砖加瓦。

  或许有些电影只有学习,它们注重结果;有些电影色彩纷呈,甚至还能带来欢笑,它们更注重过程。三年的宝贵时间,既有欢笑,也有汗水与泪水,这就是生活。为电影最后的那几分钟,我们努力过,也抱怨过。但那几分钟前的所有,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与希望。让高中这部电影拥有充实的剧情,我们才不会后悔。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电影总是很快,不论怎样变更剧情,片长永远不会改变。因此,在那几分钟到来之前,充实自己,让自己的一切更加精彩。让这几分钟为电影画上圆满句号。

  高考之外,等待我们的是五彩纷呈的世界。

高考作文 篇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仁,不让于师。——孔子

  我不与人争,胜负均不值。——诗歌《生与死》,绿原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此题审题立意的前提是准确理解两句话的含意,关键是把握两句话的内在联系,孔子话的意思是,在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时,即使是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能谦让。诗歌《生与死》中的话容易理解,它强调的是是“不与人争”,即不争。

  将两则材料联系起来分析,可知孔子的话强调的是“不谦让”,这种不谦让,可以理解为“争”。这样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就确立了。考生在作文时应兼顾两则材料,辩证分析“争”与“不争”的关系,这样才是最佳立意点。

  【优秀范文】

  争,是一切生物进化的动力和理由;不争,是人对待生活的淡然态度。争与不争,蕴含着人生的大智慧。

  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争,似乎是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所有的生物必备的能力:植物要发芽、生长。就要与其他植物争空气、阳光、水分;动物要发展、壮大,就要与其他动物争领地、水源、食物。“两眼一睁,开始竞争”成了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生物的真实写照。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不争,是相对的,这种不争是生存的智慧,当然也是争的最高境界。不争,不是逃避,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旷达胸怀,是一种博大包容。

  争与不争,智慧其中。

  晚清重臣、洋务运动健将张之洞在科举考试中中探花。按道理讲名列三甲的成绩已经让很多人无法企及,但张之洞很是沮丧。他认为自己应该独占鳌头;而在为人处世上,他曾经评价自己“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张之洞的争与不争彰显了人生的智慧:争,是“平生不做第二人选”的人生信条;不争,是内敛孤傲、不染杂尘的人生境界。

  被后人称为“诗仙”的李白和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是同时代的人:李白,恃才傲物、睥睨天下;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二人没有争诗坛“老大”的地位,而是惺惺相惜,在不争中为唐诗的辉煌贡献着各自的力量。“不争”,是从有利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思考的。

  打败越国的夫差和最终消灭吴国的勾践一生都在“争”:一场大战,越国亡国,勾践到吴国为奴;随即,勾践“切齿仇冤,棒心钓饵。尝胆权谋”,最终一战雪耻。“争”,关系到了生存。

  争与不争,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要考虑面对的境遇:争,不是皆争、乱争、必争;不争,不是放纵、胆怯、逃避。

  桉树因为“争”而成为干旱地区首选的树种,它可以二十四小时不停地吸收地下水和各种养料,即便是营养过剩,还要不停地吸收养分。但正是这种无所不在的“争”,造成周围树木死亡,甚至地下水干涸。于是,当地人不得不忍痛割爱,砍伐桉树。种植其他树种。小丑鱼居住在海葵的触手之间,这些鱼会带来食物与海葵共享,而海葵的触手中含有有毒的刺细胞,可使小丑鱼免于被掠食,小丑鱼本身则会分泌一种黏液在身体表面,保护自己不被海葵伤害。小丑鱼与海葵的“不争”,使得它们更加快乐地生活。

  争与不争,智慧其中,所以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又说“当仁,不让于师”。

  【名师点评】

  文章的作者在审题立意时,准确把握了两则材料的内涵,把材料体现的思想定位为“争与不争体现的是智慧”。在论证过程中,文章十分注重对论点的两面论证,不说“争”与“不争”中哪一方更好,而是讨论不同的情况下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即“争与不争,智慧其中”。

