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闹春节的作文

闹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4-11-04 11:11:28 春节 我要投稿

闹春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闹春节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闹春节的作文

闹春节的作文1

  过年了,到处喜气洋洋。除夕之夜更是热闹非凡。听!“啪!”一条火龙“嗖”地一声冲向天空,迫不及待地绽放成五彩世界后,一眨眼就消失了。鞭炮“噼哩啪啦”地响起来了,这不,烟花家族也赶来闹新春了。

  看,天空中表演的“人”可真多!有“四炮冲天爸爸”,有“三炮惊人妈妈”,有“二炮震耳哥哥”,有“群星比舞姐姐”,还有“火龙指天弟妹”。一时间,震亮了半边天,五光十色,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连王母娘娘也乘着彩车来看热闹了!

  “砰!砰!砰!砰!”四声巨响,“四炮冲天爸爸”上场来了个开门红。只见一个亮点“嗖”的一声顺着卷烟厂大楼直冲云霄。转眼间,“啪!”天空中出现了四个重叠大花环,红的、黄的、蓝的.、紫的……,就像七仙女披的彩带,好看极了!我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大花环又散开了,成了一朵朵色彩艳丽的小花,这是“四炮冲天爸爸”拜年贺礼!

  紧接着,“三炮惊人妈妈”和“二炮震耳哥哥”也来了,一连五炮,天空大亮,轰隆声、噼啪声……响彻云霄。

  “群星比舞姐姐”也不甘示弱,急匆匆地冲出来展示绝招。“啾”的一声长叫,一个不亮的点儿冲上了天空。刹时,一张绿色的大网撒向了大地,慢慢的,大网不清晰了,散成了闪亮的星星点点。它们光彩一现,又悄悄地消失在夜色中。

  这时,“火龙指天弟妹”齐步上前,“砰!”一声响,两条红色火龙“扭”上了天空,天与地被两条闪亮的火线连接起来了。渐渐的,大红变成了粉红,粉红开始模糊,最后含羞地隐退了。我正遗憾时,“啪!”许多火星子布满天空,像银光棒,又像满天星,在天际形成了一幅绝妙的工笔画。

  “砰!砰!砰!”几声巨响,烟花家族全体出动来了一个大谢幕,一个个喜笑颜开,用多彩的身姿,用悦耳的歌声把夜空打扮得无比璀璨,人们欢呼雀跃。我和爸爸妈妈忍不住各自燃起一大把烟花舞动着。“哧!哧!哧!……”各色火星活蹦乱跳,形成了一个个“烟花阵”。大家争相燃放,夜空如同白昼,色彩缤纷。真是“天上百花争艳,地上群心振奋”啊!

  多美的夜晚,烟花乐,我们乐,大家乐,全国人民都在乐!

闹春节的作文2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一年间最重要的节日。在春节期间,外出工作的人往往都会回家过年,也就造就了一年间最盛大的“春运”景象。在这个春节我们也回到了老家江西,感受了家乡热闹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最早是在“哗啦哗啦”的炒菜声中热闹起来。除夕傍晚时分,勤劳的家庭主妇们个个大展身手,为一年都没有回过家的儿女们准备年夜饭。碗碟“哐当”撞击的声音犹如一曲优美的乐曲。随着夕阳一寸寸落下,人们的心情也越发激动。炒菜声渐渐淹没在火红的夕阳中,家家户户的人们的脸上也满是喜悦。饭桌上的菜式花团锦簇,有鱼,有鸡,当然也少不了江西最著名的鱼饼。鱼饼用鱼肉,鸡蛋和面粉制成,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金黄的鱼饼上似乎泛着夕阳的光芒,如豆腐般的鱼饼放进嘴里,入口即化,泛出鱼肉的鲜味来。

  家乡的春节是在人们的欢笑声中热闹起来。家家户户欢声笑语,幸福和快乐洋溢在他们的脸上。老奶奶把久未谋面的小孙子搂进怀里,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得像一朵大菊花。外出打工的'子女们也齐聚一堂,在这一刻他们仿佛已不是为人父母,他们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缠着爸爸妈妈拉家常。谁能说吃年夜饭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活动呢?是年夜饭让大家欢聚一堂,共同享受合家欢乐的时光。这时的除夕,是春节最热闹的时候了。处处都是成海的鲜花,处处都洋溢着团聚的欢笑。这时的家乡,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候。

