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

时间:2023-07-26 08:29:22 春节 我要投稿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15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1

  照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二十四日开始。

  这一天是我家乡过小年的日子。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从这天开始,人们就要开始买年货了。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到了晚上,鞭炮声彻夜不绝,人们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晚。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人们都要相互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来年快乐平安。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吃的食物来接待来家里拜年的亲朋好友。当然,这几天我们小孩子更高兴,因为到我们家来的伯伯、姑姑都会给我们小孩子压岁钱。客人拜年来到我们家时要放鞭炮,拜完年离开的时候也要放鞭炮。所以这几天里时不时的就会传来鞭炮声。

  到了元宵节,也就是正月十五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着红色的灯笼,有鱼灯、有福娃灯、有火箭灯……人们都从自己家里出来,到广场上看烟花,一时间广场上围了很多人,人山人海的'。各种各样的烟花升上天空,一时间乌黑的天空被照亮了,我也被美丽的烟花所吸引。

  到了正月十六,春节就结束了。春节过去后,天气逐渐变暖,孩子们开始上学,我也不例外。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

家乡的春节作文2

  我的老家在河南,寒假我和家人回去过春节,我的两个姑姑也带着三个兄弟回来了。

  大年三十那天中午,吃饭前,爸爸拿出一条长长的鞭炮,放在地上点了火,我急忙捂住耳朵,跑到一旁,只听鞭炮声响个不停,过了好一会,鞭炮声停了,奶奶笑着说:"热闹的鞭炮声预示着我们全家人今年会过得红红火火!"之后,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去吃年饭了。晚上,爷爷带我们到门外放许愿灯,我以前都没见过许愿灯,爷爷说:"许愿灯又叫孔明灯,据说是一个叫孔明的古人发明的,放灯时许的心愿都会实现。"我用打火机把灯下面蜡的四角点燃,哥哥和我一起撑着灯,让它烧了一会后,把它慢慢地推向天空,看着我们放的`灯晃晃悠悠地飘向天空,我们开心地鼓起了掌,我抬头看着越飘越远的许愿灯,在心里许了个愿:希望早点看到在昆明没见过的大雪。第二天早上,我还没起床就听见妈妈说:"快看啊,下雪了!"我急忙穿好衣服跑到外面看,哇!真的下雪了,雪花纷纷扬扬的飘下来,树变白了、房顶变白了,大地就象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毛毯。我兴奋地约着哥哥去堆雪人,我滚了个小雪球当雪人的脑袋,哥哥滚了个大雪球当雪人的身体,不一会,一个胖胖的雪人诞生了,我和哥哥争着和它合影,妈妈问我们冷不冷,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不冷!"我们玩得正开心呢!

  我喜欢在河南老家过的这个热闹、祥和而又特别开心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3

  爆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时间过得真快,霎时间又迎来一年一度的春节了。在我的家乡有一个习俗,每年快过年的时候,我们就会请年菩萨,希望来年有个好兆头,万事顺心如意。

  首先我们会摆一桌子的菜“有大肉、鸡、鱼、豆腐等还有酒,香喷喷的米饭则放在很小的碗里,这样的饭要摆上好几碗,在木质的桌上放一个小盆,上面插有一对蜡烛。桌下放有一块垫子,接下来大家会陆续上香。细细绵绵的.火焰在香头上燃烧,时不时还会冒出几朵火花一切都感觉暖阳阳的。一缕缕青烟飘出似乎得到了神的祝福。藕有一丝丝灰落下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一年”。人们就这样祈福平安幸福快乐。

  请完年菩萨还有个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放烟花爆竹虽然现在国家规定不能随便放烟花,但到了那天还是会有很多家庭放出漂亮的烟花现在的烟花也比从前的烟花漂亮多了形状各异有花的有流星变字的有串串红的各式各样。我仰望着天空看着那些美好的瞬间几乎忘了我已经这样抬着头有多久了,最后一朵烟花最亮最响成连发型让我感觉置身在流星中,看到了好多金闪闪的鱼”哇实在是太美了我伸出手想要抓住一条却发现离我好远。很快最后一批鱼在远处落下。这时我申直脖子发现抬头时间太长一下子好酸爽。

  就这样我们的春节开幕啦!

