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1
在我的记忆中,春节是耳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是眼前丰盛的团圆饭。春节交织着一年来的喜怒哀乐,将过去一年所有不开心的事情全部抛在脑后,迎来全新的一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大家都聚集在一起,说着祝福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春节独有的温暖。春节刚刚过去,大家应该还存留着对春节的记忆,现在,我们一起谈论一下吧。
春节,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相传,古代是没有春节的。而每逢农历初一这一天,总会有一只名叫“年”的怪兽来扰乱民间,人们拿它没有办法。后来人们发现用鞭炮就能吓跑它,就在农历初一这天放鞭炮,而人们生怕它又来,便在以后几天也放鞭炮吓唬“年”。守岁与走亲戚也跟“年”有关。守岁呢,是因为大家怕“年”会趁着大家睡熟时吃人,所以在农历初一这天夜里熬到十二点以后,“年”不来了,大家才能安心睡觉。而串门,是因为人人都去祝贺自己的亲朋好友没有被“年”吃掉而成立的。后来,就渐渐演变成了过年。
过年对大家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过年了,我们可以跟亲友团聚了;因为过年了,大家可以放假玩一玩了。因为过年了,可以在门上贴福字,可以挂春联,放鞭炮了。这对孩子来说是极大的乐趣。
空气中飘着年味,离春节越近,年味越重。整个中国都灯火通明,烟花礼炮满天飞。我也很高兴,因为表姐来了,我们在一起玩游戏,,要多开心有多开心。聊天也不像以前上学时聊那些有关学习的枯燥内容了,我们讨论电脑游戏,一整天都高高兴兴的真好!吃着美味的团圆饭,真好!欣赏美丽的烟火,真好!恩,年,真好!
春节,在每个人心中都是美好的,但愿它会这样美好下去!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2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3
闲来无事,想起作业中还有一个作文。于是打开电脑,在发着蓝光的屏幕上一页一页的寻找。偶然间,我看到了一篇眼前一亮的作文。这篇作文也是一篇观后感,但这篇观后感却让我想起了一些往事。
“记忆里的家乡的过年是极为热闹的。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红红的灯笼,大家一起手忙脚乱地往自家的大门上刷上一次粘粘的浆糊,小心翼翼地用粗糙的手掌笨拙地贴上红红的对联。”这一段话使我回想起了以前的时光,幼时的过年都是和哥哥姐姐们一起过的。每年大年三十的.早上,大人们都忙着买东西和打扫卫生,孩子们没有事干就只能出去玩。哥哥姐姐总是会带着我出去玩,哪里人多就去哪里玩。黄昏时分,一行人带着大大小小的东西回到家,匆匆洗完手就迫不及待的坐到饭桌前,一边同哥哥姐姐大闹一边往嘴里送东西。吃完饭后,就迫不及待的跑到楼下,在一片绚烂的烟花中盼来新的一年。
但是,有些东西就像天花一样,有过一次就不会再有了。年还是那个年,但人却不是那个人了。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哥哥姐姐们工作的工作,结婚的结婚,每年过年饭桌上的人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手机上的一句‘新年快乐’。许多年轻人认为,“过年”不过是一种消遣,一种习惯。因此,他们或与朋友举杯共饮熬夜跨年,或忙于工作无心其他,或沉迷于过年的气氛,大张旗鼓的张罗……麻木的为了“过年”而过年。’但他们却不曾想过,过年的意义仅仅只是和那些平时轻易见不到的家人坐在一张桌前聊聊天而已,并不是只因为‘过年’而过年。哥哥曾说过‘为什么每年都要不辞辛苦的回家,只是因为有家人的地方,才是自己真正的家。’
临近过年,只能在心中默默期盼那些远在他乡的兄弟们能重新聚在一起,回忆一下心中最快乐的那个年。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4
正月十五,耳边又响起了阵阵鞭炮声,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春节放鞭炮的情景,我的思绪被那清脆的鞭炮声拉到了大年初六这一天。
我和小伙伴们在大门前你追我赶,你偷偷摸摸地在我身后抛个小鞭炮(所谓的“擦炮”),我偷偷摸摸地在你身后放几个小鞭炮,使得大门前“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地响个没完没了,地上都是我们的'“辉煌杰作”(鞭炮放完后的废墟)。大家开始互相拜年了,我和小伙伴这下玩起了劲儿,巴不得直接一边滑滑板,一边干“恶作剧”。
可是,玩着,玩着,我们又失去了兴趣,便换了个更有意思的游戏。其实,这游戏也是老一套了,但,更加充满了乐趣,也考验我们的团结合作能力。只见,我和小伙伴们找来一根优等的树枝,以及除夕夜放过的小烟花的长杆子,和必不可少的打火机。我们把杆子插在井盖的小洞里,杆子里放一根长长的树枝,再把小鞭炮夹在杆子口(加上树枝要正好,很难)。我们好不容易才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再用打火机点燃小鞭炮,随后快速跑开,只听“砰”一声,小鞭炮飞上了天空,开出了一朵绚烂的花。
“成功了!”我和小伙伴们高兴得又跳又笑。即使这游戏很有吸引力,但,远远比不过,最吸引我们眼球的——“连环炮”。我们每人拿来1至2和小鞭炮,再把它们倒出来,细心地摆好阵型,之后,拿出打火机点燃其中的一个,慢慢地,其他的小鞭炮也会接二连三地别点燃。不一会儿,只听“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它们便闹开了。有些“淘气包”,还会飞到我身边,向我拜年呢!