  正月初一,天刚亮,天际间还蒙着一层朦胧的雾,好似一位神秘的女郎。但家乡的人们却已经早早地待着了。当火红的公鸡发出神气地第一声啼叫时,处处也是一片鞭炮响。“噼里啪啦”像欢快的火精灵在舞蹈,鞭炮在火苗的鼓动下跳起舞来。小孩们个个活蹦乱跳,胆大的窜到前面去点鞭炮,一手拿着点鞭炮的香火,一手紧张地捂着耳朵,一点完,就如兔子般拼命往后逃;胆小的躲在大人背后,手里紧紧攥着大人给的“压岁钱”,一脸紧张地探出头去。虽然小脸被冻得通红,可孩子们的脸上却还是洋溢着喜悦。随着各家的爆竹声渐渐淹没下去,人们就开始“走亲戚”了。虎头虎脑的孩子穿上了新衣,戴上了红帽。个个嘴里像吃了蜜,一遇到大人就直喊“新年好”。大人们也满是喜悦,一个个坐在大院里嗑瓜子,拉家常。

  人们的笑声和鞭炮声混在一起,如新春的第一首赞歌,家乡的春节真热闹!

闹春节的作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就是王安石笔下的春节。春节是一年一度的重要的节日,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

  每一年春节前几天,人们都要忙得不亦乐乎呢!写对联,贴对联;包饺子,吃饺子;在屋外放一连串的鞭炮。到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盼呀盼,终于,把春节盼到了。

  天还没亮,爸爸就叫我起床,我迷蒙的睁开眼,突然想起来,今天是春节,马上穿上衣服。这是爸爸跑过来说:“赶紧捂住耳朵,放鞭炮了!”

  霎时,屋外远的、近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个不停,这方刚停,那方又起。我赶紧捂住耳朵,跑到平顶屋上,放眼远望,各种绚丽的烟花此起彼伏。瞧,远处橙黄色的烟花好似美丽的流星雨划破天际;突然旁边一个烟花像一只钻天猴,摇着尾巴腾空升起,也来凑热闹和我们一起闹春节。这时邻居家突然升起了五颜六色的大火球,在天空中每个不同颜色的火球重重叠叠、五彩斑斓、闪闪发光把天空照亮,把我的影子拉长。过了一会大火球慢慢变小,变成了颗颗宝石镶嵌在夜幕中,慢慢的像星光瀑布坠落大地。“嘭”的一声,一道优美的弧线划破天际。哥哥在放烟花了,顿时我脚下的庭院热闹起来。“嘭、嘭、嘭……”连续不断的烟花钻向天空,他们个个争先恐后好像再比谁的本领大,谁飞得更高,谁更漂亮。他们在空中徘徊,有的像金黄的秋菊欣然怒放;有的像天女散花点缀夜空;有的像美丽的降落伞从天而降。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热闹非凡。

  “吃水饺了”哥哥一声“尖叫”把我从热闹的烟花中拽了过来。

  “哇,好香啊!”我边走向厨房边说。走到厨房,一瞧,原来是奶奶她们煮的水饺。奶奶看见我,对我说:“快点过来吃一碗”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过年要吃水饺?”奶奶回答说:“这个水饺,饺谐音“交”,意味着团团圆圆,能讨个吉利的说法”我想着想着点了点头。吃完水饺就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领红包。这时爷爷的心里美滋滋的。

  领完红包,热闹的春节还在继续我们就开始挨家挨户的拜访。到了一家,互相新年问好,祝福他人,还可以让小朋友拿几颗糖。这与亲戚间拜访不一样,这里过两三分钟就可以去另一家了。大街小巷随时可以遇到欢声笑语的人们,他们互道祝福,有说有笑热热闹闹。就这样热热闹闹的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新的一年就在眼前了。

  春节真是别样的热闹!春节真是我最留恋的节日!