家乡的春节作文4

  春节,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节日,位于农历的一月一号,一年的起点。每当快到这个节日时,人们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乡,与自己的亲朋好友们聚一聚。与此同时,还会上演高速公路堵车,车票一票难求等大片。

  每到春节前,大街小巷里洋溢着喜气洋洋的味道,大大小小的店铺有卖窗花的,有卖春联的,有卖鞭炮的。一片红红绿绿的光景,充满了了节日的喜庆。

  春节最让小孩开心的的是无非就是收红包和放鞭炮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放鞭炮也是春节的习俗之一,这个节日的由来呢,因为在传说中,有个为“年”的怪物,而放鞭炮,就是为了驱赶“年兽”。但是这毕竟是古代的说法,而现在是为了辞旧迎新,迎接更好的'未来。

  我也十分喜欢放鞭炮,玩的最多的是摔炮,而最喜欢的是冲天炮,伴随着一声巨响,一个光点冲出,划破天空,飞上最高点,突然炸开,伴随着巨响,分成星星点点的光辉,向四周散开,好似一朵花,在空中绽放,成为夜晚的.一幅靓丽的风景画。

  收红包也是一个习俗,从大人们的手中拿到象征着吉祥的压岁钱。因为“岁”与“祟”同音,“压岁”也就是“压祟”的意思,而给压岁钱呢,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平平安安的过完这一年。只可惜,大多数的家庭的孩子,压岁钱都会被爸爸妈妈收走,我是其中之一。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今年就是20xx年了,在这新的一年中,我要面对人生的转折之一————中考。新的一年,新气象,这一年好好努力,争取取得一个更好的成绩,也希望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家乡的春节作文5

  不知怎么回事儿,所有节日里好玩的活动,像划龙舟、赏月、猜灯谜……到我们胡冲这里全消失了,只剩下了“吃”: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冬至吃饺子……但这些“吃”,我觉得都比不上春节的“吃”。

  除夕终于到喽!我们全家开始守岁了,说是守岁,不如说是“吃夜宵”: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守岁的,反正我们是边看春晚边吃饭,满满一桌子的菜,鸡鸭鱼肉,样样齐全,不着急,慢慢吃,等主持人热情激昂地宣布零点到了的时候,爸爸就懒洋洋地走出门放个鞭炮,然后懒洋洋的`睡觉去了,当然,我们早就吃饱睡着了。

  初一干啥呢?那肯定是拜年啦!但在我们这儿,拜年等于蹭吃蹭喝:先问候几句,再坐到餐桌上边吃边聊,先吃八个凉菜,再上八个热菜,最后上蒸笼,也叫圆席,才算结束。好好的“一日三餐”硬是变成了“一天五餐”!我也是醉了——吃菜吃到翻白眼,饭都塞到脖子眼儿里,才熬过了这“地狱”般的一天。

  元宵节到了,我闭着眼睛就知道今天还是吃,不过不是吃饭,改吃汤圆,糯糯的,看上去很可爱的样子。说句实在话,汤圆吃多了会感觉非常腻,黏黏的,还帮我“拔过牙”,真是太“好”了!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孩子们该去上学,大人们又去照常做事,我们的春节就在吃吃喝喝中结束了。

家乡的春节作文6

  家乡的年虽然没有北京那么长的时间,但却别有一番风味。

  过年前的十天半月,家家都开始忙碌起来了,女人们忙着打扫卫生,男人们聚在一起杀猪,孩子们跑到松林里摘松针,他们将松针铺开,将水气晒散,铺在家中,可以在上面打滚玩耍。摘来的`松针还有一个用处,女人们将它们洗净,包在用石膏做的豆腐上晒干,到年三十豆腐里就会散发出一阵清香。

  一眨眼便到了除夕,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都是酒肉飘香,年画和对联是要在除夕才能贴的,表示“除旧迎新”。到了晚上,家家灯火通宵,此时,一家人围坐在铺满松针的地上,其乐融融。年夜饭里必须有鱼,寓意年年有余。吃完饭,大家便到院子里放烟花,放鞭炮,鞭炮声日夜不绝,这一夜大家都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什么人愿意早睡。在凌晨还要到井边打一桶水,名曰“请水”,希望第二年风调雨顺。

