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老家春节的作文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家春节的作文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老家春节的作文 篇1
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过年。我妈妈家里人可真多,光亲戚家都要走好几天呢。
转眼年三十到了,他们这里有个风俗习惯。就是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给去世的人点灯,以告忌他们的再天之灵。一大早,我们就准备了许多东西,有蜡烛、纸钱、灯笼,鞭炮等等。
一路上,只见车水马龙。到处都是往山上赶的人群,真是热闹极了!我们走走停停。好不容易到了山上,只见人山人海,我们走到了外公的墓前,先点了一串鞭炮,爸爸说这是叫逝去的人来收钱,告诉他们后人来祭奠他们了。然后点上香插在他们的墓前,双手合十,祈祷他们的再天之灵安息。保佑后人身体健康。爸爸说,只要心诚,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做完这一切,爸爸开始点灯了,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把灯笼挂在外公墓前,然后点上蜡烛,转眼间,火红的灯格外明亮,就好像外公在对我笑。
下山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但愿逝去的'人走好,活着的人平安!
老家春节的作文 篇2
在过春节时我回到了河南老家,准备在那儿过春节。
回老家之前我在东莞过小年,买了许多烟花炮竹。小年晚上时,窗外燃放了五彩六色的烟花。我和妹妹赶紧吃完饭跑到楼下放烟花。小小的烟花在我手中发亮着,像点缀漆黑夜空的小星星。不一会儿一大把的烟花都放完了,我心想:唉,那么快就放完了,真希望快点回老家过除夕,这样又可以放烟花了,哈哈。想到这里就哈哈大笑了了。过小年于过春节一样热闹。
很快就回了老家,没想到就要大扫除一次。我一大早就忙前忙后:一会儿帮忙取窗帘,一会儿帮奶奶洗衣服,一会帮妈妈倒水.....忙得我晕头转向啊!慢慢地太阳沉下去了,黑夜织上了天空.我坐在沙发上,虽然四肢无力,腰酸背疼.但是今天的.劳动成果让我很满意。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们又迎来了除夕。在当天晚饭过后播出了春节晚会,可我们小孩子哪会安安静静地看电视啊。我们拿着那些烟花找上表哥表姐们一起放烟花。黑夜被五彩的烟花渲染得像白天一样,仿佛撕开了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此时在我心中从憧憬着对未来的向往与新一年对自己的祝福与要求。手中的烟花放完了,我们只好回家。
这春节过得可真快乐啊!
老家春节的作文 篇3
自从跟爸爸回老家过了两次春节,我渐渐对春节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开始慢慢理解了平日里忙碌的爸爸,为什么每逢春节都要挤出时间奔波两千多公里回趟老家?原来爸爸的年味在老家,我的快乐也在老家——那儿是爸爸的根,是剪不断的情,是孩子们的天堂。
老家的春节,充满了闰土式的质朴、纯真和浓郁的乡土味。对孩子们来说春节放炮是快乐的,老家有位小我几个月的顽皮堂弟,他的快乐不仅是放炮还有玩火。春节前一天,爸爸带我们去集市去买爆竹,在琳琅满目的爆竹摊里挑选了三盒大礼花和三挂鞭炮。我们无精打采地跟在后面,望眼欲穿地看着散炮,爸爸看出我和弟弟不满的小心思,便慷慨解囊地给我们每人二十元的小费,但要求只能买散炮而且不重样。我们终于任性了一把,心满意足地挑到了自己喜欢的散炮,回到家里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放炮了。
