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的作文4篇(经典)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的的作文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节的的作文 篇1
话说到春节习俗,大家一定七嘴八舌大发议论:“吃年糕!”“放烟花!” 在北京,人们习惯把放烟火称作“放炮”.今天我不说别的,就说说我第一次“放炮”的经历。
我从小到大一直只看人家放烟火,自己没有放过。今年除夕夜,我亲自体验了点燃导火索那一刻的快乐。起初,我躲在门卫室里透过窗棂看着外面的火树银花。可一仰头,我只看到白得刺眼的天花板,心里真不爽。可一出门,我的眼睛就被火药味熏得睁不开来,加上刺骨的寒风感觉就像到了边疆战场上一般。我刚要往回走,就被爸爸叫住了:“心心,不想沾点新年的好福气么?”“我可不敢,我看你们玩吧!”我满脸堆笑地说。“有什么好怕的?就来一箱‘火树银花’吧!”“什么?‘火树银花’?那个气势大如千军万马的……”我话说到一半,爸爸已经把一个老大的烟火筒搬到我面前了。我想:既然如此,不如斗胆放一个吧。
我手里紧紧攥着点引线用的香,一步一步走到大家伙跟前。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紧张地把引线点燃着,导火索冒着火星飞快地向烟火筒烧过去。“哇呀呀,快跑!”我吓得连火花都不敢看一眼,便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跑回了门卫室。
“嘭嘭嘭!”“嗖嗖嗖……”,一束束耀眼的彩光直冲云霄,“啪啪啪……”那一束束光线突然炸开,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的花朵向四周飞去,似一朵朵闪光的`菊花,光彩夺目。那美丽无法用语言形容。只看见五颜六色间,金色的火星如流星雨般划过天际,落到人间;那紫色的与白色的组成了一把大扇子;那红的和绿的爆开成了一朵美丽的蒲公英……
马上午夜十二点了,北京上空早已成了姹紫嫣红的“空中花园”.“旋转舞台”、“大地花开”、“金玉满堂”、“菊花盛开”、“莲花争霸”……还有好多说不出名堂的礼花与耸入云霄的中央电视塔在首都的夜空中相映成趣,十分壮观。天上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地下霹雳啪啦震天动地。
在这欢乐的时刻,我不禁怀念起远在无锡的老师和同学。我多么希望能和大家共同分享新年的好福气啊。在此祝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新年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学业进步!
春节的的作文 篇2
走进每一条大街小巷,听见的是人们对他人的声声祝福;来到超市出口,瞧见的是人们大包小包地把年货买回家,为的是煮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来到小区的娱乐天地里,总能看见小孩子手拿糖葫芦,脸上洋溢着天真的笑容。这就是福州的春节。
春节差不多是在腊月下旬就开始了。腊月二十四过小年,那天晚上每家每户都要在灶台上摆上甜点,端出小酒,来祭拜一下灶公灶母上天为天帝汇报之时,人们想让他们在天帝面前美言几句,让人间风调雨顺,便摆出甜点。这就是福州的小年。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都亮着灯,吃着香甜可口的年夜饭,不时传来亲朋好友碰杯声和声声的祝福。亲人们的祝福声与外面鞭炮齐鸣的声音混在一起就像一曲千人大合唱。各家门外早已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阳台上还挂着两个大红灯笼,上面的团寓意来年幸福平安,放眼望去,几乎每个人家里都挂着一个红色的中国结,整个小区充满了喜庆的气氛。酒足饭饱之后,全家人坐在沙发上,磕着瓜子,聚精会神地看着精妙绝伦的春节联欢晚会。待到零点,鞭炮声响彻云霄,烟花像子弹似的,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花,为福州的除夕夜增添了几分色彩!
新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人们早早的起床,穿上崭新的衣服,从柜中拿出香,上山拜佛烧香,以求来年全家幸福平安。
正月初三初四,人们在家闲着无聊,纷纷外出旅游,为这个春节增添一些情趣。
元宵可是春节的重头戏。这天晚上许多人饭后都带着家人去赏花灯。但最具独特魅力的要数马尾灯展了。这里的花灯不计其数:有祝福灯、团团圆圆灯、三星高照灯、骏马飞驰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一边赏花灯,一边听着悠扬的'音乐。这时都么美好的灯展啊!
