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演讲致辞>导游词> 陕西的导游词

陕西的导游词

时间:2024-02-04 10:12:48 导游词 我要投稿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那么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陕西的导游词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1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临汾旅游。我是x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x,在这为期三天的尧都之旅中将由我和我们旅行社的xxx共同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的服务能够给您的旅途提供方便,让您游的舒心,玩的放心。

  为了方便大家几天的游览活动,我先将临汾的基本情况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方便大家随后几天的游览活动。临汾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黄河中游东岸与太岳山之间,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0多万。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纵穿全市。这里拥有点燃人类第一支火把的光荣,传说黄帝时代的仓颉在这里发明了汉字,中国历史上第一帝第一都均诞生在这里。帝尧之都平阳就是现在的临汾市(尧都区),春秋时期,晋国之都新田就是现在的侯马市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基业就在这里奠定。1953年挖沙时一铲挖出个丁村,3枚人齿化石的出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那部分缺环,中国历史好象在那时一下子也就完整了。

  悠久的历史,壮丽的山川造就了临汾市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就是号称天下第一黄色大瀑布的吉县壶口瀑布。

  壶口,作为大禹治水“引山表木”的第一标记早已名垂史册。她包含着我们先祖自强不息的精神,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铭刻着古老的黄河文化印记。可以说,壶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见黄河心不死”,从临汾出发,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的游览车已经驶入壶口景区,大家请拿好自的随身物品依次下车,,注意安全。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左手方向的十里龙槽,龙槽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滚滚的黄河水千万年来冲刷切割的结果。由于壶口瀑布终年累月的向下冲击因而在河床上留下一道深壕,而且每年都在加长,至今已有10里之远,恰似一条匍匐在地的长龙,故名十里龙槽。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2

  各位好!,我是李导,今日带大伙儿去访问秦始皇兵马俑吧。

  在我背后是一个弧形服务厅,这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风景名胜。大家猜一猜它是啥风景名胜?它便是被称作“全球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坐落于在我国陕西临潼县骊山锦东庭园下河村周边。已经挖掘三个俑坑。大家赶到的便是在其中较大的秦始皇兵马俑坑,即一号俑坑。大伙儿能够 把这种照到。哦,你独自一人来的,我帮你拍个有秦始皇兵马俑作情况的相片吧。来。一、二、三四季豆!

  我们来参观考察一下秦始皇陵墓吧。请成年人带上大家的小孩。另外,也请大家管好自己的手,不必乱丢垃圾。大家往里走,看这就是秦始皇陵墓,它是效仿始皇帝之前住过的城堡完工的。秦始皇陵墓园呈南北方长,物品宽的`正方形。全部公墓用两条院墙排成的,呈“回”字型。这就是它的奇妙之处。

  大家赶到的是秘境大概的部位。由于秘境掩埋的很深,又再加上里边有十字弩行政机关,因此我们不能去参观考察。但是,据《史记》记述,秘境的吊顶天花板上勾勒着太阳光、月儿和星空,也有人工合成地面,大地面上拥有高山、花草植物和江河。河流是用液态水银做的,闪闪发亮,出现异常漂亮。

  大伙儿,此次的度假旅游告一段落。大家一定很开心对吗?大家都玩得那么高兴,期待大家可以记得我。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3

诸位游人:

  大家好!我是大家此次华山之行的导游员,顾诗吟。我将带大家一起去游玩这漂亮的华山风景。

  我先给大伙儿介绍一下华山吧。华山,是《自然文化遗产名录》里的一处盛景,或是我国AAAAA级旅游景区哦!

  大家如今到的地区是玉泉院,有关这里有一个故事。唐代的金仙小公主在山顶镇岳宫玉井中洗头发时,一不小心将玉簪子掉进了水里。返回玉泉院后,用山泉水洗手消毒时,发觉了玉簪子,就了解这一玉泉眼与玉井互通。因此给这一泉起名叫玉泉,玉泉院也因而而出名。

  这儿便是华山更为知名的地区-长空栈道。大家脚踩的`地区只是容纳下一个脚板。腰上的绳子能够维护大家,因此别害怕。诸位上来吧。

  走完长空栈道,就赶到了沉香木开山处。这儿也是有一个传说。三圣母和一个人间小伙恩爱并结婚了。因为犯了清规戒律,她亲哥哥二郞武将三圣母趴在了华山下。生了个小孩叫沉香木。十年后沉香木了解实情与二郞神对决,在诸神的协助下击败了二郞神,解救了妈妈。

  这里,便是鹞子翻身,诸位游人确保安全,在这儿休息一下吧!

