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作文(精华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节的作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正是唐代诗人王安石写下关于春节的一首诗。今天我就要讲一讲我们这儿热闹的春节。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在我们这里这一天是要祭祖的。中午我们来到奶奶家,奶奶家已经把鸡杀好了,这是为下午祭祖做的准备。太阳渐渐落下,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祭祖的用品,爷爷在客厅对着门的那一面放上两根蜡烛,其余三面都要放上小酒杯,每边要放上八个,代表明年家道兴旺,爷爷拿了一瓶黄酒倒上,嘴里还念着什么;爷爷还要在厨房的灶头上放上水果,插上香烛。等到香快点完的时侯,爷爷奶奶就拿出铁桶烧一些元宝,这是给“太太们”的钱,这些可都不是迷信,这是传统习俗。元宝烧的差不多时就要拜祖,等拜好祖先爷爷把烧元宝的铁桶拿出去,我们就要放烟花爆竹了,要放到地上一片红,这是热闹与喜庆的象征!最后我们就要开饭了。有鱼、有虾,还有鸡……我们看着美味的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大年三十,这一天最重要的是吃团圆饭了,家家户户都要起的很早去买菜我们也不例外。这一年我们决定由我和爸爸去买菜,妈妈烧菜。我们很早就起床去超市买菜了,以为超市的人不会多,结果比我们想象得多了好多倍。我们急匆匆地拿了菜,人挤着人,我们又去排队,队伍像一条长龙!排了几十分钟才轮到我们,仿佛今天买东西都不需要钱似的。我们回到乡下让奶奶杀鱼,顺便吃午饭,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穿上了喜气洋洋的'新衣服。最后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回家,妈妈顿时忙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妈妈端上来了红烧鱼,代表年年有余;还有笋汤,代表节节高……真是丰富,我看着看着不经意的流出口水来啦。爷爷说“开饭啦!”我们便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饭后是我最喜欢的时刻,那就是要红包。我先向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之后我又向爸爸妈妈要红包“祝爸爸妈妈幸福美满!”大家给了我两个红包,我高兴地又蹦又跳,全家人看到我也笑了起来。晚上我们一家坐在沙发上看了春晚。深夜我躺在床上,外面的鞭炮声像是说好了似的接连不断,热闹非凡,充满了年的味道。
这就是我们的春节,一个十分热闹的春节。
春节的作文2
按照湖北省宜昌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用笼子关起来,以减少它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就长得又大又肥。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传统的“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干净,杀鸡宰鸭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日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迎新年。这时,千家万户都忙碌起来,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可真是热闹非凡呐!家家户户赶做年饭,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春联。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日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和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最高潮。这天,人们不许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话祝贺,给小孩和老人们压岁钱。从初一到十五,人们都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吃罢早饭,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头。同时,各种庆祝活动也相继举行,舞狮、篮球赛、唱歌、跳舞、下棋、射击……内容可丰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围在庆典活动旁边观看,耳边不时响起如雷鸣般的掌声、喝彩声。
正月初二这天开始,人们便要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开门扫地,把扫成堆的鞭炮纸烧掉。“人日”、“人胜节”和“七元日”都指这天——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了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有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的活动,突出了一个“闹”字,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新的一年愉快吉祥。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春节的作文3
