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家乡作文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家乡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家乡作文 篇1
有那么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家乡的春节,也是别有一番地方热闹的。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大街小巷上,到处洋溢着节日的风采。人们个个喜气洋洋,精神饱满,迈着轻快的脚步,穿梭在其中,为自家添置着各色各样的年货。而我在春节来临之际,精心准备着我家的春联。
在人们的忙碌声中,在春节联欢晚会盛大开幕声中,在烟花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贴上了红红的春联,围在餐桌前,吃着除夕团圆饭。餐桌上有金光闪闪的小黄鱼,有香喷喷的鸡汤,有张牙舞爪的大螃蟹,有各式各样的精致糕点……小孩们一刻不停地在周围上窜下窜,大人们讲着一年的'收获和喜悦,老人们大声地呐喊着:“小猴子们,别皮啦,小心摔倒。”
晚上,我伴着爆竹声和新年倒数声中,坠入了香甜的梦乡。正月初一,我早早起床,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首先,我对着爷爷奶奶说了一些吉祥话,爷爷奶奶就拿出了压岁钱,对我说着新年的传统祝福语,我高兴地捧着我的压岁包,欢天喜地的给爸爸妈妈拜年去了。春节的一天接着一天,快乐也是一天接着一天,家乡每年的春节都是如此热闹、快乐,真希望不要这么快就过去啊!
春节家乡作文 篇2
说起春节,大家一定知道,过春节可以去好朋友家串门,还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红包!总之,就是快快乐乐的玩几天。
可是,你知道春节的来历吗?不知道?不用着急,让我慢慢告诉你:传说,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后来,人们为了驱赶年兽,在年兽来到的那一天,便在门前贴上红纸,张灯结彩,后来就渐渐地形成了现在的春节!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在过春节时,我们的爸爸妈妈会在门前贴上一对红色的纸,红纸上面写满了字,那叫什么呢?那叫春联!华夏族的首领黄帝,很重视神荼、郁垒捉鬼的故事,便制定了一个节目的仪式:每当除夕时,各家各户在自家门口立下两个桃木神像,在门相上悬挂苇子编的绳索,在内门上画老虎,以此来镇邪,求得来年的幸福。这个习俗在汉代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汉代以后,门旁的桃木神像逐渐演变、简化为桃木板,这就是“桃符”。到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在除夕时,叫人在两块桃木板上刻了两句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对联。由于桃木是红色的,以后便被用纸写的字代替,一般对联都用红色的纸写成。由此以后,逐渐演变成今日的形式。
过春节时,大人们会买来很多花生瓜子这类零食招待前来拜访的好友,并买来火红的灯笼挂在阳台上。而我们小孩子就伸手要压岁钱或者跑到大街上和好朋友手牵手去看花灯。在家乡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花灯:有正在飞腾的龙,有在拜年的小孩!人们也高兴极了,喜气洋洋地观赏美丽的花灯。大街上,所有的店铺都挂上了大红灯笼,所有的人都在互相说着吉利的话:“恭喜发财,万事如意!”广场上,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在放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映红了半边天,有“萤火虫”,\“小星星”……小孩子们可高兴了,穿着父母为他的买的新衣服,绕着广场跑来跑去,却不知道自己的小脸儿都红了!
与此同时,家家户户都开始包饺子了。先拿出一片饺子皮,往里面放一点已拌好的饺子陷,再蘸一点水,往旁边涂一圈,一捏,一个精美的饺子就做好啦!做好一堆饺子后,就把这些饺子倒进煮沸腾的水里。随着一声:“开饭啦!开饭啦!”全家男女老少都聚集到餐桌上,品味着美味的饺子。
说起饺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以后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没有饺子吃是万万不行的。1400多年的历史让饺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饺子渐渐成为中国饮食的代言词。
过去,春节只是中国人自己的节日,跟外国根本扯不上什么关系;可如今,外国人也过上了中国节,可见,这几十年来,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是节节高!
哈哈,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怎么样,挺好吧?最后在这里祝贺大家春节愉快!