  华山的美丽的风景太多了,今日看不见。明日再然后游玩吧。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4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就是钟楼,位于西安市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观,随着城市中心的东移,到了明神宗万历10年,将钟楼来了个整体拆迁,迁至今址。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楼高36米,重檐斗拱,华丽庄严。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砖砌成。楼身为正方形木质结构,外面以回廊环绕,里面为二层楼,楼内有木梯盘旋而上。楼内上下两层正方形大厅里,陈列着明代以来各种名贵瓷器及红楠木家具,四面门上布满浮雕画,风格厚朴生动。楼顶为四角攒尖结构,上面覆盖着碧绿色的琉璃瓦,顶端大圆顶高5米,金光闪闪,辉煌灿烂。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小得多。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在这口钟收藏于西安碑林。据说,钟楼从迎祥观迁到今址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但景云钟却怎也敲不响了。没有办法,只有另换。为了将景云钟移到新建的`钟楼上,当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桥,利用桥面斜坡把景云钟运到了钟楼上。据说"桥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钟楼内西墙上嵌刻有《钟楼歌》和《钟楼记》碑刻。《钟楼歌》是当年修建钟楼的陕西巡抚龚懋贤在解职赴京时登楼所赋。诗中对钟楼做了热情的赞颂。《钟楼记》是督修过钟楼的巡抚张楷所作,详细记述了钟楼的身世。在钟楼的门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画共64幅,其中有木兰从军、嫦娥奔月、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等。建国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对钟楼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修葺,使这座古建筑又焕发了昔日的风采。

  与钟楼遥遥相对的是鼓楼,楼底门洞为南北向,北通北院门,南达西大街。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与钟楼是姊妹楼。在鼓楼的第一层北面有一面巨鼓,与钟楼上的晨钟形成暮鼓,所以称为鼓楼。楼体呈长方形,基座的门洞高与宽均为6米,洞深38米。鼓楼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顶,重檐三滴水。楼分上、下两层。南北檐下各有一块匾,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刻书:"文武盛地",北为咸宁县书生李允宽书写"声闻于天"。在鼓楼的外檐都饰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绘云形图案,古色古香,十分美丽。钟鼓楼交相辉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丽壮观。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5

游客朋友们:

  眼前就是著名的晋陕大峡谷,母亲河黄河就流淌在我们的身边,到了这里,我们就进入了壶口瀑布旅游区,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4A 级旅游区,壶口是最能代表黄河以及黄河文明的地方。

  您听,那远处传来的隆隆声就是壶口在轰鸣在咆哮,激荡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胸。早在《尚书. 禹贡》中记载,“盖河漩涡,为一壶然”,故名。

  壶口瀑布风光,随四季而变换。时值桃红柳绿之际,风和日丽,远山开始披上一层淡淡的翠绿,然而,上游的冰凌仍不时飘浮而下,汇聚在壶口瀑布的上游宽阔的河道,继而倾泻跌下,如山崩地裂,琼宫惊倾,激起玉屑冰晶,四处抛洒此时之山光水色,显得格外妩媚。倘若大雨滂沱,或阵阵春雨之后,黄河壶口瀑布,若黄龙腾云驾雾而来,只见风雨烟雾,弥漫天空,天地水三体一色 “四时雾雨迷壶口,两岸波滔撼孟门”再恰当不过了。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若自天上降落下来,跌落到顽石之上,溅起无数的水珠,眨眼之间便化成了缥缥缈缈的云雾,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道道绚丽的彩虹,横跨苍穹。河水随后又冲落进偏西的一个深槽,奔腾着流向下游。此情此景,恰如“涌来万岛排山势,卷作千雷震地声。”“映日彩虹连山水,满天风雨不见云”。

  您看,河道中那块忽隐忽现的宝石,传说是伏羲和女娲成亲时的媒石。

  沿着左手方向我们看到的长长的航道就是曾经旱地行船留下的'遗迹,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和血水写出的一部血泪史。

  望着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清晰的航道,我们耳边仿佛又回荡起:“嗨,嗨哟哟,嗬嗨“的号子声,号子声声,回荡山谷,也是中华民族永不低头 ,顽强不屈的性格写照。

  今天游览壶口瀑布景区已接近尾声,在这黄河岸边我们郭下村的村民将为大家表演与黄河息息相关的壶口斗鼓,在雄健与娇媚中让我们感受壶口,或许闭上眼睛,你会感慨唯有这样的人,这样的鼓声才能与壶口相容,与黄土相容,与祖国相容。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6

诸位游人小伙伴们:

