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

时间:2024-01-15 12:01:54 春节 我要投稿

[优秀]《家乡的春节》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家乡的春节》作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1

  家乡的春节从腊月中旬就开始了。家家户户的阳台上挂满了诱人的笋干、香肠、鱼干、鸡鸭、腊肉等等。啊,春节的味道也是越来越浓了,我们也是一直在期待春节的到来。

  过了小年二十三,家里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全家总动员,爷爷拖地,奶奶擦油烟机,爸爸擦各种电器、桌椅和洗马桶,妈妈整理衣物,我也不甘落后,把他们清理出来的垃圾倒掉。果然人多力量大,家里很快就变得干干净净,地板都可以当镜子照了!

  除夕这天既忙碌又热闹。奶奶是要一大早就从菜场抢回满满一小车的菜,吃完早餐后就忙着清洗。爷爷也是磨刀霍霍,负责杀鸡杀鱼。至于虾蟹等各类海鲜的处理和烧煮,自然是爸爸义不容辞的事了。下午,厨房里就飘出一股股令人馋涎欲滴的各种香味,撩拨得我好像饥肠辘辘似得。美食的诱惑实在难以抵挡,趁大人不注意,我会偷偷地先吃点解解馋。妈妈发现了会憋着笑意假装严肃地批评我,而慈爱的奶奶这时就是我的护身符,总会站在我这边不许妈妈教训我。爷爷也会边忙边探过头来说“干嘛干嘛,小孩子贪吃很正常,又没事”之类的话。不但妈妈想借此对我进行教育的事不了了之,我还能在奶奶满含笑意的宠溺的眼神里理直气壮地吃她特意为我准备的东西。

  简单祭祖后,奶奶就招呼大家上桌吃一年里意义非凡的年夜饭了。当大家大快朵颐,吃得津津有味时,我却只能望“食”兴叹了,因为我之前已经吃得肚胀腹圆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然后我就盼望着观赏除夕夜的美丽烟花。等啊等,五颜六色的烟花终于绽放在夜空中了!千姿百态,有的像银蛇狂舞,有的像孔雀开屏,还有的像绽放的花朵。它们把兰溪装点的绚丽夺目,整个兰溪城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啊!

  大年初一开始,我就要跟父母去长辈家拜年。这也是我喜欢的事。因为拜年有好吃的,可以和亲戚家的同龄小朋友一起玩,最让人高兴的'是还会有红包。我常常一领到红包,就连忙躲到个没人的地方,偷偷地打开红包看看有多少,只要是达到或超出预想,我就很兴奋,觉得这个长辈对我真好,真大方。当然,不管多少,最后我都会乖乖地主动上交给爸爸妈妈,因为我是好孩子。

  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家乡的元宵节要舞龙灯,那景象,美丽壮观极了!龙头威武高大,龙身有好几十节,长的甚至有上百节,身上色彩斑斓。每节龙灯里都点着蜡烛,在漆黑的夜晚,特别明亮炫目。长长的龙灯在很多年轻健壮的小伙子肩上扛着,有时穿街走巷,有时在空旷处盘桓,有时龙头还要叩拜祈福、求财、保平安呢。

  元宵过后,我们又要背着书包去上学了,大人们早就已经开始上班了。热闹喜庆的春节就这样过去了,谁能告诉我,下一个春节可以早点来吗?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2

  按照家乡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关到笼子里,以减少他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们就长得又大又肥。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的干干净净,杀鸡宰鹅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的灰尘打扫的一尘不染,然后包粽子,爆米花,备年货,忙的不亦乐乎。

  除夕更是热闹非凡。外出打工的人也必定会在这一天赶回来。家家户户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飘香,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衣,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有的人家还会挂上大大的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会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就是把钱放在红色封套里做成的小礼物。而且每一家都通宵灯火,看着每年必不可少的春晚,等待午夜钟声敲响,也就是所说的守岁。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高潮。这天人们杜绝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的话,大人们要给长辈们拜年,给小朋友们压岁钱。

  正月初二开始,人们便走亲访友互相串门,初三一起床便要把之前燃放的`炮仗纸烧掉。“人日”“人胜节”“七元节”都指这一天——正月初七,传说这一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到处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突出一个“闹”字。这一天,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快乐。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农民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3