我们策划了不同的放炮方式,不同的玩法:把炮塞到拖拉机扶手上的一个小孔里,可以制成一把只会冒烟的,随着几声枪响,大伯的拖拉机扶手被炸得满是焦痕;一会儿我们把炮扔进大铁皮油箱里,弟弟娴熟地拔引线、点火,然后飞一般猫身卧倒,轰隆轰隆的爆竹声响彻云霄;水潭里、矿泉水瓶里、砖缝里、枯井里都记录了我们的斑斑劣迹。弟弟说玩的就是心跳啊。但弟弟还觉得不过瘾提议说:我们去燎山吧(在山上烧枯萎的地皮草),我也就好奇地随便了。
于是我们就蹑手蹑脚地逃出大人的视线朝山上跑去,一路上好奇、激动、忐忑一直充斥着我的内心,爬到半山腰时,我们冲进了一块空旷的树林里,弟弟冲我做了一个鬼脸说:就在这放吧,我也欣然地默许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左手熟练的拿起一个纸筒,右手拔了一把干草塞进纸筒里,然后点着后嘴对着一吹,火瞬间蔓延开来,我们急忙拿起棍子打,挖土埋。点一堆心惊一阵,点一堆肉跳一阵,真是刺激过瘾。
等我们或到家时,大人们一下子就看穿了我们的秘密行动,原来我们的脸上、鼻子上、衣服上都留下了足够的证据,特别是弟弟的头发上还有一撮焦发。燎山的快乐侵入了我的每一个细胞,大人们的叮嘱听着也是云里雾里地绕。而最能体现春节气息的莫过于家家户户隆重的春节祭祀活动了,这既是寻根、哀思也是家风家规。
年三十太阳快落山时,家家户户都要去接先人(家中已故的老人)。也只有男性才能参加这样的祭祀活动,长辈们在前面拿着纸币、香和蜡,我们小辈们在后面拿着一卦卦爆竹,在村口烧纸、点香、磕头行礼,迎接先人。此时,全村爆竹声此起彼伏,礼花满天。先人接来之后要恭恭敬敬地供在每家客厅正面靠墙的供桌上,所有的'孝子向先人磕头、作揖和行礼。整个仪式大概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
年三十晚上,孝子们要在供奉先人的房子里守岁。据奶奶讲一夜不能睡,一家人在一起吃酒、划拳、打牌、聊天不过现在一般熬到两三点就睡了。我一直陪着奶奶睡在大伯家的正房,从除夕到初三每天凌晨四五点天色朦胧时,奶奶都要早起,去蒸热供桌上的祭品,然后再行礼供上新的。接下来的一连三天,每天早晚大伯、爸爸、我、弟弟都要去做祭拜,爸爸的堂兄弟共四家都有已故老人,所以我们每天早晚都要去这四家祭拜两次,三天下来,爸爸说他的腿都已跪的酸痛不已了。据爸爸说,因去年他的两位叔叔去世了,我们都是带着孝的,一年内不能去村里其他人家串门或祭拜,不然全村五六十户人家都要一一去磕头祭拜的。
这种祭祀习俗一直到正月初三晚上七八点左右,每家每户都要举行送先人大礼,村里又开始沸腾起来了,早上晒炮,下午分纸、分香、分蜡。饭后向先人行礼后,家里的长辈端上一些供品,所有的孝子跟在后面,去先人的坟上送纸币、放炮,大人和小孩都要磕头行礼,春节的祭拜仪式才算结束。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还没有来得及感受最具年味的社火,就匆匆踏上了返程的路。看着奶奶站在村口久久不愿离去的身影,感受着爸爸在车里的沉默,我似乎理解了乡愁与乡情。
爸爸说:路上奔波的人们就像是一枚枚风筝,不管他们飞的多高多远,引线永远在妈妈手里,这也许就是爸爸每年春节回家探亲的原因吧。
老家春节的作文 篇4
今年寒假,按照以往的惯例,我和爸爸妈妈回了老家过年,经过一个小时的路程,终于,我看见了老家村子的一排排平房顶,和那棵已有百年历史的大槐树。
下了车,我伸了个懒腰,大口呼吸着空气,我好久没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了,所以此时,我感到一身的清爽。顺着弯曲的小道,我直奔老家的那户房子,轻轻推开大门,这时,大伯伯一家正在贴福字,春联。见大家来了,脸上乐开了花。
下午五点,大家就开始吃年夜饭了。在这天,大家是要去长辈住的房子里吃饭的,而这顿团圆饭,必定是十分丰盛的。
在老家,天一黑,鞭炮就不约而同的霹雳啪啦响起来。这天晚上可甚是热闹,鞭炮声直到12点也不停下。而此时的我,已是睡眼惺忪,但却怎么也睡不着,只是垂着头,眼半眯着,和外面正方的带劲的鞭炮成了鲜明的对比。
终于,我迷迷糊糊的熬到早上五点,爸爸推了推我说:“孩子,五点了,去洗洗脸,要拜年了!”
我这才被爸爸从朦朦胧胧、迷迷糊糊的世界里拉回来。我抬头看看表,才5点,干嘛这么早起来啊?刚想躺下,才突然想起现在是在老家过年,老家的.习俗不就是5点起床拜年吗?