  各位好!!我是景区讲解员小导,热烈欢迎大伙儿赶到秦始皇陵墓博物馆参观考察。秦始皇陵墓博物馆是以始皇帝兵马俑博物馆为基本,以始皇帝遗址博物馆为借助的一座大中型遗迹博物馆。今日我来领着大伙儿参观考察这“全球第八大奇迹”——始皇帝兵马俑博物馆。它往往被称作“全球第八大奇迹”,是由于1978年9月法国总理希拉克在参观考察后说:“不要看金字塔式算不上真真正正到过印度,不要看秦兵马俑,算不上真真正正到过我国。” 此后,“全球第八大奇迹”便变成秦兵马俑的代称。

  那麼在参观考察以前,使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被称作“千古一帝”的始皇帝。始皇帝,我国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位皇帝,姓赢名政,他十三岁称帝,二十二岁冠冕亲政,39岁时扭转局势,一统天下,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中华民族封建社会——秦。统一之后,秦王赢政觉得自身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皇上,为了更好地推进统一,提升执政,始皇帝创建了以皇上为管理中心的三公九卿规章制度;以郡县制替代分封制;同统一法律法规、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修建通往中国各省的“驰道”、“直道”;统一车轨、统一思想、焚书坑儒、为北击匈奴、南平市百越之地;于北京修建万里长城;在南方地区开掘桂林大运河;秦朝的疆域慢慢扩张。

  1973年4月,几个农户在耐旱钻井时出现意外发觉了很多陶俑碎片和古时候黄铜武器逐渐,经考古学家的勘探、挖掘,现阶段共发觉三座秦始皇兵马俑坑,大家依照发觉的顺序编为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

  如今,呈现在您眼前的便是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它是全部军阵的行为主体,也是三个俑坑中较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宽62米、均高为5米、总面积为14260平米,等同于2个足球场地那么大,为矿坑土木工程构造。经检测,看发掘出陶俑6000余件,装甲战车50余乘,是一个装甲战车、步兵团混和编队的正方形军阵。一号坑由后卫、行为主体、副翼、控球后卫构成,全部精兵股票基本面东三十而立。后卫分三排,立在俑坑最东端的木栈道里,均手执长兵器;南北方两边合尾部各自站着一列朝向外的战士佣,她们是矩阵的二翼合控球后卫,出任着全部军阵的警示每日任务,避免对手拐弯抹角或从身后袭击;在由10道隔断墙分隔的11个走廊里,排序着38路朝向东的纵队,各路正中间都排有驷马装甲战车,而陶俑则身穿盔甲,手执长兵器,她们是一号坑的行为主体。参观考察到这儿,有些人便会问,像那样大气磅礴的秦始皇兵马俑是怎样制作出去的呢?大家说秦俑的制作过程可以用四句话来归纳。即“橡塑制品融合、按段制做、入窑烧造、出窑绘彩”。她们是以土壤为原材料,橡塑制品融合,再加上推、捏、刮、刻等手法,随后烧造而成的,烧造时的溫度一般在950——1050℃中间。

  如今大家来参观考察二号坑,二号坑是1976年4月23日发觉的,坐落于一号坑东端往北20米,总面积仅有一号坑的一半,约为6000平米,据推断可发掘出陶俑、陶马1300余件。二号坑是一个由步兵团、骑兵队、车兵、弩兵一同构成的曲尺型军阵,由四个一部分构成。第一个是弩兵阵,在俑坑东端突显的一部分;第二个是坐落于南半部的车兵阵;第三个是坐落于中间的坐落于中间的由装甲战车、车兵、步兵团、骑兵队混编的纵阵;第四个是坐落于北半部的骑兵队阵。这四个矩阵有机结合,能守能攻,防范意识工作能力强,反映灵巧,可谓是“大阵套小阵,大营套小营,胡链有阵,营中有营”,是那时候全世界反映更快的军阵。二号坑是已经挖掘中的俑坑,经基本发掘,发掘出了许多典型性的陶俑,在其中有将军俑、跪射俑、立射俑、骑兵队俑、边将俑等。如今大家见到的便是跪射佣,他左脚蹲曲,左腿跪地,上半身伸直,双眼凝望右前方,手握着十字弩,做准备枪击状,造型设计真正而唯美,是秦兵马俑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品,再看一下边上的这座大将佣,他戴着双卷尾鹖冠,身穿双向战衣,脚踏翘尖履,双手交叉做拄剑状,看起来气宇不凡,甲衣上一共有8支花结,表明出他军阶的高雅,塑展现出了一位果断明智的秦兵高級指挥者的品牌形象。

  大伙儿很有可能都听过“运筹帷幄于帷幄当中,决战于千里”这句话至理名言,那麼始皇帝的这支地底部队,它的指挥系统又会是哪些的呢?坚信三号坑的参观考察可能给大伙儿一个令人满意的回应。三号坑是三座俑坑中最少的一座,总面积仅为520平米,平面图呈凹字型,仅有四马、一车和68件陶俑。坑内战士围绕周壁、两组想向,夹道式排序,手上所持的是一种无刃武器——铜殳。在二号坑的北宅子内还发觉了残鹿角一件,小动物朽骨一堆,可能是特供战争占卦或祷告常用的。纵览三号坑的合理布局并融合历史资料剖析,权威专家们得到了一致的结果,这儿是全部军阵的指挥系统——军幕。

