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以春节的作文合集7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以春节的作文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春节的作文 篇1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
过新年我最高兴做的事就是贴“春联”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老妈特别吩咐我,让我去找几对春联,贴在我家门上。于是,我找到了两对春联,我大声读道:“喜居宝地千门旺福照家门万事兴”还有一幅上面写着:“春风春光春意正人喜人乐人自高”老妈说春联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在新得一年里能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我们全家一起装饰屋子,在客厅里,我挂了一个红艳艳的小灯笼,老爸又在别的屋子里挂了些五光十色的小彩灯,一闪一闪,一亮一亮,有的是小礼物形的,有的是花骨朵形的,还有的带着细细的尖儿。它们有的红艳艳,红得像冬天的糖葫芦一样,有的黄澄澄,黄得像秋天的树叶一样,有的绿油油,绿得像夏天的小草一样,有的粉嘟嘟,粉得像春天的丁香花一样,屋里很美,我的准备工作终于结束了。
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便准时地围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津津有味地看着。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相声、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让我们跟着载歌载舞;魔术、杂技让我们啧啧称赞。晚会进入了高潮,“当当当……”十二点钟声敲响了,瞧,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看那千姿百态的烟花多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满天繁星”,有的像“龙飞凤舞”……多么像一个“空中花园”!这些烟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我和弟弟也迫不及待拿着烟花跑到屋外,我们先拉了一鞭,在鞭炮声中,我心想:“新的一年来临了。我暗暗地许下心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学习成绩能更进一层楼。
大年初一,我们就开始走东家串西家地拜年。拜年也可以为我们攒点压岁钱。先是向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然后,爷爷奶奶就会说真乖,就开始拿压岁钱。
以春节的作文 篇2
那天春节早上,我早早就起来,婆婆六点多久去菜市场,去买新鲜的菜,我就跑下去看电视,婆婆一回来,我就跑到婆婆面前,说:“婆婆,有什么事情要我做呢?”婆婆对我说:“当然有时让你做啊!我买了一只鸡,你和哥哥一起剥鸡,用开水先泡,再拔鸡毛就不用那么费力气了。”我点点头,冲上哥哥的房间,使劲乱叫,哥哥不一会儿就醒来了,我拉着哥哥冲下楼,立刻和鸡进行“战争”。
我悄悄的跑到公鸡身边,我立马扑下去,公鸡迅速的飞走了,哥哥说:“你这样捉,什么时候能捉到?看我的。”哥哥立即蹦了起来,公鸡啄了哥哥一下,哥哥火冒三丈,说:“今天我捉不到你,我就不信了!”哥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捉住公鸡的翅膀,这公鸡太调皮了!我马上烧好了水,剥好了公鸡,我就跑到外面去玩。
到了晚上,可热闹了,桌子上一满桌的菜,婆婆刚从二楼下来,就看见桌上的'菜只剩一半了,我在那津津有味地吃着,太好吃了!到了八点,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就这样,我们一直看到十二点才睡觉。
一天的春节一下就过去了,时间过的可真快啊!真舍不得啊!
以春节的作文 篇3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眼花缭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防止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以春节的作文 篇4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名字叫《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我们还曾经学过他写的文章有:《猫》《林海》和《草原》。
顾名思义,这篇文章的内容写的是北京人的春节的过法。这篇课文分别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腊月三十和元宵节等几个日子。
然而,我的家乡的春节就和北京的春节有差别了。我的老家在东北辽宁,在腊月初七虽有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可是我家却向来就没有泡过腊八蒜,只知道腊八蒜是用醋泡过的,而腊八粥也有所不同。我们家乡有句老话叫:“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我们的腊八粥不是和北京的腊八粥一样的,而是主要用糯米、小米、黄豆等八种谷类和干果做成的,因为很黏,所以是用来“粘”住下巴的。虽然有腊八粥和腊八蒜的习俗,但是我们家乡并不把它算做是春节的一部份。
腊月二十三那天被称作“小年”。小年,才是春节的开始。小年这个节日在我们家乡的“节日排行榜”排第二,是第二重要的节日。过了小年,也就意味着还有七天就过大年了,在这七天里,所有的人都要放假,准备过年了。理所当然,在这一天是要放爆竹的。
过完小年以后,人们就要开始准备年货了,什么鸡、鸭、鱼、肉、菜等都要准备好。如果农村人有养猪,就要开始杀年猪了。杀好猪后,主人还要做杀猪菜、灌血肠。杀猪菜是要把新鲜五花肉、带肉猪骨、东北酸菜、东北粉条等长时间焖炖,待上桌前再添加煮好的血肠,主人请亲戚朋友邻里一起来享用,那才叫“美味”哩!场面也十分热闹。剩下的猪肉怎么办?一定有人会说放在冰箱里啊!错!既然是东北人,就要用非常东北的方法保存起来!那就是放在室外。地球人都知道,只要是下雪的地都是零度以下,更何况在东北有时会零下三十多度。把猪肉拆分后放在篮子里、里面掺上冰和雪,再把篮子埋在雪里并做好记号,等到用的时候提前十分钟拿出来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自卫,因为那时候肉的硬度绝不亚于砖头!