家乡湖北的春节就是和我们深圳的春节不一样。春节大多数都是从小年二十三就开始了。二十三,送灯盏;二十四,剔鱼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猪肉;二十七,除脏迹;二十八,福鸡鸭;二十九,家家有这说的便是湖北过年要做的那些事儿。
虽然,我回老家湖北过年只是那一次,可以说是个什么新鲜的事情。但是,就是那一次家乡过年气氛,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二十三,送盏灯就是指送劳苦功高的.灶王爷,当地人是说灶王爷也要回天庭和家人团聚,看来呀这过年连神仙也不能免俗。所以叫做送盏灯。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是春节里最忙碌的一天。按民间的说法:是因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着除陈布新的涵义,其中索用意就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都随着灰尘扫出门。大家更忙了!我也帮忙开始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和花园;掸拂尘垢蜘蛛网。到处都洋溢着欢喜迎新春的喜悦之情。
除夕之夜。一出门,香味扑鼻,处处都洋溢的新年的气氛。一家人都围聚在一座上,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离别时的奇闻乐事和所见所闻,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享受着一家团圆的乐趣。烟花、鞭炮声毫不断绝,不给我们一个喘息的机会。午夜12点,大家一起数着一年中最后的几秒,匆匆度过。那一刹,天空顿时明亮了许多,烟花在空中一朵朵的绽放着,鞭炮在一旁当附衬,衬托出了那份只属于新年的热闹。
初一,一早就有着很多街坊邻居来到家中,要跟姑姑一起去各个邻居家、朋友家,挨个拜年。
到了初八,舞龙队舞狮队等业余文艺便开始浓妆淡抹粉墨登场。习惯于城市繁忙劳累的生活男女老少们就趁着这难得的闲暇时光来观赏国粹精华。小伙们举着龙灯在狮子头上拥着狮子走遍街道,把春节的喜气洋洋带便那里的每一个角落。上窜下跳,前滚后翻,在我们面前那是耍尽了他们那十八般武艺。
没一会功夫,就要回到城市,春节在正月十五的时候就结束了。家乡,虽没有深圳如此发达。但,那里有着深圳没有的东西。
春节的作文4
春节是中国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春节时,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会回老家探亲,或者出去旅游。
今年春节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回我妈妈老家阳春去龙海山庄玩的事。
进入龙海山庄园内,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就进入我的眼帘,溪水潺潺流动,一条条巴掌大的小鱼在溪里的石头间游动,溪流低处,石头密布,溪水狂暴地流动,激起一朵朵浪花,小溪上流,水又如一面镜子一般平静。还有一条拱形的小桥跨在河上。我们不由得拿起相机记录下这美丽的`景色。
再往里走,我们来到了花圃,花海由铺满石头的小路分开,中间还有几个秋千,再配上旁边的一枝枝桃花,让人觉得如仙境般美丽。花海的花各种各样,一应俱全:红的、黄的、紫的、蝴蝶兰、薰衣草。简直就是花的海洋,于是,我们又拿起相机,拍下一张张美丽的照片。
三个小时过去了,看着渐渐西下的太阳,我们不得不抱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的龙海山庄。
大扫除
迎新弃旧,新年新气象。年前有一件妇孺皆知的事情要做,就是大扫除。
我们家也是,春节我们一般要回老家,但这里的家也会来一次大扫除。一开始,我望着乱得被妈妈成为鸡窝的家,一时毫无头绪,不知道从何下手,经妈妈的指点,我们决定从茶几开始,有妈妈的帮助,茶几很快就解决了。之后我的书房才是大问题。
我的书房的书洒落一地,很难打扫,于是我向妈妈求助,妈妈说,只要我打扫书架,我的心情瞬间就会有所转变。我拿来抹布,小心翼翼地擦干净书架内的灰尘,生怕碰倒了竖起来的那些书。并把书一本一本地翻阅,挑选,筛选出旧的、不要的书,书架下层的杂物,也被我用抹布擦去灰尘,摆放整齐。书架上层的生活用品也一样,摆放整齐,擦干净。
半小时过去了,我和妈妈看着焕然一新的房间和客厅,一股成就感不禁从心底油然而生。接下来,依次是厨房,杂物房,三个小时后,我们的家不再是原本又乱又脏的家了。
春节的作文5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过年了!今年我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到湖南老家过年的,那个村庄叫咸庆,那边乡下过年可热闹了。
早晨,我抑制不住喜悦与激动的心情一大早就起床,穿上了新衣服,在外面溜达了一圈,我看见地方上到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贴满了大红的对联,有的门前贴上大福字,还有的挂上大灯笼,真是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啊!
