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春节习俗作文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习俗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习俗作文1
春节是我们太仓地区一个传统的节日。
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欢欢喜喜地庆祝一番。春节将至,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要蒸年糕,希望来年生活节节高。大年三十夜,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放烟火,守岁到深夜。爆竹声声,从黄昏一直响到天明。大年初一早上要吃“百岁圆”,还有菠菜和黄萝卜丝,“百岁圆”寓意长命百岁,永远健康;菠菜希望人们勤俭节约,生活“把把细细”,吃黄萝卜丝表示祝人们财源滚滚,收入越来越多。
奶奶告诉我,年初一不能扫地,据说初一扫地要扫走财运的,到初三才扫地,而且要把扫的.垃圾倒在自家的田角头,这叫“发田财”。初五早上“接财神”,要放爆竹把财神迎进家门。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吃圆宵,吃馄饨。吃完晚饭,小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高高兴兴地去田头“旺田财”,预祝来年粮食大丰收。
啊,春节的习俗真多,让我搞也搞不清。
春节习俗作文2
以前我们家乡过年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大年初一的前一天,我们家乡的人都把压岁钱放到新衣服里面呢。
现在我们过年还是有这么一个习俗,每当过年都是我最开心的地方,因为我都可以得到很多的礼物,也可以得到很多的压岁钱,大年初一也就是我最开心的一天,因为妈妈会带我去买玩具,有布娃娃,画板和跳绳,大年初一可热闹了!
元宵节到了也就是正月十五,我可以去买灯笼,我看见的灯笼处处张灯结彩,可真漂亮。有纱灯·冰灯·玻璃灯·还有走马灯,你们家乡有这些灯吗?对了还有的灯里面有叮咚作响的'小铃铛,可真美啊!
还有除夕的时候,我们可以吃到香喷喷的饭菜,我们还可以喝出了香喷喷的酒肉,门外和门上都贴好了又红又好的对联,屋里面有美丽的画,可漂亮了,鞭炮的声音非常的大,我也很喜欢除夕!
我的家乡又美又漂亮吧!我喜欢我的家乡!
春节习俗作文3
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二十三这天是小年,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据说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二十四这天掸尘扫房子,二十五要做豆腐,二十六要割年肉,二十七 宰鸡赶大集。二十八要贴花花。二十九,俗称“小除夕”,这一天人们往来拜访。 腊月三十是过年的一个高潮,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过年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过年在正月十五正式结束,这一天是元宵节,要举行灯会,还要吃元宵、放烟花。最后在烟花声中,结束了过年。
春节习俗作文4
今天是大年初一,妈妈早早起来包饺子,爸爸也忙着贴春联,我真开心。
妈妈包好了许多饺子,爸爸也贴完了对联,我们就去爷爷奶奶家。到了奶奶家,家里全是彩灯,妈妈说:“一会儿,你姑姑和姐姐来,我们去挂灯笼吧。“爸爸挂完,也快要天黑了。
姑姑姐姐都来了,我说:“一会儿吃完饭,我们去放鞭炮。”说着,我们就去吃饭了。妈妈做的饺子可真好吃,我们就吃起来,不一会,我们吃完了,我们一起看春节晚会。外边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五颜六色,美丽极了。隆隆的.声音,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烟花,像一朵五光十色的大花。外面的人家,有的放开门红,有的放的烟幕弹,还有的放手摇花,各种各样,美丽极了!
我和爸爸也放一些闪光雷和手摇花,震得天空噼里啪啦。
家人在一起放鞭炮,吃团圆饭,看春节晚会,在一起团团圆圆的时光是多么美呀!
春节习俗作文5
在春节时,妈妈从她公司抱了一只小狗回来,小狗的眼睛圆溜溜的,非常可爱,眼睛下面一个乌黑的鼻子翘得高高的,妈妈对我说:“我们来给小狗洗个澡吧!”我拿了一根红色的'绳子把小狗栓了起来,系在卫生间里。妈妈找了个大盆子,打开热水,把小狗放了进去。一开始,小狗动不动就跳出盆子,后来好像是感到很舒服就不动了。妈妈拿来了沐浴露抹在了小狗身上,妈妈用手揉啊揉,小狗好像很痒,就继续往外跑,只听“呼!”地一声,直见妈妈换了一盆水,浇到了小狗身上,终于洗完了!
妈妈把小狗抱到了地上,拿着吹风机给小狗吹风,吹完后,小狗变得干干净净,浑身的绒毛也干干的,还有一股香气,摸起来可舒服了!它在地上走来走去,我看着电视,几十分钟后,爸爸妈妈把饭做好了,是我最爱的炒饭,我三口两口的吃完了,然后又倒了一些给小狗吃,小狗吃得可香了!这就是我觉得春节里最有趣的事!