闹春节的作文4

  人类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新年。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新年,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新年热闹了中国,新年也正走向世界。

  新年不仅是中国人的新年,也是世界的新年。

  新年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而人特别是中国人最看重家庭和亲情。中国有句老话:“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意思是说一年忙到头的人类,四处漂流的人类,过新年时一般都要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人类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人间温暖。这种温暖同金钱无关,同权力无关,同势利无关,是骨肉情,阖家欢。同时,新年还是加深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节日,是团结的节日。不但在亲人之间,即使在互不相识“外人”之间,包括在有些隔阂、有些矛盾的人类之间,新年见面时也会客气一点,会有笑容和宽容。有点理解和关心,一句“恭喜发财”,一句“新春愉快”,谁听了谁高兴。总之,新年是使人和陆相处、欢乐愉快的盛大节日。

  新年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过新年,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新年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新年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心。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新年。除了原来的几千万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今天还有更多的中国人在走出国门,也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人的进进出出,势必促进文化的`进进出出,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欢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

  新年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新年,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闹春节的作文5

  在中国许多的传统节日中,最受人们欢迎的当让就是春节了,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了。

  传说,在古代有一只名叫“年”的怪兽,它经常会在晚上闯入村民家中,把牲口全部吃掉,村名们虽然恨透了它,但是也无能为力,后来有人想到了一个办法,因为年怕红色和噼噼啪啪的声音所以制作出了鞭炮,来驱赶年兽。一夜,年兽又来捣乱,人们就敲锣打鼓,开始放鞭炮,“噼噼啪啪,噼噼啪啪”年兽大惊,转头就跑,后来就长居在上中,再也没有出来捣乱,这就是放鞭炮的习俗。在大年初一人们都要互相拜年,互相让别人知道,自己没有又被年兽吃掉,这就是拜年的习俗。

  虎年已经过去,兔年已经到来,街头巷尾上也是张灯结彩大街上也是五彩缤纷。

  大年夜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开始了紧张的“活动”,一开始我们便投入了状态,我和妈妈负责贴春联,奶奶和爸爸负责做菜,从厨房里不时传出“咄咄咄咄”的声音,又是洗菜,有是炒菜,。而我和妈妈呢,正在专心贴纸,贴一张都要左看看,右看看,不断调整位置,终于摆出了相互对称,同样高低的两副春联,这时姑姑和姑父带着小妹妹也一起回来了,妹妹一阵闹,一阵跳,真是好开心啊,一家人在家里真是忙的不亦乐乎啊。晚上,夜幕降临,天空像被遮上了幕布一般,黑漆漆的。但是在我们家,灯火通明,大家人热热闹闹的围坐在电视机前,妈妈和奶奶把可口的饭菜摆上桌。大人们也会乘兴给孩子压岁钱,保佑自己的孩子在新的一年里蒸蒸日上,学习进步。在幸福大年夜中,所有的人们都会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的快乐,让这个寒冷的冬天不再寒冷。吃完年夜饭,姑父拿出来一大袋烟花,说“走,咱们放烟火去”我一听高兴的.一蹦“三尺高”,一出家门就看见美丽的烟花,有红的、有绿的、有金黄的,真是美不胜收,放完许久,我还完全沉浸美丽烟花的气氛中,好久才转过神来,因为着烟花实在是太美丽了,接着我们又放了“烟花棒,鞭炮,烟花桶”这时我开心极了,恨不得这个美丽的景象永远定格,不要移动。新年真是又快乐,又开心,我真是爱我们的节日,更爱我们的春节!

闹春节的作文6

  过年,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最热闹、最开心的时候了,有得吃、有得穿、有得玩、还有红包拿,所以一说到过年,我就欣喜若狂!

  一 放寒假,我的心就飞上了天,可是我也没闲着喔!我是妈妈的好帮手,拿扫把东扫西扫,该洗的、该擦的、该採买的,事事样样不偷懒。哇!家里已经好久没这么干净了,全家的携手同心,让房子焕然一新,感觉好像会深呼吸,一起兴奋的、快快乐乐的迎接过年!和去年一样,我和哥哥动手做美劳,用大红纸做纸鞭炮,一个写 上倒着的“春”,表示春天要到了;另一个写上倒着的“福”,当然就是祈求福气到啰!我们将纸鞭炮挂在家里,增添年节热闹气氛,看了自己都好开心。