我洗漱完后,大妈端上来几盘饺子,照老家的习俗,初一早上是要吃素饺子的,啧啧,你看这饺子做的,一个个都这么漂亮,就像元宝似的,看了,就会食欲大增。
吃完饺子,爸爸妈妈就去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在城市里,压岁钱只要说句“过年好!”就能拿到手,但在老家,压岁钱可不是动动嘴就完事的,还要给长辈磕头,才能拿到压岁钱。
拜完年,要干的事情,就是给自己已故的亲人上坟。这上坟可是有讲究的。比如:上坟只能是男人去,女人是不能去的。而长辈和晚辈要做的事也不一样,长辈的任务就是插香,晚辈呢,就只有磕头的份。转眼间,就到了初二,大家要回家了。真是让人难忘!这次不一样的春节!
老家春节的作文 篇5
今年我在老家过春节了。
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在外过春节的经历,由于习惯,从来没有想过家乡过春节的风俗其实是很意思的,细细想来,家乡的春节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家乡是广东梅县,因是山城,即使是严冬,到处依然是郁郁葱葱的,家乡一年四季的绿,总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家乡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场面,到处都是欢欢喜喜的人群。和那绿一样,给人阳光般的感觉。家乡人一直沿着旧习俗,都重视过节,从一月到十二月,月月有节过,每个节都有不同的讲究和过法,但,春节是过节中最重视的。家乡的过年,是从腊月一直到正月十五,人们都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气氛中。
每年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忙活。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杀鸡杀鸭,还有杀猪,把这些将要成为年货之一的东西腊好,在正月里用来招待客人。同时要做印有“福”字的米糕,蒸放了红色香料的“发”糕,意思是“发财”,还要炸“煎堆”,酿客家娘酒,酿豆腐等,一切过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准备好。除此以为,还要给全家老少准备新衣服,因为过年了,全家都要换新衣服。小孩是重点,里里外外都要换新的,大人不全换,也得换件新外衣。所有的房舍、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净净,以示新一年新的开始。
除夕的前一天,家家贴对联,挂红灯笼。从那时起灯笼一直要点到元宵才能熄灭,意为驱邪消灾。到了除夕那天,早上要虔诚地点香烧纸敬神放鞭炮,以保佑来年全家幸福安康。午饭后,全家人都要沐浴换新衣,毕后长辈们会给未婚的晚辈们压岁钱,意示长辈长寿晚辈健康成长。随后便开始祭祀祖先,祭祖仪式结束后便开始张罗除夕的团圆饭,太阳还没下山就得开始吃晚饭,意为“早年早节,团团圆圆”。晚饭后还会在灶边放一盘食物,用来孝敬灶神一年的辛劳,也意为一年灶火不断,不缺吃喝。除夕夜来临,屋里所有的灯彻夜长明,意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也有“守岁”的意思。除夕夜结束前,还要把屋里打扫干净,因为年初一是不能打扫卫生的,意思为“辞(扫)旧迎新”。到了除夕夜的12点,要大开屋门,在屋门口摆放食物和放鞭炮,意为“接财神”。
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因为这天是不能睡懒觉的,不然谁家春耕时便会塌田,真实性如何,无人去深究,总之大家都早起。起后的第一件事是放“开门炮”,表示开门大吉。接着,大人们忙着去接“灶君”,小孩就跑去拜年了。见到大人都说“恭喜发财”,长辈便喜滋滋地给小孩“利事”,“利事”即红包,意思也是让小孩健康成长。在这一天,是不能到别人家里吃饭的,以示家里一年到头都团团圆圆。这天的午后,重头戏就是“舞狮拜年”,村里的舞狮队挨家逐户,敲锣打鼓,每到一户,舞狮的人会在屋里舞一圈,向主人作揖祝福,此时气氛热闹,满院生辉,主人便高高兴兴给舞狮的人发“利事”,以图吉利。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回夫家(一般在娘家留宿一晚),正月初四拜大家(意为拜访亲朋好友),正月初五不离家(不可以去别人家窜门),正月初七吃七样菜(每一种菜代表一种意思,如:葱:聪明,芹:勤劳等)……这些,在家乡都保留着不变的风俗,也给家乡的春节增加了趣味。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春节的高潮。那天,所有村的舞狮队都进城“闹元宵”。入夜,皓月当空,彩灯齐明,锣鼓喧天,鞭炮声声,人流如潮。舞狮比赛是“闹元宵”的开场节目,比赛结束后由各村代表选出前三名,以后只要县里有活动这些获奖队都是首要的表演队。“烧烟架”也是元宵的必行活动,人们用竹杆撑起一条用竹条编成的长长的龙,龙身上装有各色各式的烟花,转龙开始,所有烟花一同点燃,烟火齐齐喷出,形成一条火龙,此时火光熊熊,鼓乐铮铮,欢声笑语,人群鼎沸,人们尽情欢乐,在火光鼓声中宣汇着满腔激情的热望。俗话说:转火龙,人活九十九。火龙点完了转完了,意味着新的一年将消灾伏祸平平安安。除火龙外,花灯随处都是,花灯之下,十字街头,人们围圈席地而坐,锣鼓手、小镲手等热烈演奏,而山歌也正唱得火热。火光映红了人们的脸颊。演奏都们奏的如醉如迷,歌唱者们唱得激情飞扬,听众们聚精会神聆听,人们思绪被乐曲山歌牵引着飞驰流奔,忘掉了一年的辛勤劳累,憧憬着新的美好一年。
