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家乡的春节的作文8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春节的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一个民族过春节的方式都不一样,我的家乡过春节也别有趣味。
做腌菜
家乡的乡亲都喜欢吃腌菜,我家的自然也不例外。外婆先把买来的菜洗净切好,放到一个坛子里,撒些盐,在放些念不出名字的东西,泡上几天,好吃的腌菜就做成了。
做熏肉
这活我就可以搭把手了!我去找了一些做完家具掉下的木屑,外公把一个圆柱型的'大空心木抱了出来,在里面钉了几个钉子,把猪肉挂在钉子上。上面盖一个小“屋顶”,在下面撒上木屑,点上火熏肉。过了一会儿,眼看火快熄了,我又去找了一些木屑,撒在火上,直到外公说熏肉做好了。熏肉做好后,屋子四周都飘着熏肉的香味,久不散去。
包饺子
所有的活里就数包饺子最有趣了。外婆切菜,妈妈和面,我嘛,就等着吃了!不,既然要吃,自己也包几个吧!外婆端着一大碗馅,还吩咐我去找一些硬币来,真奇怪。一切准备好了后,我们就开始包饺子了。先从面团上揪一块下来,搓圆压扁,用擀面杖在上面来回滚动,包上馅一捏,一个“金元宝”就做成了。令我奇怪的是那一堆硬币了,外婆不时放一个到饺子里去。外婆说:吃到带硬币的饺子,这一年就会财源滚滚来。
做腌菜真有趣!
做熏肉真有趣!
包饺子真有趣!
过年真有趣!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2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
年三十那天,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欢天喜地地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年三十晚上,我们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鞭炮,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钻出来,像彩虹一样,五彩缤纷;又像仙女撒花,送给人们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父母去看春节晚会。家家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在第二天,天没亮,妈妈就催促我快点起床,我起了,爷爷奶奶他们都起了。妈妈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盘子里,我们有说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会,天亮了,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父母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显得更英俊潇洒,妈妈变得更年轻美丽!“噼里啪啦”,阵阵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见老奶奶就想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快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奶奶家,我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们终于给各家各户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节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3
绩溪的春节别具一番风情,似乎事与事之间都是相联系的:春联好比是春节的外套,富有诗情画意,灯笼好似春节的衣服上的小挂饰,新的一年当然要换新衣裳喽!除夕那晚有一桌子的好菜,让我们孩子兴奋欢喜,而却最让大人们头疼的是花钱!但是,孩子们却可以拿到许多的红包。
家乡的春节是温馨的、欢乐的、幸福的。最让我兴奋的是拜年!拜年那天就是拿红包的日子。妈妈告诉我:"给红包只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福,意在祝你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钱多钱少不用在乎。""才不是呢!" 我反驳道:"钱多钱少很重要,要是只有一两千红包钱会被同学嘲笑的,还有啊,要是别人大老远来,你只给三十、五十的,会被人说小气的。"
" 呵呵。"妈妈想了一会儿,无奈地承认了我的看法。
那天,我们到大爷爷家去拜年,大爷爷可是家乡的`名人,他一直都在北京,还在中国驻外使馆工作好多年,他偶尔回家过年,看到我们特高兴,大爷爷、大奶奶用北京的特产招待我们,还给我和妹妹每人一个红包,我回家打开一看,啊!是一千一个的大红包呢,我高兴极了!
