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的作文[优秀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春节的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1
按家乡的规矩,我们过春节要包饺子、吃年饭、贴对联等等习俗。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过春节。
春节来到,又是我们小孩子喜欢的.节日咯!过春节又可以得到压岁钱了!得到了压岁钱,就可以去买东西啦!我到外面的小店里买来一大袋子鞭炮。一回到家我就拉着妈妈,让她陪我到楼下放炮子,刚到院子里我就开始点。听着鞭炮的响声,我的心立刻高兴极了!
炮子放完了,我就到家里和奶奶一起去包饺子。我看着一个个可爱的饺子,我高兴极了!春节时,晚上热闹极了,人们都要守岁,熬到12点。许多人12点都放起了炮子,都把天照亮了!我们放完了电光炮后就打开窗子,哇!就像在白天一样!如果我们在路上走,不用点灯就可以看见了!
转眼间,又到了上学时期了,我们又要去上学啦,我还真留恋春节时期呢!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2
我的家乡有一种习俗,过年时要把两根连根带叶的甘蔗立在大门后,预示着新的一年,美好的生活像甘蔗一样“节节高”。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燃放鞭炮烟花、贴春联窗花辞旧迎新。节日里,还有祭拜祖先的习俗,每次我都会站在外婆身后,听外婆虔诚地许愿,然后外婆会搂着我,一起向祖先鞠躬致礼。现在我知道了,人们是想感谢祖先,感谢老天爷的关照呀!对了,祭拜时还要供上丰盛的祭品,有鱼有肉,有干果水果,摆满一大桌呢。
春节时,挨家挨户去拜年,是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时候了,不仅能得到大大的红包,还能吃到各种各样的小零食,这可是平时家长三申五令不许多吃的东西,可在过年里,就可以敞开肚皮吃个痛快了。怪不得一想到拜年,我的嘴巴都咧到脑袋瓜上去了。
今年的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在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的。
除夕晚上,我们一起吃团圆饭,一起放烟花,我把烟花“太空人”带到了乡下,“太空人”放起来五颜六色好漂亮呀!还有小荧光棒-喷射荧光棒,喷射的颜色五彩缤纷的.很漂亮,“小型地雷”旋转着爆炸了,“响旋花”旋转着喷出绿色的光芒,好好看呀!我放完烟花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那个“打电话”节目很搞笑我很喜欢,还有魔术表演很精彩。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3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这一年中的春节中国的人民们都在欢欢喜喜的度过!虽然每个家乡过得方式不同,但欢乐却在他们心中荡漾!
按照我们这个家乡的话,家家户户都会买来许多吃的、喝的、用的'。学校还会让小朋友们放假,让小朋友在一起欢乐的玩耍,大人们也忙来忙去的,真是一个繁荣的节日!
一转眼,我们家乡春节除夕夜也到了。
当天晚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舅公、舅婆、舅舅、舅妈都来到了我家,还有许多邻居家的小孩也来我家玩,我家都快成了一个繁华的市场了!首先来我家的亲戚,以及邻居家的小孩都在我家等着吃爸妈烧的一桌好菜。大人呢在闲谈;小孩们在打电脑。
不一会儿,菜烧好了。我们来到餐桌前,开始吃了。呀,菜太丰富了。有红烧牛肉、番茄寿司、蟹柳面、炒年糕、麻辣豆腐汤,和炒鱿鱼……。我尝了一口红烧牛肉,真好吃,太棒了!这时我觉得有点口渴,就用勺子舀了一口汤,不好了,我的喉咙要遭殃了,太辣了!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全桌的人都哈哈大笑,说:“这是麻辣味的汤。”我恍然大悟。接着爸爸就对我说:“年糕年糕,年年高。儿子你吃一口年糕吧。”话音未落,只见爸爸夹了一块年糕给我吃。这是,奶奶就对爸爸说:“儿子,你家一口鱼吃吧!祝你年年有余!”我又只见爸爸夹了一口鱼吃。
吃完团圆饭我们看了一下闹钟,已经8:00了春节联欢晚会要开始了。全家人围在一起看电视,边谈谈家常,边观看精彩的节目,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好一派其乐融融的家族
孩子们都在为爷爷奶奶、爸妈祈祷,希望祈祷的人能长命百岁!
