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

时间:2024-10-24 15:14:51 春节 我要投稿

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1

  我们家乡的春节在腊月二十就开始了。这一天要谢天地,摆上一桌的供品,插上香和蜡烛,感谢上天的恩泽。

家乡的春节

  谢天地结束后就得准备年货了。大人必须准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除此之外,大人还要大扫除一次,然后把被子、盘子等洗一次,好在新年时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转眼间就到了除夕。除夕早晨家家都在贴对联和年画,还要挂上灯笼。到了晚上就更热闹了。家家都准备了年夜饭,处处都洋溢着快乐的气氛。外面的鞭炮日夜不绝,我们坐在凳子上看春晚,享受着文化大餐。

  正月初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吵醒了我,我穿上新衣,走到楼下。外面的店铺都关门停业了,整条大街空空荡荡的,没几个人。我回到家中,爸爸妈妈正要去拜年,我也跟着去了。爸爸走到邻居家里,道了声:“新年好!新年好!”转眼间就到了中午,爸爸端出气腾腾的汤圆,我吃得饱饱的

  正月十四,家家户户都要吃糟羹。羹是用面糊与肉丁、笋丁、胡萝卜丁、芋头丁等做成的糊状食物。吃着香喷喷的羹,我感觉生活是如此美好。

  时间过得真快,春节结束了。学生全去上学了,大人全去工作了。我们家乡的春节过得分外热闹!

家乡的春节2

  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到来了,全国人民为欢欢喜喜过大年开始忙碌,买年货、贴春联、贴门神、放鞭炮、扫尘、洗浴、祭祖、守岁、拜年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开始了。

  我的家乡贵州把春节称为“客家年”,家家户户都要杀猪,由于杀猪是力气活,少不了村民之间的互相帮忙,杀猪的.人家要请帮忙的村民吃饭,一来二往就形成了吃“刨汤饭”或“杀猪饭”的风俗。由于猪肉放久了会变质,所以就会腌制大部分猪肉,把猪肉块穿个洞用绳子穿起来,然后搭个小棚把肉挂在里面,烧火用烟熏,就成了熏肉,这样的肉不仅可以放的久,而且口感极佳。

  熏肉的吃法有很多,可以蒸、炒,也可以炖,还有很多吃法。但是我认为蒸更好,能把熏肉的熏香味和肉香味完全蒸出来,虽然熏肉的味道很香,但是我不喜欢吃,因为它太油腻了。

  吃完了,就要玩了,怎么玩呢?当然是爬山了。人们都喜欢爬山,有的还比赛呢。有时几个村民兴起,会扯着嗓子在山上吼山歌,只要有人唱,就有人和,还有别的村民跟着起哄,可见一群群人围在一起,可听一曲曲悠扬的山歌回荡。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3

  我家乡最传统的节日是春节。 每当春节即将来临的前几天,都可以看到家家户户门上都贴起了喜庆的春联,最特别的是我们都会把“福”字倒贴在门上,以求谐音“福到了”,这都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的寄托,也是对美好未来生活的祝愿。

  每年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儿女们都会千里迢迢赶回家和父母团聚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我家三十的.年夜饭最特别的是每年我都会吃到包有硬币的一个饺子,婆婆说哪个吃到这个饺子预示来年都会好运年年!随着年龄的长大,我知道了为什么都是我吃到这个饺子的其中奥秘。她包含了婆婆对我的无限关怀,希望我健康快乐成长!所以我仍然每年期待!

  大年三十晚上吃过年夜饭,一家人都会围在一起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笑声不断,是一家人在一起最开心最放松的夜晚,无话不谈,也其乐融融!我们要守岁到12点,期待放烟花炮竹,喜迎新的一年的到来。据说还可以驱走“年兽”,意为驱走所有的不幸!这也是我们小朋友最爱的活动。同时也期待得到长辈们的祝福就是给我们发“压岁钱”,拿到这个红包就可以自己随意支配,很是高兴约!

  大年初一到初七是我们走亲访友拜年的日子。小朋友们都会穿上漂亮的新衣尽情的玩耍,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尽情高兴!

  这就是我们家乡每年都会过的最传统的春节!一个充满温馨快乐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4

  啊!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

  除夕的那个上午,我们回了老家,老家可热闹了,所有的人都赶回来过新年。

  到了下午,大家一起包饺子,由于我不会包只能在旁边看着。可他们忙得却十分带劲,有的擀皮,有的揉面,还有的`包饺子。他们还专门包了一个纯豆腐馅的饺子。

  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包一个豆腐馅的饺子呢?”

  妈妈说:“如果谁吃到了这个“福” 饺子,谁就有福气。”

  最后,他们把包饺子剩下的面团做成一个元宝的形状,妈妈告诉我它象征着招财进宝年年有余。你看,我们老家的习俗还挺多吧!

