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总结> 阅读教学总结

阅读教学总结

时间:2021-03-16 18:22:25 教学总结 我要投稿

精选阅读教学总结3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阅读教学总结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阅读教学总结3篇

阅读教学总结 篇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由于过分地强调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方面,而忽视了阅读教学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一味地抄、背词语解释、段意和中心思想,以应付考试,使阅读教学缺乏情趣、缺乏活力。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国家制定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认真学习新《课标》,

  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能帮助我们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目的。

  一、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主线。

  新《课标》在各阶段目标的阅读要求中均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教学应抓住“阅”和“读”。“阅”即看,实际上是用心读的过程。“读”一般指看着文字读出声音来。无论是“阅”,还是“读”,都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反思我们过去的阅读教学,实际是教师设计好问题,学生回答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围着学生转,不需要自己的思维。如此被动地学习,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阅读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感知—领悟—习得的过程。过去的阅读教学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领悟即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感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教出来的,而是靠朗读体验的。通过阅读,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习得是学生学到了某种知识,方法、技能。通过课堂上的朗读和领悟,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并用之于课外学习。

  二、自主、合作、探究是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自主,即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己思维的主宰,而不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合作,即课堂上学生的多项交流,它是自主学习的更高层次。探究是最深层次的自主学习,是某个学生在某个问题上探索追究,是一种发现学习。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好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该串讲为精讲,改教师讲书为引导学生读书、看书,并且还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做到以学定教。课堂重视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提问,这无疑为学生的自主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机会,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仍有许多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如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了学习,学生回答问题和朗读课文不是因为学习活动才产生了内在和积极性,而大多是因为得到老师德好评和表扬。又如,在学生合作方面,只有小组讨论一种形式,而且讨论时间仓促,讨论无结果;师生间的合作在某些课堂上只是教师和某几个学生的对话,而未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质疑,也未能通过教师的指点,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而探究下去,而是由教师和盘托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真正落实,需要教师不仅要从教学观念尚改变,同时还需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三、语言训练和语言积累是阅读教学的重点。

  “积累”,就是多读多实践。“积累”不仅汇集了传统教学的精华,又注意了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联系语言环境及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以词句为重点,可以借助图画、实物、动作、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句意思。对于优美的词句,要鼓励学生背下来。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在交流和探讨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有利于学生用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积累语言材料。

  四、学会读书是阅读教学的目的。

  学生获得的知识是重要的,但培养能力更重要。在教学中,要学会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化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情趣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能自主、有效地学习人类无限的知识。如果我们的学生不会读书、不会学习,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是我们教学的重大失误,也是我们教师的失职。因此,从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教学生学会读书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独立思考。

  总之,阅读教学是学生读书的过程,也是学生阅读能力(学生读书)形成的过程,是思维过程,也是情感培养的过程。我们要以全新的理念,展现阅读教学的目标、重点、基本策略。这样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并研究当前的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及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阅读教学总结 篇2

  为了让孩子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打好生命的底色,我们有责任引领孩子走进经典里去。现将本学期我们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师生共读,其乐融融

  学生的爱读,只能以老师的爱读来激发。每天晨读午练时间里,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读名著,写心得。所有学生也和我一样陶然自醉,教室里静极了,但却可以感觉到无数思想的小溪在流淌,在跳跃,并腾起一束束美丽的浪花。

  二、巧荐好书,指导读法

  当看到学生阅读好书时,老师便大肆渲染,引得其他学生“垂涎三尺”。利用每天的借书时间,和学生一起走一遭,及时夸赞借到好书的学生“有眼光”。每周一的班队课上,留十分钟给学生开个“好书推荐会”,并举行换书仪式。

  三、享受阅读,养成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这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一有空余时间,就快乐地阅读,有的孩子一星期完成十多页摘抄,有的孩子在每页的摘抄上画了个“点评屋”,及时留下思考的痕迹。

  四、分享交流,学以致用

  我们想方设法让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变静态的作业为动态的作业,每天给学生交流摘记的时间,并请同桌给予评价,让语言首先在他们的嘴上活起来,继而在他们的脑中活起来,然后在他们的心中活起来,最后嵌入他们生命的历程,使他们成为有着言语智慧的血肉丰满的“人”。

  五、亲子共读,温馨甜蜜

  老师和学生的读书热情感染了家长,许多家长也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陪孩子读书,晚间的亲子共读,构成了许多家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六、激发阅读兴趣。

  1、巧借课本资源。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资源,引导学生或大胆想象,或到课外去寻找相关的文章阅读。

  2、巧用无尾故事。教师讲故事时,特意留下尾巴,让学生自己到课外去阅读。

  3、巧妙运用绘本。带领孩子一起阅读时,把图画展示给孩子看,让孩子通过阅读图画,念出里面的文字和声音,念出书中文字里没有的感情,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

  4、“精彩课堂”,学生轮流讲故事,及时鼓励表扬。

  5、举办小型竞赛。如“诗歌朗诵会”和“讲故事比赛”等。6、享受阅读成果。①优秀词句推荐,②优秀习作朗读。

  七、教给阅读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心阅读,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好词好句,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略地复述。

  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成为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翔,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阅读教学总结 篇3

  近十余年来,我们在中心学习法课题实验教学中,本着教育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根本性教学目标,注意在语文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会阅读,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语文教学年度、学期课时的教学计划中。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是学生学会阅读的四个关键因素;其中,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是关键之关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相应以培养这两种能力为重点训练项目。其中理解能力的培养尤其应当成为阅读教学的核心。因此,如何为学生打下扎实的阅读基础,如何训练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了我们课题实验教学的研究重点。

