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精选】春节的年作文3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年作文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节的年作文 篇1
今天是春节,听说晚上要放烟花,吃完晚饭,我就迫不及待的拉着妈妈看烟花,爸爸小心翼翼的用打火机点燃烟花,我高兴地嚷到:“放烟花咯!放烟花咯!放烟花咯!”。
烟花“吱”的一声冲上天空,然后慢慢变大,变到苹果那么大小的时候变炸开了,接着“吱吱吱”三四朵五颜六色的花朵冲上云霄,把夜晚的天空装点的绚丽多彩,好像人们都生活在童话王国里一样。烟花的形态各不相同,形状各异,色彩繁多。你瞧,一个火心轻快的往上窜,爆炸后,就像仙女在天空中撒着五颜六色的花瓣,迎接春天的到来。过来一会儿,一半天空都变成了橘色,不知怎么的,又一下变成了蓝色。这是,东方露出了金黄的菊花,不一会儿就谢了,金黄色的.花瓣飘的东一片西一片,一眨眼,金黄色的小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煞时天空又变成了一片漆黑,,就这样反反复复,我与哥哥在那里活蹦乱跳,一会儿窜到东,一会儿跳到西,此时心中的喜悦在脸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最开心的还有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边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边享受着丰盛的美味佳肴。聊着我们一年来努力的成绩与收获,分享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并为来年做好了新的打算,设立了新的目标。
忘了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们可以拿到一叠丰厚的压岁钱,可以用这些钱买我们的学习用品,买我们想要的玩具,买我们想吃的东西,应有尽有。
我最喜欢的就是过春节了,真希望明年的春节快点到来。盼啊!盼啊
春节的年作文 篇2
家乡的春节我的家乡过春节可好玩了。小年一到,人们都忙着置办年货,购买过春节需要的吃的、穿的、用的、玩的。
年三十一大早,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挂彩灯、放鞭炮。说起这些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呢!我想很多人都能猜到是除夕的故事。因为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过春节时,有很多的.秧歌队,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在大街上扭着秧歌,给看秧歌的人带来了很多欢乐。
以上这些还不是最好玩的。要说这最好玩的那还要数正月十五晚上的看花灯和放礼花了。去看的人多级了,简直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而且还有很多卖糖葫芦的、棉花糖的、玩具的热闹非凡。
整个一条街,花灯从这头一直排到了那头。远远的看去,就好像是用各式各样的花灯组成的一条巨龙,漂亮极了。花灯样子也是多种多样。有大船的、有汽车的、有火箭的、有仙女的还有孙猴子的等等。而我最喜欢的却是用冰做成的这一年所代表的属相的冰灯。看灯时,爷爷奶奶还会给我买很多的小彩灯和好多好吃的,我还能尽情的玩耍。我年年都盼着春节早点来到。
我非常喜欢家乡的春节!
春节的年作文 篇3
读了《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我的思绪已经飘到了在家乡——三门沙柳过的春节。
春节在家乡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七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在腊月二十七,外公外婆就开始打扫屋子了;正月二十八就开始做豆腐;正月二十九和除夕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
除夕那天,我们回到老家,门前已贴起了红红的对联,年味儿就有些出来了。到了下午,我们一家人也到齐了,外公拿出一张大圆桌,让我的妈妈和几个阿姨去厨房将剩下的几个大菜做好,自己则带着我们一群小孩去集市上面买各种干果与零食,预备着晚上看春晚时吃,还买了许多烟花。在觥筹交错中,亲人们相互祝福,我们这些小孩则将一大桌丰盛的年夜饭大快朵颐。饭后,我们都发到了压岁钱,心满意足地就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小孩们强撑到十一点半,眼皮一沉,就想睡去,可舅舅的一句话却叫醒了我们:“要放关门炮了!”我们就醒了过来,穿好鞋子,赶紧跑到了院子里,看着舅舅将烟花点燃,绽放在空中。我们都知道明天醒得最早的人就有机会放开门炮,便都在心中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起早,争取放开门炮,就纷纷去睡了。
第二天清晨,迷迷糊糊中听见了几声炮响,只觉得烦人,转了个身便继续睡。到了大概十点钟,我醒了,下了床,穿好新衣就跑到了客厅, 大人们已经醒了,正在吃早饭。“不放开门炮了?”我疑惑道。“都放好了!”妈妈应了一声。想起那“烦人”的几声炮响,我只觉得懊恼,闷闷地走到餐桌前,开始吃起了粥,桌上清一色都是素菜,才恍然想起正月初一全天一定要吃素的。吃过早饭,就玩起了昨天剩下的烟火。
正月十四前的'十几天,大家都忙着走亲访友,好不热闹! 元宵节在我的家乡是在正月十四过的。
正月十四那天,中午我们吃的是麦饺筒。午饭后,家家户户的大人们就开始匆匆制作糟羹,而小孩们却兴奋异常——下午就可以拿着碗,挨家挨户地讨糟羹了!糟羹是由蛏子、牡蛎各种家乡特产的海鲜和一些蔬菜切成丁,放入羹中,十分丰盛。说是一碗羹,倒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集市!下午三点钟,我们拿着碗和勺子,三五一群,纷纷冲出家门,挨家挨户地进了门。一进门,那家的主人便会给你盛上满满一大碗糟羹,到时你就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有些人家是去年刚结的婚,这时他们便会做甜羹。甜羹和糟羹相反,里面放有糯米圆子、水果丁、马蹄莲等,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道热甜品。到了后面,肚子快要吃撑了,可还有几家没吃,看着主人家正要往碗里添,忙出声阻拦:“少一点!少一点!”好不容易将全村都吃遍了,大家就聚在一起,比谁吃得多,又是哪家最好吃······
“嗒——嗒——”在碗与勺子的碰撞声中,元宵节的脚步渐渐地远了,年味也渐渐淡了。到了十六,很多人都回到城市了,春节也就这样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