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作文锦集7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的习俗作文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
一提到春节,眼前便浮现出一幅幅喜气洋洋红红火火的画面。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举国同庆的日子,也是韩国人民的传统佳节。那儿过年的官方用语不叫春节,叫旧正。
大年初一,天还蒙蒙亮,家里就已经开始忙活起来。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兴奋地随着大人忙活,女孩子梳着发髻,穿着新的民族服装在镜子面前磨蹭着,男孩们也在镜子前理发整衣臭美,好一会装扮得堪称完美才离开。随后,大家偷偷摸摸去尝料理,大人看得严,可没有一次让他们“奸计得逞”。
大人们忙得热火朝天做料理、摆祭台、打扫,终于迎来了今天最郑重而庄严的仪式——“岁拜和祭礼”。第一个拜祖宗,客厅上方挂着祖宗端正的画像,供桌上并排长长的放着一碟碟祭品,摆放规则及其严格,“鱼东肉西”、“头东尾西”、“左饭右羹”……
祭礼跪拜的顺序也有规矩。奶奶已是耄耋之年,皱纹爬满眼角,银丝早已取代乌发,双腿弯曲的时候多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但依然由爸爸扶着标准地跪下,弯下驼背第一个给祖宗磕头。爸爸那一辈人的动作明显利索,六个人迅速排成一横列,端正姿势给祖宗磕头。而我们小孩子却是一拥而上,倒地就拜。
拜完祖宗小辈就给长辈行礼,奶奶穿着新的韩服,脸上挂满了祥和的笑容给小辈发压岁钱。仪式结束,男孩子便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边,等着新年的第一顿饭——“米糕片汤”,寓意是迎接太阳光的光明和万物更生的纯洁。甜糯香溢的味道加上非凡的寓意,不顾平日的形象,什么都往嘴里塞,到最后就差伸脖子捶胸了。
吃完一家人围在一起把音响和电视打开,把声音开得超大,仿佛是在和邻居比谁家的音量大,一家人开始唱民族歌,说唱得越好,今年越旺。瞧叔叔唱得脸都红了,哥哥唱到最后多快成叫的了。为了增添一点艺术氛围,家里会书法的要献一手,在纸上刷刷就写了一个大大的福字,会画画的也要秀一秀,松,竹,梅什么的都画了。小孩会玩一些传统游戏“抛木四”,几个一起玩输的'人气得叫还要玩,赢的人乐得叫还要“抓神”……玩得额头上沁出了汗珠,心细的老人便知道大家是玩累了,便拿出准备好的蜜糯油果、枣皮汤、八宝饭和肉片等食物来吃,大人孩子们一边吃一边唱,还不忘说说笑笑。
当地政府为了让举国同庆的气氛更浓,便免费开放一些公园,大街上抛绣球,假面舞剧表演不断。这让一些不能与亲人团聚的人也同样能感受过年的喜庆和温暖。
整个国家洋溢着喜庆,家家热闹欢腾着,直到深夜,渐渐平息,迎接又一个新的开始。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古书《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习惯了,此外,扫尘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春联也叫对联、桃符,它以对偶、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
“福”字,指的是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是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一种祝福。可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祝福,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了”。
现在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已很是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带去了兴旺和欢
乐的喜庆场面。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对联:“焰火耀长空,色彩斑斓欢度除夕度,金龙腾大地,人声鼎沸喜迎吉祥年”!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3
今天是除夕夜,妈妈不用上班也休息在家了,我可高兴了,因为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
“过年啦,过年啦”,我欢天喜地地拉着妈妈的手叫嚷着。妈妈看着我兴奋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妈妈微笑着说:“今天是大年三十,最传统的习俗就是在这天包饺子,春节吃饺子是一项传统,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今天我们就包饺子,迎新年。”我连忙拍手并自告奋勇也要参与,妈妈同意了我的要求并叮嘱我把手洗干净。
一会儿功夫,我就看见妈妈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桌子上已经放好了饺子皮,一碗清水,还闻到了好香的韭菜味馅,我最喜欢吃韭菜肉馅的饺子了。这时候妈妈对我说:“宝贝,我们开始啦,你帮妈妈打下手,我包好后你给这些饺子排排队。”我听话地点点头。我看着妈妈很熟练地把饺子皮放在手心上,用筷子夹了一些馅放在饺子皮当中,沾了点清水两手一压一个饺子就成型了,妈妈刚包好两个,我就迫不及待地把包好的饺子一个个排在竹匾里,这些饺子就象穿着白色军装听话的士兵一个个排着队,真有意思。
半个小时过后,所有的`饺子都包好了,妈妈把这些饺子放入窝中煮熟,捞出来我还帮忙把一盆盆煮好的饺子端放在台上,叫上外公外婆和爸爸一起吃。
看着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饺子,我心里黙黙地祝福着,愿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4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之一,是全国甚至全世界华人普天同庆的日子,南乐虽是一个小县,但也和全国农村、大城市一齐过。
一进腊月,人们就开始忙活起来,都在准备年货、准备过年。到腊八节这一天,还要喝腊八粥呢!腊八粥含有许多干果、大米、豆类,它们好像在碗里集合队伍呢呢!