  假如说秦始皇兵马俑是惊喜,那麼铜车马则是惊喜中的惊喜。1980年在秦陵西边20Km,挖掘发掘出了二座大中型绘彩铜车马,依照发觉的次序各自取名为一号和二号铜车马。那时候他们都被埋在了7米深的泥潭,外边用一个木椁装着,因历史悠久木椁腐烂,上边回填土压力,铜车马被砸成3000好几个残片。但幸运的是,车马坑未被盗窃,车的初始部位,车舆构造、系架关联基本上清晰,历经考古工作者近八年的修补,总算修复了原状,在其中秦陵一号铜车马修补技术性在1997年得到我国科技创新二等奖。据考资格证书,这二辆铜车马的`容积均为真车真马的1/2,他们随处全是按照真人版、真车、真马生产制造的,那时候始皇帝以前五次巡街天地,这两搭车便是始皇帝运输队中的二辆。当初,这两乘铜车马的颁布曾使多少人惊叹不已!因而他们被称作“青铜器之冠”。

  下边,大家见到的是二辆铜车马修补后的商品。铜车马是秦始皇陵墓的随葬品之一,代表着皇上銮驾的一部分。前车驾驶者站起开车,后车开车座姿开车,依据古时候的“立柱式为高,座式为安”的标准,大家把前面的车子叫“车床”,车后叫“安车”,是供主人家交通出行搭乘。前车“车床”车身较小,通长2.25米,高1.52米,总重1061KG。高高地停车棚盖似车箱扛起的一柄伞,既能遮光躲雨,又使搭车者远眺四周,“伞”顶正圆形,车箱为横着正方形,由于古代的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每一个车轱辘上面有三十根辐条,古人以三十天为一个月,以车轱辘代表着日月轮换。当车辆旋转起來,驾驶者立身在其中,头上天,脚踩地,就将一个“天圆地方”,日月循环的宇宙空间意识蕴涵在其中。下面,大家看二号车“安车”,安车构造比较繁杂,通长3.17,通高1.06米,总重1241KG。车里有一椭圆型的停车棚盖,车箱分成前后左右两室,前处理室较小,供御手搭乘,后室宽敞,有三窗一门,是主人家搭乘的。该车也叫辒辌车,窗门“开之则凉,闭之则温”。公元,始皇帝在第五次巡境中途病亡于河北省沙漠,就用的是这类车带回西安的。

  始皇帝秦始皇兵马俑自开放至今,已接受了国内外游人4000多万元人,但现阶段发觉的仍仅仅秦陵的冰山一角,伴随着历史博物馆的完工,我坚信在很近的未来,秦陵会以全新升级的外貌迎来五洲贵客的来临。到时候,热烈欢迎大伙儿再度光顾!

  好啦,今日秦兵马俑历史博物馆的解读到这儿就结束了,谢谢你们。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7

  诸位宾客、诸位游人:各位好!,热情欢迎你到红石峡湿地公园。经权威专家评定和中国旅游局准许,红石峡湿地公园变成我国AAA级旅游度假村,它是本市现阶段惟一荣获此头衔的度假旅游地。

  大家如今所在的部位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之乡——九边重镇榆林市成北5千米处,这儿从古至今是汉中华民族与北方地区匈奴人失之千里的边疆交通要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最北端与毛乌素沙漠及鄂尔多斯市台地南麓接合部,也是黄土高坡农耕文明与蒙古大草原游牧人文化艺术的交界地区,赶到这儿,沙漠与边地风景一览无遗。这儿初始的生态环境保护、一尘不染的清爽气体和海滩与湖水组成奇妙、优美的自然美景,呈现“当然的美,美丽的当然”,是塞上江南榆林市的“童话王国”、“世外桃源”。这儿另外是塞外历史人文名胜古迹红石峡系列产品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古长城从园里穿越重生,历史遗迹点将台和西夏王李继迁墓经修补在这儿再现,这儿还蕴含着很多迷人的传说故事。湿地公园还有一个较大的特点便是这儿包揽了陕北高原文化艺术的精粹,坚信会给每名游人产生幸福而愉快的情绪。如今,请大伙儿可愿踏入这座融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与陕北高原文化创意的圣殿,去作一次美丽的成果展。