小朋友们都跟我一样穿着新衣服,大家聚在一起玩耍,有的玩沙炮,还有在放鞭炮的。大家开怀大笑,别提玩得有多高兴呢!不远处还有人在舞狮子,舞得可起劲了,乡下过春节真的比城市多姿多彩,也热闹多了。我和弟弟顾不得其它急忙跑到小朋友中痛痛快快地玩起来。
除了我们家,大伯大妈、叔叔婶婶、还有姐姐弟弟们也都从市区回乡下过年来了,家里人一下子多了好多人,变得好热闹。因为我们家住在杭州,很少回湖南老家,所以大家都把我当做客人,吃饭的时候,好吃的总是让我先吃,我最喜欢吃奶奶烧的麻辣鱼了,是湖南本地的特色菜,又辣又过瘾。
对于我来说除了好吃的好玩的,最让我开心的`时候当然是收压岁钱的时候了。人多所以压岁钱也多,我揣在自己衣服袋里觉得不放心特地找了个盒子装好,放在我睡的床底下,谁也没告诉,这才放心出去玩了
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饭,大家都会去邻里串门,谁家热闹大家就可以凑到谁家去,大家谈天说地,气氛很温馨。不像在城里过年,吃完年夜饭就待家里看电视或上网,感觉很冷清很没意思。
在乡下过年,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要守夜。但是不到十二点姐姐她们却早已经昏昏欲睡,而我心情却无比激动,期待着零晨新一年的到来。十二点一到,天空中“砰”的一声,爆发出五彩缤纷的花朵,天空中无数的烟火慢慢散落、然后就像流星雨一样渐渐消失。爷爷陪我看了半个小时的烟花,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象啊!
这次乡下过年是我记忆最深刻,感觉最温馨美好的春节,它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期待每年的春节也能回湖南老家和爷爷奶奶他们一起过年。
春节的作文6
“噼噼噼”这是什么声音让我从梦中醒来?我探出窗外,一看是鞭炮。春节到了吗?去看一下日历,这是春节的第一天!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古老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前有一个村庄,每一年的春节,人们都会遇到“年”的攻击,“年”抢粮食、杀村民、破坏庄稼。这一年,村民们大胆地向“年”反击,“年”被赶跑了。但也不可以年年这样吧!这时一位老道人走了过来说:“赶走‘年’这可不难。”村民们说:“真的吗?有什么办法?”老道人:“年怕鞭炮、怕红色,只要在门前贴上对联就可以了。”下一年人们按照老道说的做,放鞭炮、贴对联,果然赶跑了“年”,春节贴对联等习俗就传下来。
当然现在我们也不可以放过“年”,我们也要贴春联。春联分为上联、左联、右联,我的爷爷会写毛笔字,写的.字可好啦!爷爷在上联写“吉星高照”,左右两联分别写“一年四季随春到”,“四季财源顺意来”,第一张代表:我的家人的一年四季都随着春节来临,都会像春节一样吉祥。第二表示:我的家人在四季都会有财,财会顺意来。
我们开始贴春联了,我们先把春联平放在地面,粘上双面胶,然后再去拿一张椅子,拿起春联站上椅,我先把对联最上面的两个角贴好,再走下椅子把下面的脚粘好。按第一张贴的方法,贴第二张、第三张,那副对联就像一个将军,守护着我全家。爷爷看着自己写的字不得不说:“我写的字真好看!我的孙子肯定会和这对联一样好。”过路人也纷纷说:“谁写的?真好看!”
贴好春贴,我们一家一起去芳村逛花街,那儿人山人海,鲜花各种各样,美不胜收。那里的花,让我赏心悦目的是桃花,从远处看它,就像一座粉红色的小山,真美丽!桃花的颜色从深到浅,真令人陶醉!一阵微风轻轻吹过桃花,花瓣从我的鼻前飞过,一阵香气也从我鼻前飞过。
这就是我的春节。
春节的作文7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我的家乡在临沂,我最喜欢家乡的春节,那里虽比不上都市的繁华,却有着自己的风俗。
在这里,有句俗话叫做“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年味就渐渐浓了起来,最喜欢过年的就是孩子们了!