春节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特别是长辈们都会给红包!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4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菏泽市,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菏泽古代被称为曹州。这里最有名的就属牡丹了,“曹州牡丹甲天下”说的就是这里了!听老人们说,洛阳牡丹还是从这里移过去的'呢!这里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习俗,最热闹的要数春节了。每年一进入腊月,年味儿就渐渐浓了,人们就开始准备置办年货了。
买各种各样的糖、花生、瓜子、鸡、鸭、鱼、肉烟花爆竹等物品。到了腊月初八,每家每户都煮上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有的人家还腌些腊八蒜。俗话说:“腊八、祭灶春节来到”。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在外的人一般都要赶回家来,晚上要给灶王爷摆上供品,送灶王爷上天,还要吃香香甜甜有点粘粘的祭灶糖,愿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平安”。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就算开始了,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一次,把家里的晦气统统扫出去,除旧迎新!还要做好多的馒头、发糕和用面粉做的鱼啊猪头啊花儿啊等等面食,象征团圆美好、年年发财的意思。到了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把鸡鸭鱼肉做好,还要炸一些绿豆丸子,牛肉丸子等。年三十要祭祖、摆供品;晚上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包饺子,看春晚,这天晚上院子里还要撒上芝麻杆,寓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意思。有的人还熬一晚上守岁。
春节这天,人们天不亮就早早起来,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先放鞭炮,再吃饺子,吃过饺子,就跟着大人去年长的人家里面拜年,最开心的就是收到红包了!听爸爸妈妈说以前给老年人拜年还要磕头呢。初二就开始走亲戚访朋友,若是亲戚朋友多的话,一直能串到正月十五呢!到了正月十五,又是热闹的一天,吃元宵,看秧歌,还有舞龙舞狮队!晚上再去看放烟花,这天整个城市都沸腾了!过了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完了!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到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这首诗。下面请和我一起来看看,我在春节会做什么吧!
大扫除、贴春联。腊月二十八这一天,人们都会贴春联、窗花,挂灯笼、大扫除,我家也不例外。我们总会回到爷爷奶奶家干活。爸爸踩着梯子贴春联、给大门刷上新油漆,妈妈和爷爷在一旁帮忙指点,春联还是我爷爷亲笔写的呢!奶奶在扫地,哥哥在……总之,爷爷奶奶的家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得漂漂亮亮的。
放鞭炮。大年三十终于到了,晚上,我和表姐在爷爷奶奶家的院子里放鞭炮。表姐把一串鞭炮放在地上,取出打火机,小心翼翼的点着,只听“噼里啪啦”一阵响,我捂着耳朵、尖叫着又蹦又跳。我们接着放烟花,当烟花飞上天空,我抬头看着一朵朵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着她们美丽的“笑脸”,再看看表姐兴奋地通红的小脸,感觉真是幸福极了。
拜祖先、吃饺子。放完烟花后,饺子也正好煮熟了,看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吃饭前要先拜祭祖先的,我只能忍着馋虫老老实实的跟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焚香叩拜。拜祭过祖先,奶奶一声令下:“吃饭!”我马上风卷残云的吃了起来。不一会儿,饺子就被我们一扫而空了。奶奶做的饭可真好吃呀!
守年夜。吃完饺子,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也开始了,我们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面,吃着水果、嗑着瓜子看春晚。贾玲演的小品《一波三折》逗的我们哈哈大笑;上海舞蹈学院的大姐姐们跳的.《朱q》让我们拍手称赞;岳云鹏和孙越演的相声又让我们连声叫好……
春节的习俗让春节年味十足,我喜欢春节的习俗,喜欢过春节!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6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枣乡——临泽,她不仅养育了善良淳朴的临泽人民,还孕育着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家乡的春节便是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节日。
每年的二月份左右,便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每逢这时,我们便能拥有一大把的零花钱去与爸爸妈妈一起上街。
今年春节,爸爸妈妈带我去逛街。刚到街上,我便被春节欢乐的气氛给渲染了。大街上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好不热闹!正当我目不暇接之时,一排形态各异的花灯映入了我的眼帘,有兔子灯、老虎灯、牛灯、老鼠灯……它们制作得惟妙惟肖,让人看了忍俊不禁。更有意思的是制作花灯的人别出心裁,运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不仅使花灯会动了,而还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仿佛站在你面前的就是一只活生生的动物。