  大年初一,人人都穿上新衣,街上喜气洋洋,小孩子们衣兜里揣着压岁钱,买各种新玩意儿,水枪、风筝、玩偶……大一些的男孩子爱冒险,他们爱买响炮,把响炮放在纸船上,放进水里,点上火,一秒、两秒、三秒……水像突然开启的喷泉喷出,随即又“哗哗”落下,跑步慢的小孩子,没等跑远,身后便湿了一大片。

  拜年在正月初二才开始,这一天家里的女人们比较忙,要在厨房里准备接待客人的食物,男人们聚在一起打牌聊天。

  正月初三要打糍粑,打糍粑要提前把糯米泡上一夜,放在蒸锅里蒸,蒸好后放入容器里,用木锤子将糯米反复砸成糯米团,再做成不同形状,如小鱼儿等等。冷却后的糍粑放在火上烤着吃是我的最爱,一口咬下,豆沙夹心立即流了出来,香糯可口。

  家乡的春节虽然不长,却十分热闹。

家乡的春节作文7

  照普宁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下旬就开始了。

  这几天,孩子欢喜,大人内忙乱,孩子们忙的大事就是买玩的,如:爆竹、沙爆等的小玩意。而大人们必须准备过年拜神的东西,如:水果、糖……

  等到腊月三十这天,也就是除夕节时,热闹极了。大人忙着拜神,至少有四位有拜的地方,这时,孩子们先穿上新衣,同时,在门外上贴上大红“福”,家中摆了“摇钱树”,据说,这样才会财源滚滚来。

  等到大人们也忙完拜神后,也换上新衣,在家门口放上鞭炮,场景热闹极了,等到夜幕降临,在外边做事的人,都回赶着回家来吃顿团圆饭。过了十一点,家家户户都不能扫地、拖地。必须过了正月初二才可以打扫卫生。

  正月初一时,男人门到朋友、亲戚家拜年,女人门就在家中接待客人,孩子们等客人来拿到红包,也就是得到祝愿后,也出去玩了,大多数的孩子去放沙爆的小玩意去了。

  等到元宵上市,春节又一个高潮来了,正月十五,大街小巷处处可以看到灯笼,大多数都是各形各色的纸灯,里面有挂着小铃铛,给比较小的.孩子们提的,而那些纱灯、走马灯,有的挂在家里,有的提到外面去了。等到夜幕降临时,大家吃完元宵,孩子、青年都提着灯笼,四处走走,其中他们一定要区街上逛一下,参观这条处处张灯节彩的大街,因袭,这时大街上是最美丽,也是最热闹的地方。这的确是一个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转眼,春节在正月十六结束了,孩子们该上学去了,大人有照常做事。

  普宁虽然不像深圳一样的繁华,但那里的春节照样可以过得分外热闹。

家乡的春节作文8

  春节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其重大的节日。而在我的老家——安徽,有许多习俗与这儿不同。

  在吃的方面,过年我们那儿一定要吃饺子的。所以,饺子的馅也非常讲究:有的包蜜糖,有的包肉,有的包韭菜和葱……吃到各种不同馅的饺子,代表这各种不同的意义:吃到蜜糖饺子的,代表生活甜甜蜜蜜;吃到菜饺子,代表生活平静安宁;吃到鲜肉饺子的,代表生活幸福……有趣的是,大人们还会在饺子里塞上硬币呢!吃到硬币饺子都是好运的`,代表财运亨通。饺子一般都是蒸的,因为“蒸蒸日上”嘛!

  除了包饺子,过年我们还要买上各种水果、干果、糖果等。水果中甘蔗是必须要买的——为什么呢?哈哈,“甘蔗节节甜”呀!

  春节的大年三十,我们那儿全家人都要在自己家中拜菩萨,人们跪在地上虔诚地磕头,并给菩萨上香,还要给菩萨前供些水果,饺子、花生等,求菩萨能保佑他们一年平平安安。

  我们还孩子在家是呆不住的。在孩子们出去玩之前,父母会提醒他们捡一根树枝回来,藏到床底下——因为树枝就是柴,“柴”与“财”谐音,有一种招财进宝的意思。

  还有在除夕夜时,哪怕地上垃圾再多,也不准扫地。听说这样会把财神赶走,将来就会穷困潦倒……

  这就是我们老家春节的习俗,你们家乡又有什么习俗呢?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好吗?