孩子们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各种炮竹,胆子大的就买自己点火的,胆子小的,就买摔炮,尤其是男孩子们,有时玩疯了,一整天吃饭都顾不得了。女孩们就喜欢买零七八碎的小玩意儿。
腊八过完了,就到了年的彩排——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包饺子,我最喜欢奶奶包的韭菜饺子。天一擦黑,鞭炮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年马上就到了。大人们也就忙了,买新衣、购年货、做春节吃的东西,忙的不亦乐乎。虽然不像以前商店初六开门,但也不会太早,所以要贮备充分。
除夕夜,我们小孩在大人的带领下,手拿小烟花,点燃,一朵朵小小的'烟花开始绽放。开始放大的烟花,“砰”一朵五彩的花绽放,像是仙女洒下的好运气,四处飘散。放完,就和家人去看春节晚会了。20xx年0点,新的一年开始了,鞭炮声也接连不断,象征着辞旧迎新,把上一年的坏运气炸掉!
正月初一,天还没亮,我就起床,穿上新衣,开始了新的一年的第一天生活。妈妈把昨天包好的饺子煮了,放在盘子里,我们有声有笑地吃完了。该拜年了,我们去二奶奶家拜年,老奶奶说笑着说:“不用拜了,快站起来!”可这是习俗,我们还是拜了。拜完了二奶奶家,去拜大娘家,一上午,我们终于拜完了。这一天,无一处不洋溢着欢乐、热闹!
元宵,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孔明灯满天飞,它带走的是人们的寄托、愿望,让梦想成真!
一眨眼,到了二十几,学生们该上学了,上班族该上班了,虽然奔赴的地方不一样,但大家都是向新的目标去努力,向新的目标更进一步!
春节的作文8
一声声鞭炮炸的震天响!一个个大红灯笼挂在门上,空气里到处弥满着甜甜的香味……这是干什么呢?你一定猜出来了,对,这就是过年了!
在我们这里,一过了腊月二十三,大街上到处都是买年货的,赶年集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大人们忙着赶集备年货,弄好吃的。我们小孩子们跑来跑去,一会吃个这,一会吃个那,把小肚子撑的圆鼓鼓的,在众多的年节美食当中,我最爱的便是那一碗飘着香味、热乎乎的油茶。
今天奶奶要开始炒制油茶了,我早早地就吵着一起做,我要学习学习这香喷喷的油茶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只见奶奶把一大堆八角、花椒、丁香、肉桂什么的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香料都放在了锅里,并不放油,不停的搅拌着,香味出来了,奶奶把它们倒在料理机里,开动机器,不一会就变成了香料面面。又继续把花生、黑芝麻、核桃仁也和刚才一样炒干了,打成细碎小颗粒……
“奶奶,什么时候才开始炒面呀?”我等得不耐烦了,奶奶笑嗬嗬的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就要开始了”。只见奶奶一边说着一边把雪白的面粉倒了锅里,开着小火开始炒了,炒呀!炒呀!好半天了我怎么说得一点变化也没有,我不解地问奶奶,奶奶说:“炒茶不能心急,要用小火一点一点慢慢炒,火在了,面就糊了,炒出的茶就有糊味,不好喝了”,哦,我知道了,让我试试吧。奶奶把木铲子递给了我,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一下一下地搅拌着,不一会,就觉着手臂好酸呐,奶奶说:“还是我来吧!”奶奶又接着炒,又放入了刚才备好的花生、芝麻碎、香料面和一点点盐,又略炒了一小会儿就出锅了……
到了晚上,奶奶就给我们做了一锅热乎乎,香喷喷的油茶,里边还放有丸子、粉条、青菜等等,可真好喝,我一口气喝了一大碗呢!
怎么样,听我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也想来一碗呢?