  一、培养学生“手到”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时效性的探究性

  古人强调“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其实,还应再加一到,即“手到”。所谓手到,一是指阅读过程中,读者要用笔在文章中圈、点、画、注;二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要写读书笔记,以积累词汇,总结阅读经验,评价阅读材料。

  实验教学前,实验班的小学生中至少有一半学生未养成阅读“手到”的习惯。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这个问题未引起重视,仅仅在教学中轻描淡写地提到,而没有对学生提出更明确的要求,更没有在如何“手到”方面进行细致的引导、指导、训练和检查。

  实验教学中,我们围绕要养成学生阅读时勤于动手的习惯这个问题进行探究,认识到教师必须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进行精心的指导、训练和检查。教师设计了统一的读书卡片,定期发放,定期收回检查。对读书笔记写得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或传阅,或展览,或刊载,以强化学生在阅读时“手到”的意识,把教师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培养学生“手到”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时效性和探究性,既是课内阅读的需要,也是课外阅读的需要,更是学生将来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联系上下文是阅读课文的一种重要方法。“课标”对此作了明确的要求。实验教学前我们作调查时发现,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小学毕业甚至中学毕业以后,还未养成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要使学生养成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并不难,关键是教师要循循善诱,进行耐心而持久的引导和训练。要努力做到学生的“学践”遵循作者的思路。因为,思路是作者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走向和路径,文章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通过作者思路的穿针引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实验教学中我们下了一翻功夫,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认知作者思路,领会产欣赏作者的思路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穿针引线之功,诱导学生的学路与文章的思路一致,潜心领会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良苦用心,在“粗读”、“细读”、“熟读”和“广读”中披文入情,从而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真情实感。联系上下文阅读,其要领就是刻意关注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抓住微观,把握宏观。养成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不仅是阅读方法的问题,而且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提高学生品词评句的能力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读者则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语言文字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作者要与读者进行心灵交流,就必须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付诸语言文字;读者要与作进进行心灵交流,就必须对语言文字有深入的理解。而让学生学业会“咬文嚼字”,正是训练他们通过品词评句深入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

  “咬文嚼字”这个成语,常常用来讽刺过度地字斟句酌。我们当然反对那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的书呆子式的“咬文嚼字”。实验前,学生阅读的现状是习惯于囫囵吞枣,不会品词评句,严重地影响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为了从小培养学生品词评句的能力,我们在实验教学中狠抓学生“咬文嚼字”的训练。当然,这与人们通常听说的“咬文嚼字”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语文教师重视训练学生抓关键词句、重点词句,做到既抓得快、抓得准,又评得对,评得深。以前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那种教师包办代替,或死抠教学参与书中的所谓知识点和答案的做法,已经被彻底废除。

  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比较的习惯,提高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有比较才通通家鉴别。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培养学生新闻记者中进行比较的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实验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还未养成比较阅读的习惯,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语文教师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未能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训练,讲读课文进也往往孤立地分析课文。实验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导教师对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了然于胸,备课时把视野放得开阔一些,尽可能把以前教学过的文章作个筛选,找出可以比较的文章,从选材、构思、形象刻画、表达方式、语言运用、主题思想等方面诱导学生作印象深刻的比较。当然,由于课时的限制,一篇课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比较分析,而是抓一二点最有特色的部分作些比较,或求同,或求异;或聚焦,或辐射;或横向,或纵向。

  五、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想象的习惯,提高学生想象阅读的能力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文学创造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刘勰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消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捷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可以说,作家如果离开了想象,就无文学创作可言。阅读欣赏文学作品,也同样需要有想象的参与。读者想象丰富,不仅可以更充分更深刻的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文章的优美意境,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进行艺术再“创作”,从而进一步丰富文章的内涵,丰满人物形象,深化文章的意境。因此,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想象的习惯,提高学生想象阅读的能力,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绝不能忽视。

  在实验教学前的教学中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或多或少有所忽视。为了应试,某些教师将一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文章,弄成了一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教师将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动人的描写不见了,丰满的艺术形象不见了,优美的意境不见了。面对课文,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骨头,不见血肉。实验教学中,我们强调从文章的整体教学入手,侧重引导学生对动人的描写、丰满的艺术形象、优美的意境进行想象,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六、增加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广泛性和效益性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努力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和扩展,从而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整体。

  在实验教学前,课外阅读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种种因素使得语文教师都把眼睛紧紧盯在教科书和练习上,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课外阅读。实验教学中,我们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这就必须使学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生活在课内外阅读的世界里。而不能象实验前一样,让学生生活在试卷的世界里,生活在练习和考试的世界里。

  实验教学开始以来,我们注意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各个实验班普遍建立了“图书角”,筹集资金选购了与语文教材相匹配的课外读物,供学生生阅读;同时,倡导、鼓励学生每天必进阅览室;还积极与家长联系,请家长支持学生订购青少年、儿童文学作品。放手让学生“广读”极大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怕学生成为有读书癖的“怪人”。

  实践证明,课外阅读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思维,积累学生的阅读经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陶冶学业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诚然,使学生学会阅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广大语文教师一项神圣使命。实验证明,只要广大语文教师同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教学策略上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不难培养的,使学生学会阅读的目标也是不难实现的。

【精选阅读教学总结3篇】相关文章:

1.阅读教学总结合集5篇

2.阅读教学总结集锦六篇

3.英语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4.【精选】教师教学总结三篇

5.精选教师教学总结4篇

6.精选教师教学总结四篇

7.【精选】中考总结作文3篇

8.精选活动总结作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