家乡的春节作文9

  我的家乡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镇,地处美丽而富饶的关中大平原。每到年关,人们纷纷到集市上采购各种食品、衣服以及年画、春联等。进入腊月二十八,人们要把屋里屋外彻底打扫,同时也把羊圈、鸡窝等都清扫干净,让小动物也过个干干净净的新年。

  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开始蒸馒头和包子,有的馒头上面缀上了两颗红枣,像一只只雪白的月兔在跳跃,有的包子里被放入硬币,谁吃到了就预示着来年财运连连。等到腊月三十下午,大人小孩子们一起到门口贴春联,放鞭炮,春联报喜,爆竹欢声,更增添了几分幸福的年味。大年三十晚上是孩子们开心的.时候,因为爷爷奶奶会给大家发压岁钱。大家一起吃团圆饭,大人们聊一年来地里的收成、外出打工的甘苦、大都市的变化,一家人在一片热闹喜庆的气氛中,围桌团座,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一直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

  大家又在院子里放鞭炮庆祝新年,希望来年红红火火取得好收成。从初一到初十左右,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问候,恭贺新春。有回娘家的、有到姑姑家的、有给外孙送灯笼的……马路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我爷爷家每年初三待客,一大早,我们就得早点起床,打扫卫生,迎接客人们的到来。

  一般早上吃的“臊子面”,也叫“一口香”,味道好极了!中午吃的炒菜、大肉……吃完饭,大人们有的打麻将,有的聊天,小孩子有的在院子里奔跑、玩耍、打球……好开心啊!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敲锣打鼓耍“社火”,特别热闹!晚上,家家户户挂起了火红的灯笼,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过完了“十五”,人们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啊!家乡的春节真热闹!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春节作文10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的涡阳县,我们那里的春节习俗与别的地方不同,想知道吗?那我就告诉你吧!

  在我们那里春节是老百姓最看重的节日。家家户户的锅内于除夕夜先兑好水,篦子上放包子、馒头,据说是不能空锅。不仅如此,妈妈每次都会在水缸里打满清水,还在水缸里放上大葱、蒜苗、还有菠菜,然后还要说一句吉祥话:“做人要诚实,守信,一青二白,清清白白。”

  农历正月初一,要早起,开门放三声“大雷子”,谓开门炮。男人要先起,在中堂设香烛,给灶王爷上香,准备早饭。据说女人一年四季做饭做家务,很辛苦,今天晚起会儿享享福,所以这日早餐就交给了男人。

  在太阳出来前不能倒水;当日不能扫地,否则老人常说会把好运与财运赶走的。也不能用剪刀,这些工具是“破”,也是破运,破财的意思,不吉利。家人起床不催叫,全家起来后换新衣,拜天地尊长。早上一定要吃一口蒜,一口馒头,寓意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平安。

  早上不吃荤,吃“扁食”。扁食是我们那里对形状像月牙儿的素饺子的.俗称,里面的馅儿是韭菜、鸡蛋、粉丝、麻花拌在一起的,放上佐料再加上香油,那味道真叫一个香。做的时候韭菜要切碎,鸡蛋要在锅里炒熟,粉丝要切碎,麻花要用擀面杖压碎,饺子皮要温水和面擀成的。

  年初一吃完饭后要亲邻互相走动好给长辈拜年,行磕头礼,这是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会收到很多红包;初二开始走亲串友;初三走姑姑家;初四走岳丈家,这是爸爸的说法,其实就是跟着妈妈回姥姥家。这天妈妈的脸像花儿一样美,因为小公主要回家了;初五就不能走了。亲戚回过来拜年一般要相隔一日,否则被称为"拜跟脚子年。”

  这就是我家乡过春节的习俗,不知道你家乡的习俗是怎样的?

家乡的春节作文11

  一放寒假,我就盼着回老家过年。但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离春节还远着哪!

  待到爸爸妈妈收拾行李那天,我惊奇地发现,明天就要上路啦!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乘上火车出发了。火车每次进站,我都十分高兴:我离外婆家又近了一步!