  到了晚上,有的人围在桌边打麻将,有的人在看春节晚会,晚会的节目还真丰富,有杂技、唱歌、小品、魔术等节目。

  在晚上12点时,家家户户都要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我们家也不例外,随着自家的爆竹声,我们吃着热腾腾的饺子,所谓的那个“福”饺子被我的表大爷吃了。

  转天就是大年初一,全村的人都互相拜年,互相问候。

  就这样,我在老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5

  春节在中国人眼中十分重要。每个地方,过春节的习俗也都不一样。我的家乡的春节别具一格。

  大年三十之前,我们必须购买足够的`年货。必须买许多的菜肴,农村的家庭又要做好自家的豆腐,自己蒸一些面食。

  大年三十。上午,家里的男人们张罗着悬挂灯笼,粘贴春联等。女人们在家打扫卫生,厨房里制作菜肴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们就反复叮嘱小孩子们在过年期间,做事说话要小心,不然一年都会不吉利。

  下午大约两点多,孩子们就开始洗澡,然后开开心心地穿新衣了。大约在四点多的时候就开始吃年夜饭了。吃完饭了,小孩子们闲不住,就开始玩鞭炮了。男人们就到别人家里发压岁钱了。女人们就在家里招待客人。孩子们则边收着压岁钱,边说着吉利话。

  到了晚上,大家都没睡觉,在守岁。等到0点了。0点是属于烟花爆竹的时间。那一刻,家家户户都打起了开门炮,天都被染红了一半。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这是去亲戚家拜年的时候。孩子又高兴起来了,他们有可以收压岁钱了。

  正月初二、三的时候,嫁出去的女儿便纷纷带着丈夫、子女们回娘家了。这是她们最开心的时候了。

  我爱春节,我更爱我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6

  我的家乡在湖北一个美丽的村庄,那里虽然没有热闹、刺激的游乐场,可是那里有我许许多多的“好朋友”,如:青青的小麦、金黄的水稻、雪白的棉花……还能与水牛来一个“亲密接触”呢!除此之外,家乡的春节也别有一番特色。

  先说说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的糍粑。听外婆说,糍粑是用蒸熟后的糯米捣烂而成的,做起来费时、费力,所以只有春节时才会做它。糍粑的食用方法很多,可以油煎、火烤……我最喜欢吃的是火烤糍粑。经过火烤后的糍粑,两面鼓鼓的,像飞碟,吃起来糯糯的、软软的、特别香。

  年三十,妈妈和外婆忙着做年夜饭,外公忙着写对联、贴对联,我则负责做起了“售递员”,外公还把自己制作的两盏大大的红灯笼挂在了屋檐下。

  下午四点多,丰盛的年夜饭菜终于上桌了,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其中我最喜欢吃的是老母鸡炖黄花菜,这都是外婆家自养的`土鸡,其肉美味无比。

  吃完年夜饭,大人们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嗑着瓜子、唠着家常,一边观看着精彩的春节晚会,而我和表哥则忙着燃放各种各样的烟花,有旋转型、冲天型、萤光型……有趣极了!

  除夕晚上,鞭炮声、欢笑声……响彻夜空,欢乐的人们迎来了又一个崭新的一年。

家乡的春节7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

  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夜饭的食材,一大早就能闻到鸡鸭鱼肉的香味。客人们纷至沓来的来到我家,大人们就会给我们小孩压岁钱,我们小孩在新年里最开心,因为就要放鞭炮了。

  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大人们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门口,把一个个的`圆形鞭炮也放在门口。大人们拿着打火机把一个个的鞭炮全点上了,一串串的鞭炮“噼里啪啦”得响,圆形鞭炮“嗖”飞上天,再“轰”得一声爆炸。我们小孩子开心极了。

  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就围着一张桌子吃团圆饭,还有吃饺子,吃饺子最有趣了,这吃饺子还能吃到钱,谁吃到钱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钱的饺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最难忘的。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上空。

家乡的春节8

  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份都有一个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因为春节是我们家乡最热闹的一个节日。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礼花……真是有趣极了。

  春节除了放烟花、炮竹等,还要吃年饭,有的要吃鱼、白菜,有的要吃饺子、汤圆、年糕等,有的还去串亲戚。

  春节还有一个最令人高兴的事,就是可以得到压岁钱。我给你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压岁钱的来历吧。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崇”的小妖,每年三十夜它就会出来摸睡熟的'孩子的头,孩子就会变傻。有一年的三十夜,“崇”又如期而至。有户人家的孩子睡觉时把红纸裹着的“压岁钱”放在枕边,当“崇”正靠近他时,红纸突然发出一道亮光,“崇”惊慌失措地逃跑了。因此大家叫那钱为压祟钱,“岁”和“崇”发音相同,后来就叫压岁钱。其实每一个红包都带着长辈的一份祝愿与希望,无论它是多是少。传说中红包会发光吓跑“崇”,也许就是因为大人的希望像神一样保护着你。压崇钱——压岁钱,这代代相传的压岁钱,就已蕴含着人们很大的希望了。

