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作文 篇1
如果让你选一种颜色来代表过年的色彩,你会选什么?我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会选红色。因为中国红不仅在国内,是种传统的颜色,代表喜庆,在国外也被公认为是中国的代表色。你看,那路边高高挂起的红灯笼。那墙上贴着的红对联,和人们手中派发的红包,不都是红色的吗。
但若让我选一种颜色来代表过年,我会选黄色。你看,到过年,街上不到处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吗?还有过年必吃的小吃,比如煎堆,虾片也都是炸成一片片的'金黄色。黄色也是最接近泥土的颜色。每逢过年,人们出去踏青,见到的不都是黄澄澄的土地吗?就连近年来人们墙上挂的灯笼,也由大片大片的红色红色,转变为标新立异的黄色。
而黄色对于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我还小的时候。每逢过年,爷爷总会在楼下生火,揉好面粉和糯米粉,拌上糖。放在竹子做的屉子里用小火慢慢蒸。等香气飘满整个屋子的时候。揭开锅一瞧,那屉子上就铺满了橙黄橙黄的甜板。有时还没瞧仔细,那甜香味就充斥着整个鼻子,让人还来不及细瞧,就想下筷,卷起一片甜板入腹。而爷爷总会叮嘱贪吃的我们不要吃太多,因为这东西吃多了容易撑肚子。但我们每次都会把爷爷的叮嘱抛之脑后,大快朵颐,直到吃到根本吃不下了,才恋恋不舍的放下筷子。一个个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大呼满足。
而今天,随着爷爷当年龄逐渐增大。再也无法像以往一样早早做好一大块一大块的甜板,而外面买的甜板,不知怎的,就是没有这么好吃。所以这种美食只能成为我的回忆。直到现在,每逢过年,爷爷做的黄灿灿的甜板总是会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散不去。
黄色,代表了我童年的春节,金黄又绚烂。
春节的作文 篇2
贴对联,最好在云淡风轻、风和日丽的时候,昨天下午就是这样一个好天气。
在一点多的时候,妈妈就把我叫了出去,我当时正在看电视就有点不情愿,心想:什么事啊,早不弄晚不弄,非得现在弄。
我就慢慢悠悠的走到了妈妈面前,看看脚下全是一张张红色的纸,上面写着黄色的字,还有长方形的`门神。
我就把对联打开,拿出透明胶,在对联背面,贴上了,爷爷搬出梯子,爷爷爬上去把对联粘到墙上,用同样的方法把对面那门墙上也贴上,门神也用双面胶粘上往门上使劲一推就粘上了。
不像以前,放把对联挂的满天飞,现在好多了,一会就把门口的贴完了,该贴院子里的,我们就搬出凳子来,妈妈站到上面,把两边的对联贴完了就在厨房贴上福,两边贴上对联,又在墙上贴上满园春光、抬头见喜……
把春联贴完以后,把院子里弄得亮丽多彩。
春节的作文 篇3
过年了,孩子们放寒假了,大人们也开始放假了,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谈笑风生,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过年了,大家都忙碌,妈妈忙着办年货,爸爸和我在家贴对联。到了十点多,我们忙完家务事,坐上汽车,准备去奶奶家。到了奶奶家,刚一打开车门,小狗旺旺热烈地欢迎我们,爸爸忙着杀鸡,奶奶和妈妈开始做饭,而我和弟弟、妹妹们在打闹。
晚上是最快乐的时候,大鱼大肉不断上桌,我不断盛米饭,拿炸鸡腿啃,他们都说我是小饭桶,大家有说有笑,这顿饭吃了很久。
吃过饭,奶奶发押岁钱,每人50元,妹妹嘴甜,吻了一下奶奶,奶奶多给她50元,表弟说:“奶奶偏心!”妹妹急中生智说:“奶奶的`心本来就是偏我这边的!”为了使表弟开心,两人各分了二十五元,弟弟脸上便露出了甜甜的笑脸。
接着,我和表妹唱了一首歌,虽然唱得不好听,但也被赏了一个苹果。妈妈也唱了一首歌你也可以投稿,博得了满堂喝彩。弟弟讲了一个笑话,大家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这时,我们听见了一阵噼哩叭啦的响声,原来有人在放烟花,已经有许多烟花在开空上展现优美的舞姿,我也迫不及待地拿出一根“冲天炮”,爸爸帮我点燃,我小心地举向天空,“冲天炮”里飞出一颗颗星星,一颗接着一颗,空中便呈现出五光十色的光圈,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似乎在为我喝彩,我抬头看见天空有许多焰火,似乎在展现它们绚丽的舞裙,美丽极了。
每一年的春节都是这么的热闹,不过,今年的是一个难忘的春节!
春节的作文 篇4
在闽南一带,一般从“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年)开始,闽南人就觉得“年兜”(闽南语指的是“年节”,即过年时节)已到啦!一年忙着,到了“年兜”,可以轻松快乐地过个节日!