鞭炮,儿时的欢乐;鞭炮,春节的记忆。这样,春节才会在我们的心里成长:生根——发芽——长大。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5
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到春节家人们都会团聚到一起。我也喜欢春节,因为到了春节,爸爸妈妈就会带着我一起去外婆家,我可以撒欢地玩,撒欢地吃,在春节习俗中感受浓浓的春节味。
去年也不例外,春节前夕我们又来到了外婆家,正赶上外婆包馒头,我帮着外婆一起包又白又软的大馒头。包馒头的前一天晚上,外公和外婆一起把面粉倒进一个大深缸里,和成面团,然后搬到开着空调的房间里,给面团盖了一层厚厚的被子。我好奇地问外婆:“为什么要盖一层厚厚的被子呀?面团不会融化吗?”外婆笑眯眯地告诉我说:“因为面团需要热量,来发酵增大体积,这样做出来的馒头就会又软又香呀!”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第二天天还没亮,外公和外婆就来搬缸准备包馒头了,我赶紧起床跑到缸边瞧了瞧,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小面团变成了一个大胖子,我用手戳了戳,面团害羞地缩进去了,特别软。妈妈告诉我这就是面团发酵起来的样子。下面就开始做馒头了,外公搬出蒸笼和馒头馅,把发酵好的面团切成一小份一小份的剂子开始包馒头了。面团在外公外婆手里变成了一个个小白胖子,随后小白胖子被放进蒸笼送上锅蒸了。过了一会,热乎乎的馒头出锅了,我忍不住偷偷尝了一口,太烫了,我只能咽了咽口水,等凉透了我一口气吃了两个,真是太香了。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我只是体验了其中的一个,我期待着体验更多的春节习俗。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6
一年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春节,是大家一年里期待的日子,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关于春节,每个人心中一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像春联、福字、年画、空竹、灯谜、花会、拜年、压岁钱等等。关于春节,一定都会在每个人心里留下深刻的回忆,像璀璨的珍珠,在内心深处闪耀,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春节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年夜饭,不仅是因为家人的聚集,还有年夜饭上可口的饭菜。如果是在中国,爷爷奶奶家过春节的时候,奶奶会做好多好多的菜,有几道菜都是寓意吉祥的,也有几道菜是我们的家乡菜。
我们在年夜饭上,几道必做的菜有:红烧鲤鱼,“年年有余”“鱼跃龙门”之意,添加了喜庆的气氛;饺子,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财源广进的意思;麻婆豆腐,豆腐有着“富”和“福”的谐音,寓意了富贵和祝福;炒年糕,俗话说“新年吃年糕,生活年年高”寓意是大家的生活步步高升,一年比一年好;还有一道就是我最喜欢的,温州山粉面,是我家乡的一道很有名的菜,在爷爷奶奶家,每年过春节吃年夜饭,桌上都会有这道菜。家家户户最热闹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圆,围坐桌旁,讲着一年里的.点点滴滴,享受着满桌的佳肴,享受着快乐的气氛。
贴春联也是春节一片美好的回忆。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选一幅春联贴在门上,我们家也一样。沿着门边涂好浆糊,再小心翼翼的将春联贴上,再在门框上贴上横批,门中央贴上倒过来的福字。
春节每一件趣事都有着很多很多深刻的回忆,都包含着浓浓的节日氛围。这一件件美好的趣事凝成了宝贵的记忆。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7
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记忆中的春节,是香喷喷的。除夕的年夜饭最丰盛了,连平时不做饭的爷爷、爸爸和姨父都要亮一亮手艺。爷爷做一道酱牛肉,爸爸来一道溜丸子,姨夫炒一盘羊头肉,再加上妈妈和奶奶做的各种美味佳肴,香喷喷的`味道引得我还没上桌就已经垂涎三尺了。但不管年夜饭的菜单怎么变,有两道菜是永远不变的:一道是饺子,一道是鱼。妈妈说,饺子象征着辞旧迎新,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记忆中的春节,是亮闪闪的。快到午夜12点的时候,夜空开始亮起璀璨的烟花,有的像一簇簇火焰,有的像一串串珍珠,有的像一条条丝带,伴随着响亮的“噼噼啪啪”声,将夜空装点得五彩缤纷、灿烂夺目。我们也小朋友也放起了最安全的熖火棒,点燃后五颜六色的小火苗,就像一个个小精灵似的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为绚丽的夜晚再增添一抹亮色。