腊月三十那天被称作“大年三十”或“除夕”。大年三十的时候,白天大家去亲戚朋友家互相拜年。到了晚上要做团圆饭,看春晚,还会一家人一起包饺子,也有往饺子里放一角钱硬币的习俗,当然硬币要洗干净的。大约到了晚上十一点,大家就开始换新衣新裤新鞋,如果谁是本命年,新衣服中要有红色,还要系红腰带。然后放爆竹、吃年夜饭、听新春敲钟声。吃年夜饭一直要持续到凌晨以后,要吃“两年”。如果谁吃到了包在饺子里的硬币,就预示他(她)来年有好运。饭后,大家还要拜年,年少的给年长的鞠躬拜年,会收到不少“红包”。
元宵节是开年的第一个节日,大家会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欣赏节日礼花。东北的元宵和南方的'汤圆是不一样的,因为汤圆是包出来的,而元宵是摇出来的。首先,人们会把方形的元宵馅放到盛着黏米面的簸箕里,然后不断地摇并不断加面,粘了一层再粘一层,直到核桃大小,元宵就摇好了。
因为东北的冬天比较长、天气也很冷,所以冬天的假期也比南方长,学生都是在3月1日才开学,而大人们会早些。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一个充实而快乐的节日!
以春节的作文 篇5
大年初二,本应到三叔家里去的,可我心中不太乐意,由于好久没去了,我就跟着父母一起去了。
乘了大半天的车,爸妈带我来到了三叔住的村子外,我惊诧的发现村前的那条泥巴路不知何时已经不见了,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两边种满了梧桐树。走进村里,一家家小平房不见了,一幢幢小洋楼展现在我面前。走了半天,来到一幢洋房前,爸妈告诉我到了,三叔三婶早已在门前等我们了,他们背后的洋房真漂亮。
拜完年后,我们走进三叔家中,发现黑白电视机已被液晶电视机取代,墙上挂着几幅画,家具也焕然一新,我不禁叫出声来:“哇,三叔,几年不见,你们家的变化真大呀,太了不起了!”三叔笑着对我说:“哈哈!这没什么,我们村今天晚上还有联欢晚会,有好多节目,我们也要表演一个节目,你也一起来参加吧!”吃完晚饭,我与三叔他们一起参加了联欢晚会,我与三叔三婶一起表演的节目,引得观众们频频鼓掌。
春节是个喜庆的日子三叔三婶和村民们靠着努力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创意和想象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或许在常人眼里只是模仿电视中的,可是它与往常放鞭炮爆竹不一样,所以这个春节,他们过得心情是不一样的。我在那儿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提高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青少年生活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多么幸福,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各方面提高自己,才能融入这个时代。
以春节的作文 篇6
春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大扫除是春节前必做的事情,将家里里外外清理一遍,除旧迎新。同时,还要准备各种年货,吃的、喝的、用的,每天街上的人都络绎不绝。
春节的前一天是除夕,相比就轻松多了。早上边逛街边买来对联、灯笼、鞭炮和烟花,回家后便三下两下扯下旧对联,小心翼翼地贴上新对联,换上新灯笼。除夕晚上,除了万不得已,都要去长辈那儿吃团圆饭。团圆饭也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思是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分岁酒一般有十盘冷菜,每盘上都有一小片切成薄片的红萝卜放在顶端,以示讨彩。在中途上的大菜中,绝对不会少了芋头、鱼和年糕。芋头的“芋”谐音为“余”或“裕”,表示吃了芋头会在新的一年中家庭收支有余,逐步富裕。吃鱼也是象征“年年有余”的意思。而第一个上的菜一定是年糕,表示“年年高”,有时也用面条,因为面条又长又瘦,谐音“长寿”。
然而对于小朋友来说,最感兴趣的自然是吃分岁酒时长辈给的.压岁包。压岁包,其实是压祟包,因为“岁”与“祟”是谐音,所以大家都念压岁包。“祟”指鬼怪害人,“压祟”便是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晚辈得到压岁钱便可以平平安安度过这一年。
吃完分岁酒,便各自回家。一般除夕晚上大伙都不睡觉,要“守岁”,迎候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户户都争先恐后地开始放鞭炮和烟花,放眼望去,整个天空都是五彩缤纷的烟花,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震耳欲聋,象征着送旧迎新和接福,俗称“接年”。大年初一这一天是不出门走亲戚拜年的,这一天还不能洗澡、洗衣服。从正月初二开始,才可以走亲戚、拜年。
一转眼,到了正月十几,街上过年的喜庆渐渐淡下去了。大人们开始上班,小孩子们也准备开学了,一切慢慢走上正轨。
以春节的作文 篇7
春节到了,到处都是灯光闪闪,人来人往的。
大年三十的夜幕降临了,气氛越来越热闹,你听:“噼噼啪啪、嘻嘻哈哈”,我们住的小区被鞭炮声和小孩子的欢笑声裹住了,再也听不到不远处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轰鸣声,从这些小孩的笑声中,我听到他们的幸福和快乐。天越来越黑,但鞭炮声却越来越大。我们自己也开始放礼花,看着一个个的礼花在空中光芒四射、五彩缤纷的,我心里也感到无比幸福。
但我们现在是非常快乐,可老师讲的.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他们现在也在放礼花吗?和我们一样的快乐吗?我真想去看看他们。
【以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春节作文11-28
春节的春节的作文01-13
春节春节的作文09-22
愉快的春节春节作文11-27
(精华)春节春节的作文04-29
推荐春节春节作文04-20
春节家乡的春节作文07-03
我的春节春节作文04-05
春节作文作文06-02
于春节作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