  大伙儿最先见到的是矗立在大家眼前的生态公园大门口。仔细的游人会注意到,它是一块整个,它高2.4米,长6.3米,来自于瑞泽富沃的家乡佳县的大山深处里,陕北高原文化艺术中一个关键的构成部分便是石文化。上边所书的“红石峡湿地公园”好多个粗字是新任市委秘书长周一波在公园视查时所题。

  大家再看这个大铁门,它有一个很不同寻常的特性,两边高、正中间低,合上以后很象陕北窑洞的窗子,那样的大门口别处是十分罕见的。喻意“吉祥如意很长时间”的安全通道,所有由陕北高原青石板筑造。两侧有“花开富贵”“九子华表柱”,说白了道上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柱前停一停,好运到升高。这种石柱县所有采用知名的清涧石块,由绥德四十里铺的民俗匠人雕出,充足呈现了陕北高原石雕工艺品造型艺术的迷人风采。

  如今大家赶到的地区是陕北剪纸馆。这儿选用的是典型性的陕北高原农村小院工程建筑。大河岸上的'别人,一般都选用从河中谋取的尺寸匀称的石块来彻墙。如今陕北高原的乡村也是有很多别人选用这类彻墙方法的。庭院两边采用了24幅超大剪纸画做墙,內容有社火、工作、民风民俗等,他们的创作者是知名的陕北高原第一剪——郭佩珍,她如今早已是83岁大龄的老年人了。大门口所列的是陕北高原乡村普遍应用的碾盘和磨,陕北人常常吃的米发糕、钱钱饭就是以这儿生产加工出去的。大家眼前的影壁能够使各位在方寸之地玩遍榆林古城的八景:“龙穴藏珍、红山落日、北河漱月、芹涧春香、骆驼峰拥翠、柳河秋景、寒泉冬蒸、南塔凌霄。”

  影壁的这里是陕北高原知名的当地美术家板栗明所绘的《九边重镇老榆林》,它是一幅体现老

  榆林市面貌的美术作品。出来大家赏析具备时代特点的绿色生态八景,有纸镂八荒、高原地区吹打乐、红峡映台、幽冢故居、百石遍布、碧湖映柳、沙疑南渡、潭虹霞蔚。“纸缕八荒”是剪纸画全球。这儿选定的便是在我国全国各地很有象征性的一些著作。这幅剪纸画便是陕北高原风俗习惯的一个主要表现......这幅大中型剪纸画是剪纸艺术艺术大师郭佩珍用四年時间裁成的《佳县县城全景》。郭佩珍是著名陕北高原甚至全国各地国外的民间工艺高手,根据这幅著作大伙儿应当对她拥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握。

  “高原地区吹打乐”,这尊雕塑作品高15米,是现阶段主要表现人物雕像中较大的一个,也是陕北高原较大的雕塑作品。系着白羊肚手巾的老大爷是典型性的陕北高原标记的代表,他所持握的唢呐是陕北人倾吐心里话的历史悠久传统乐器。老大爷自己唢呐的英姿飒爽,主要表现了陕北人世世代代顽强的高昂精神实质。

  “红峡映台”,游人可游玩缩微万里长城、点将台。点将台的台高、尺寸阶梯数、外场的桥台数与在我国的农历历法、节令相关,游人可寻找在其中奥秘。“幽冢故居”是修补了的西夏王李继迁的公墓。“百石林风景区”,是优选陕北高原自然石组合而遍布,在其中二块月牙结石回味无穷。“碧湖映柳”,湖虽小却分外清亮,据传说王昭君曾用此水清洗过脸。“沙疑南渡”,游倦走入沙滩上户外帐篷,望着悬在空中经过的悬空栈道,恍惚间置身于江南地区。“潭虹霞蔚”,湖堤坝口流水直泻,腾起雾水,阳光底下坐骑出七色彩虹,有云蒸霞蔚之奇趣。

  绿色生态八景足够熏陶意趣,它的外界园林景观壮观雄伟,內部园林景观则好像一处置身狼烟下的历史时间和当然的世外桃园,自然风光和自然景观获得极致融合。湿地公园还举行过冰雕展、滑草赛、摩托和车辆比赛等,给游客和社会各界给予了一展身手的机遇。无法记数的游客与亲人、情侣、盆友打开心的沟通交流,将全部的重担都释放出来于情深的山水之间。

  湿地公园希望能带来您幸福开心的记忆力。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8

  骊山是我国古今驰誉的景致旅行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国地,因此称为骊山,唐时临潼名昭应、会昌,骊山又曾因而改名为昭应山、会昌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始终是皇家园林地,离宫别墅众多。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货色连亘25公里,南北宽约13.7公里,海拔1302米,山上松柏长青,绚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而得名。《古迹志》云:骊山“崇峻不如太华,绵延不如终南,幽异不如太白,奇险不如龙门,然而三皇传为故居,娲圣既其出冶,周、秦、汉、唐以来,多游幸离宫别馆,绣岭温汤皆成佳境。”

