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记忆春节的作文

记忆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4-10-18 07:50:15 春节 我要投稿

【推荐】记忆春节的作文五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记忆春节的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记忆春节的作文五篇

记忆春节的作文 篇1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一春节,包饺子是春节必需做的事。

  记得有一次,我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和奶奶准备包饺子。我急忙跑过去,准备和妈妈,奶奶一起包饺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妈妈的任务是剁饺子馅儿,我的任务是赶饺子皮,奶奶的任务是包饺子。任务都分配好了,妈妈拿起白菜和大肉,把它们洗干净,然后放在一起,开始剁,剁饺子馅儿很费力气,不一会儿妈妈就出汗了。我拿了毛巾递给妈妈,妈妈擦了汗。就又开始剁起饺子馅儿。过了好一会儿,妈妈才把饺子馅儿剁好。剁完饺子馅儿,我开始擀饺子皮。妈妈把面团揉成长条形,切成一个个小面团。我再把小面团压扁,接着拿起擀面杖,把那小面团擀平,我总是擀得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厚,有的薄,还有的是长方形的。我感觉擀皮儿太难了。于是非要和奶奶交换任务。奶奶答应了,我就擀起饺子皮,我看见奶奶擀那又大又圆的饺子皮,真佩服奶奶。我和奶奶交换过任务后,我就去包饺子。我怎么包都不漂亮,而且饺子总是开着口,在我又准备放弃的'时候,妈妈对我说,你一定要坚持练习,才能有进步。我一听,立马鼓起了精神,开始认认真真地包起饺子。因为有了这次的鼓励,所以我包的饺子越来越好。

  这次过春节,我不但学会了包饺子,还学会了擀饺子皮,真令我高兴啊。

记忆春节的作文 篇2

  在我的记忆里,春节是辞旧迎新、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节日。在春节,我们必须贴春联、放鞭炮、放烟花,还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大年三十,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回老家过年。那一天,我兴奋的都睡不着,想想我就睡着了,突然,外面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我连忙做起来穿上了鞋子,往外跑,看见爸爸正接二连三的`放鞭炮,我问爸爸:“爸爸,给我买一些烟花吧。”爸爸笑着说:“我早就买好了。”我听了高兴极了,我跑进厨房看见妈妈和奶奶正在包饺子。我就跑去爸爸说:帮爷爷贴春联。到了晚上,我们全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团圆饭,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看到了十二点,我对爸爸说:“爸爸,我能放烟花吗?”爸爸说:“当然可以。”我抱着烟花向外面跑去,开始了,“咚!咚!咚!”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响声,之后姹紫嫣红的烟花在天空中像花一样开放。烟花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真是好看极了。

  我们大家在门口观看着美丽的烟花,我和弟弟非常的开心。

记忆春节的作文 篇3

  过春节,庆新春,年拜完了,亲串遍了,肉吃过了,酒喝足了,还要尽情地玩一玩、乐一乐。人们对春节的兴致一般要从正月初一延续到正月十五夜晚,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既然是夜晚,就要有光亮,必然要张灯。

  小时候,过完大年初一,便翘盼正月半。一俟到晚上,吃了圆子,便吵闹着点上传统的兔子灯,或在大人的陪伴下,或与小伙伴们三五一群、四个一党地上街玩灯、观灯去了。

  那时不像现在的灯,五花八门,高档得很。记得占据我整个童年的,是那只爸爸做的装有四个小木轮的红彤彤的五角星灯,恰恰迎合了那个时代的时髦和取向。因每年仅有四五天玩的机会,所以五角星灯保存得较好,偶有破损,父亲就用红纸重新糊一下,又成新的了。如此年复一年的,从我三四岁起一直到小学毕业,这一"红星"成了我的"唯一",但我却感到非常满足、自豪和威风。因为那时不是每家的小孩都能拥有一盏属于自己的灯的,大多只是用河蚌壳做的"歪歪灯",或学着冰心文章中做的"小桔灯",更多的`是空着两手跟着有灯的孩子后面奔跑、吆喝了。

  那时的我,每每拉着红星灯,昂首行进在小伙伴队伍前头,总觉得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也在跟着我走。于是便很神气,仿佛天与地、人与星已经融合在一起了。那神秘的氛围至今还铭刻在脑海里。

  岁月在风雨中穿行。后来,当我也成了父亲,一双儿女蹒跚学走路的时候,每到正月,都要带兄妹俩去买灯,但心境已经与我小时候有些不同。看儿子玩着"金猴",见女儿挑起"荷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灯嬉戏,心中涌起一股浓浓的欣慰。节日是永远属于孩子们的呀。

  置身于元宵节街头、广场那灯火辉煌的海洋,观赏着花样繁多的花灯,不免感慨。民俗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有意义也有情趣。试想,正月初一十三亿人都说吉利话,都穿漂亮衣,举止都讲文明,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内在凝聚力的生动体现吗?千灯竞放,游人如织,锣鼓喧闹,火树银花,令人疑是走进童话世界。我不禁想起古代文人骚客所作的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等诗句。

  民俗文化的沿袭与变更,也会刻上一个国家物质文明进程的年轮。譬如这元宵灯节,"十三上灯,十八落灯",为亘古的传统;"上灯圆子落灯面",是久远的食俗。我们小时候传唱的"高灯圆子落灯面,今年吃了望明年"的童谣,放到现在,孩子们就很不以为然。圆子和面条,有什么望头?是啊,生活困窘的时代,一年能有几次吃到圆子和面条呀?那就只能借助节日来满足生存的欲望了!