  文章首先阐述“争”“不争”体现的意义,然后用达尔文、老子的两句话体现的意义来剖析“争”与。不争”的内涵。接着使用了张之洞的“争与不争”做论据,说明“争”与“不争”要看具体情况.接着又列举了李白、杜甫和夫差、勾践以及桉树、小丑鱼、海葵的事例做论据,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争与不争”的问题。最后用孔子的话重申“争与不争”要看具体情况的论点。

高考作文 篇4

  宽容

  曾问滴水,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得第一个生命孕育在水中?滴水不语。看过一滴河水显微镜下,几十小生灵的簇拥蠕动;看过海纳百川,雍容接纳千山万水的敞怀,我懂了,是包容让生命的种子款款入水,感悟这天地赐惠的哲理。

  上善若水,汩汩的流水从古至今淙淙地淌过,将这自然之道浸润在每一寸土地里。齐小白饮到这水,忘记了管仲的旧过,终成一代霸业,李世民望这水,请来了李建成的旧部,终成一代明君这水萦于宰相的胸怀,撑起宽容之船;这水绕在九土城郭,漾起和睦、大度的民风;这水流在每个人的身体里,于是华夏民族以它的博大胸怀屹立于世。

  有容乃大,静静的水在说。于是森林包容了鸟群的焦躁,有了鸟语花香;山峰包容了草木的撩扰,有了郁郁苍莽;天空包容了星星的闪烁,有了幻漫星空;地球包容了生物的多种多样,有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水面荡起的层层涟漪一环环扣击着人们的心弦,于是智者们明白了其中的蕴含。包容,意味着一种接纳,滤其渣滓尽取精华,又有哪个聪明人不做呢?学会了包容,路易威登重新审视了叛变者的才华,营造了一支返如的队伍,品牌不倒,引领时尚;凯特制酒尝试了混合多种葡萄制造杂酒的方法,一举新创,震惊餐饮业。包容,囊括的是谨慎的审视,锐利的眼神,和拼搏的勇气。但拥有包容的资本的人,必能用他博大的胸怀的创赢他自己的财富,名垂千史。

  历史如水,奔流而逝。历史是最包容的,它不再乎你的曾经,你的过去。历史上留下的是你的心,你最终的追求。因为包容,历史才能发展--正如因为包容,流水才能不止。

  滴水不曾语,却道出了无穷的智慧。这也是水的包容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纷纷雨下时,珠帘包容了整个世界;天上的浮云飘动时,包容了整个大地。这咱大气磅礴的容纳,才是水最真、最本质的精神吧。

  包容,引得深深玩味啊

  【亮点透视】

  1。宽容通过作者的诠释,变得实那样的具体,它涵盖历史、现实、社会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本文以实写虚,给了我们许多言近旨远的启示。

  2.之无文,行而不远,文采锦绣历来是文学作品追求的佳境。汉语言的美,美在声音、美在色彩、美在气味、美在神韵。所谓一字传神。本文的语言可圈可点之处,赏心悦目之处,比比皆是,美不胜收。用词精当传神,如萦于宰相的胸怀撑起宽容之船漾起和睦大度的民风中的萦、撑、漾字;句式变幻多姿,长短句、问句、陈述句相映成趣,如结尾处我只知道纷纷雨下时,珠帘包容了整个世界;天上的浮云飘动时,包容了整个大地。优美隽永,意味深长。

高考作文 篇5

  20xx年高考全国卷要求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作文。这道试题沿袭了近几年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限制性增强,提供给考生的写作空间相对缩小;二是考查角度有所改变,前两年注重思想品德方面,20xx年侧重于认识水平和理性思辨;三是有较强的针对性,提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感情用事。应该说,今年高考作文的导向是好的,但不少写作水平较高的考生,落笔后出现了种种失误。下面择要列举,并就应当采取的措施谈点看法。