  除夕的早上,我们到奶奶家祭拜祖先。拜拜时,只见奶奶双手合掌,嘴巴念念有词,跟佛祖拜年,跟天上的爷爷说我们很乖,要爷爷保佑我们平安长大。晚上我们围炉吃年夜饭,家里热闹滚滚,餐桌上摆满了好多丰盛的菜肴。嘿嘿!老师教的拿来现学现卖,鱼代表“年年有余”、长年菜代表“长长久久”、菜头代表“好彩头”、 年糕表示“年年高”……,说得爸爸妈妈眉开眼笑,夸我懂得真不少!吃年夜饭,更有一道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菜,也是我最爱吃的——围炉火锅。

  我们饱餐一顿后,跟奶奶拜年说吉祥话,手舞足蹈的领压岁钱,紧接着就聚在一起看电视、谈天说笑、玩扑克牌。想要“守岁”的我,耐不住瞌睡虫,还是去梦周公了,不过午夜12点鞭炮声“霹雳啪啦”响起,响声此起彼落,这也意味着兔年的到来。

  大年初二跟着妈妈回娘家,好高兴可以回外婆家住好几天。外曾祖父、外曾祖母、外公、外婆、舅公、婶婆、阿姨、舅舅、表弟妹……一大家子的人齐聚一堂,好不热 闹,当然也领了好多好多的'红包,真是喜气洋洋!我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些红包钱,要花也要花在有意义的地方。而且我还认为,拿到外曾祖父母的“长寿红包”,我 一定也可以像他们一样长命百岁好福气!

  当晚我们在曾祖父家的院子里烤肉,大吃大喝的结果,真怕自己变成了“小腹婆”。我还和表哥表弟玩大老二、玩麻将,我们还玩了甩炮,比赛谁甩的最大声。鞭炮声、惊慌声、欢笑声,声声不绝于耳!

  哇!过年真是太棒了,把头脑放空,整天尽情的玩,心里很踏实、很热闹地过每一天。热热闹闹的过新年,大家都欢天喜地,处处洋溢着一片热闹、欢乐、和谐的气氛。在此,也祝福大家:鸡年大吉!

闹春节的作文7

  xx年2月3日,也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在一片浓郁的过年气氛中拉开了帷幕。晚会自始至终都营造出了“喜气洋洋闹新春”的欢乐气氛。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也收看了这届春晚。因此,请允许我在这里对这届春晚稍加评论。在歌舞类节目上,央视似乎更相信专业演员,前几届春晚上的歌舞类节目都被专业演员所占据。但今年的春晚却有所不同随着“旭日阳刚”组合,“西单女孩”任月丽等一批“草根”演员的出现,春晚的大门正式向民间艺人敞开。

  也许很多人对他们的印象仍然停留在“他们唱歌真好听”“那激光舞好炫”“转呼啦圈的真厉害”之上,但我明白,他们的歌声,手中的激光和身上的呼啦圈,承载的都是他们的梦想啊!央视这样做,不也正是为了给和他们一样的年轻人实现梦想的机会吗?他们,不仅带给我们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还告诉我们,有梦想,就要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而努力奋斗。除了歌舞类节目,春晚上最多的是什么类型的'节目?没错,就是小品、相声类节目。这类节目通常和现实比较接近,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这届春晚也不例外。

  海清和黄海波的《美好时代》反映出了社会上“重义轻财”和“重财轻义”的两种现象;蔡明主演的《新房》和黄宏主演的《“聪明”丈夫》讽刺了社会上人们为了房子而做出一些不合理甚至是违背良心的举动的现状,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高房价下的房地产市场的无奈……但是,春晚上的“常客”赵本山的小品不但缺少了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笑点也没有多少,也就是那句“此处略去xx字”被网友们疯狂引用了几天。看来,赵本山爷爷的小品如果再不改革,就会变成“春晚”这个餐桌上的一道“鸡肋”,丢了可惜,却食之无味。

  说完了小品、相声类节目,我就来说说杂技、魔术类节目。本届春晚的两个杂技节目都很成功。《晃管》看得人们晃晃悠悠,《高车踢碗》也让人们的心随着被演员们踢来踢去的碗一起七上八下。但我一想到演员们在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就不由得对他们肃然起敬。至于魔术,我认为第二个魔术节目《穿越》更加精彩。虽然有的网友已经揭开了碎报纸复原和人穿过镜子背后的真相,但我认为,值得人们去探索,去揭秘的魔术,就是成功的魔术。春晚虽然已经过去,喜气洋洋闹新春的气氛却依然历历在目。

  借此机会,我就向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年年有余,步步高升,给力一整年!