  傍晚,我们到了。我兴奋地跳下车,冲进了外婆家的小院。

  外婆正在内屋切香肠,见我来了赶忙放下菜刀,跑过来,说:“哟,我的小乖乖回来喽!”我很激动:终于看见外婆了!虽然外婆又黑又瘦,但依然精神、健康。

  外婆家是两层楼,我最喜欢那里的楼梯。二楼的台子上是我常常玩耍的地方。护栏是铁丝勾的,有大白鹅、大熊猫、小鱼等各种各样的'图案。大年初一的时候,我和外公外婆去院子里放鞭炮。外公点了引线,我就捂着耳朵,赶紧“逃”到楼梯上。

  但我觉得,看鞭炮似乎比听鞭炮要有趣得多。过一会儿,大家都起床了,吃过早饭,我们去乡下拜年。乡下有许多我平时看不到的鸡、鸭、羊、猪和兔,我太喜欢了!在乡下,家家户户都挂上灯笼,贴上春联,到处都能听见啪啪啦啦的鞭炮声。

  大年初二、初三也是如此,大家都穿上新棉袄,表示年年都有新气象;尝糕饼,希望步步高升;尝果子,说好听的“祝福语”……

  我太留恋这里了!但是我得走了。我多么希望过春节啊!因为我的家乡在遥远的江苏。

  在春节,能见到慈祥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在春节,能得到压钱和糕点;在春节能体验到亲人间最温暖的祝福……

家乡的春节作文12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中最有意义的日子莫过于春节了。春节这个隆重而又传统的节日,从它诞生起,中华儿女就从没遗忘。

  按照恩平的老规矩,春节差不都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进行打扫,就是我们恩平人常说的“扫灰”以求一年干干净净,平平安安。而且“尘”与“陈”是同音字,还有在新的一年扫尘换新的寓意。除此之外,大人们还要准备过年的东西,有鹅、鸡、青菜、鱼等等的食物。

  腊月二十四,要过小年。人们开始打爆谷,很多人问,“爆谷”是什么呢?“爆谷”就是用谷炸出来的.“爆米花”。这一天还要拜灶呢,拜灶就送灶老爷上天庭,多为人间说好话。

  除夕真热闹,早上家家户户都在贴对联,人人穿新衣,还要放鞭炮呢!“棒棒······”鞭炮声接连不断,做完这些之后,大人们就赶着做年菜,哇!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让人闻着都流口水。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吃团圆饭。这场景,多么温馨啊!

  吃完团圆饭,最让人期待的是等收压岁钱。在椅子上坐着,“嗯哼”一声。爸爸妈妈他们就会行动,一人给一个红包,我接过红包,我会向爸爸妈妈说上几句吉利话,真有趣。

  正月初一,这是人们最闲的时候,家家都去逛广场,店铺这时都不开门,还要等初八才开门。

  初八,店铺开门的日子 ,每家店铺都挂着长长的鞭炮,从楼顶挂到楼底,这表示新的一年里生意旺盛,大吉大利。

  正月十五,这一天要吃通心粥,通心粥是用猪肠、猪心、猪肝等东西熬制成的。表示新的一年里全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这一天也可以吃汤圆。

  正月二十,春节圆满结束。小孩子们该上学的上学,大人们该工作的工作,我期盼着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

家乡的春节作文13

  按老规矩,攸县人的春节应当从除夕讲起。

  除夕这天早上热热闹闹的,空气中掺杂着刺鼻的鞭炮味儿,全镇人忙里忙外:忙着贴鲜红的春联,忙着粘五彩的年画,忙着挂醒目的红灯笼,没有一个闲着的人。春联红底黑字,笔力遒劲,字里行间洋溢着喜庆;有的年画印着威严可怖的门神,有的则印着可爱红色的小锦鲤。每家门口都挂了好几盏红灯笼,灯笼一挂起,就预示着喜庆的时刻即将到来。

  这天还要一起大扫除,把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不能留一丁点灰尘,这样寓意扫尽霉气,招来好运。中午必吃的一样菜是剁椒鱼头,在鱼头上撒上红彤彤的`剁椒加为点缀,味道鲜香浓郁。剁椒是这道菜的灵魂,它代表着家乡的味道。但即使鱼再好吃,除夕这天的鱼不能吃完,一定要留到大年初一,寓意年年有余。

  到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每家每户都开始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这边还未停歇,那边的声音又起来了。初一早上早上我们一般吃饺子,中午则要吃这四样菜:鱼、鸭、鸡、肉。鱼要吃除夕那天剩下的;鸭要选麻鸭,个头大,肉多;鸡要选公鸡,把公鸡整只清炖,然后头朝上,便可以祭神了;肉要用红曲米染红,之后便成了粉蒸肉,寓意红红火火。在吃这些菜前,要让最年长的长辈先尝。