  弊病一:审题不准。偏离题意。

  20xx年的作文,应特别注意话题中的“和”字以及提示语中的“关系”一词,否则就可能偏题或走题。高考评卷中发现,很多考生是不理解题意的。他们未能抓住感情与认识的“关系”,或单方面地讲认识,或单方面地谈感情——比如把立意自定为“父母的爱造成自己无能”,这样的作文,最多只能算勉强符合题意。

  还有些考生,根本不了解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彻底地抛开了话题,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比如有考生认为寓言故事中富人怀疑老者,那老者好心没好报,于是从这个角度写了篇《好心没好报》,自然远离试题要求;有考生由富人随便怀疑别人而推断他缺少气度,于是从“做人需要气度”这一主题说开去;又有考生认为富人如此判断是因为缺乏与别人的.沟通,于是谈起“沟通”的重要性……以为这样就符合题意,其实是完全理解错了。这类考生犯了高考作文的大忌——审题错误,最终吃了大亏。这都是理解力不高的表现,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另一个原因是近年来一直宣传“降低审题难度”,误导了部分考生。

  对策:抓好审题这一环节。

  话题作文开放性很强,但不可能没有限制因素。因此,写作时必须有一个严肃认真的审题过程。所谓“审题”,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命题者叫你写什么,你就写什么;叫你“向东”,你就“向东”,千万不能由着性子“向西”。审题水平,与考生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具体的审题“技巧”。这些“技巧”是:不能匆匆“扫描”,而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这样,可以强迫自己定下心来,把命题中的每一个字看清楚。这么读,是为了找出考题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命题者下达“指令”最主要的“载体”,非抓住它不可。当一个词在考题中多次出现时,它就很可能是关键词。关键词有时不止一个,要尽可能找出来,决不遗漏。用铅笔把找出来的关键词一一圈出来,这样,可以有一个“物质依托”,防止在“心里盘算”时丢三落四;然后,一一落实被圈出来的关键词,即把它们的要求全部体现到作文中去。审题结束后,再用橡皮把铅笔圈过的痕迹擦去,以免留下做“记号”之嫌。细读命题中的“[注意]”。

  另外,必须明确的是,“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语),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做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所以千万不能从材料中自行提炼出某种观点并任意发挥,而要严格依据话题来作文。

  弊病二:认识肤浅,内容空洞。

  考生对话题的理解是深是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章立意是高是低,选材是优是劣。不少考生对感情与认知的关系体验不深,文章立意限于生活的表面,浮于肤浅的层次。如果写议论文,就忙于堆砌论据,缺少分析说理、致使论述深入不下去;如果写记叙文,则缺乏应有的韵味,显得过于直白。这都与对话题的认识不够深入有关。有些考生,展开论证时带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比如说“富人应当认为儿子是小偷,而不是他的邻居”,这本身就出于作者的主观臆断。还有考生一本正经地写道:“我们这些祖国的希望,应该培养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别让我们的亲情与认知,人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真可谓违情悖理,不知所云。

  20xx年高考选写议论文的比较多,但论据相当贫乏。商纣王与妲已,曹操疑人,孔明失街亭,包青天铁面无私……是考生引用最多的例子。举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则多是打碎花瓶等,内容低幼化;或者是班上同学钱包或钢笔被偷,接着总有人被冤枉,最后事实总被澄清,千篇一律,面目可憎。有的考生选写了散文,但政论色彩太浓,不像文学作品。还有些考生的作文,其实就是对话题材料的扩写,这样的文章得分会低得可怜。这充分暴露出当前中学生生活单一、阅读面狭窄和联想、想象能力差等问题。“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这样基本的要求很多考生都做不到。