腊九,妈妈和我到街上买年货。我买了一些鞭炮、玩具、和春节应吃的东西,妈妈买了好多年画、还有对联和中国结。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和“大年”是兄弟。这一天除了要吃又黏又甜的芝麻糖、年糕,还要烧香祭祖。
过了二十三,街上“荒无人烟”,店铺早就关门了——大家都要把过年的东西准备充足。多数店铺正月初八开门,因为八的谐音是发,也就是希望“发发发”。
除夕非常热闹,到处是红色。街上人人穿新衣,都在辞旧迎新,显得很精神。家家都在贴对联、贴年画,屋子里焕然一新,鞭炮声不见停的迹象。人们都回了老家。晚上,全家人围在电视机旁,边吃年夜饭、边看春节联欢晚会,团圆和睦的气息充满了整个大院子。在北方,人们都吃饺子,南乐人也不例外。除夕夜人人都不许睡觉,都要守岁,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大年初一的到来,预示着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初一的景象和除夕一点都不一样,大街上还是找不着一个人,家家户户都在休息。如果在大年初一忙活,那就预示着这一年很忙。初一的早餐和除夕一样——都是饺子,不过吃完饺子要向长辈磕头,领压岁钱。下午我们就去了南乐仓颉陵逛庙会,那里人山人海,原来人去了仓颉陵。仓颉陵的小商小贩到处可见,商品我都还没见过呢!每年都会在这里买上两三件东西。
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在这一天是一定要吃元宵的。街上全是卖灯笼的,灯笼各色各样,漂亮极了!元宵真是个美好、快乐的日子。
正月十九是春节的“末日”,这一天,大人们都去上班、工作去了,学生们都去上学了。一切全都恢复了原样。南乐虽是一个小县,但风俗习惯却永永远远的会“师传身授”下去。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5
在我的老家——安徽省苏州市灵璧县,有一个很特别的新年习俗,那就是挂钟馗像。
钟馗画像,第一眼看去便让人感到不同凡响。画面上的钟馗身材魁梧,相貌凶猛。一袭宽大的红色衣袍,遮不住腆胸叠肚。短筒朝靴,显得风尘仆仆。他一手提剑,一手拎着一只小鬼,仿佛立刻就要将小鬼斩成两半。整幅画惟妙惟肖。
说到这儿,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人们为何要挂钟馗画像了吧!那就是“避邪打鬼”。
挂钟馗画像始于很久以前。我的老家那儿最初都是在春节除夕之时将画像挂在门上或正堂中,但到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才有的习俗。端午节那天,人们庄重地挂上钟馗像,焚香礼拜,祈求驱邪赐福。小时看到门上的钟馗画像时,当时我真的是“余年幼,方出神,望着画中的‘怪叔叔’,不觉讶然惊恐”。直到近来,我才真正知道钟馗背后的故事。
相传,钟馗为灵璧人,长相相貌丑陋,但聪明伶俐,读书过目不忘,作文篇篇锦绣。大比之年,唐明皇开科取士,钟馗的三篇文章字字珠玑,行行生辉。殿试时,只要明皇看中,就会稳中状元。没想到,唐明皇见钟馗相貌丑陋,竟以貌取人,把钟馗的名字划到十名以外。状元没得中,钟馗一气之下撞墙而死。后来,在唐明皇的一个梦中,钟馗的灵魂游到皇宫,一把抓住他,质问他为何以貌取人。唐明皇惊恐万分,只好封钟馗在阴间当辟邪镇妖将军,答应钟馗在他的画像上写下“辟邪镇妖将军”,并将画像送回钟馗的故乡。梦醒后,唐明皇令人呈上钟馗的试卷,仔细一看,钟馗的文章果然极佳,并提出了不上治国安邦之策。唐明皇看罢,不由得感到惋惜,于是立即按梦中所说的那样,令人一一照办。
画像送到灵璧后,当地人处于的辟邪镇妖心愿,便开始在节日里把钟馗画像张贴在门上或正堂中,而且据说辟邪镇妖的效果特别好。于是经过代代相传,节日挂钟馗像已经成了灵璧与众不同的习俗。灵璧也产生了很多画钟馗像的画家高手,每逢节日画像便供不应求。1915年,灵璧画家翟光远画的`钟馗像还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获得金奖,给钟馗画像带来了国际性的声誉。
听了钟馗的传说,每当我经过钟馗的画像,望着这位怀才不遇的“辟邪镇妖将军”,总是肃然起敬。虽然,这只是一个民间的传说,但从传说中,却能看到“挂钟馗像”这一习俗的文化底蕴。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6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最有趣的就是春节。
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家乡人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有些人家还要炸油果子。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团员。到了晚上,鞭炮声彻夜不绝,人们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人们都要相互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来年快乐平安。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吃的东西来接待客人,小孩子们也很开心,因为他们可以收到压岁钱。
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鱼灯、有福娃灯、有火箭灯......。人们都从四面八方来涌来,围到广场上看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将夜空装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过了正月十六,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有人千般努力,却终不成功;有人平常庸碌,却好运连连,新的一年已经来到有些事不会因时光流逝而褪去,有些人不会因不常见面而忘记,在我心里你是我永远的朋友。...