  初二到初七要请亲戚吃团圆饭。吃团圆饭也有规矩,初一是邀请亲戚来自己家,初二是妈妈那边亲戚请吃饭,初三是爷爷那边辈分最高的伯伯请吃饭。吃完这一轮团圆饭,年就慢慢过完了。

家乡的春节作文14

  二月二,龙抬头。冬眠的龙,被萌动的春唤醒。

  昨日,最高温度12°C,着了短款薄呢外套外出,无任何凉意。今日,温度复降,冷意复来。这春姑娘,就是这样,有些扭捏,有些羞怯,不肯一下就摘掉遮在脸上的那层纱。但冷冷暖暖的反复里,总是向着暖的。许是意念作祟吧,视野里的树,泥土,嗅觉里的空气,似乎都有着春的气息和味道。我知道,这是心在盼春呢!

  些许日子前,在英语聊天室。有聊友问我:四季里,最喜欢哪一个?稍稍思考了一下,我说:“不知道。事实上,实,我喜欢每一个季节。”我的回答,让对方有些意外。我解释说:“每个季节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美丽,春天充满绿色和希望的,夏天是一个活力的`季节,秋有丰收和落叶,冬有白雪和期待。”真的是这样。我还补充说:“正是因为有了分明的四季,所以,我喜欢北方,不喜欢南方。”

  春之将始时,总是充满了希望。日子,在希冀中,渐渐地绿起来。

  二月二过了,这“长长的春节”,也该结束了。那挂在白色镂空隔断上的喜庆的红色福字,还有春字红灯笼,也该摘下来了。再美丽的东西,都得应景才好。红红火火过春节,素素淡淡过日子。

  春节,这个名字真好。以春天的名义,过节。也所以,每每春节过后,春的味道也就一点一点浸润在人心里了。

  突然想起春天这个英语单词:Spring,有那么多美好的意蕴呢:活力,跳跃,生长,涌出,跃出等等。而且,还有泉水的意思。济南,乃泉城,春,也就在那涌动跳跃的泉水里呢。

  二月二,又曰踏青节。虽草未绿,叶未生。可这青青绿意呀,已然在心里跃跃欲试地萌生着呢!

家乡的春节作文1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的一年在鞭炮声中悄悄来临。

  早晨,我被一阵鞭炮声吵醒,猛的一想起,今天是春节啊,我赶忙将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拿出来穿,这时妈妈走了进来,催:“赶快点,待会我们还要去拜年。”“好了好了,别催了,知道了。”我回答,简单地吃了一下早餐后,我们就起身去拜年了。

  首先来到的是大姑家。大姑一见到我们,就十分热情地招待我们,给我们泡茶,还把糖果一把把地塞进我口袋里,然后还给我红包,我虽然不好意思,但也不能辜负大姑的心意,只能收下了。

  接下来我们又去拜访了姑丈、大伯、小舅……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都去了一遍,口袋里的.糖果也越来越多,,已经成了两面小鼓,因为我口袋里的糖果太多了,装不下,有点还给我拿了个袋子装呢!

  拜完年后回到家,整个人都累瘫了,不过想到晚上要吃大餐,那种累就灰飞烟灭了。妈妈正在厨房里准备晚上要吃的食物,我凑近一看,哇!好丰盛啊!有鸡、鱼、香肠、年糕……看来今天晚上有口福了。

  傍晚六点,吃晚饭的时间,菜都上齐了,烤全鸡、水煮鱼、红烧肉、炸香肠……都是我爱吃的,爸爸赶忙说:“诶诶诶,你们都先别吃啊,我拍张照发朋友圈炫耀炫耀。”我们哪有时间管爸爸,张口就吃,弄得满桌子都是,妈妈哭笑不得。

  到了晚上十点,我们一起去放烟花,烟花在空中一齐绽放,仿佛在迎接新春的到来。

【家乡的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家乡的春节作文02-25

家乡春节作文08-20

作文家乡的春节08-30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12-31

家乡春节的作文03-16

春节家乡作文12-06

家乡的春节作文06-10

春节家乡作文12-13

春节家乡的作文09-29

春节的家乡的作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