  对策:加强理论修养和积累写作素材。

  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丰富写作材料,平时应做到“三备”:备思想,备知识,备生活。备思想,首先是要学好中学各门功课,各门功课的基本理论都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观点。其次是关心社会生活和时事政治,正确认识当代社会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在作文中要避免片面化、庸俗化、低幼化等不良倾向。备知识,可与备思想结合起来进行。可注意阅读《中国青年报》、《读者》等思想性文化性较强的报刊,还可进行搜集、分析事例的训练,大致做法为:通过课外阅读每周搜集三至五个事例,并列出每个事例可以用来阐明的一种或多种观点。备生活,这有多种途径,比如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同学、亲友交往等。真正要备好生活,还得把上述活动的内容写进日记或练笔中,特别是那些有闪光点、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要及时记下来。到临考前,翻出来整理一番,记住一些典型的事件及细节。

  考试时面对话题,要善于作由此及彼的联系,由因到果的推断,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由个别到一般的思考,以深入认识并准确诠释话题。构思时,写记叙文应注意选取有动情点、有积极意义的材料,并作深层次的开掘;写议论文应注意摆出论据后还要有理性分析,能站在理论的高度认识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

  弊病三:文体不明,搞大杂烩。

  有些考生对文体认识模糊,错将文体混杂当作夹叙夹议,作文一半是议论,一半是叙述,犯了文体不能统一的错误;有些考生叙述与议论相割裂,叙述的事件不能说明论点,议论部分不是从叙述中引申出来,而是另起炉灶,造成两种表达的分离,甚至出现了议论、抒情、说明和描写平均使用笔力的现象,使写出的文章“四不像”,不知道作者究竟“自选”了哪种文体。

  对策:正确理解“文体自选”的要求。

  高考话题作文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文体自选”。但这并不意味着写作时不需要文体的规范,而是给考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便于考生在自己擅长的文体中发挥。然而,一旦选定某种文体,作文就得符合这种文体的要求,决不能随心所欲。从具体的操作过程看“文体自选”,考生在构思时倒是多了几个环节:1.考虑该题最适合写哪种体裁。2.要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体裁。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同学,可以选记叙文、散文来写,甚至写成小小说、童话、寓言等文学体裁;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辩、善于议论说理的同学,可以选议论文来做。3.要考虑有没有与该体裁相应的足够的素材。4.用这个体裁写,能否写出新意。这几点都想好了,体裁问题解决了,实际上选择材料的问题也就基本考虑到了。

  弊病四:胡编乱造,盲目求新。

  20xx年高考作文到历史人物那里搬救兵的不在少数,许多考生参与了“发思古之幽情”的大合唱,尽管也涌现了一些历史题材的精品之作,可令人费解的是:有些考生明明缺乏文史知识的积淀和新编故事的素养,却也选用了历史题材。于是在不甚了了的情况下,囫囵吞枣,泥古不化,加上用以表达的语言与借用的人物口吻风马牛不相及,内容与形式严重失调,显得不伦不类。

  另外,一部分考生不是首先考虑内容,而是抓住“文体自选”去刻意“创新”,借各种文体胡乱阐发,他们的作文内容荒诞、写法失真、语言表达滑稽古怪,有阅卷专家戏称为不是写作是炒作,不像作文像游戏。比如有考生机械、肤浅地模仿名篇《谏太宗十思书》,写了《谏父亲三思疏》,文中充斥着诸如“今天儿子给你请安了”,“儿子以忠臣的身份向你‘进死谏’”,“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便。君乐闻直言,则侯化为忠。现将谏言罗列如下”,“此死谏一,望君一思疏”,“此死谏二,请君二思疏”,“老爸,其忠言逆耳,为兴家立世之道,望接纳”等半文半白的句子,最后是“祝龙体安康”“臣民儿上”,弄巧成拙,让人啼笑皆非。

  对策:必须明确两点认识。

  第一,对一篇文章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内容。高尔基曾说:“散文,第一是内容,第二还是内容。”任何文章都是思想内容、文体结构和语言表达三方面因素的统一体。归根到底,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没有好的思想内容,形式也就失去了生命。所以决不能光在文体结构上打转转,为创新而创新。作为中学生,还是要打好扎实的基础,熟练地掌握几种常用的文体,这才是正道。第二,故事新编不是灵丹妙药,并不适合所有考生。写好故事新编,要求