  骊山美如锦绣,又名绣岭,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绣岭、西绣岭。 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斜阳里彤霞万状尤显壮观,“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昼夜,多少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位置做了适当而正确地概括。远在上古时代,这里曾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处;西周时,周幽王又在此上演了一幕“战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将他的陵墓建于骊山脚下,还留下了驰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唐朝时期,唐玄宗、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恋情故事,就连逃难而来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游玩吃苦,这是骊山沧桑的阅历,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见证。

  骊山不仅天然景观奇丽,而且有几十个闻名的文物景点胜迹,古往今来,骊山给人们留下美妙的回想,登骊山别有一番情趣。青石台阶路把有名的周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 石瓮谷、举火楼、遇仙桥、秤锤石、鸡上架、三元洞、风筝翻身等古迹连在一起。游人可拾级而上或乘坐骊山索道缆车登山至烽火台。纵目远眺,在茫茫八百里秦川上,渭河如一条玉带飞舞在绿野之间,俯视山下,风景如画,游人熙攘。

  骊山半山腰有一块上有金黄菌锈的巨石,眺望像老虎身上的斑纹。因此叫虎斑石,又因外形似一只蹲卧的老虎,也叫卧虎石。石上有一座水泥凉亭。这里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捕处。五十年代改名为“捉蒋亭”,并在亭内正面上方石壁上题词,叙述“西安事变”大略经由。近年改名为“兵谏亭”。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9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姜**,今天我们要到秦兵马俑去参观。

  1978发过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来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真正来到中国。”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它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陵兵马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一个俑坑最多有六千多个。

  再看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靴,手执缰绳。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为武士俑相貌各异,有的沉稳刚毅,有的英勇果敢,还有的慈祥含笑,可谓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了,要在九点之前集合。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10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到西安临潼出土的秦兵马俑参观。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是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的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

  现在已发掘出三个俑坑,每个俑坑中都有兵马俑,共八千多个。一号坑最多,兵马俑近六千多个。

  现在一号坑上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请大家向前看,这就是我所说的拱形大厅。大家请随我来到大厅上。请往下看,这些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大家现在看到的兵马俑似乎一摸一样,但是,如果仔细端详,就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下面我就来介绍几种兵马俑:

  这是将军俑,他身材魁梧,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一看就是久经沙场;这是武士俑,他们身高有米,体格健壮,手持兵器,整装待发;武士俑一旁就是骑兵俑,骑兵佣上身穿短甲,下身穿着紧口裤,右手持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下面,大家自己游玩,我提几点要求:

  1、大家不要在兵马俑上乱写乱画。

  2、果皮纸屑不要乱丢。

  3、小朋友不要骑在陶马上。

  祝大家旅游愉快!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11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灵崖寺位于略阳县城东南3公里处,依山傍水,坐东向西,依托山岩上两个天然大溶洞而建。寺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号称“故道明珠”,“陕南小碑林”。灵崖寺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崖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20xx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这里自古就是周边地区的`宗教旅游胜地,加之历史悠久,各种传说轶闻举不胜举。李白、杜甫、吴道子、李可染、于右任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有笔墨。

  寺庙依地势而建,山道依山蜿蜒,幽静雅致,路边古木参天,绿叶成荫。寺内有汉、唐、宋、元、明、清等历代碑刻,前洞洞壁四周也有不少摩崖石刻,具有很高的艺术和书法研究价值,例如武则天的造字刻石,杜甫诗作石刻,有宋哲宗皇帝御书碑等。其中公元172年的汉隶名刻《M阁颂》更是享誉海内外。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12

各位游客: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碑林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修盖的碑亭。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篡,专门讲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

  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后面是孝经原文。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底座由3层石台组成,上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卷云瑞兽。此碑由4块石头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称“石台孝经”。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13

各位游客:

  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现在人们又称宝塔山。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山上视野开阔,林木茂盛,山林空气清新,凉爽宜人,夏季平均气温较内低3~4摄氏度,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高耸于我们面前的这座古塔,始建于公元766~779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了。这座古塔在宋代曾经重修,金、明两代又予以修茸。现存塔高44米,塔基周长36.8米,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宝塔底层壁有南北两个拱门,北门内有阶梯,可缘梯登临塔顶。