亲戚们在我家待了一会儿,我就得到了许多压岁钱,我得到的钱却来越多,一下子就得到了1000元。老妈叫我不要说压岁钱,但亲戚们却硬要给我,我也装了一副不要的模样,但我心里却想要。等老妈阻止不了亲戚给我压岁钱时,我却拿着钱笑眯眯的走到了卧室。
大年初一天刚亮,连续不断的鞭炮声一响发出“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吵死了,把我从睡梦中唤醒。男女老少都换上新装!大家都子享受新年的沐浴!新年里,红包是红的,鞭炮是红的,灯笼是红的,对联也是红的。这真是一个红色的兔年,希望大家的生活也能过的红红火火。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4
春天是色彩斑斓的,是美丽的,家乡的春天更美丽。
校园里,空气清新,桂花树上长满了嫩绿的叶子,一片绿色;几朵红艳艳的花儿羞答答从土地里探出来;雪松笔直地矗立在校园里,叶子很茂密,深绿中藏着淡绿,还伴着一点点银白。
河堤旁,柳树长长的枝条拂在水面,像一个姑娘在梳理她长长的头发。急促的河水向下流,鱼儿时不时跳出水面。
公园里,人们悠闲地走在石子路上。路旁茂密地小草像一张张毛茸茸的地毯。虽然没有花儿的点缀,但依然是那么美。瞧!那些含苞待放胡花苞,一枝枝挺立在土中。
乡下的.田野里,只长出了短短的芽儿;田野旁到处是杂草。另一边,金灿灿的油菜花这儿一从,那儿一簇。狗尾草见伙伴们还都没有苏醒,弯着腰不停地叹气。
山上的树成排,杜鹃花儿开。从远处看,只有密密麻麻的树木;从进处看,还不止挺拔的树呢,还有草丛,草药和在山上经常出没的小动物;小鸟也出来竞展歌喉。
春风从村头走到街尾,叫醒大地的万物。春雨带着愉快的心情滋润着美丽的春天。
春天是色彩斑斓的,是美丽的,家乡的春天更美丽。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5
虽然家乡的春节习俗和大部份地方都差不多,但是也有自己的不同之处。
大年初一,很多地方都还是大鱼大肉,我们这就不同了。大年初一早上六点,村里每个人必须起床到村里辈份最大的祖爷爷家的院子里吃素面条和“发财菜”。所谓的“发财菜”,其实就是木耳,而且这“发财菜”不能是买来的,必须是村里人在枯枝断木上亲自摘的。为什么得这样做呢?听说有这么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个大年初一,村来了一个乞丐。在村里到处乞讨,可谁都不肯给他东西吃。直到中午,他也没有讨到任何东西。因为村里的人认为,大年初一把自己的东西给了别人,自己的财气和好运就都给别人了。就在他失望之极,准备离开这个地方时,有一家境不怎么样,怀了小孩的妇女却大方地给了他一碗素木耳面条。乞丐填饱肚感激地说:“你不嫌弃我是一个乞丐,还把自己家的早饭给了我吃,相当于一年的财运给了我。”在临走之前,乞丐对妇女说:“我把财运还回你,你肚子里的小孩,长大以后必定成状元。”说完,一下子就不见了。这时,大家才知道那乞丐是一个神仙。从此,这户人家慢慢地富裕起来,小孩也果真成了状元。为了求得来年好运,打那以后,家家户户都会在春节的前一天上山采“发财菜”,每年的'大年初一早上必须吃素。而且到村里辈份最大的祖爷爷家里去吃。既把祖爷爷当成神仙,祝他健康长寿,也求“神仙”为自己的“赐”下好运,让孩子都能中“状元”。至于为什么面条在煮的时候不能放荤嘛,那是因为神仙是吃素的!