春节习俗作文6
我的家乡在河南的北部,我的家乡过春节是很热闹的。
一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准备年货了,陆陆续续的买回来很多的东西。到了腊月二十八,奶奶和妈妈忙着包包子、做花糕,我也赶紧帮忙,虽然整的满身都是面粉,但是我还是很高兴。爸爸则要擦窗户打扫全家的卫生。然后爷爷和爸爸贴春联,我也跟着指指点点的。到了年三十,伯父、伯母和哥哥也来了,全家人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节晚会,到很晚才睡觉。
春节的`那一天,早早的我就被鞭炮声叫醒了。人们都要到亲朋好友家去拜年,互相说着祝福的话,人人都兴高采烈的。爸爸很早就出去拜年了,一直到中午才能回来。我和哥哥给爷爷、奶奶拜年,是要给压岁钱的。来给爷爷、奶奶拜年的人络绎不绝,在这一天,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的,但也是十分愉快的。
在随后的几天里,人们还要走亲戚,招待客人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好像才把春节过完一样。
春节真是个盛大的节日啊!
春节习俗作文7
我的家乡过春节会吃上一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饺子,那可是一件既开心又幸福的事呀!
那你知不知道你吃的饺子它背后的历史渊源吗?其实饺子原来叫做交子。传说张仲景当年辞官回家乡时,他的家乡正处于寒冬,十分寒冷,当时人们没有钱来购置保暖的衣服,所以很多人都被冻得四肢僵硬,有的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很多人就去找张仲景,想让张仲景出出办法,治治这个病。张仲景看到大家冻僵的样子,心里十分难过,决定救治这些村民。他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病。
这就是饺子的民间故事,其实饺子是有寓意的,又名交子代表的是团圆福禄的寓意,所以大家常吃饺子,代表团圆。包饺子也是有一定的.说法,农历大年初一零点是吃饺子的时间,通常在年三十晚上十二点前包好,甚至在晚上十点多一点时烧开水煮饺子,都是有讲究的。
饺子有很多吃法,有酸汤的吃法,吃起来酸酸的,还有没有汤汁的,配上山西陈醋、吃的时候还能和色如翡翠的腊八蒜一起吃。味道美极了,还可以蒸着吃,煎着吃。
这下你们对饺子的吃法可不止一种看法了吧?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你喜欢吗?
春节习俗作文8
今年,我过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春节。
年三十一大早,我就和妈妈上街买了许多年货,然后我们一家三口坐车去休宁的外婆家过年。来到外婆家,水都没来得及喝,就吵着要跟爸爸一起贴对联。贴对联是一种习俗,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对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对联之前爸爸还拷问我一下,他说:“你看看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我搞清楚之后才开始工作。最后爸爸贴福字,爸爸故意把福字正贴。
我看见了就说:“爸爸爸爸你这个福字贴反了”。
“为什么呀?”爸爸问。
我高兴地说:“因为倒过来就意味着福气到家啦!”
爸爸点了点头说:“哦,原来如此。”
下午,我又跟着妈妈在厨房帮忙,准备年三十的`晚饭,可妈妈说我太小了,不会炒菜,可也没闲着,我就像只小蝴蝶在餐桌间飞来飞去,擦桌子,摆餐具,忙的不亦乐乎。
我喜欢这个充实而快乐的春节。
春节习俗作文9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春节是中国农历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最活跃的传统节日。中国庆祝春节的'民俗可能是从原始社会的“腊祭”时代演变而来的。
春节的习俗是:每个家庭的门上贴红色对联,一些家庭挂红灯笼,燃放鞭炮,庆祝新年。一些父母给我们压岁钱。人们穿上新衣服,舞龙,享受爬山的乐趣。
春节每年都是一样的。春节那天,我们穿上新衣服问候长辈,并说祝福的话。家庭团圆饭非常热闹。孩子们喜欢庆祝春节。
大年三十的早上,爸爸叫我起床和他一起贴春联。我和爸爸来到门口,我就问爸爸:“爸爸为什么大年三十要贴春年?”爸爸说:“传说,从前有一个名叫年的怪兽,每到三十,年就会伤害百姓。
一个老爷爷对百姓们说:"年最怕响声和红色的东西。于是每逢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年,放鞭炮。即赶走怪兽又能带来好运。”原来是这样啊!没想到过年还能学会知识。
我喜欢过年。
春节习俗作文10
人们都知道,春节要放鞭炮,贴对联。你知道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传说中有一个怪兽——年,常常在大年初一来骚扰人们过春节,于是,村里的人们就会到深山去躲避那个怪兽——年。
第二个春节到了,人们都跑往深山去躲避年。正在这个时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挡住了跑往深山的人们,说道:“大家不要慌!我知道怎么挡住年。”人们不相信,更加快速地跳往深山。
到了晚上,年来了。老爷爷从房间里拿出一串鞭炮,在身上披了一块红布,就跑出了房间。
到了房门口,鞭炮霹雳啪啦地响,红布在风中飘动,年顿时不敢往前走了,转头就跑。人们欢呼着跑下山,称赞老爷爷很聪明。
哦!原来年怕声音和红色。所以,人们过年都要放鞭炮,贴对联。作文
春节习俗作文11
春节是我们太仓地区的传统节日。
每年春节期间,人们都会欢呼雀跃。春节快到了,这里家家户都要蒸年糕,希望来年日蒸日兴隆。农历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吃团圆饭,放烟花,守夜到深夜。鞭炮声从黄昏一直响到黎明。大年初一早上,要吃“百元”,还有菠菜黄萝卜,“百元”寓意长寿百岁,永远健康;菠菜希望人们勤俭节俭,生活“细致”,吃黄萝卜丝意味着祝人们多钱多收入。我奶奶告诉我,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据说大年初一扫地
的人大年初一扫地