记忆中的春节,是乐呵呵的。大年初一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爷爷奶奶拜年。我大声说“爷爷奶奶过年好!”他俩脸上就乐开了花,连声说“宝宝过年好!”爷爷塞给我一个大红包,说“给宝宝的压岁钱,祝宝宝健康快乐!”奶奶在我嘴里塞了一瓣甜丝丝的桔子,说“‘桔’就是‘吉’,祝宝宝吉祥如意!”爸爸从饺子里吃出了硬币,兴奋得像个小孩儿;妈妈脱下围裙,换上华丽的旗袍,漂亮得像个电影明星!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欢乐,空气中都流淌着喜庆、祥和。
一岁之始,万象更新。春节寄托着人们对团圆、兴旺、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我爱春节!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8
我的老家是一个十分尊重传统习俗的地方。那里的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了。
在我记忆中,准备过年的第一件事就是赶集。赶集时,人来人往,各种玩意儿均有出售,人们早早地就来到大街上,这正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因为许多平时不会出现的零嘴儿会在这时出现。大街上人头攒动,吆喝声、叫价声此起彼伏。
转眼间,已经到了腊月二十三,该过小年了。小年其实就是大年的彩排。在这天,孩子们在院子里玩鞭炮、做游戏。鞭炮声伴着孩子的欢笑声,再寒冷的`冬天也会变得温暖起来。大人们则在屋子里准备新年的吃食,团子的香味使人食指大动,忍不住偷偷跑进厨房,偷吃上好几个。
接下来,就到了腊月三十。在这一天,人们是繁忙的。大家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新鞋,互道恭喜。邻里之间充满了和谐,喜庆。这一天的早上,要贴春联啊!人们自己写,自己贴,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新年的期盼。从中午饭过后,家里的大人们便开始准备丰富的年夜饭。厨房里烟火袅袅,翻炒的声音使院子里多了几分人气味。大人们在厨房里忙碌,那孩子们呢?
我们最亲爱的孩子们聚在一起,嬉笑着,玩耍着。孩子们放着鞭炮,尽情地玩闹着。到了晚上,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这时的孩子们十分兴奋,因为要发红包了!
到了初一,年味变淡了一些。老家的春节已接尾声。
这就是我老家的春节。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9
春节我都会在漯河姥姥家过年,我在漯河长大,那是个美丽的小城。每到春节,我们居住的小区到处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大年初一早上,我早早就起来跟姥姥、姥爷拜年,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去我最喜欢的河上街景区逛庙会。
刚进入景区,就看到大红灯笼高高挂,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热闹非凡。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立即加入到了欢天喜地、载歌载舞的人流中,一路上目不暇接,令人捧腹大笑的动物表演和惟妙惟肖的吹糖人吸引着小朋友们围观;千姿百态、图案漂亮的剪纸和民间字画吸引着大人们驻足欣赏;大戏台上精彩的戏曲表演吸引了众多老戏迷们的目光。继续前行看到近十米的木凳高台上,威风凛凛的双狮跳跃舞动,令人啧啧称奇。啊!前面是我最爱看的高跷肘阁表演。看!随着鼓点音乐节奏,伴着大人灵巧的舞步,俏皮的小朋友在大人的肩头表演着,演员配合默契,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造型,迅速引来了众人的`围观。景区到处是热闹吉庆的场景,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在镜头前留下了幸福愉快的瞬间。
逛庙会真开心,我喜欢春节庙会这喜庆、热闹的民间艺术和经典民俗节目的表演,它展现并传承了中原悠久的文化传统,让人们在吉祥喜庆的春节氛围里,感受到了中原民俗与传统文化的魅力。我真心祝愿漯河开源河上街景区的春节庙会越办越精彩!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10
春节不知不觉在忙忙碌碌中到来,每到这个时刻,每个人都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好好和家人及亲戚团聚一般,以续亲情、以报亲恩、以示孝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特有的文化情缘。
孩时的我,把这个节日当成自己最有感召力和最具亲和力的节日,不仅仅是过年有新衣服新鞋及好吃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每到这个节日,亲朋好友相互交流拜年以示祝贺,创造了一种亲情交融的好机会。我记忆当中,过了初一,我作为家中的代表,都要到长辈家中一一拜年,先是外婆家、舅舅家,接着是姨姨、姨夫家,如此依循长幼尊卑先后次序以行拜年礼仪。那个年代经济不如现在富有,拜年送礼不可能送烟酒,即便果品,也是最土的月饼切条后或者饼干用报纸包扎后用绳子捆系,上贴一红纸条做成的礼包,到后来逐渐有了县城生产的油烧果子。即便这样,亲朋好友亦是快乐无比,其乐融融。真可谓应了那句老话“礼轻仁义重”。在意的是一份亲情、一份尊重的文化情结。