大年三十,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气氛.晚上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坐在一起吃年饭,桌上有我爱吃的鱼丸子,姐姐爱吃的糖醋排骨,还有哥哥爱吃的红烧鱼。吃完年饭后,我和哥哥、姐姐开始放鞭炮和烟花了。
家家户户过春节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今年的春节,我过得特别有意思。直到今天,我还记忆犹新。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
令人期待的元宵节来到了。早晨清脆的`噼里啪啦声将我从梦中吵醒,新的一天又来到了,这也是春节的最后一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一天。元宵节必须要吃汤圆哦!白白胖胖又香又甜。
在我一天天的盼望中,新年终于到了,人们顿时忙碌起来。卖烟花爆竹的小摊子也出来做生意了,大街小巷一片沸腾的景象。
新年到!新年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如白驹过隙,如指间流沙。冬姑娘速速离开,xx年即将向我们微笑地招手!在即将离开的xx年里,拥有过欢声笑语,也拥有过伤心的泪水;拥有过灿烂的阳光,还拥有过清晨的露珠;...
新春大吉!祝你人气超越圣母,财气敢当比尔盖茨之母,英气胜过萨达姆,帅气直追贝克汉姆,国际超人非你莫属!街街巷巷喜气洋洋,家家户户彩灯明亮,老老少少爽爽朗朗,人间处处华章奏响,你来我往传递祝愿,幸福快乐感受新春。
今天是大年三十,白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晚上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我们边吃边聊天,有说有笑。大年初一,我一早起来就对爸爸妈妈说:“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工作顺利,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7
世界各地的过年的习俗都是不一样的,在爆竹的阵阵声中,我们迎来了一个喜庆的`节日—春节。
家乡在过除夕夜和正月初一那天是最为热闹的。首先是在除夕晚,先是敬天公,敬天公是在于子正时(为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我们即要在家中万堂中设案,摆上三牲、果子、清茶等贡品,并且燃上三柱清香、点烛拜天公。这种祭祀天公是一直要持续到初四。除夕之夜。不仅要守岁还要开正,开正就是在除夕之夜守岁到十二点,迎新年,在子正时“敬天公”的同时,燃放烟花爆竹,以表庆贺,开门迎春迎祥,俗称“开正”。
正月初一,首先是贺正。清晨,无论是男女老少,个个都是要早早起床,穿上早已准备好新衣服,早餐合家都吃面线加鸡蛋,据说吃蛋去壳,意思是在除霉气,迎吉祥,而面线则象征着福寿绵长之意。早上吃完早餐即要出门走访邻居亲友,亲友则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相道到:“恭喜”。就是俗称“贺正”,要是有小朋友上门做客,主人必要奉上糖果、蜜饯或者喝甜茶、喝甜茶,意思是让上门小客人“甜一下”意思。以示让小客人有个甜甜蜜蜜好开端。
到了初九了,春节的热闹差不多就过了,小孩子们去照常上学了,大人们也去照常做事了。
【春节的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习俗作文06-12
春节的习俗作文06-30
春节的习俗作文07-02
春节习俗作文06-14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01-16
春节习俗作文【经典】02-19
春节习俗的作文03-01
春节习俗作文(精选)03-10
春节习俗作文(经典)08-01
【经典】春节习俗作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