  又如,在古人信念中灯星互代,放灯即为迎来诸星,求得丰收太平。现在,大街小巷、商店门楼霓虹闪烁、张灯结彩,文化外延大大丰富了,它昭示着现代文明和社会稳定。至于人们扶老携幼,上大街玩灯、观灯,欢歌笑语从内心深处飞出,则彰显出社会的繁荣与祥和。

  元宵街头观灯,寻找童年的欢乐,追忆似水年华。现今的孩子生活丰富多彩,小点的孩童也许不再会痴迷于那些传统的手工制做的灯了,长大的孩子也许正迷恋于电脑网游……然而,在天下父母心中,孩子永远是最明亮、最好看的一盏灯。所以,现在看满街的儿童挑灯嬉戏,看店面彩灯如火龙欢腾,看孩子们手中各种异彩纷呈的灯,感到极其亲切,心中似乎也点燃了那盏最明亮、最好看的暖暖的灯。

  于是,我仿佛又回到童年,拉着红星灯,行进在小伙伴队伍前,觉得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又在跟着我走……

  作者介绍 倪道辉,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已出版散文、诗歌等文学专著9部。

记忆春节的作文 篇4

  走在路上看见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我也格外地兴奋!因为我们迎来了中国人一个最盛大的节日——春节!

  春节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还是我最喜欢与期盼的佳节!因为在这几天,我不用听妈妈的唠叨,也不用担心学习,可以尽情的玩耍。还有压岁钱,那是可以自己支配的哦!想想自己都偷着乐!

  在大年三十的那天,家家都挂起了红红的灯笼,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大人们都忙忙碌碌的在包着饺子,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而我们小孩子则三五成群的,玩着只有我们自己才玩地懂的游戏。忙碌的一天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中天色已黑,屋内丰盛的'年夜饭已端上餐桌,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笑着,相互说着祝福的话。屋外已成了爆竹的海洋,五颜六色的礼花,绽放在夜空中,千姿百态,有的像银蛇狂舞,有的像孔雀开屏,还有的像绽放的花朵。它们把天空装点的绚丽夺目。一串串鞭炮在人们的手中点燃,声音真大,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我赶快把老爸准备的鞭炮拿出来,老爸这次准备的鞭炮可真长啊,绕了我家院子一圈才摆平,只见老爸拿了一根点着头的长长的小木棍,对着鞭炮的炮芯子点了去,只听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不一会儿一片红红的炮纸屑铺满院子。爷爷看着满院的红纸屑高兴地说:“羊年我们一定红红火火。”我低头看着这满院的炮纸屑,抬头看看那绚丽的天空,我不禁在想,我们一家就有这么多的纸屑,那全中国这么多家庭都在过春节,都在放鞭炮,那得浪费多少的纸张,又会增加多少的污染,明天会是一个雾霾天吗?等明年过春节,我一定让老爸买那种电子的鞭炮,即不会增加空气的负担,也不会少了热闹的年味。

  送走了马到成功的20xx年,迎来了喜气洋洋的20xx年,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好好学习,为自己的梦想与希望而努力!

记忆春节的作文 篇5

  在时间老爷爷的帮助下,我们送走了20xx年,迎来了20xx年,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

  这个春节我们是到信阳过的.,那里是我的老家,大年三十这一天,我们起个大早,和姥姥、姥爷一起去赶集,我们买了很多的菜和肉,还有各种各样的炮竹,回到家里已经到中午了。

  吃完午饭后,姥爷叫我们一起帖春联。我们帮姥爷把对联裁好,摆整齐,姥姥弄了一大盆浆糊,开始贴春联了。我们先从大门开始贴,上联是春满人间百花吐艳,下联是福临小院四季平安,横批是欢度春节。贴完了大门我们就开始贴堂屋门上的对联,上联是旧岁又添几个喜,下联是新年更上一层楼,横批是辞旧迎新。然后是厨房门、储物房门等,鸡舍也贴上鸡鸭成群,猪圈是槽头兴旺,灶台上是小心火烛,不一会我们就把家里所有的门都贴上了崭新的对联和门画。红红的对联和门画一贴,显的喜气洋洋,浓浓的年味就来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起来了,过大年了!

【记忆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记忆春节的作文12-01

记忆春节的作文08-04

记忆春节的作文(合集)02-06

(通用)记忆春节的作文10-02

实用的记忆春节的作文01-13

记忆中的春节作文01-14

春节记忆优秀作文05-27

【精选】记忆春节的作文4篇10-03

春节记忆初一作文11-14

精选春节的记忆作文三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