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春节> 家乡春节的作文

家乡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4-08-03 09:07:06 春节 我要投稿

家乡春节的作文大全【4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春节的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春节的作文大全【4篇】

家乡春节的作文 篇1

  泱泱华夏,盛开着民族之花,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风民俗。我住在汕头,春节一般在初七就开始了。

  在这一天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杀鸡宰鹅,办年货最为重要,这一天,每个商场都挤满了人,家家户户都要一次性准备好东西:倘,饮料,干货和各种各样的东西。

  办好年货,家家都必须大扫除一次,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把屋里屋外打扫一尘不净,寓意把一切不好的东西全扫除干净,企盼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接下来就要贴对联了。门外的红对联是必不可少的`,对联上写的话五花八门。再贴上大大一个“福”,就大功告成了。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每个人除非万不得已,定要回家吃团圆饭。一家子的男女老少聚坐在大饭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人们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吃过饭,边看着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家边互相聊着这一年里自己遇到的逸闻趣事,说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津津有味。屋里洋溢着大家欢快的笑声。人们在外边玩耍,放鞭炮。只听“砰”的一声,绚丽的烟花飞上了漆黑的夜空,一下子就炸了开来,“花瓣儿”顿时被洒满了天际,天被照得亮如白昼。各色的烟花一朵连一朵绽放在天边,它们盛开了一会儿便又陨落,但仍为天空增色不少。

  除夕之后便是正月初一,人们什么也不做,都在休息,店铺都不开门,到处都很安静。但依旧能听到鞭炮声。

  正月初三,这一天人们都要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小孩子这下可开心了,可以收红包嘛!数钱数到手抽筋。

  元宵上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歇。人们在这一天个个都喜气洋洋,到晚上,几乎整个村都是亮的小孩子在放花灯,累了,回家看电视吃元宵,之后再放鞭炮玩耍。

  正月十九,春节结束,人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中,大人上班,小孩上学。

  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风,”这个大民族需要我们个个去认识了解,感受其的魅力,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

  

家乡春节的作文 篇2

  我的家乡是黄海之滨的一个美丽而悠闲的小城------东台,我的童年生活也是在那儿度过的。我喜欢家乡飘满粽叶香的端午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但最让我回味无穷的还是家乡热闹非凡的春节。

  每年除夕这一天,我们家可忙啦!爷爷奶奶早早就起床准备着晚上的年 夜 饭,爸爸妈妈要挂灯笼,贴对联,我的“任务”就是忙着放鞭炮和烟花。

  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全家老小都要早早起床。干什么呢?找硬币!这可是我们家乡人过年最有趣的活动了。奶奶在除夕睡觉前把硬币扔在客厅的`每个角落,谁会在初一早上先拾到硬币,谁就是这一年最有福气的人。我们家我可是最有福气的人,因为每次都是我第一个拾到硬币,怎么会那么巧呢?其实是爷爷每次都会悄悄告诉我硬币扔在什么位置。拾了硬币后,我们就开始吃早饭了,初一的早饭一定要吃汤圆、红枣和大糕(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红枣的寓意是日子过的甜甜蜜蜜,大糕的寓意是步步高升)。吃过早饭后我们就全家出动到亲朋好友家拜年了。只见大街两旁的房子上全贴上对联,门前挂着灯笼。路上不管遇到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人,大家都会互相问好,送去祝福!人们穿着各式各样的新衣服,漂亮极了!

  瞧,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老师点评:过春节真热闹,找硬币乐淘淘!

家乡春节的作文 篇3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春节是寒假的开始,是在美味佳肴里流连,是拿压岁钱的日子。而对于大人们来说春节又是一个忙碌的开始……

  中国人的春节不同于外国人,在外国1月1日元旦后便是新一年的开始,而在我们中国,到了农历正月初一才算真正的过年。当然,在中国每一个地方的春节习俗都是不同的。

  就拿我们余姚这个鱼米之乡来说吧。农历中的最后一天被称之为“除夕”,在这一天里,全家人要坐在大圆桌前吃一顿年夜饭,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餐桌上都要留下一条鱼,寓意“年年有余”。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1983年央视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了中国人的“新民俗,新文化”,是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华丽的舞台上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绚丽的红绸在半空飞舞。雅俗共赏的相声让人开怀一笑,惊心动魄的杂技让人叹为惊止,宛转悠扬的歌声让人萦绕耳畔,优美动人的舞蹈让人浮想联翩……当屏幕上出现一个个跳动的数字——“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新年的钟声在此刻敲响,十三亿中国人民一起欢呼起来,窗外的礼花似乎在为新一年的到来而欢呼喝彩。天空,在那一刻不再是一片黑暗的,礼花把它照耀得是如此绚丽多彩。在那一刻我们也又长大了一岁,以更加矫健的步伐迈向我们的黎明……

  辞旧迎新,当太阳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要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散发出他无穷无尽的光芒时,勤劳的人们已经在自家的门前贴上了春联、贴上了“福”字。当然这贴春联和贴“福”字也有很多的讲究:由于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而“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人们就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在这一天,走亲访友当然也是少不了的.。父母都会带着孩子们到亲戚朋友家给长辈拜年。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而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传说中,中国古时候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在吴曼云《压岁钱》这首诗中写道:“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放爆竹也是中国的民间习俗之一,爆竹亦称“鞭炮”、“炮仗”,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最早的爆竹是人们焚烧竹子而发出的巨响,用来吓走“年”。而现在,放爆竹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尤其是孩子们)欢度春节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这种活动,虽然可以给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可是却大大影响了自然环境,严重的还可能引发火灾,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少燃放烟花爆竹,以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保护我们的自身安全。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很多描写春节的古诗比如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文征明的《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还有林伯渠的《春节看花市》:“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家乡春节的作文 篇4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风味。

  春节前几天,家家都很忙,这几天要买很多的东西。大人们买吃的,穿的,喝的,用的。老人们齐收灌香肠、卤鸡蒸鱼准备年菜……这样一直要忙到腊月二十七八,小孩子就只需要静静地等待春节的到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盼啊,盼啊,终于把春节盼来了。春节真热闹。大家都要穿新衣,还要贴红的对联和吉祥的'年画。贴上红红的对联,年味就看得见了。妈妈和奶奶则早早钻进厨房忙碌,准备一年里最重要的一顿饭——团圆饭。那天除了万不得已,家人都要赶回家一起吃这顿饭。

  正月初一的早上都要吃饺子,街道也不是像以前那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了,不时从门缝里飘出来的菜香就是人们欢声笑语地诉说着幸福美满。

  正月初二要给自己的长辈和亲戚拜年,去时一般会带上点礼品,来表达自己的诚意与祝福之意。走亲访友之间,最快乐的也许就是我们小孩子了,我们可以拿到很多的压岁钱,还能自由自在地玩耍。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家家都要吃元宵。吃完元宵表示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正月十六,上学的上学,下地的下地,外出的外出,年味这才渐渐散去。

  家乡的春节是快乐的,我爱家乡的春节。

【家乡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家乡的春节作文07-03

春节家乡作文12-13

春节家乡的作文09-29

春节的家乡的作文09-29

春节的家乡作文11-08

作文:家乡的春节11-08

【精选】家乡的春节作文08-03

家乡春节的作文(经典)08-16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08-04

《家乡的春节》作文(经典)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