  我爱家乡的春节,因为每过一次春节,我又长大了一岁,我又升了一个年级。

家乡的春节9

放寒假啦!快过年啦,妈妈整天忙忙碌碌的。

  她一会儿买水果、一会儿买果子、一会儿又去市场买菜,才一个多小时,妈妈手里拎着一大袋一大袋东西,妈妈还买了新的果盘。我就在家中帮妈妈整理东西,拖地,擦桌子。

  我家每次过年都会吃饺子,奶奶就在我的催促下急匆匆的`买了好多饺子。

  腊月24过小年了。这一天奶奶和妈妈更加忙了,有时候奶奶炒菜都忙不过来,妈妈要搞卫生,只好请伯母来帮忙了。天黑了,每家每户门前都想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叔叔和伯伯们都来了我家。

  小年过完了我家有开始预备过大年需要准备的东西。大街上所有小摊都关门了,只有一些店铺还没关门,我家也是。只要一到过年,生意多的不得了,爸爸妈妈的忙不过来了。在腊月下旬,哥哥姐姐们都回来过年了,只有一两个哥哥姐姐实在是迫不得已回不来。

  啊!除夕到了,每户人家都赶做年菜。有鸡、有肉、有鱼、有蔬菜,各种各样的菜。大家都吃的饱饱的。按以往的惯例,长辈们是时候给小朋友们发压岁钱咯!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响彻云霄,我都睡不着觉了。

  到正月初一时,每家每户门前都是爆竹纸皮,没有人把这些扫走,因为有人说是扫走了今年就无财运了。

  在正月初一和十六之间,家家户户都要走亲戚,给人家拜年。人们天天都非常开心,到处洋溢着快乐与热闹的气息!

家乡的春节10

  再过几天,就要到春节了,和往常一样,每到春节,我们都是回老家过。春节前一天,我们先在城里准备年货,商店里,一眼望去,全是人头,可以用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来形容。购年货的人实在太多,差点把我挤扁,我总是很纳闷,为什么要这样挤,超市里有的是年货,总不会卖光吧。买了大人的东西,该轮到买小孩的东西了吧,我就拖着爸爸妈妈到烟花店,吵着爸爸买烟火。

  到了老家,爸爸贴对联,奶奶忙着做年夜饭,我却一直在等远方的哥哥,等他回来放烟火。我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了。他一回来,我们就能玩得很开心,我们玩抓“特务”的游戏,还玩电脑。到了晚上,大人们年夜饭还未吃完,我们就迫不及待地约在一起放烟火,一个个烟火被我们放飞,在夜幕下竞相开放,像一朵朵绽放的花朵。天上是盛开的鲜花,地上是孩子们的'笑脸,煞是好看。

  不知不觉,春节过去了,我又要上学了,大人又要上班了。家乡的春节短暂却快乐!我爱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11

  家乡在东北大兴安岭,那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特别美的地 方。

  妈妈经常我讲起东北过春节的经过。虽然那里的天气特别的寒冷,但是人们还是为了春节里里外外忙碌起来。有的家门前挂起了大红灯笼,院子里还摆了几个冰灯。孩子们也都换上了新衣服,个个露出了喜庆的笑脸。到了晚上,家人一边看“春节联欢会”一边包守夜饺子,饺子里面还要放几个硬币,东北的说法是,谁先吃到带有硬币的饺子,她就在这新的一年里好运不断。当年三十钟声敲响的时候,外面响起了悦耳的`鞭炮声,天空瞬间出现了五颜六色的菊花 还有美丽的窜天候,漂亮极了!就在那一刻,送走了去年 ,迎来了新的一年。全家终于坐下来一起吃每年年三十这顿“年夜饭饺子”。在初一的早晨,我们还要给长辈拜年,祝他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同时我们还能得到长辈给压岁钱, 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岁岁平安”。

  可是,我也只能听妈妈给我讲起东北过春节的情景。因为我小时候7个月就从东北来到了濮阳,现在我长大了,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能带我回东北,再看看我出生的美丽的故乡啊!在那寒冷的东北在过上一个快乐而又热闹的春节啊!

家乡的春节12

  我的家乡在湖北的农村,所以就跟以前的北京一样可以放鞭炮。而且,除了放鞭炮,还有好多其他的事呢!