初一中午,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一大盘果点,里面装着糖、花生、豆子……由小孩子端到祠堂门口的大桌上,然后全村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开开心心举起杯子,吃着果子,天南海北,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平常时大部分劳动力都在外面打工,只有春节全村男女老少才聚在一起。在祠堂门口品尝果点,一是很少有能够容纳大家在一起的地方,也是为了更好地让祠堂里面的祖先看到大家,更重要的是告诉在座每一位: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有多发达,还是多么不如意,你永远是这个村的一份子,村里永远是你的家……
初七,家家户户早上都会在七点钟左右起床,都会煮上一锅“七宝粥”当早饭。为什么叫“七宝粥”呢?它主要是用大米、豆子、瘦肉、芋头、豆腐、芹菜叶和自己家里做的米果等七种东西熬成。而且“七宝粥”必须在早上八点钟左右吃完。你知道为什么这样吃吗?因为按我们这里的规矩:哪怕再忙,初一到初六,家家户户都不会出外做工,都是休息。只有等到初七才会开工。在开工前,吃上几碗营养丰富的“七宝粥”,干活就会特别有劲,就顺心顺意,事半功倍。
到了正月十五,就像轮值日一样,每年都会选择一户院子较大的人家,摆上几桌台子,叫上七八个人一起来包汤圆。汤圆是用雪白雪白的糯米做成的,有绿豆馅儿的,有豆沙馅儿的,还有红豆馅儿的,一个个在人们手里被揉得滚圆滚圆的。大家边包边煮,每一个碗里都有4-6个汤圆。吃四颗代表四季平安,吃五颗代表五谷丰登,吃六颗代表六六大顺。吃的时候,必须老人先吃,只有老人们吃完碗里的汤圆,大家才能动手。吃了汤圆,意味着大家都可以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家乡的春节真是别有一番特色,有时间你们可以亲自来感受一下我的家乡春节习俗吧!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6
家乡的春节今年的寒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了老家过春节。听爸爸说他也很久没有回老家过春节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回老家过春节。
我的老家在吉林省白城市的农村。我们坐了很长时间的火车,又坐了好久的汽车才到。刚下车我就发现了农村的天好蓝呀!比沈阳的蓝的太多了,阳光也比沈阳的耀眼!来接我们的人也很多。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亲戚,原来我都做了小姑姑了,我的小侄子都3岁了,满地的跑呀!
三十那天我们是在我大爷爷家过的。人也是好多呀!我们小孩子在外面放鞭炮。屋里得有30多人,他们玩得玩,干活得干活,但都很开心。吃过了下午饭我们大家一起包饺子。包了好多好多,其中有一个里面我放了一元钱,就看晚上谁能吃出来了!包完了饺子,我和我的`小姐姐们又出去放鞭炮了。晚上天真黑呀!可我一点也没有害怕,我们的人很多呀(嘿嘿)!
终于要吃饺子了。可还要先放烟花。大爷爷买的花可真多呀!最大的是一个32响的礼花,它也是最漂亮的。在农村漆黑的夜空中它绽放出了红﹑绿﹑黄﹑蓝等各种颜色,真是美极了!终于把所有的烟花都放完了。我就想看看有钱的那个饺子让谁吃到,但可能是我们包的太多了,这么多人竟然没吃出来!还是初一的下午被我大哥吃了出来。真遗憾呀?没让我吃到!不过我还是很高兴的,因为我得到了很多的压岁钱。开学的费用我可以自己交了!