春节的作文9
春节这码事,对我而言是充满年味的,也充满了幸福。
除夕那天早上,我和家人们一同去超市采购年货。春节之际,我可以肆意地挑选一些零嘴,平时不能买的大白兔奶糖,现在终于能吃个过瘾了!爸爸妈妈也是过年才肯狠下心买瓶“五粮液”的。我喜欢过年,喜欢过年的特权(买大量的零食),还喜欢这种快乐轻松的氛围。这,就是年味。
咱江西的春节是忙碌的,爸爸妈妈在忙着贴春联,爷爷奶奶正准备着年夜饭,我呢,就忙着给爷爷奶奶打下手,时不时能听见几声“涔涔,帮爷爷拿一下菜刀。”或者“孙子,帮奶奶把空心菜提过来。”我啊,忙里忙外,两个姐姐也忙得不亦乐乎——忙着试新衣服。哎!我真羡慕她们。
夜幕爬满天空,满天福星高高挂于夜幕。新的一年,福星高照,希望这学期我能考个满分……呀,什么味道?一阵突然传入鼻腔的香气,将我从幻想中拉回现实。“是腊肉!”我一下子闻了出来,毕竟平日里,只能留着口水远远望着的'腊肉如今能端来让我一饱口福,我的口水带着兴奋和激动流在我的双颊。我的手刚碰到了筷子,姐姐就拍了我一下。对了,得爷爷先动筷子,我们小孩才能动筷子。于是,我和姐姐对了下眼神,咽了咽口水。
终于,爷爷夹了一片腊肉,我便跟着夹了一块。腊肉冒着热气,三分肥七分瘦,肥瘦交错,缠在一起,吃在嘴里,肉香四溢,我顿时满嘴的满足,满心的喜悦!这时,奶奶将煎黄花鱼端了上来,我立刻给爷爷夹了一大块鱼肉,爷爷一下子乐了,慈祥地看着我:“孩子懂事了,明天给你个大红包!”我说“鱼头鱼尾要您吃。”姐姐笑道“祝大家年年有余!”
一家人,一边看着春晚一边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饭后一起围坐火炉旁,大人们聊着家长里短,我们孩子们也欢喜的凑在一起,笑声不断,时不时从窗外传来几声鞭炮响,年味与喜悦交织在一起,我在这片幸福中沉沉睡去……
春节的作文10
“小子小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四川的年是伴着童谣唱来的。
四川的春节从腊月开始。腊月初八那天,家家户户都熬腊八粥。粥分甜和咸。莲子、桂圆、红枣、红豆、绿豆、黑豆、黑米、薏仁米这八样一样也不可缺。如果要甜的,加些红糖桂花和百合干;如果要咸的,则加些熏干和咸笋。腊八粥入口,香甜丝滑,喝几碗也不过瘾。
进入腊月的中旬,各家各户开始推碾汤圆粉。碾完粉后,就要杀年猪了。这猪头宰下来要放在家里供着,意味着来年能吃能睡,悠闲自在。随后把猪里脊切下,腌香肠腊肉。把肉切成一根根肉条,放在大瓷缸里,倒上酱油,放上香料、盐、醋等调料。在最上面放上石头,腌上半月不到,拿出来串绳从梁柱上吊下来,利用每天煮饭时的烟熏熏制,直至变成金黄,啃起来脆嫩可口,令人“馋涎欲滴”。
过了二十四,必须打扫房子。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就是把旧一年不好的`事打扫去。还要把香肠腊肉挂在屋檐上,比一比谁家的腊肉腌得好,熏得好。
转眼间,除夕到了,也就是大年三十。家里“红”,街上“红”,心头“红”。每个人必须要穿红色的新衣,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倒福”,门的左右贴火红的对联,家里的床单要换红的,被子要红的,枕头要红的,家里要到处贴“福”,挂上自家糊的纸红灯笼,还要在屋檐下挂红布条,总之,全是红的。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这家放完,那家又开始放起来,“砰砰”的鞭炮声日夜不间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红红火火的笑容,要是早要是在忙,也要回家吃团圆饭,烧鸡,猪肉,酒香,肉香交织在一起,那是香的不得了!到晚上十二点整,便可以吃到甜得到腻的红糖汤圆,象征甜甜蜜蜜,团团圆圆。吃过红糖汤圆,便要全家出动到各大寺院撞打了红色结的新年种,上子时香。