春节,当然少不了拜年啦。大年初一,爸爸带我去爷爷家拜年,一进门,我便看到了一辆崭新的电动三轮车。原来,那辆电动车是家电下乡时爷爷买的。我爷爷靠卖菜赚钱,但是腿脚不方便,每天只能骑着人力三轮车一趟一趟地来回。这下好了,有了这辆电动三轮车,爷爷可高兴啦,他拉着我的'手对我说:“玲玲啊,你看现在党的政策多好啊。你可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党与祖国。”我连连点头称是。
改革开放给祖国与家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新春佳节里,我在心里暗自祝愿我们的祖国飞速发展,我的家乡能够更加美丽,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7
这个少雪且日渐温暖春天里,春节热闹掩埋了平淡日子,看着墙上新买挂历,数着本世纪最后一个春节临近日子,不禁感叹岁月匆匆,流逝又是一个平静而忙碌一年。
我老家在和县白桥镇,那儿虽没有都市繁华,但却处处体现出浓郁地方风情。我爱我家乡,更爱家乡春节。
家乡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都要腌制咸货,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都预备充足。
腊八节那一天,家家要喝腊八粥,所谓腊八粥,就是用多种米与多种杂粮熬成。在寒冬中喝上一碗腊八粥,顿时,会有一种从胃暖到全身感觉。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孩子们要吃糖,尤其是麦芽糖,孩子们最为喜欢。这一天,还要送走灶王爷。人们用红纸写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条幅,贴在灶头旁,家家放鞭炮恭送灶王爷上天。
过了二十三,人们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做豆腐,吃肉,贴年画,贴春联,等到二十九时,便杀鸡宰鹅,祭祖。
除夕可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孩子们穿上新衣,与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玩耍嬉戏,我也不例外。不知不觉,天黑了下来,大人们端出香味四溢饭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其乐融融,象征“团团圆圆”之意。吃完团圆饭,大人们都出去打麻将,我们这些孩子们便坐在电视机前看央视春晚,这一夜,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店铺关门,早上起来要向长辈问好,说吉利话,大人们都要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要给孩子们压岁钱。
多数店铺在正月初六开张,在此之前,人们还要祭财神,烧门神纸,祈求家道兴旺。
转眼间,盼望已久元宵节到了。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店铺里挂着许多各形各色灯,如走马灯,纱灯等。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别人家都是在超市买那种糖心元宵,而我奶奶却买来一两斤面粉,在家自己手擀元宵,她总说,自己家做元宵更好吃。傍晚,人们要在广场上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猜灯谜比赛,那场景好不热闹。
正月十六春节结束,我也要回到马鞍山了,但家乡风土人情令我难以忘怀。我爱我家乡,更爱家乡春节。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8
我的老家在北方的天津。老家的春节可热闹啦,逛古文化街、剪窗花、贴年画、蒸年糕、包饺子这些内容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逛古文化街给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
今年的春节我是跟随妈妈在天津老家过的。到家后,我看到很多家的窗户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窗花,有人物、有花草、还有许多小动物……一个个形态逼真,好看极了。妈妈说,过年的时候贴这些,是为了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幸福平安。还说在老家春节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逛古文化街,并答应第二天就带我去。
古文化街位于海河的西岸,这里街道不宽,入口处有一个很大的牌坊,上面写着“津门故里”四个大字。我不解的问妈妈,“津门”是天津的门吗?妈妈仔细的对我解释说,“天津”这个名字,是过去的皇帝给起的,“津”是渡口,也就是坐船的码头,古代皇帝又称作“天子”,所以天津的含义就是天子渡河的地方。真是有意思,一个地名都有这么多的说法。
街道两边的各种店铺都是些仿古建筑,大多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中国味十足。有卖食品的、字画的、剪纸的,还有卖泥人和年画的,各色物品琳琅满目。妈妈看我对泥人张彩塑和年画很感兴趣,就对我说,这些都是家乡有名的传统民间艺术,一块泥巴在师傅的手中能做出成千上万种的'各色物品,很是神奇。年画上的内容也都有讲究,什么《五谷丰登》、《迎春接福》,表示的是过年的喜庆和家乡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妈妈还说,等你长大了,去更多的地方,会懂得更多、更多……
回家的路上我想,家乡居然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故事,我为家乡感到骄傲。我爱家乡,我更爱祖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