家乡过春节的很多活动都带有迷信色彩,即使人们不相信,但风俗还是这么一代一代地传着,家乡人都认为,这是一种传统,一种娱乐,一种祈盼和希望。
老家的春节别有一番风味。
老家春节的作文 篇6
我的家乡在中牟县,我们这里的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下旬就开始了,我们的春节大同小异。
腊月的二十三就过小年,孩子们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买鞭炮,特别是男孩子。第二件大事就是买各种各样的零食,恐怕第三件大事才是买各种各样的玩意儿——风筝,玩具枪,口琴等。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大人们要预备过年吃的、穿的、喝的、用的、玩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还要再大扫除一次,把新的一年里的坏运气都给赶出去。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都敢做年菜,一进家门就能闻到酒肉的香味。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都穿起新衣,门外贴着家里自己写的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种各样的年画。除夕夜家家都灯火通宵。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看春晚。这一夜,几乎没有人睡觉。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关着门。到了下午,小孩子跟着爸爸妈妈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元宵到了,春节的另一个高潮来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小孩子们买各种各样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在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一天是个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过年也就结束了。
老家春节的作文 篇7
春节是最令我难忘的节日,在这一天里,我能够和亲爱的家人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放烟花、贴对联……真是快乐无比。
“啪、啪、啪”门外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我迅速穿上鞋,从床上跳下来,急忙跑到门外一探究竟。啊!是表哥们来了。忽然,我眼前一亮,看到他们手里大包小包的零食和一瓶瓶的饮料,这些美味的小零食害得我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真是嘴馋啊!为了保住我的形象,我便迅速躲进屋里,就像老鼠遇见猫一样。我刚擦完口水,就听见表哥们在叫我。我走出房间,表哥突然从背后拿出一个零食大礼包,这使我刚擦完的'口水又流了出来。我马上接过礼包,说了声:“谢谢表哥。”便立马钻进房间,拆开大礼包吃起来。忽然听到门外传来阵阵笑声,原来,是表哥们在说我像只小馋猫呢!刚吃到一半,就听到妈妈说:“别吃啦,小馋猫,待会吃不下年夜饭啦!”这时,我才想起今天的主食——年夜饭。
我等了又等,终于等到了吃年夜饭的时间,对于我这种吃货来说,简直就是度秒如年啊!
等我赶到的时候,所有人早就围着一张大圆桌坐着了,桌上也摆满了美味佳肴,有红烧肉、白斩鸭、红蛋、米果、炖鸡汤、酒糟兔……还有很多。大家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有说有笑,这种感觉真幸福。
“咻——砰”一朵美丽的烟花在宁静的夜空下华丽引爆,打断了我们的年夜饭。爸爸看了看手表,说:“是时候让我们家的第一朵烟花绽放出它的光彩了。”于是,所有人来到空地上,爸爸一边看着手表,一边数着倒计时:“10、9、8……3、2、1、点火!”“咻——砰”我们家的第一颗烟花华丽升空,在空中尽情绽放出它的光彩,为新的一年拉开巨幕。