大年初一,要开始“老人户”了亲朋好友互相串门拜年。人们设宴款待,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变脸,吐火,木偶戏等绝活;泥塑,糖人,剪纸等小玩意都能在庙会看得到。
就这样过了元宵,新年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有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春节的作文11
在我的老家江西,过新年的一天中,有许许多多个好玩的事,其中最有乐趣的还是大年三十中的写对联,吃团圆饭、守岁。
“来!快来今年轮到你们写对联了。”我们几个小孩子听到爷爷说的话,立马起了兴趣,兴冲冲地跑到红纸前写了起来,我先写上了“今年一定发大财,不行明年接着来”,可姐姐,哥哥和两个妹妹们一齐大笑起来,哥哥主动上前准备给我展示一下真正的写对联他写上了“红红火火过大年,快快乐乐一整年”几句,我立马说:“我写的好!”哥哥不服气:“我写的好!”于是我和哥哥就争了起来,姐姐在一旁吃起了“瓜”,两个妹妹也在一旁一边笑一边扇风点火,爷爷上前当“和事佬”说:“不要吵了,你们几个孩子听好了,对联是我们过年时最重要的风俗,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所以你们要提高语文水平,写出更好的'对联来。”我们都点了点头。写对联真有趣!
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大圆桌上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样样都有。其中有鲶鱼,寓意年年有余,还有几小碗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最受欢迎的还是“五果汤”,寓意生活甜美。我们开动了,我一马当先用筷子夹了个鱿鱼放入碗中,可哥哥夹了个更大的鱿鱼,然后对我大放厥词:“你还能夹到比我这个还要大的鱿鱼吗!哈哈!”我一听犯了难,因为哥哥夹的是盘中最大的鱿鱼了,可下一秒我便大笑起来,原来两个妹妹眼疾手快将哥哥的大鱿鱼刮分了,而其他菜也被姐姐夹走了,哥哥现在“一贫如洗”。爷爷拿起杯子与我们碰杯后,说:“嗯—你们吃家乡的风俗菜饱了吗?”我们异口同声:“吃饱了!”吃年夜饭真有趣!
到了守岁的时候,大家各有各得事情做,小孩子们围做在一起看春晚一直欢声笑语。很快到了十一点,我们关了门,让在外面的人快进来,这是风俗之一。守岁真有趣!
家乡的春节真是趣意浓厚,风俗众多,一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真是一年中最美的节日。
春节的作文12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欢天喜地的节日。每逢春节的老老小小都忙了起来,热闹极了!