正月十六春节结束了,大人们上班,小孩们上学。此时的天气渐渐暖,太阳公公的脸上也挂着慈祥的微笑。这就是福州的春节。
春节的的作文 篇3
过春节,庆新春,年拜完了,亲串遍了,肉吃过了,酒喝足了,还要尽情地玩一玩、乐一乐。人们对春节的兴致一般要从正月初一延续到正月十五夜晚,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既然是夜晚,就要有光亮,必然要张灯。
小时候,过完大年初一,便翘盼正月半。一俟到晚上,吃了圆子,便吵闹着点上传统的兔子灯,或在大人的陪伴下,或与小伙伴们三五一群、四个一党地上街玩灯、观灯去了。
那时不像现在的灯,五花八门,高档得很。记得占据我整个童年的,是那只爸爸做的装有四个小木轮的红彤彤的五角星灯,恰恰迎合了那个时代的时髦和取向。因每年仅有四五天玩的机会,所以五角星灯保存得较好,偶有破损,父亲就用红纸重新糊一下,又成新的了。如此年复一年的,从我三四岁起一直到小学毕业,这一"红星"成了我的."唯一",但我却感到非常满足、自豪和威风。因为那时不是每家的小孩都能拥有一盏属于自己的灯的,大多只是用河蚌壳做的"歪歪灯",或学着冰心文章中做的"小桔灯",更多的是空着两手跟着有灯的孩子后面奔跑、吆喝了。
那时的我,每每拉着红星灯,昂首行进在小伙伴队伍前头,总觉得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也在跟着我走。于是便很神气,仿佛天与地、人与星已经融合在一起了。那神秘的氛围至今还铭刻在脑海里。
岁月在风雨中穿行。后来,当我也成了父亲,一双儿女蹒跚学走路的时候,每到正月,都要带兄妹俩去买灯,但心境已经与我小时候有些不同。看儿子玩着"金猴",见女儿挑起"荷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灯嬉戏,心中涌起一股浓浓的欣慰。节日是永远属于孩子们的呀。
置身于元宵节街头、广场那灯火辉煌的海洋,观赏着花样繁多的花灯,不免感慨。民俗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有意义也有情趣。试想,正月初一十三亿人都说吉利话,都穿漂亮衣,举止都讲文明,这不正是中华民族内在凝聚力的生动体现吗?千灯竞放,游人如织,锣鼓喧闹,火树银花,令人疑是走进童话世界。我不禁想起古代文人骚客所作的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等诗句。
民俗文化的沿袭与变更,也会刻上一个国家物质文明进程的年轮。譬如这元宵灯节,"十三上灯,十八落灯",为亘古的传统;"上灯圆子落灯面",是久远的食俗。我们小时候传唱的"高灯圆子落灯面,今年吃了望明年"的童谣,放到现在,孩子们就很不以为然。圆子和面条,有什么望头?是啊,生活困窘的时代,一年能有几次吃到圆子和面条呀?那就只能借助节日来满足生存的欲望了!
又如,在古人信念中灯星互代,放灯即为迎来诸星,求得丰收太平。现在,大街小巷、商店门楼霓虹闪烁、张灯结彩,文化外延大大丰富了,它昭示着现代文明和社会稳定。至于人们扶老携幼,上大街玩灯、观灯,欢歌笑语从内心深处飞出,则彰显出社会的繁荣与祥和。
元宵街头观灯,寻找童年的欢乐,追忆似水年华。现今的孩子生活丰富多彩,小点的孩童也许不再会痴迷于那些传统的手工制做的灯了,长大的孩子也许正迷恋于电脑网游……然而,在天下父母心中,孩子永远是最明亮、最好看的一盏灯。所以,现在看满街的儿童挑灯嬉戏,看店面彩灯如火龙欢腾,看孩子们手中各种异彩纷呈的灯,感到极其亲切,心中似乎也点燃了那盏最明亮、最好看的暖暖的灯。
于是,我仿佛又回到童年,拉着红星灯,行进在小伙伴队伍前,觉得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又在跟着我走……
作者介绍 倪道辉,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已出版散文、诗歌等文学专著9部。
春节的的作文 篇4
二零xx年过去了,迎来了二零xx年。到了大年三十就送走了牛年迎来了虎年。这天晚上,出门在外的.人们都要赶回家,一家老小围坐桌子旁吃团圆饭,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
记得去年三十那天,我和妈妈一起贴对联,吃团圆饭,看春晚。爆竹次第地响起来,礼花在空中绽放,点缀着西安的夜空。外面火树银花,欢闹声不绝于耳。我拿着一些花炮,拉着妈妈下楼放炮。我买了一些小型花炮,有开心果,芭蕉扇,降落伞等。
我们还点着灯笼看别人放花炮。十二点钟声敲响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起来了,我向妈妈大喊着拜年,我知道我又长大了一岁。
【春节的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的春节的作文01-13
春节作文:春节09-13
春节春节作文11-28
春节春节的作文09-22
愉快的春节春节作文11-27
春节家乡的春节作文07-03
推荐春节春节作文04-20
(精华)春节春节的作文04-29
我的春节春节作文04-05
春节作文作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