会扫地到大年初三,他们要把扫地的垃圾倾倒在自己的'田里,这叫“发大财”。正月初五上午,“接财神”,放鞭炮迎财神进屋。正月十五,一家人吃夜吃馄饨。晚饭后,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到田间“望天才”,祝愿来年粮食丰收。
啊,春节的习俗太多了,想不通。
春节习俗作文12
春节有很多习俗,接下来我给你讲一下其中的一部分习俗吧。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1000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是有史为证的。春联也叫门对、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是中国特有的文字形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年画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添了很多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我就不再说了,希望你也可以去了解一下更多的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作文13
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六,俺老李讲腊月二十六炖大肉,俺老李讲腊月二十六炖大肉相信这一天是所有孩子们的节日,终于可以吃到年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这个腊月二十六炖大肉的汉族民俗,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而且家里的人又都比较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条件稍好点的,也不是能吃上点窝头野菜什么的,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了,家里的'劳力们纷纷开始杀猪,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因此腊月二十六炖大肉也被称为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同时由于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见钟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肉本来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的富裕十足,一碗热气腾腾肉香红烧肉是多少人在腊月二十六这天期盼的。即使到了今天,家家的日子都越过越红火,在腊月26置办点大肉也成了许多人都没有忘记的老传统,看着那一碗碗喷热乎的炖大肉,就算是肚里不缺油水的人,也准能掉下一串哈喇子,挑块儿瘦点的就酒,拣块肥点的解馋。这一锅炖肉便是人们心中最朴实的吃肉。比山珍海味更过瘾、更实惠,也更有家的感觉,吃着吃着,年味也渐渐浓了。
春节习俗作文14
令人期盼的春节马上到了,大家是不是很激动呢?因为春节好玩的有很多。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味美、馅儿足、饱满的“耳朵”了,那个味道可比肯德基、麦当劳好吃健康多了,还是中国的传统食品。这个“耳朵”就是驰名中外的饺子,你猜出来了吗?
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放鞭炮,那“噼噼啪啪”的响声让咱们感觉很开心。所以,放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春节习俗。
过年玩的时候把“腰包”花扁了,怎么办呢?不用担心,有压岁钱呢!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可是,有些家长要帮孩子保管,我觉得这样是不妥当的,压岁钱本来就是给孩子的,否则,孩子会被“岁”这个妖怪抓走。
春节还要贴春联,贴春联是为了增加节日气氛。此外还要贴门神等等。但你们知道贴“福”的时候为什么要倒着贴吗?因为这个意思是福“到”了。
现在春节又多了一项活动,就是大名鼎鼎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了看这项节目,常常要付出熬夜的代价。不过很值,因为春节联欢晚会可是非常精彩的。
嘻嘻,相信大家想起了以前过春节的时候许多好玩的事吧,那就让咱们共同期待今年的春节吧!
春节习俗作文15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描写春节的诗是我心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诗。每当春节来临大街小巷,挂着流光溢彩的灯笼就让我想起了春节的习俗。
贴福字和门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习俗, “福 ”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福。为了充分的体现这种向往,有一些人会把福字倒过来贴,有福气到了的意思。而最令人开心的`时刻到了。叮咚一声门铃把大家的热情提了起来,一开门一群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走入家中一股扑鼻子的香味飘来。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引的垂涎三尺,一盘热腾腾的饺子上了桌,大家你争我抢的吃了起来,为了是吃到福气饺子。吃到的人就会在一年来很有福气。吃完饭后我们一家人去了寺庙烧香,拿着香在四方祭拜,拜佛这也是成为了我们家过年的习俗。
春节是浓浓的情意,深深的祝福,绵绵的怀念,切切的问候,愿你们佳节快乐,健康如意,明年更好!
【春节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习俗的作文03-01
春节习俗作文【经典】02-19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01-16
春节习俗作文06-14
春节的习俗作文07-02
春节习俗作文(精选)03-10
春节习俗的作文09-09
春节的习俗作文06-30
春节习俗作文06-12
春节的习俗的作文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