一晃就在老家呆了十多天了。春节也快过完了,我们也要回家了。但是这十几天的经历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也不会忘记的。我认识了很多新的兄弟姐妹和朋友,也只到了农村的生活也是很丰富多彩的!真希望很快就再有去的机会!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7
今天太高兴了,因为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来临了。挂红灯,贴春联,剪窗花,包饺子,人们忙的不亦乐乎。
家乡的春节习俗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在腊月二十四之后,家家户户忙着准备过年,杀猪宰鸡,置办年货。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是除尘,就是进行相当彻底的大扫除清洁活动。平常懒散的家庭,这时也绝不含糊,定要大干一场,弄个里外一新,用最新的面貌迎接新一年,别有一番过年气象。据宋人吴自牧的《梦渠录》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可见“除尘”之俗在宋代就已经存在了。
在除夕的夜晚,合家老老少少团聚吃团圆饭是最重要的大事,在外地工作的人,无论远近,务必赶回家过年。有实在不能回家的,家人们也总为他留一个座位,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此时厅堂上红烛高烧,摆上丰盛菜肴,由主事之家长拈香,带领全家男女一齐向列祖列宗跪拜,恭请祖宗降临饮宴,并祈保合家大小平安,兴旺发达。之后,打响早已准备好的爆竹,俗称“关门爆”,就可以关上大门,开始吃年夜饭了。年夜饭的吃食也很有讲究,通常有馄饨、年糕、家酿米酒等等,尤其是家酿的`米酒,香醇甘美,在外面一般是喝不到如此佳酿的。如果人问,故乡的味道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就如那家酿米酒,只要喝过一次那味就永留心底,难以忘记,在外面是再怎样也尝不到家乡那个味道了!
家乡的春节红红火火,热闹非凡,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遥远祝大家羊年春节快乐!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8
春节是炎黄子孙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但由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各地过春节也有许多不同的习俗。
我家乡的习俗,人们腊月初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腊八这天,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孩子们一早就结伴到河里去打“腊八冰”。在大冷的天里,孩子们带着冰块回家,不时用冻得通红的小手拿一块晶莹的冰块,塞在嘴里咬的咯吱作响,这一路上洒满了欢声笑语。这天,家家还要做“搅团”,“搅团”是用豌豆磨的面做成的,有‘“吃了腊八饭,天天忙过年”的说法。
过了腊八那就是腊月二十三了,腊月二十三这天,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了,在这天的晚上,要祭送灶神。俗说:“要送灶神娘娘回娘家,并求灶神娘娘在玉皇大帝面前祈求平安。”
腊月二十三一过,大家更忙了。必须清扫房屋,接着就是杀猪宰羊,筹办年货,还要炸“撒子”、“麻花”、“翻跟头”等风味食品,这种食品的做法独特,味美可口。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院子里,街道上挂满了火红的灯笼,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家家忙着做年夜饭,大街小巷飘散着年夜饭的香味。除夕这天灯火通宵,鞭炮声此起彼伏。等一家人吃完了年夜饭,燃放过鞭炮后,大家便去给家里族的长辈拜年,然后再挨家挨户到族里各家拜访,大家聚在一起吃肉喝酒,唱歌跳舞,直至天亮。初一至初三,串亲访友,相互拜年,共祝新年快乐,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快乐、健康。
正月初八至十五,各乡、各村的社火都开演了。人们穿着一新、扶老携幼,纷纷走上街头、场院,看那热火朝天的社火表演。那震耳欲聋的锣鼓敲出了农民丰收的喜悦,飘逸的`秧歌扭出了农民美好的心愿。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这天晚上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大型花灯展览,全县各个单位将自己制作的花灯、花车摆放在街道两旁,供人们观赏。花灯形态各异、手工精美、色彩鲜艳,远远望去整个街道犹如一条五彩的蛟龙。人们赏灯结束回家后,除了吃汤圆还有一个很精彩的节目——“跳冒火”。在各家门前点燃数堆麦草,男女老幼排着长队从燃烧的火苗上逐一跳过去,俗称“跳冒火”。大家跳着、笑着,在心里祈祷着来年无病无灾、健康幸福。
