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描写的春节的作文

描写的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4-02-08 18:07:53 春节 我要投稿

(荐)描写的春节的作文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的春节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荐)描写的春节的作文4篇

描写的春节的作文 篇1

  春节是我国农历的新年,也许是我们在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因此,每家每户都会庆祝一番。

  一年到头,大人小孩都开始忙了,备年货,扫房子,祭祖宗,忙的不亦乐乎。贴春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把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希望寄托在春联里。

  说到春联,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春联,起源于桃符,最早出现在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门板。据说桃木有镇鬼、驱邪的功能。因为世上的`恶鬼都畏惧“神茶”“郁垒”二神,所以就用木板做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前辟邪。后来,人们直接在木板上刻上他们的名字,认为这样也可以辟邪,就成为桃符。五代十国时期,有人在桃符上写字,蜀国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学士在桃符上写上名字,因看不清内容,孟昶便自己书写,就此,产生了中国第一副对联。

  除了贴对联外,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传统的习俗。就像守岁,人们在除夕夜要做年夜饭,而且还要吃的时间很长,一直吃到深夜,同时也要看春节联欢晚会,因为要等到晚上十二点之后,因此叫守岁。小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收压岁钱,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做法。压岁钱也叫押岁钱,压祟钱,因为岁与祟是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使小孩子平安过年。

  过年当然少不了走亲访友,亲戚朋友们聚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酒菜,互赠祝福。这一活动要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之后。

  春节,不仅是大家一起吃喝玩乐,更体现了我们中国的一种民族精神。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美好的生活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

描写的春节的作文 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时光飞逝,我们迎来了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春节。

  在太古时期,有一只凶猛的野兽,它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管它叫“年”。“年”长得巨大无比,生性凶残,每年除夕跑来一个村子闹事。有一年,一位老人挺身而出来对付“年”。在她家,灯火通明。她手拿一把火,等“年”一来,她点燃了竹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年”被吓跑了。从此,就有了过年放鞭炮的习俗。

  我每年都要回老家过年。那里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在这热闹的日子里,我和表弟跟着爸爸去放鞭炮。爸爸买了许多鞭炮,鼓励我也去放一个。我鼓起勇气,可刚拿起打火机腿已经在发抖了。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胆小鬼,害怕了吧?”我怕爸爸取笑我,赶紧强装镇定,飞快地点燃了导火线,然后大叫着逃到远处。随着“嗞啦”一声,“火箭”腾空而起,在半空中“啪”的一声爆开了,绽开美丽的笑脸后拖着金色的火花,掉进了河里。我得意扬扬地对爸爸说:“我胆子大着咧!”接着,我又放了好几个烟花,顿时,空中绽放出许许多多美丽的'“花朵”!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还绽放在天空,人们的欢声笑语也同样回荡在天空!声声鞭炮驱走了年兽,迎来了新一年的幸福与希望!

描写的春节的作文 篇3

  我最喜欢节日就要数春节了。为什么呢?因为我最喜欢放烟花了!

  你知道吗?很久以前爆竹是用来驱赶“年”兽的。传说“年”兽最害怕红颜色,因此,每当到了“年”兽来捣乱时,家家户户都会穿红色的衣服、提着红灯笼、放着烟花爆竹来驱赶“年”兽。当然,现在的人可不会这么认为。

  20xx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吃过丰盛的年夜饭后,便在楼下放起了烟花。首先点燃了一个大的烟花,其中一个“轰”地一声冲上天去,在天上绽开了笑脸,然后向下坠去,把大地照得五彩斑斓。

  放好大的烟花,我们放起了小烟花。人送绰号“女汉子”的我自告奋勇,挑战了一个高难度的,一个像火炬一样的`烟花——“连珠炮”。我把它捧在手中,一个个烟花连续向空中射去。此时,我已十分害怕,无暇去顾及那些美丽的烟花了,双手双脚不停地颤抖,直到烟花放完才慢慢地平静下来。见我也放了,大家也各自放起了烟花,我的哥哥还在空中画了一匹马呢,这可真有意思!我们个个都玩得很兴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啊!我看见爆竹声带着旧的一年走了,它带来的是人们的祝福,是新年,是新春!

描写的春节的作文 篇4

  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日月如梭,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初一(春节),说明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乡只有一个,而我们一家三口却有两个家乡。我生在杭州,长在杭州,是个南方杭州人;而我的爸爸从小最美好的时光都是在他的出身地:北方天津长大的'。所以,我们一家能感受到南北两种不同的过春节的气氛。

  以前,人人都说春节是热闹非凡的,我也是很赞成的;可是,现在我就不那么认同了。因为,以前春节的鞭炮声哪儿都听得见,还随处可见有人在买卖鞭炮;可现在呢?不光禁放、买卖鞭炮,人还越来越少,跟个空城一样(都回自己老家过年了)。杭州原来是越热闹越像过春节,而现在却是越冷清越像。

  再来看看北方过春节,北方过春节多有意思: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门上贴着对联、门神、福字;窗户上贴着鲤鱼、生肖的窗花;窗檐上挂着极具北方特色的“吊钱儿”;还有各条大街小巷上都挂有大大小小的红灯笼……等等各式各样中国红的吉祥物件儿。大街上行人如织;小孩儿人手一盏大红灯笼,三四个小孩儿,边吃糖葫芦,边在院儿里跑闹了起来;大人们忙着包饺子,三鲜、韭菜、大白菜……什么馅儿都有!边吃饺子,边放炮,大雪纷飞,整个儿城市,都被雪裹了起来。夜里窜天猴儿一放,夜空中就像开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放完炮后,鞭炮散落成了一片片红纸片,就像雪白的地毯上铺上了一层红色的小花儿。让人们陶醉在一片红色的海洋中。

  两者一对比,你说是哪儿过春节更有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