今年的春节对我来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春节。因为以前除夕夜都是姑姑到我们家来一起过春节,而今年我和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在小年夜晚上凌晨1点多钟一起乘火车到爷爷老家去过春节。当时,那叫一个困啊!眼皮睁都睁不开,没有办法,我只好拿了一盆冷水洗脸,硬是把瞌睡虫给赶跑了。要知道我从来没有这么晚还没睡觉。最可笑的是,除夕夜那天因坐火车太累,春节联欢晚会没看多少就睡觉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爸爸问的头一句话就是:“你昨天夜里12点有没有听到鞭炮声?”我听了以后纳闷极了,“根本没有放鞭炮的声音!”这一回,连妈妈也笑了。爸爸接着说:“昨天那鞭炮声音就好像打仗一样,这么响的声音你都没听见,真好像一头死猪。“听了这话,我忍不住地哈哈大笑了起来。
在老家期间,最让人感到新意的就属拜祖宗和平安神了。这可是当地的传统习俗。街道上到处都有跪地拜神的人。突然,爷爷叫我赶紧往前看。哇!原来有一户人家在小汽车前面拜了起来。接着,我们又陆续发现了很多户人家都在小汽车前拜。这是为什么?原来他们在拜“车神“,让”车神“保佑他们平平安安。
在老家期间,我还足足地过了一把玩鞭炮的瘾。我和两个哥哥一吃完年夜饭就奔到屋外放鞭炮了。一开始我不敢放,但看到那两个哥哥放得那么好玩,心里便开始发痒了,也想试一试,可一拿到手上,刚才壮的胆子又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就这样费劲几番周折,我终于鼓起勇气,放了一个鞭炮。这可是我第一次放哦,心里不禁得意起来。玩着玩着,我的胆子越来越大了,不一会儿便和两个哥哥玩起了火。我们找了一个易拉罐,每人拿了一把“火焰棒“开始烧了起来。只见东东哥哥把一把“火焰棒”全塞了进去,顿时一团火便从易拉罐里喷了出来,我们吓得连忙退后了几步。我们拿起易拉罐抖了抖,顿时“火焰棒”烧成的.灰如瀑布一般倾泻下来。
这次的春节真是过的与众不同。在我童年的生活中又画上了一道彩虹。
春节的作文13
按中国的老规矩,入了腊月,就要开始“忙年”了。
腊月最重要的节日,就是要数腊八了,别光想着喝腊八粥,这个传统在很久以前就有了,人们特意煮腊八粥来纪念佛祖,你别说,这腊八粥的样还真不少,糯米,芝麻,桂圆,红枣,莲子,花生,薏米,红豆,杏仁,等等,应有尽有。营养价值高、口感好,而且还能改善肠道呢。
腊八过后,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大街小巷,超市,路边摊,年货那是很多的。春联、福字、中国结、数不胜数,在那小巷子里,还有卖花生,瓜子,蜜饯、腊肉的,一路上热热闹闹,年味足的很!
一转眼,腊月二十三,到了小年,那一天,灶王爷的地位特别重要,他的名字气势就很足: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灶王爷的“工作量”还挺大,一是保平安,二是监察,监察这一户人家,是做的善事多还是恶事多,最后再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这一家的情况,所以我们都要祭拜他,对啦!那天一定要备好饴糖,把灶王爷的嘴给黏住,不让他说坏话,只让他说“甜言蜜语”,但是灶王爷不能走着回天宫,一定得骑马,所以还得准备寸草、黑豆,做饲料。
没过几天,就到了除夕,除夕夜是最热闹的了,阖家团圆,鸡、鸭、鱼、肉聚满一桌子,门外还有贴好大红的春联,家家平安幸福,晚饭后看晚会,赏花灯,灯火通宵,热热闹闹。
初一一大早,濮阳的街道上很少有行人,那是因为大家都去拜年啦!大家放下一年的劳碌,轻松身心,互致问候,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财源茂盛。
正月十五是新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圆月代表圆满,在中国,也有着过完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的这种说法。又大又圆的汤圆儿塞满整个嘴巴,软软的',糯糯的,甜丝丝的!
过了元宵节,就到正月十七了,假期过完了,孩子们又回到了学校,大人们又忙着工作了,新的一年,焕然一新,新起点,新的希望与期待!