  明清之际,均称这座塔为“古塔”。1937年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延安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心和总后方。“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成为无数革命青年和爱国人士向往的地方,这座古塔也焕发了青春,成为圣地的象征,延安的标志,于是便有了“延安宝塔”之称,古老的“嘉岭山”之名也被“宝塔士山”所代替。1956年8月6日延安宝塔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明以来,宝塔历经350余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洗礼,到全国解放时,已是弹痕累累,遍体鳞伤。新中国成立后,古塔也获得新生。陕西省、延安市人民政府曾于1959年和1984年两次拨出专款,对宝塔进行了全面维修。替换了塔体风蚀残砖,填补了弹洞,装设了楼梯,加砌了基座,并在塔尖安装了避雷针,在塔身檐角上环饰了彩灯。

  1996年国庆期间,我们拆卸了所有彩灯,在宝塔周围及塔顶层重新安装泛光灯;20xx年,延安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宝塔山实施了“点亮”工程,将宝塔和山体按照主题美观的要求安装了各种灯饰,每天晚上开灯2小时,便宝塔山光芒四射。从远处看,金碧辉煌,塔影亭立,景色蔚为壮观。当然,您可以登上这巍巍的宝塔,延安全城将尽收眼底,大可领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滋味。

  现在,我们来到了钟亭。在这个钟亭里悬挂的钟是明代的铁制洪钟,为明朝崇侦元年(1628年)铸造。该钟高150厘米,直径160厘米。钟的上部有佛教常用的莲花纹饰,下部有道教常用的八卦纹饰,是佛道合一的标志。这口钟原置于对面的太和山道观,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保安部把它移到这里,作为报警之用。

  铁钟音质清宏,余声久绕,可传方圆30~50公里。1938年11月日寇飞机轰炸延安时,这口钟发出报警的钟声,日机将延安炸成一片废墟,而它却像一名忠诚的卫士,岿然屹立于宝塔山崖,为保卫延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全国解放后,市委、市政府在恢复文物遗址中,就将这口铁钟悬挂于原址,供游人参观。

  大家向东边看!这座建筑物叫做望寇台,当年范仲淹镇守延安时,为了观察敌情,指挥作战,就在嘉岭山的最高峰修筑此台。此台建于最高峰,到了夜间,星辰逼临,好像伸手可滴,因此人们又称其为摘星楼。原楼已毁,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楼是1987年在原址上重建的。摘星楼周围有一古城寨遗址,至今仍有残缺的城垣和地洞,为当年指挥作战的工事与堡垒。

  沿摘星楼往下,向西延伸的这道土畔,是一段古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直到山下,通过南门与凤凰山的城墙相连。(南门的位置在现在育才小学附近,现在人们仍称“南门坡”现建材公司、凤凰税务所一带仍存有石砌城墙残垣。)

  摘星楼的北面,是一个约400平方米的大平台,这就是东岳庙的遗址。东岳庙始建于宋代,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延安知府王彦奇予以重建。宋、元、明以来,直至民国初年,东岳庙在延安周围很有名气,在佛教界也颇具影响。每年四月二十八日为庙会,据一些健在的老人介绍,20世纪20年代,宝塔山的庙会(东岳庙和鬼王庙)还相当兴盛。由于遭到历次战争的破坏,特别是1937年日本侵略者飞机轰炸延安后,东岳庙及宝塔山上的其他建筑物全部被毁。

  东北边那个独立的砖砌成的四棱台,是烽火台。烽火台是古代的一种通讯报警设备,如有敌情,夜间点火为号,白天燃烧柴草或狼粪生烟。据说狼粪燃烧时生烟更烈,垂直上升,便于观察,因此有“边关起狼烟之说”。范仲淹镇守延州(今延安)时,曾在那里修有烽火台,是一个黄土夯筑的'四棱台。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烽火台是1993年6月至9月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台高10.9米,台顶面积103.3平方米,台底面积253.8平方米。这座烽火台的位置选择绝妙,虽不在山巅,但视野十分开阔,登临台上,能看到东、西、南三川的尽头。自然,一旦烽火狼烟起,三川军民皆知。

  从烽火台往南,那山腰中的建筑群,是新修的茶社。那里原是嘉岭书院遗址。嘉岭书院,又称范公书院,最初为范仲淹所修。范公镇守延州时,一面筑城修寨,加强军事防备,抵御西夏进犯,一方面大兴学风,修建书院,广召三军学子,进行习文研究,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有见识的栋梁之才。

  明弘治年间在其遗址上重建嘉岭书院,当时修有正堂三间,内塑范公像;五经会讲堂三间,供诸子讲经教学之用;院内还植有松柏桃李树千余株,环境幽静,特别优美,对当时文化的发展起过很好的作用。清乾隆十六年(1738年)又重建。1979年修建茶社时,在书院遗址出土了《嘉岭书院记》石碑一遍,记载清乾隆十六年(1738年)重建事迹。此碑先立于书院遗址外,碑身已断为两截,文字也有所剥落,但大部分仍清晰可见。