闹春节的作文8

  过年喽!过年喽!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气。大年三十我们高高兴兴地团聚在一起。

  贴春联——其乐融融

  早上,吃过早餐后,一家人便忙开了。干吗?贴春联呀。妈妈那透明胶,爸爸扛梯子贴对联,我帮爸爸扶梯子,妹妹则在旁边蹦蹦跳跳地“指挥”个不停:“歪了,歪了,左边点,又歪了······”“对,这样就好!”妹妹拱折手乱指挥。爸爸看妹妹瞎转悠,就说:“去,看电视去!”我和妈妈笑个不停。一家人就这样闹闹笑笑地忙碌着!春联贴好了,红色的边框,金色的文字,看来,今年我家一定行大运呀!

  吃团圆饭——和和美美

  吃饭了!我和妹妹早就开始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坐好。哇!晚餐可真丰富呀!有“椒盐排骨”,“红烧肉”,“红烧鱼”等,还有我最喜欢的香辣鸡翅。小爸爸,小妈妈,弟弟也来了。大家乐呵呵地吃着年夜饭,幸福地团聚在一起。爷爷在欢声笑语里说道:“每个人都要吃一只圆团。”啊?为什么?我只好问爷爷:“爷爷,为什么要吃圆团啊?”“农村人有规定,大年三十晚必须吃一只圆团,预示着团团圆圆。”哦!我也要吃一只。“爷爷,爸爸,小爸爸,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瞧!妹妹又在“敲竹杠”了。“哦!好好好!”“你的!你的!你的'!”耶!有红包了!我有钱了!数一数!爷爷300,爸爸1000,小爸500。

  放鞭炮——喜气洋洋

  晚饭吃过,我们去放鞭炮。“嗖嗖嗖“那烟花声此起彼伏,像是在告别去年的声音,迎接新一年。这是我拿来三个小烟花,我们三个每人一个。我小心翼翼地点燃。那“火星”直冲一米高的地方冲上,又溅落下来,既像火花,又像喷泉,这时烟花又怒放出一道金光,仿佛一朵金色的菊花在夜空中盛开。弟弟又帮妹妹点燃,正如烟花上写的“金色喷泉”一样从下往上蹿。堂弟的“魔术弹”更是其妙,一会儿吐绿,一会儿吐红,在夜空中穿梭。

  越来越多的人来了,夜空中的礼花争奇斗艳,有仿佛滴滴金雨。看到如此热闹的情景,我心中充满了希望。我相信:新的一年开始了,明天会更好!

闹春节的作文9

  大年初二上午,我和爸爸、妈妈、王大大一家和殿节叔叔一家共11人,乘两辆轿车来到了距北京一百华里的房山区韩村河旅游景点,车出了城,我望着窗外,看见一片片的耕地,一望无际,人烟稀少,我打开车窗深深地呼了一口气,一股泥土的清香扑鼻而来,空气新鲜,天是蓝的,云是白的,顿时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我想这可能就是农村特有的景色吧!转眼间我们来到了宾馆,这是一片整洁的四合院平房,院门上贴着大红的倒“福”字,我想这就是“福到了”的意思吧。院子四周挂满了大红灯笼,五颜六色的彩带迎风飘展,到处充满喜庆的气氛。服务员小姐穿着颜色鲜艳的中式礼服,热情周到地招待我们吃完了中午。

  回到房间我们休息了一会儿,起床后已是下午三点多了,我们首先来到了鲁班公园,看到了以前韩村河的立体模型,以前的.韩村河真是太穷了,全是低矮的平房,看现在一幢幢的楼房,盖得多么漂亮,就连洗手间都那么宽敞,在回来的路上张一末小弟弟发现厕所的牌子非常的大,调皮地说:“肯定有人在这里开会!”这句话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回到宾馆,殿节叔叔请来了服务员和保安准备放炮,我们兴奋地来到了燃放区,保安拿了一个圆桶形的大爆竹,用打火机点燃了捻儿,捻儿被烧着后,冒出一股股白烟,只听“兹兹”地响声后,溅起了星星点点的火花,随着“啪”的一声巨响,圆桶被高高地送上了天空,一直飞到了两层楼那么高,然后又是一声巨响,爆竹在天空中被崩得四处飞溅。我捂着耳朵,高兴地连连大叫:“再来一个!”。接着爸爸和王佳威大哥哥又放了好几挂鞭,“噼哩啪啦”地响了半天,声音清脆极了,就连放鞭炮的箱子也被炸成了碎片。接着我和爸爸又在前台买了三十个爆竹,租了一个鞭炮架子,准备再疯狂一次。一会儿,几个服务员将这三十个爆竹搬了过来,放到架子上,点燃了第一个爆竹的捻儿,后面的爆竹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被连带着送上了天空,随着一声声的巨响,我们都欢呼雀跃起来。