  在湖北,每户人家一到冬季,就要准备好腊鸡腊鸭、腊鱼腊肉,这是年夜饭必备的食材。

  说到食材,那就不得不说到湖北的蔬菜了。家家户户都有田,一般都是自己种菜,只有自己家没有的菜,才会到街上去买。还记得自己八九岁的时候,最爱跑到田里去摘菜。吃着自己摘的菜,心里满满的成就感。而且,自己家种的菜,没有打农药,也很放心。

  湖北吃辣,几乎每一道菜都放辣,连炒青菜都不放过。我刚到湖北时,不能吃辣,按我爷爷的话说,就是“不能吃,学着吃。”刚吃的时候,嘴巴里就像有火在烧一样。不过现在好多了。

  到了除夕,我最喜欢的'事来了,那就是放鞭炮。一到零点,伴随着一道道轰隆隆的响声,一朵朵色彩各异的火花就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了。我只敢放“冲天炮”这样的小型烟花,而不敢放“音火闪”这样的大型烟花。这时,我堂哥就嘲笑我胆子小,我也在心里默默道:你点完烟花还不是抱着头跑回来的。湖北虽是农村。可它的过年方式却不必城市差。

家乡的春节13

  重庆的春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吃、喝、玩。

  先说吃,这是一件让大家都欢喜的事。十来人围在大圆桌旁,待长辈坐定后,便掀起火锅锅盖。

  锅中,一片片肉被气泡推上水面,飘出诱人的肉香,引来四五双筷子的争抢。放入碗中,蘸上酱料,放入口中,唇齿留香,令人忍不住胃口大开。

  对大人说,最重要的就是喝酒了。几个人欢聚一桌,互相敬酒,有说有笑,好不热闹,畅谈到开心处,便一起大笑起来,仿佛所有烦恼都抛之脑后。这是大人们最开心的时候。

  大人们喝酒,小孩们自然要出去“嗨皮”。

  三五小孩聚成一群,去商店买了烟花炮竹与打火机。跑到空地上,把火一点后便抬起头,后退几步。只见一枚枚烟花骤然射出,在天上“劈里啪啦”的爆炸开来,炫彩的`颜色让人目眩神迷。此时,大孩子面露微笑或小声轻笑;小孩子则激动的大喊:“放烟花喽!放烟花喽!”一时间,场面十分热闹。

  重庆的春节,主要就体现在“吃、喝、玩”三件事上。若没了这三件事,重庆的春节就索然无味了。

家乡的春节14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风味。

  春节前几天,家家都很忙,这几天要买很多的东西。大人们买吃的,穿的,喝的,用的。老人们齐收灌香肠、卤鸡蒸鱼准备年菜……这样一直要忙到腊月二十七八,小孩子就只需要静静地等待春节的到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盼啊,盼啊,终于把春节盼来了。春节真热闹。大家都要穿新衣,还要贴红的对联和吉祥的年画。贴上红红的对联,年味就看得见了。妈妈和奶奶则早早钻进厨房忙碌,准备一年里最重要的一顿饭——团圆饭。那天除了万不得已,家人都要赶回家一起吃这顿饭。

  正月初一的早上都要吃饺子,街道也不是像以前那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了,不时从门缝里飘出来的菜香就是人们欢声笑语地诉说着幸福美满。

  正月初二要给自己的长辈和亲戚拜年,去时一般会带上点礼品,来表达自己的诚意与祝福之意。走亲访友之间,最快乐的也许就是我们小孩子了,我们可以拿到很多的压岁钱,还能自由自在地玩耍。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家家都要吃元宵。吃完元宵表示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正月十六,上学的上学,下地的'下地,外出的外出,年味这才渐渐散去。

  家乡的春节是快乐的,我爱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15

  在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不同的习俗。比如说,过春节。过春节的时候,有的地方专门会烧一顿大餐,聚集街坊邻居、亲戚,摆一大桌位围起来吃饭。

  家乡里过春节都会变得很忙。过春节,小孩子们总会买些爆竹。大人们也会买些大的.鞭炮在除夕夜点燃,在大年初一早晨,家家都会烧长寿面和鸡蛋吃。然后,将买来的许多菜,鱼、肉、鸡、年糕,会聚一起过年,这预示着来年的事情平安顺利。过年的时候,家家都会出去摆摊,或者去拜年。在拜年的那一天,大街小巷一片寂静,地上的垃圾也是繁多的。大街上有卖糖,也有卖过年的小吃。

  相必大家都知道贴春联是一系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节的前几天,街上就挤满了大声叫卖春联的小贩。摆在摊子上的春联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每张春联上都写着祝福的话语,但各有不同,耐人寻味,有的春联上写着“和风吹绿江南柳,春雨吹催开塞北花”;有的春联上写着“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短短两句,写活了新春佳节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

【家乡的春节】相关文章:

春节家乡的春节09-01

家乡的春节02-18

春节家乡的春节作文07-03

家乡的的春节作文08-05

《家乡的春节》作文08-05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07-27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08-07

家乡春节的作文08-04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精选】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