在拜年的时候能在亲戚家吃到鸡腿或是鸭腿,那是拜年的一种高规格的礼仪,间或有的时候能收点新年的红包,农村叫灯子钱,虽是一到两元钱,但那是一种快乐和幸福的情怀。所以对以大多数农村小孩来说都喜欢在正月里串门拜年,我想那个时候大概是源于吃得幸福玩得开心的缘故。
而今,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为人父为人夫,已经感受不到过年带来的新奇和满足,就连我们的孩子同样也感受不到过年的'新奇和满足感,更不会有我们那一代人的那种特有年代的记忆快乐,因为他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年代,没有知足的快乐……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11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习俗。所以春节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视,也很期盼,期盼着和家人的团圆,期盼着一家人吃年夜饭,期盼着新年的到来。
春节的前几天是大人们最忙的时候了。忙着大扫除,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忙着买年货,忙着蒸馒头,还会炸一些好吃的。看看我妈妈和奶奶蒸的花馒头和炸的好吃的。
大年三十我们准备迎接新的一年。这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上美丽的窗花,各种各样的大福字和春联,门口挂上大红灯笼到处都充满着喜庆的气息。爸爸在大门口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帮爸爸贴“福”字,“福”字还是我自己写的.呢。爸爸说“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爸爸还告诉我春节贴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
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奶奶打开电视,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厨房里弥漫着香气,桌子上摆放着丰盛的晚餐,我看了直流口水。我和弟弟开开心心的坐在桌子面前,爸爸妈妈笑容满面地招呼客人。全家人都其乐融融,津津有味的品尝着美味的晚餐,屋子里充满了幸福快乐的气氛。屋子外边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传遍大街小巷。鞭炮声、烟花声、春节联欢晚会的音乐声,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声笑语,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年味。此时此刻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古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喜欢这样欢乐,幸福,喜气洋洋的春节。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12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有庆贺的习俗。虽说在意大利不太能感受到春节的节日气氛,但我很喜欢过这个节日。我过的春节没有在国内热闹,但也有些习俗是我每年都很期待的。
每年春节我们的中文学校会让每个班安排一个节目,有演小品的,有唱歌的,也有跳舞的,气氛每年都很热闹。我的愿望是能有一年我不用参加表演,安心地在下面看别人表演,恐怕得等到我毕业后了。但比起节目我最喜欢的是给红包的环节,学校会给所有学生一个红包,另加一个红包给优等生,想必不止我一个人最喜欢这个环节。很可惜的是由于病毒去年和今年都没有举办,感觉没了这个活动我的`春节是不完整,毕竟已经变成我们学校的传统了,突然停止了有点不习惯。
说起春节,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和家人吃年夜饭。我们家里人很多,我妈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除了我舅舅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所以我们的聚餐都非常热闹,而且压岁钱也多。今年我们是在三姨家吃的饭,像往常一样,我跟我表妹看偶像剧,我姐跟我表哥一起聊天,我弟和表弟们打游戏,大人喝酒聊天。虽然每次聚餐几乎都这样,但是我们每次都很开心,没有什么比跟自己的家人一起更快乐的。
我们不贴春联,不包饺子,我的春节就只有这么简单,但对我来说很有意义!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13
中国人的佳节,被红色所围绕的新春佳节,祝福声满满的东方新春佳节。这个印昭着中国人思乡情怀的美好节日,似乎到处充满着喜庆和欢笑。
是的,在这个节日里。老人可以见到思念已久的儿女和孙儿,成人可以享受盼望许久的长假和放松,小孩还可以收到翘首了一年的红包。如此新春好节日,何乐而不为?团圆、休闲、红包充实了三代人整整一个春节。何乐而不为?