  天渐渐地黑了,四周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把节日的夜晚点缀得分外灿烂耀眼。今天是我第二次看放烟花爆竹,虽然很快乐,但我也有些担心,因为放烟花爆竹有一定的危险性,以后我也不会轻易的燃放它,我还要遵守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这一天,是我过年当中最高兴的一天。

闹春节的作文1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人们奔波辛苦一年,最终的愿望都是热热闹闹迎春节,我们家也不例外。我们全家老少也在大扫除、贴福字、包饺子等活动中感受年味。

  扫屋子,贴福字,看年味。俗话说:“二十四,扫房子。”在腊月二十四日这天,我和姐姐、妈妈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我负责扫地拖地,先用扫把扫一遍地,把平常照顾不到的死角也打扫得干干净净,接着再用拖把拖一遍,整个家看起来焕然一新。姐姐负责擦桌子,妈妈负责擦窗户,每个人都在为新年的到来紧张地忙碌着。腊月二十九,我和姐姐、爸爸拿着妈妈早已准备好的福字和窗花,仔细地装扮着我们的家。爸爸在前面拿着窗花比量着,我和姐姐在后面帮爸爸对齐上下左右,在我和姐姐的`“指挥”下,窗花很快就贴好了,看着被福字和窗花包围的家,我也看到了浓浓的年味。

  包饺子,品年味。一提到春节,人们首先想到的食物就是饺子。今年春节的一顿饺子也有我的功劳。妈妈和好了面,准备好了馅,我和姐姐开始擀皮。擀皮时,要把中间擀得厚一些,两边薄一些,这样包出的饺子不容易漏。包好的饺子被整整齐齐地摆到盘子上,饺子在烧开的水中翻滚起来,不一会,饺子被热气腾腾的端上桌,我尝了一口,不由得发出赞叹,这就是年味。

  放烟花,赏年味。吃完饺子后,我们一家人在楼下放烟花。首先爸爸从仓库中搬出烟花,选了一个宽阔安全的位置放好。姐姐用手电筒帮爸爸照明,爸爸找出导燃线,谨慎地点燃,确认点燃后,爸爸和姐姐迅速跑到安全地带。不一会儿,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烟花交相辉映,点亮了整个夜空,也点亮了人们内心对新年的期盼,我也在烟花下默默许愿,希望新的一年,我的家人、朋友和老师们都能够平安顺遂。除夕之夜,小区灯火通明,我在鞭炮声中入睡,大家都在热热闹闹的跨年。

  “春回大地百花艳,节至人间万象新。”大年初一,我穿上了新衣服,在一声声亲切热情的“过年好”中迎来了春节,在为春节忙碌的过程中,我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在准备春节的过成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闹春节的作文11

  红包,俗称压岁钱。对于过年,当然少不了这个。对于我们孩子来说,过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收红包了。新年到了,大人们忙着拜年送礼,顺便带我们这些小孩走一遭——我们当然愿意,登门造访就能收到钱的活谁不愿意干呢?

  于是,每逢去别人家做客或是别人来我们家做客,我们几个小孩便有意无意地从他们身边走过。客人们看到我们似乎也想起了什么,赶紧打开皮夹,我们也凑上去,高高兴兴接过似乎应得的红包,嘴上说着祝福的话,眼睛却紧紧盯着那红包的厚度。如果厚一点,我们祝福的话就多一点;如果薄一点,我们祝福的话就少一两句。尽管这些话是不下意识说的,但红包的厚薄与祝福的话成正比,可是我从多年经验得出的定理哦!