春节的作文14
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这是一个盛大的日子,这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里,在外边工作的人,除非万不得己,必定赶回家来与家人团聚。
每个地方过年都有自己不同的习俗,各有各的特色。大年三十这天,大街小巷都挂满红红的灯笼,把整座城市装点得十分美丽。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门上都贴有各式各样的春联,还有一个福字,正如王安石写的.那首诗一样“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满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这天,我早早的来到爷爷家,跟亲人们一一打了招呼,就坐下来看电视,今天的茶几与昔日有所不同,上面有许多瓜子、糖、水果、花生……应有尽有。大人们忙活着做年夜饭,我坐在客厅津津有味的看电视,厨房里不时传来一阵阵清脆的切菜声,锅、碗、瓢、盆演奏着一首忙碌的交响乐。
我饥肠辘辘,终于等到了吃饭,桌上什么都有,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还有象征团圆的汤圆。按照遵义过年的规矩,现在还不能吃,烧纸祭老是必不可少的,要先在桌上放八个碗,八个酒杯,在碗里盛一小点饭,倒一点酒在杯里,让逝去的老人先吃,还要烧纸钱,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最后对着饭桌磕三个头就可以吃饭了。
大家都将酒满上,小孩用饮料代酒,大家一起举杯祝福。在饭桌上,大家有说有笑,都谈着自己的经历,欢笑声一浪高过一浪。
吃完饭,大家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老人们要发压岁钱,不一会,衣兜就鼓起来了,好不容易盼来了午夜12点钟,全城沸腾起来了,大家提着烟花去放,五颜六色的烟花窜上天空,寂静的天空热闹起来,变成了烟花的海洋,鞭炮声驱走了霉运和灾难,春节在一夜的欢呼声中溜走了。
年后,大人们开始工作,孩子们开始上学,大家都投入了新的工作学习中,我盼着明年春节的到来。
春节的作文15
每每,这一段时间,在异乡的游子,都会返回故乡与兄弟姐妹齐聚一堂,讲述着成功,诉说着抱怨,与父母唠唠家常,共同度过没有烦恼,无忧无虑,幸福,温暖的时光。
由于对于姥姥的思念,我早早的便回到老家,与姥姥讲讲学习的压力,与从小到大的玩伴去疯疯。因姥姥和奶奶同一个村,所以随时都可以两家互相穿梭。
大年三十,每个人期待的一天。白天大人们包饺子,炸丸子,一做就做一大堆,忙活一天,但却丝毫不觉得累,而是喜气盈盈,欢声笑语的。我们孩子便拿上大人们给的一点零花钱,毫不吝啬的"送"给小卖铺。大人们见了也只是似笑非骂。
晚上,一大家子聚在一张大圆桌上,围得像一个大铁桶,严严实实,貌似一根针也别想插进来。"桶"中的火锅吐出来的冷气直冲屋顶,寒冷的天气,人们的脸却是红扑扑的,应该是密不透风吧。因为大家不但不嫌弃,还有小孩子把一年之久未见但很相遇恨晚的堂哥堂弟拉倒自己身旁,粘在一起一步不肯分离,筷子虽时不时碰到对方,但彼此毫不在意。
除夕至初一这一夜里,守夜,一直到四五点之时换上新衣,吃热喷喷的饺子。天再亮点时,便去登门拜年,这是大人们必做之事,在祖谱前磕头,拿压岁钱,这也是小孩子必做之事。
初二,我和朋友们便开始了谁也想不到,谁也做不到的最刺激之事。我们骑上车子去坟地四周。大人们上坟过后,会留下许多还未点燃的'废弃鞭炮我们便各自分散去捡漏。不一会儿,我们便能集满两大袋子,我们将里面的火药全部倒进一个超大号筒中,泥土垫底,黄土封顶,插上燃烧线。我在一个周围有土堆的旷地点燃,然后急忙躲到土堆后面趴下。只闻一阵惊天地,泣鬼神,崩天裂地之音划过周围空气,响得我们头嗡嗡的,震的周围的人都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见到此状,我们急忙灰溜溜的溜之大吉。
我在农家生活的十分安逸,有姥姥的陪伴,有朋友之间的欢快,我小日子过的十分悠哉。好景不长,正月十五打破了一切。马上开学了我必须回去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又发现我更加想念了。
【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春节的作文09-22
春节春节作文11-28
春节的春节的作文01-13
推荐春节春节作文04-20
(精华)春节春节的作文04-29
我的春节春节作文04-05
春节家乡的春节作文07-03
愉快的春节春节作文11-27
春节作文作文06-02
春节的作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