就这样一个欢乐、喜庆、详和的春节,在欢声笑语中渐渐的远去,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新生活。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 篇9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晚饭过后,一个人坐在沙发上,靠近窗边,肌肤沐浴在窗户玻璃里映衬的烟火中,眼前茶几前的绿植盆栽的花花草草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是有说不尽的悄悄话。可恶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合家团圆的日子里作威作福,间隔了亲人们的团聚,破坏了家人们团聚的美好场景。我在沙发上发着呆,思绪飘到了去年的除夕夜晚。
基本上每年的除夕夜我都会和父母在乡下外婆家一起度过,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就围坐在炭盆边一起守岁。炭盆里燃着的火很旺,且有一股淡淡的树木香味。在童年的记忆中,这木碳的淡香味,就是除夕夜的特有气息。
家乡的过年有许多习俗,放鞭炮、吃饺子、贴春联可我第一时间想起的却是守岁。等待着春晚上的新年钟声的`敲响,等待见证自己的成长,我喜欢和家人一起守岁的气氛。
除夕那天我发誓,一定要把今年整场春晚给熬夜看完,为了这个吹出去的大话,我还特意泡了一杯奶茶来为自己提神,看着还在厨房里忙碌的外婆,正忙活着给大家包着守岁吃的饺子,我迅速的挽起袖子,打算帮外婆一起包饺子,看着桌上整齐排放的饺子,便好奇地问着外婆,“除夕守夜为什么要吃饺子,而不是吃馒头汤圆什么的呢”外婆立刻解答了我的疑问,笑呵呵的说道:"你看饺子形状和元宝是不是很像,人们除夕夜吃饺子取“招财进宝”的意思。外婆又问到“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守岁吗?"我的好奇心立刻又被外婆勾起,外婆沉思了一会,便开始了她的精彩的故事讲述"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祟”。每到大年三十晚上,他就会如饥似渴地跑出来害人。它在半夜进门,一进门,什么也不干,直奔床边摸睡着了的小孩的头。小孩子接着就会头疼发热,病情越来越重,最后会变成傻子。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然不希望那个无恶不作的“祟”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傻子呀。于是就在除夕的晚上整夜亮着灯,守在孩子身旁,他们整夜不能合眼,一直提防着兴风作浪的祟,这就叫“守祟”,后来因为祟与岁谐音,而且因为过一年长一岁,就把“守祟”改为了“守岁”。"外婆绘声绘色地讲着,我的眼睛睁的铜铃大,手心冒着凉汗,紧握着外婆的手听完了这个古老的传说。
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间总是感觉像鸟飞兔走般的快,我抬起头看了眼挂在墙的钟,23点58分,离守岁成功只有两分之差,此时外面世界仿佛被爆竹声给笼罩着,即使相隔1米远的人们都听不见对方嘴里说出来的话,只看见彼此的笑容满面,电视上的春节年欢晚会上的主持人们拿起话筒,开始大声的倒计时来10、9、8、7、6过年咯!我也兴奋的欢呼起来:“我又一年守岁成功了,我又长大一岁咯”此刻外公正拿着打火机,在门前点燃一个巨大的烟花,我捂着耳朵脸贴着门上的玻璃往外看。只听"嗖"一枚绚丽的烟花飞上天空,炸出来一朵朵五颜六色绚丽的烟火。现在,虽然科技高度发达,人们不再迷信,也没有“祟”这个妖怪,但亲人们依然为我们守岁。我想,这守的更多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孩子美好的期望、深情的爱吧。我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地孝敬和报答他们,为他们守岁,守着他们慢慢变老,守着他们平平安安。
虽然今年的除夕无法和和亲人们一起守岁,但家人的心却是无法切断的,就像家乡的习俗会永远流传下去一样,守岁与我紧紧相连。这是我记忆最深刻的家乡风俗。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春节作文07-07
家乡春节的作文03-16
家乡的春节作文06-10
家乡的春节作文06-12
【经典】家乡的春节作文07-19
(经典)家乡的春节作文07-25
春节的家乡作文11-08
作文:家乡的春节11-08
春节家乡的作文09-29
春节的家乡的作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