只是,为何身在如此幸福、夜夜可预见漫天烟火、餐餐大鱼大肉的热闹佳节里,我的脸上,无笑容?
笑,如今被当代人只是解释为脸部肌肉及唇牵扯出来的一种表情。苦笑、假笑、讪笑、强欢颜笑、虚荣的笑、虚伪的笑、狗腿的笑、奉承的'笑,还有儿童纯真的笑。它们真的还能被唤作笑吗?等等,孩童纯真的笑?
如果可以,我宁愿不要这种笑他们为得到压岁钱的开心笑容,他们为得到长辈称赞成绩好的开心笑容,他们为家长同意去旅游的开心笑容。这种绽放在孩童时代的笑,真的还纯真吗?真的还像从前的那些纯真笑容吗?不!!!
终有一日,这种笑容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了味儿。如今你所看到的这种笑,终究只是还没有褪去面具的笑。你说说看,春节,我要在我的脸上挂上哪种笑?
春节,挂满了笑。春节,布满了笑。春节,充满了笑。只是,我的脸上,无笑容。春节,笑陪伴了大大小小的饭局。可又有多少个饭局,那里的人脸上真的有这么一种笑纯粹地、发自内心地、不带一点做作的笑。
春节,于我而言,不过是一个大众都喜欢的节日;不过是一种名唤“春节”的牡丹,宜乎众矣;不过是一段模糊得记不清的已逝时光。
仅此而已。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14
大家都有自己记忆中的春节作文,是各种各样的,而在我眼里,春节是五彩缤纷的。
春节是放鞭炮,“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声音像传递信息的使者,把春节来到的信息告诉每一个人。这声音像是为新年的曲谱更增添了欢快的音符。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放炮,到晚上就玩老长老长的.粗管,一共八发,会噼里啪啦的响,
过年前我和爸爸一起挂灯笼,爸爸告诉我说“挂灯笼是因为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3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3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我们家门口有彩灯有灯笼,每一道街都有有的每行挂双层太好看了。
春节,累是一方面,高兴也是一方面。回到上海时,收获了几袋子的好吃好玩的。这个啊,就是我记忆中的春节作文!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15
十一长假一过,转眼又快到年底了,我们的传统大节春节,也越来越近了。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期待的春节,每一代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时代气息的春节。
爷爷是出生在五十年代初的新中国。据他们那一辈讲,那时候的春节,是他们最盼望的日子。他们小时候很穷,吃不饱,穿不暖,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有新衣服穿,才有好东西吃。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这是他们当时生活条件真实的写照。吃就更不用说了,有上顿没有下顿的。但是不管再穷再苦,到了春节,他们都会拿出最好的东西,穿上最新的衣服来迎接春节。杀鸡宰猪,贴春联、打年糕……其乐融融,满脸的喜悦都融进了年的气息。
爸爸是标准的.70后,那时的生活条件明显有了改善,家家户户都基本住进了楼房,西湖牌电视机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年三十那晚,一家子都会聚在一起,一边看着热闹的春晚,一边吃着团圆饭。虽然电视机是黑白的,但人们脸上的笑容,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我是生在花丛中,长在蜜罐里,幸福的一塌糊涂。一到大年初一,我就穿着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带着礼物给长辈们拜年,还收到很多长辈给的压岁钱。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年味。虽然现代城市高速发展,日新月异,高楼大厦、地铁动车、平板电脑、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但是人们追求朴实、热烈、喜庆的春节却一直没有改变,依旧那么执着,那么期盼。
希望在这幸福的生活条件下,教育我们每一代人,珍惜美好的今天,传递正能量。将春节丰富的民俗文化,及人们渴望团结和谐的生活方式传承下去。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相关文章:
记忆中的春节作文01-14
记忆中的春节作文11-24
有关记忆中春节作文02-20
记忆中的微笑作文06-20
记忆中的夏天作文01-16
记忆中的冬天作文03-23
记忆中的微笑作文04-05
记忆中的父爱作文01-29
精选记忆中春节的作文8篇03-04
精选记忆中的春节作文5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