  尽管每次的红包都不一样,但只要收到,我们都是打心底的高兴。这样地收红包多年来我都没觉得什么,只是近几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在客人面前收红包不好意思。我是家里的嫡长子,每年收红包时与弟弟妹妹们站在一起,特别觉得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觉得现在的身高与收红包的年龄不合称,所以每次我领完红包就赶紧躲回房间去。

  最近我读到一篇关于红包来历的文章,知道过年包红包,送孩子是一种祝福的意思,我们接受红包也是一种祝福。大人们在意的只是我们过年过得高不高兴,而我们在意的也是过一个好年,对红包的紧张只是出于童年的天真罢了。从表弟的红包一直都是婶婶收着,生气一段时间后又接着高兴地过年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我的红包一直由我收着,母亲从不强求帮我收藏。到了今天,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母亲那样做,她是相信我长大了,能处理好自己的事务才这么做的。我也想清楚了,过年收红包并不应该为自己的年龄而害羞,祝福别人不也是一件好事?对了,我长大了,过一年又一岁,不必为自己收红包而烦恼,我也可以像以前那样大方利落地接过红包了。

  我知道,在几年之后,我或许不再收红包,甚至需要自己包红包了。到了那个时候我也能将自己心中的祝福包在红包里,送给孩子们,再次体会童年收红包那一种幸福的滋味。

闹春节的作文12

  是谁带来了美味可口的腊八粥让我们大饱口福?是谁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春晚”让我们手舞足蹈?又是谁带来了那“噼里啪啦”的鞭炮,让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是你,热热闹闹的春节。

  新年是从腊八粥的香味中开始的。早晨,我一起床就被一股诱人的香气勾住了脚步,咦?什么味道这么香?哦!今天是腊八节,奶奶在煮腊八粥呀!走进厨 房,就看见了腊八粥正冒着热气,嫩嫩的山羊角,白白的豆腐,各色的豆子,红红的腊肉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在锅中翻滚着,呻吟着……难道它们在开农业展览会 吗?腊八粥的香味勾住了我的心,它们偏偏钻进我的鼻子里,钻进我的心里,让我是口水直流啊,我怎能挡住它们的诱惑呢?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粥,狼吐虎咽,大 口大口地吃着,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这腊八粥可真是人间美味呀!我一边吃,一边念叨着:“过了腊八就是年啊。”

  除夕真热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此起彼伏,一个个鞭炮像一只只小精灵,在空中打着旋儿,跳着舞儿,唱着歌儿,在地上撒着欢儿,跳着舞 儿,“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那是在弹奏一曲新年的交响曲啊,这鞭炮声把欢声送进了我们的耳朵,更把欢乐送进我的心里呀!在鞭炮声中大家忙得是不可开交,时而 贴着对联,时而挂着灯笼,时而烧着年菜,时而……短信是新年的使者呀!一条条短信像一只只小精灵飞进人们的手机里,更飞进人们的心里。读着一条条祝福的`短 信,年的温馨拥抱了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赞叹:“短信真是开心果呀!”我情不自禁地为它点赞,送上五星级的好评。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一起看“春 晚”,“春晚”上那动听的歌声,精彩的舞蹈,妙趣横生的小品,真是美轮美奂,看得我如痴如醉。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笑声应和鞭炮声,汇成新年的脚步声。

  大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街上空荡荡的,店铺都关门了,地上全是红红的鞭炮纸。“闺女爱花,小子要炮。”我最喜欢的就是放鞭炮了,我拿着一只 “双响炮”,用打火机一点,飞快地扔了出去,“啪啪”的声音传得很远,我的笑声像银铃一般回荡在大街上。人们穿上新衣,带着灿烂的笑容,兴高采烈到亲戚家 去拜年,一进门就与锡格子茶撞了个满怀,各色的糕点闪亮登场,红红的红包递过来,个个是胸口挂钥匙——开心,人人乐得合不拢嘴,情不自禁发出一声赞叹:过 年真好呀!

  过年像一只天使,让我当了一回土豪,收获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真想时间凝聚在这一刻。

闹春节的作文13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类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类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类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类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类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类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类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闹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闹春节作文09-19

春节闹的作文06-09

闹春节的作文10-28

(经典)闹春节的作文10-01

闹春节的作文[经典]03-04

闹春节的作文(实用)11-07

闹春节的作文【必备】11-17

闹春节的作文[实用]10-01

闹春节的作文[通用]10-07

[通用]闹春节的作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