  有三:一是对原著研究得深,二是对现实社会有深切感受,三是要找到两者结合的切入点。这不是一般水平的考生所能胜任的。

  弊病五:投机取巧,套用时文。

  20xx年高考卷面上再次提出“不得抄袭”的要求,但考场作文中仍有仿作、抄袭现象,主要是一些叙事性的文章。这类作文往往套用刊物上某篇小说、寓言的情节和人物,模仿这些故事的结构。少数考生还能作些加工改造,注意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更多的考生则是全盘照搬。

  对策:端正文风,杜绝投机心理。

  有必要提醒考生:不能心存侥幸,以为套用现成的故事可以蒙混过关。这类作文一经发现(实际上不被发现的可能性极小),只能是得分最低的一类,甚至会被评为0分。如果某些时文确实很精彩地诠释了作文话题,写作时予以概括,把它作为写议论文的例证,倒也无可非议;但不能全文主体套用现成的故事,只在首尾加上一点扣题的话,更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

高考作文 篇6

  只有学会了宽容,才能使友谊天长地久。

  ——题记

  五年级时,我如愿以偿地和我最好的朋友(雨)坐到了一起。我本以为这样可以使我们之间的友谊更牢固,可谁知……

  一次,美术老师让我们做主题是“花”的手工作业,我整整花了一个半小时才做好。第二天,我兴高采烈的带着我的“玫瑰”上了学校。美术老师来了,他要检查同学们的手工作品。雨拿出她的作品,我看了一眼,心想:这次手工作品我肯定能拿到优。突然,我的手工掉在了地上,弯下腰正要捡,只见雨一脚将我的手工踩成烂纸。我立刻猛推了她一把,对她破口大骂:“你有没有毛病!干嘛踩我的手工!”雨立刻辩解:“我……我不是故意的!”“你还不承认!你不就是看我做的比你的好100倍,你妒忌我,故意踩坏的吗?哼!我和你再也不是什么最好的朋友了!”说完这句话,我气呼呼地扭过头去。

  几天后,雨再三请求我原谅她,我觉得烦,只好答应了。

  但,我对她还是一点好感都没有,心里总是排挤她。

  就在那一年的秋天,雨递给我一封绝交信。直到我接过那封信,我才懂得了宽容。我后悔了,但雨离我越来越远……

  只有学会了宽容,才能使友谊天长地久……

高考作文 篇7

  自古有:文如其人。文如其人是对人与契机相合的一种评价。这种评价就是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品性和善之人,那一定是优美的,让人心生欢喜的。

  这种让人欢喜的,总是有一种力量,牵引着别人。而能牵引着人心的,一定是好。好都是出自真诚的心。真诚的心羽化着人世间美好的事。为此,真性情就是好。

  这时,谁能说,文如其人有错?

  我说,没错。不论以何种面目见人,总是能带着作者的真实信息。

  在我的笔下,可以说,很浪漫、很柔情、但也很正气。之所以我的浪漫柔情,是我有一颗柔和的心,敏感的心,能够细致感悟人生种种的正能量的欢喜心。在这颗心的作用下,我所写,不论何种题材,但那一字一句中,真实再现我的思想与精神。我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是一个正直,和善的人。有时,我和善的所见我的人都认为我的脾气太好了,好到给人的感觉是柔和的一种温暖。

  这时,人们总会问我,“你这人有脾气吗?”

  我说,我一般是不生气的。若能让我生气的事,一定是人所不能与共的事。人所不能与共的事,我会正义地痛斥之。这种痛斥的所为,让我有种担当的责任心。

  我说,天下人人都应该有这种正能量的情怀,遇事敢担当,敢作为,敢为我们的生命负责。

  这时,在我的所见就是一派正气,一派阳光,一派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不是某个人能装的。如说能装,谁有本事装一个看看?