  春节快要到了,我十分想念在老家过的春节,那是令我难忘的春节,除夕那晚吃完团圆饭,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和烟花,那晚我和爷爷可能春节晚会还一起放了鞭炮,我和爷爷都可能到12点多,半夜了还听见有鞭炮的声音。一直在持续。当新年钟声响起,爷爷给了我一个大红包,我十分开心,对爷爷说,祝您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第二天,我早早起床和爷爷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吃完饭一家人开开心心去逛了公园。从年初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去了亲戚家拜年,他们给了我好多红包,就这样一直到元宵节才结束。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4

  我的家乡在山东青岛。家乡的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过大年。

  临近春节,也就是农历腊月中旬,每家每户都会到集市上去买好鸡、鸭、鱼、肉,还有大人小孩穿的新衣服。到了腊月二十三,就到我们必过的小年,过节气氛一点也不亚于过除夕,家家户户都一 定要做饺子吃,还要备上丰盛的大餐,还要放鞭炮。还有那天也是我们祭“灶神”的重要日子,相传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拜祭“灶神”,新的一年就会带来好运。

  过完小年没几天,马上到了除夕,我们当地叫法是过大年。一大早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都会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去赶年集,下午带上祭祀用品去拜祭祖先,晚上我跟着哥哥和小朋友们拿着鞭炮,跑呀 跳呀,点燃烟花、鞭炮,可以说过年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大人们一边看春节晚会,一边包饺子,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大家都要一边点上鞭炮,一边吃饺子,互相祝福,祝愿新的一年享好运,发大财。

  正月初一到了,天还没有亮,大家都很早起床,年轻人去串们,大家都会拿出糖果、干果,老年人会给我们小孩子红包,哈哈,每次过年我都能收到很多很多红包,也就是压岁钱,我可开心了。

  正月初二以后我跟爸爸妈妈会带上礼物去给亲戚朋友拜年,同样我也还要收到很多压岁钱。

  春节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可是天空中美丽的烟花,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喧闹声依然在耳边回响,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5

  灯笼一挂,春联一贴,鞭炮一响,我们翘首以盼的春节就来了。

  我的家乡全南虽然不大,但是过春节时却分外热闹。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最忙碌的一天。一大早,我们全家就开始忙碌起来。一吃完早饭,妈妈便出去采购食物,我则跟着爸爸一起贴春联、挂灯笼。等妈妈回来了,我们就开始大扫除,它的意义可深呢,代表着“辞旧迎新”。

  一眨眼,就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饭桌前,伴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互相举杯祝福。不过,我们这群小孩子最期待的还是收压岁钱。每当大人们把红包派给我们,我们无一不喜笑颜开,还外加一声甜甜的“谢谢!”。收完压岁钱,我们便进入了新年的第一个梦乡。

  初一的光景,比除夕悠闲得多。这一天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拜社年”。看到这,你一定会问:“‘拜社年’是什么?”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初一这天一大早,我们全家穿好新衣,戴好新帽,就会开开心心地回到我的老家——龙源坝寨下。大约九点钟,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聚在祠堂前,由宗长带领,挑着“头担”(“头担”里面摆放着鸡、鸡蛋、扣肉、炸鱼、茶叶、米酒等祭品,),先到祠堂祭拜了祖先,紧接着全村人便浩浩荡荡地去祭拜“社神”。到了社树下,宗长先恭恭敬敬地摆上祭品,倒上三杯米酒,点上香烛,随后示意几个小伙子点燃一排排的`红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便争先恐后地响起来。在鞭炮欢快地燃放完后,宗长带领大伙向“社神”三鞠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族人平安、万事如意!最后宗长把三杯米酒倒在社树前,寓意“社神”已饮,也意味着祭拜“社神”的仪式基本结束。

  过了初一,人们就开始四处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家家户户都会把零食、水果摆的满桌都是,应有尽有,让我们这些小馋猫吃得过瘾。

  过了正月十五,春节差不多就结束了。于是,我们又开始盼望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6

  春节,总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候,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我的家乡也不例外。

  除夕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春节中最热闹也最重要的高潮了。这一天早晨,家里贴上了对联,粘上了窗花,钉上了中国结,这么一来,就充满了新年的喜庆氛围。这一天,我也十分高兴,不仅是为了新春的到来,更是因为晚上的年夜饭与压岁钱。