春节家乡作文 篇3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们迎来了春节。今年春节我们提前回到奶奶家,除夕之夜,而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好不开心。团圆饭过后,我们几个小孩决定包饺子给大家吃。过年包饺子本来是北方人的习俗,但今天我们也兴一兴这个习俗。
一开始,堂哥和面,堂姐准备肉馅。看着堂哥用力的来回揉压面团,我们也跃跃欲试。但是他觉得我们太小,不够力气,就没让我们掺和。到面和好后,他却犯难了——原来他试做的几个饺子皮根本不象饺子皮的样:有些又大又厚,有些又太小太薄。这时,我跳出来说:“让我试试!”我心里想,堂哥力气大也是个麻烦,这下可以看我的了。我亦要先从大面团里分出几份小的',然后用擀面杖开始擀,不快不慢,不轻不重。不久,那一团团小面粉在我手下成了一块块形状相近,厚薄适中的饺子皮。堂哥看着这些圆圆的饺子皮,在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刚好,堂姐从厨房里端出准备好的饺子馅,而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决定边做饺子皮,边包饺子。于是,一边,堂弟帮我把面团分成一小份一小份,我只负责擀饺子皮;另一边,堂哥堂姐也在合作,一人放肉馅一人用饺子器包饺子。由于他们那边用上了饺子器,包饺子的速度很快,一开始我们这边还差点跟不上。可是我们也不甘示弱,我找出一套擀饺子的更好方法,加上堂弟的帮忙,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后竟然还超过了他们包饺子的速度。
等所有面团都擀完,一共包了六十多个饺子。水一烧开,我们就把饺子一个个下锅。之前我们还担心饺子下锅后会煮烂,那样我们花的工夫就会白费。但这些担心是多余的,饺子出锅了!它们不仅没有烂,而且一个个圆鼓鼓的,香喷喷的,令人垂涎三尺。我们把饺子分好,配上热汤,端给大人们吃。他们一个个都夸口称赞,我们的心里也乐滋滋的!
经过今天这次包饺子,我知道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知道了父母平常的辛劳,更明白了只有劳动最光荣。
春节家乡作文 篇4
鞭炮声起,空气中立即渲染起节日的气氛,鞭炮声落,街道上立即留下节日的喜庆。
大年三十的那顿除夕之夜的团圆饭,比往年的都更有趣、更让人难忘、记忆犹新些,那顿年夜饭饭桌上摆的不仅仅是佳肴,更是一个个祝福,一声声嘱咐。妈妈把饭菜都摆上饭桌,吆喝着儿让我们去吃饭,以往我们都只是吃一顿年夜饭,在桌上也没有太多的交流,这次爷爷却给我们讲述一个传说,让我打破以前的认识,对年这个节日也有新的认识:
很久很久以前,年并不是个节日而是一个怪物,每到冬季都要去吃人、捣乱。人们每到冬季都得躲到别的`地方。一天,一个外村的聪明的孩子得到年的弱点并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大家在自己门前贴上红纸,往怪物身上扔爆竹,从而吓走年,并从此再也没出现过,人们也应此留下过年的习俗。听完后,我们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起初我一直以为过年是纪念某位伟人的日子呢,现在想起来真是觉得好笑。想着想着,眼前突然就浮现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地场景,家家户户在门上贴红条、放爆竹的美好场景。年,原来还有这么一个独特的意义啊!
晚饭后,我们全家一起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一起谈国家巨变,一起聊众泰民生,望着窗外缤纷绚丽的烟花,我们跟着主持
人一起倒计时,一起音节新年的到来,我们举杯同庆,互道新年的第一句祝福,这个夜晚是我过的最不同寻常的夜晚,时常忆起,又时常怀念。
春节,从此将在我记忆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春节,从此我将不会遗忘!
来吧,让我们一起拾起春节零零散散的记忆,他们会在我们的记忆里熠熠生辉,让更多的人记住春节这样一个独特的节日。这样,华夏儿女的心将更团结!
【春节家乡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家乡的春节作文07-03
家乡的的春节作文08-05
《家乡的春节》作文08-05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07-27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08-07
家乡春节的作文08-04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精选】01-26
家乡春节的作文[精选]10-01
[精选]家乡的的春节作文10-02
家乡春节作文[经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