这说明,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正是从腊八开始的。腊八要喝“腊八粥”。接下来是“小年”,即农历腊月廿三,要祭祀灶君,俗称“年兜年兜,糕饼祭灶”。除了祭灶,在小年,家家户户还要祭拜祖先。过了小年,一直到除夕前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忙年”。
闽南人“忙年”可真的很忙,一天做一件事,每天忙着不同的样子,一直忙到春节前夕:农历廿三祭灶神、祭祖宗,敬神,即祭祀“灶君公”,敬祖先,怀念过世的祖先们,祈求祖先保佑晚辈;农历廿四,要扫屋扫房,扎“春枝”(一种写着“春”字用红黄两色扎的纸花,闽语中的“剩”,其读音与“春”相近,“春枝”是用来插在过年饭上,象征年年有余),写春联;农历廿五,要磨豆腐;农历廿六,要杀猪宰羊;农历廿七,要宰鸡鸭;农历廿八,要炸枣花,蒸芋头;农历廿九,要蒙香斗(梯形棱台状的斗,上宽底窄,用来盛五谷杂粮进行祭祀的,斗外用红纸蒙贴,四周镶金箔纸,金紫金磷,富丽堂皇),蒸年糕;除夕当天,白天要洗浴换新衣,晚上团圆吃年夜饭。有顺口溜念曰:“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大字(春联)。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砍大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蒙香斗。三十日,过大年!”很顺口,很欢快,很巧妙地念出了“忙年”的要点。
“忙年”的那几天,虽然非常忙碌,但“年兜”的喜庆气氛让大家忙得很热乎,也很“乐乎”!
大年三十,除夕之夜,围炉团圆,这是中国人的共同传统,但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在闽南一带,围炉很有特色,也很讲究。闽南人吃年夜饭时,要“添碗筷”,就是说,桌上的碗筷一定要成双,要多摆上几个碗,几双筷子,为还没有来的亲人准备着,摆成双数,成双成对,多出几双筷子,表示年年有“剩”(闽南语中的“剩”与“春”字同音)。
同时,在除夕夜宴上,年夜饭有好几样食物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如长年菜、年糕、鸡、鱼、萝卜、血蚶等。一家围炉时,每个人都要盛一碗米饭,而且,不能把米饭吃完,表示年年有“剩”(与“存”或“春”同音),饭后大家还要吃柑橘,如意“吉”祥。
围炉同吃年夜饭,年年有“春”(“剩”),幸福“吉”(“橘”)祥。
吃完年夜饭,要高堆“过年饭”:以陶钵满盛着大米,象征着丰衣足食;上面再搁着年糕,因年糕俗称为“发糕”,象征着岁岁大发,年年升高;放些柑橘,象征着吉祥如意;搁着涂红的鸡蛋,象征着红火、祥福;还要放些红米丸,象征着团圆、圆满;再放些米粉蒸制的金、银锭,象征着财源广进,还有插上春枝,象征着年年有“剩”,年年逢“春”,年年有“存”。
一钵高堆的“过年饭”,富有想象的意味,丰衣足食,大发高升,吉祥如意,财源广进,年年有存,这是多么祥福的期望啊!
闽南人在过大年时,还要在存放大米的米缸上和在存放粮食的米囤上贴个“春”字,既寓意春节来临,更意味着年年有余,岁岁有“春”(即“有剩余”)。在烧香的供桌前还要置放一个火炉,象征着家运亨通,红红火火。一直到傍晚,燃放鞭炮,子孙们就跪拜祖先,诚孝祭礼,感恩辞年。
在大年夜,门外已贴上春联,大门内还要搁置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闽南语的“蔗”,与“佳”近音,寓意这渐入佳境。同时,据说,放上株甘蔗,可以顶住大门,防盗防贼,新年一年,就免遭被窃,平安康乐!
正月初一,也就是古时说的“元日”,“元旦”,黎明便开门,梵香燃爆,称为是“开正”,也就是正月开始了。晨起祭祖先,敬奉先祖。清早要吃面线,表示新的一年健康长寿。人们穿着新装,到族人、亲戚家按辈分高低依次拜年问好。在路上,如遇到邻居,或碰上了朋友,都要彼此道贺新喜,祝贺新春快乐!当客人来家时,以甜茶、糖果、蜜饯等诚恳款待,如客人带着孩童来访,还应送给礼柑、瓜果,祝贺健康成长。
此外,在正月初一,垃圾粪土不倾户外,寓意着存贮财富,新年兴旺。
正月初二,被称为是“女婿日”,女儿偕夫君回娘家,娘家人要盛情款待,当然,来岳母家懂事的女婿,最好能给个红包,感谢岳父岳母当年对女儿的培养教育,也表示女婿的孝顺。如果女儿是带着小孩回娘家的,娘家当舅舅的,要送给外甥红包,表示关爱和喜庆。
正月初三,闽南人一般不登门拜年,都要在家里祭祀亡灵,人间有热闹喜庆,也别忘了祭奠逝去的人们。
初四到初八,探亲访友,喝茶谈天,聚集喝酒,拜神求签,旅游度假等,多样的自由活动,尽显休闲欢乐的气氛。
正月初九,被认为是玉皇大帝诞辰,闽南称为是“天公生”,这一天闽南人家家户户要敬“天公”,祈求上天的保佑。当然。如果近期有奔丧的,要停祭“天公”两年。
正月十五,古时称“上元”或“元宵”,即“三官大帝”的.诞辰日,上元之夜往往要闹花灯,有街景灯会,热闹非凡,父母往往要带着孩子提灯上街参与热闹,同时也欣赏街上的的灯展。像泉州开元寺附近,厦门的中山公园、白鹭洲公园等,都举行“元宵灯会”,同时还经常有耍龙灯,舞狮、舞龙等活动,很是喜庆、热闹。
元宵是春节的“尾声”,也是最为热闹的,人们尽情地在这一天享受春节的时光,让自由与快乐尽情表现,以便过完春节,能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一年的工作中。
久远传承下来的闽南春节习俗,洋溢着热情温馨的亲情气息,非常给力地展现了闽南人欢度春节的瑞祥气氛和快乐生活,在这样的吉祥日子里,人们心中一定呼喊着:“节日万福!”
【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作文:春节09-13
春节的春节的作文01-13
春节春节的作文09-22
春节春节作文11-28
愉快的春节春节作文11-27
我的春节春节作文04-05
推荐春节春节作文04-20
春节的作文07-16
春节的作文 08-04
《春节》的作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