  中午,奶奶除了做午饭,还要准备晚上的年菜:千层堡啦,素鸡啦,蛋饺啦,春卷啦,豆干啦……数不胜数。我呢,也在一旁衬着学着奶奶和妈妈的`样子做点菜。但照葫芦画瓢出来的东西,大多都是残次品,只有一下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杰作”才算看得过去。好在奶奶并不在意这些,全部大人大量地照收不误,我心里也喜滋滋的。

  年夜饭终于大驾光临了,但说到底,就是做饭嘛。不过,这“年夜饭”的头衔都得了,怎么也不能草草了事。于是,奶奶登场了,和着中饭做的那些,变出了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肴。我就以迅雷之势把餐桌袭卷了一遍,饱了,也就满足了。等到8点钟,大家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其乐融融地守岁。

  后面的去亲戚家拜年就乏味多了,远远及不上除夕的那股热闹劲。二舅五叔家各溜一圈,又回到家里,回到温暖的窝里。春节,也就随之远去了……

  春节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大节日,可不能马虎了,图的就是吉祥、热闹。一家人聚在一起,挺好;春节,挺好。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7

  我家乡的春节是别有一番特色的。当然,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嘛,按我家乡的习俗,除夕到正月初十才算春节。

  其中,除夕是我最喜欢的一天,尽管那天是最重要最忙碌的一天。在这个时刻,除了特殊原因外,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一会儿,外婆端着饭菜过来,看着桌上丰富的年夜饭,我们还没吃就一个劲的说好吃。饭桌上,我们一边谈论生活中的奇闻乐事,一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美味佳肴,享受团圆的.乐趣。吃完年夜饭,我们这些小孩子就会室外的空地看璀璨而耀眼的烟花在美丽的夜空中缤纷绽放,聆听每一处喜庆的祝福。

  而大人们呢,就在家里看春节联欢晚会、准备明天拜年要用的物品。 到了十二点,也就是午夜零点。家家户户都准备好鞭炮,对着门外大喊几声:放炮啦!放炮啦!随着喊声过后,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阵阵激烈的爆竹和鞭炮声在我们耳旁回荡,这才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放炮啦,放炮啦噼里啪啦!这天早晨迎着几声炮声,我们才睡醒。

  没错,这天就是大年初一!这几天,我们都会去亲戚好友家作客拜年,并且还会带些礼品,表示客气之意。然后,我们会出去外面逛逛街,看舞狮表演。舞狮是我家乡的最大特色,看着虎狮从地上跳到高楼上,再用复杂又困难的动作表演,我们连连鼓掌! 过了初十,十一、十二时,我们也就该回去工作了。这时,长辈会让我们带些拜年时别人送的或买的礼品,喻意春节的福气会伴随着我们度过这一整年。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8

  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是一个汉藏混居的村子,虽然民族不同,但庆祝春节的方式大同小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源远流长。春节时,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家乡的春节也别具特色。

  家乡的人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到初八,各乡的社火队欢聚县城,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这期间花灯满城,这时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9

  2月10日,一个大太阳,把晚冬的天气晒得热呼呼的。我与外公外婆一起去城市广场农副产品展销会买东西。外公外婆告诉我,这个展销会相当于“老底子”的庙会,农副产品就等于过去的年货。所以,我们是去赶“庙会”,“办”年货。

  一到城市广场,那真叫一个“热”!广场上车海人潮,人往广场进,只能挤,人潮像浪一样向你涌过来,话讲得轻得一点,声音都淹没在人群中。广场上搭着白色巨型帐蓬,里面铺子一个挨着一个。各种各样的'农副产品,应有尽有,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办”年货的人们,那个个都是大包小包,热得敞开了怀,头上直冒汗,还使劲地在铺子前钻进钻出,脸上还都喜气洋洋!好像不是花钱买的,是“白拣”来的,想来还是生活条件好了,舍得花钱不心疼。当然,要过年了,家里总有三亲四眷要走动走动,得备好各种吃货,那才叫一个“热情”与“年年有余”!

  我们也挤来挤去采购了不少年货,实在拿不动了,才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真是一个有趣的日子。

【《家乡的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家乡的春节作文02-25

春节家乡作文12-13

家乡的春节作文06-10

家乡的春节作文07-07

家乡春节作文10-16

春节的家乡作文11-08

作文:家乡的春节11-08

家乡春节的作文03-16

春节家乡的作文09-29

春节的家乡的作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