春节,这个使全国人民幸福、快乐的节日,我最难忘的一个节日。
老家春节的作文 篇8
今年70岁的朱万元是个爱动手的健身达人,他放的风筝都是自制的,飞起来还会翻跟头。
朱爹迷上风筝真算机缘巧合。9年前,他用制作空竹道具时多下来的竹子扎了个风筝,这一下勾起了儿时的风筝瘾。此后,他冬天制作,春天放飞。短短几年,就成为风筝牛人。
说他是风筝牛人,这话一点不虚,因为从选竹筋到编扎再到美化,朱爹全是亲力亲为。他劈开竹篾如同熟练的篾匠,调和丙烯颜色也不逊其他美工。
“这次展览的作品是我五年的心血。”朱万元告诉记者,从20xx年11月起,自己启动了风筝的制作计划。
他的第一件大作是只长龙风筝,为购风筝骨架用的竹子,他骑车跑遍全城,最后在苏陈镇的一位老篾匠那找到了适合的竹料,一忙就是三个多月。
20xx年12月,朱万元又完成第二只巨龙风筝。这只风筝耗时4个多月完成,长65米,宽1.2米,上有九龙盘踞,竹筋细如牙签,不仅创意独特,还刷新了我市龙形风筝的长度纪录。朱万元的龙形风筝制作精美,尤其是腰片部分的装饰,都是用手术刀刻制模板,再多次套色渲染而成。
记者在布展现场看到,朱万元挂出的5只龙形风筝如5条大龙盘踞在展厅上方,栩栩如生,他最得意的两条巨龙风筝都在其中。
20xx年,朱万元又钻研上了微型风筝。微型风筝讲究轻、飘、柔,堪称风筝中的'精品,其中的竹筋细到要用细檀香香头的热量慢慢烘。
朱爹做微型风筝还有很多奇思妙想,为了宣传环保低碳,他把无纺布和废塑料袋剪开,用来做筝面,别看这些材料不起眼,被他用油性笔一美化,那可就有特色了。
据了解,这次展出的微型风筝有80多只,造型有蝙蝠、熊猫、燕子等30多种,选用的材料很多是废物利用。我们能在展览现场看到朱万元最得意的微型风筝“掌中燕”,它的筝面选用了塑料袋,翅膀还不到两指宽,重量只有1克多,放飞用的线比头发丝还要细。
“不过,‘掌中燕’还不是最轻的,现场最轻的风筝还不到1克。”朱万元得意地告诉记者,具体是什么造型先不告诉大家,欢迎大伙来现场找。
要说放风筝的好处,朱爹能说上三个小时不带重样:如能治疗颈椎病、腰椎疼,可以舒筋活络、治疗手麻脚痛、提高视力,陶冶情操等等,真是太多了。他说,自己的好身体都得益于多年的风筝健身。
如今,朱爹是泰州市民俗传统体育的志愿者,常常开着电动车带着他的“宝贝”到学校、广场宣传风筝健身的益处。据了解,海陵区也准备将他的传统风筝作为非遗文化来打造。
朱万元告诉记者,海陵区有一支风筝志愿者队伍,只要天气合适,大家都会在公园、广场和湖边放飞。为了将这项民俗活动更深入推广,希望有更多的市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如果您想参与,可拨打他的电话:13405523702,他会把制作风筝的技艺无偿传授。
2月6日(正月初十)至14日,海陵区非遗保护中心将在海陵区社区服务中心一楼大厅举办传统风筝实物展,海陵区风筝老艺人朱万元将带着他的120多只传统风筝,和市民一起品鉴传统艺术之美。
老家春节的作文 篇9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我的家乡在安徽舒城,我们那里的春节内容也很丰富的哦!
新春伊始,家家户户都提着篮子,拿着袋子到镇上的市场里购买年货。我们可不仅仅是购买食品,而是要买门联、字画等等。你看那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大年三十那一天才算最热闹的。天麻麻亮的时候,全村的人都不约而同辟辟啪啪的放起鞭炮来。爸爸也起来放鞭炮,边放边唱起歌谣:清早大开门,元宝滚进来,元宝滚进不滚出,装满我家的大泥屋。
上午,小孩们穿着新衣服高兴地乱蹦乱跳。而大人们就开始忙碌年夜饭,直到下午两三点钟时全家人才聚到一起享受美味可口的'饭菜。最让小孩子兴奋的要数拿到压岁钱的时候,那高兴的劲儿真没法提。
傍晚时分,天渐渐的暗了下来。“嗖”的一声不知谁家的烟火点着了,引起许许多多家庭的兴趣,都搬出准备好的烟火大放一通。当这百家烟火会结束后,家家户户的男人们都结伴的来到空地里打扑克,在旁边的妇女们也无话可说,只得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小孩子们可就不得了了,哪有工夫看联欢晚会呀!都提起个小灯笼四处游玩去了。
春节的习俗各式各样,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习俗。
【老家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老家作文08-02
老家的春节作文10-13
老家的春节的作文09-18
老家春节的作文08-04
老家的春节作文08-23
老家的春节06-02
有关老家的春节的作文10-24
老家的春节作文(优秀)05-11
关于老家春节的作文08-01
有关老家春节的作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