  我们常常说一些负能量的事,如披着羊皮的狼。这种伪君子的行为即使装的很像,但狼的本性还是会暴露狼的真实情况。所以说,真正美好的事物不是谁能装的来的。能装的来的事物是经不住岁月洗礼的。

  我常常想,我的心性为什么会那么柔和?

  当我面对美好的事物,总会大赞叹,大抒情,那一刻,我就是一个爱美的小姑娘,欢喜的真是不得了,于是,柔情,浪漫,让我不知身在何处。

  那一刻,我醉醉地相邀日月共舞,想和最有缘的人倾诉,我会柔情一片,我会忘情,我会生动。生动中的我,我不知人间何为苦,我只知我是幸福的。我的幸福与财富,物质没有任何关系,我是灵魂的快乐。我的快乐是超越自我的。而超越自我的快乐,是灵魂的。灵魂世界是一个一般人不能共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美好是最美的代言。而我总是不能离开这个世界,或正义的,或柔情的,我的心完整地相融相合在这种情怀中。

  这时,真性情就是好。而文如其人是最经典的一种思想匹对。这种匹对,没有任何人有理由说,文如其人是不正确的。若说不正确,那是你没有明白文如其人的真谛。而我是明白的。明白中,欢喜着生命的怒放。

  我说,如此真性情的人生真好。

高考作文 篇8

  1,干劲不足的时候查思想,思想不通的时候,就要加紧读毛主席的书。

  2,干革命工作嘛!总会有困难的。越是有困难,越要有雄心斗志,越有困难,越要学习毛主席著作。

  3,你们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依靠群众,依靠集体,自力更生,团结抗灾,战胜困难,发展生产。

  4,有党的领导,有毛主席著作,有几十万人民,只要干,一定能在困难当中闯出一条路来,一定会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读报纸不知道天下大事,不看文件不能领会党的政策,不读毛主席著作就要迷失方向。

  5,小梅(焦裕禄的女儿),你从我手里继承的只有党的事业,别的什么也没有……,我留给你的,只有一部《毛泽东选集》。……你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那里边,毛主席会告诉你怎样工作,怎样做人,怎样生活。

  兰考这块地方,是同志们用鲜血换来的。先烈们并没有因为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给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里战胜灾害?

  6,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面对着当前严重的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

  7,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这不怪他们,责任在我们身上,党把三十六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过安居乐业的生活,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8,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9,我们经常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我希望大家能牢记着今晚的情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领着县委领导去火车站看灾民)去领导群众改造兰考的面貌。

  10,在这大风雪里,群众住得昨样?牲口咋样?我说,你们记住,马上通知下去。第一,所有农村干部必须深入到户,记贫问苦,安置无屋居住的人,发现断炊户,立即解决。第二,所有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必须深入牛屋检查,照顾老弱病畜,保证不许冻坏一头牲口。第三,安排好室内副业生产。第四,对于参加运输的人、畜,凡是被风雪隔在途中的,在哪个大队的范围,由哪个大队热情招待,保证吃得饱,住得暖。第五,教育全党,在大雪封门的时候,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同甘共苦。

高考作文 篇9

  一种给我感受最深的颜色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绚丽的色彩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对我们的心理、情绪乃至思想都会产生影响。比如蓝色,或淡如轻烟,或深如碧海,使人想起天空和海洋,给人以宇宙无垠之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性格气质,因而对各种颜色的感觉也不一样。你最喜欢哪一种颜色,为什么?

  请以一种给我感受最深的颜色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高考作文汇总9篇】相关文章:

1.高考作文汇总六篇

2.高考作文汇总7篇

3.【推荐】高考作文汇总五篇

4.【精选】高考作文汇总三篇

5.关于高考作文汇总六篇

6.【精品】高考作文汇总6篇

7.精选高考作文汇总5篇

8.精选高考作文汇总九篇

上一篇:高考作文
下一篇: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