  在烽火台下,距烽火台高约100米的延河之畔,有一口通河井。该井是范仲淹驻守延州时,特别为嘉岭山的守军供水而修凿的,后人称为范公井。井口呈椭圆形,井深24米,四周以块石围砌。虽历时近千年,井筒完好,被列为延安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宝塔山又一著名的景观——摩崖石刻。该处占地面积2864平方米,该石刻高6~7米,长260米,上面有历代文人墨客的手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范仲淹手书“嘉岭山”三个隶书大字。“嘉”是美好的意思,“岭”是指山脉。每字高3.68米,宽3.37米。因风雨剥蚀,字迹模糊,明朝初年曾加以深凿,后被涂成红色(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刻字的照片)。其南约50米处,还刻有“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说的是范公用兵如神,也十分珍贵。还有宋代石刻“高山仰止”、“出将入相”、“先忧后乐”、“重岗叠翠”、“云生幽外”、“嘉岭胜境称第一”、“泰山北斗”、“一韩一范”等刻字。摩崖石刻还包括近代伟人名人手迹百余幅,供游人欣赏品味。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年),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其先世为彬州(今陕西彬县)人,后徙家江南,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1040年,宋王朝任命韩琦、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

  范仲淹自请到延州,抵延州后,开始对延州地区的城防进行全面的整修和加固,其中就包括对嘉岭山的整修。当时,范仲淹把嘉岭山作为守备延州的重要阵地和指挥中心,因而予以精心修筑。以上介绍的望寇台、烽火台、范公井等就是其遗迹。范仲淹抵达延州后,励精图治,竭力医治战争的创伤,使得延州一线军心、民心大为振奋,实力也得到加强。于是夏人相诫说:“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范仲淹)腹中自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小可欺也。”

  范仲淹在延州戍边只有近一年时间,但其建树颇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选贤任能,并在军事、政事繁忙之际,注重教育,兴建书院,实在难能可贵,无愧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称号。他的《岳阳楼记》至今仍为散文之杰作,特别是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可谓众口皆碑。这句名言,不仅是他文才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他崇高精神的体现。后人曾于延安东关(现电业局地带)建“韩范二祠”来纪念他和韩琦。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14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智能化大中型历史博物馆。从全国各地范畴看来,陕西省的历史博物馆毫无疑问是一流的。陕西省独特的历史时间影响力决策了陕西省的历史博物馆在品牌知名度、馆藏品珍贵文物、历史博物馆种类等层面排在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前边。陕西省的度假旅游以历史古迹为借助,全球八大奇迹的影响力使秦俑历史博物馆闻名世界。

  西安碑林历史博物馆是我国的中国书法宝藏,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遵循周恩来总理的夙愿,从1983年逐渐筹备的,是我国第一座有着智能化设备的大中型国家级别历史博物馆。这种历史博物馆风格迥异,远古文明、中国书法、汉唐文化等中华文化不一样阶段和不一样行业的顶尖国粹,都能在陕西省的历史博物馆中领略到。

  在西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内,于宋朝(1090年)为储存唐石经而修建的。目前6个陈列厅,七个游廊,一个碑亭,个人收藏着汉、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共2300余件,是我国历史上储存石碑最开始的'地区,也是在我国现如今较大的石制书社。因为石碑如云,故名“碑林”。

  碑亭里储放着由4块青石板生成的呈正方形的一道碑石,碑身镌刻着《石台孝经》的佛经,其具体内容是讲“孝”、“梯”,是孔子的学生曾参记叙他对孟子明确提出的难题给予回应之辞。此碑上面有浮雕图案色根,下有线电视刻纹样,刻于唐天宝四年(745年),是唐高宗李隆基亲自注解作序、并以篆书所作的。

  碑亭后边为第一陈列厅,陈列设计着唐石经共114方双面刻文的碑石,计65亿元字,因刻于唐开成二年(837年)因此也就称之为《开成石经》。內容包含《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古时候儒家学说经典书籍。

  第二陈列厅至第六陈列厅,放置着汉至清各代书法家的精典之作。篆书、篆书、真书、草体,不管从技巧,构造,甚至点划,都充足表明出各名人与众不同的造型艺术风彩。其基本功可以说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每一笔见作用。尤以张仪、李阳冰、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智永、李隆基、及其米芾、蔡京、赵佶、苏东坡、董其昌、林则徐等的著作更加引人注意。

  西安碑林所个人收藏的宝贵石碑,不但是做为文化艺术艺术鉴赏及其书法学习的样版,更关键的是科学研究我国古代政冶、经济发展、国防、外交关系、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层面极有使用价值的参考文献。

陕西的导游词范文15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凤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宝鸡市96公里。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山门,佛寺院的大门,由于佛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一般是三门而立,中间大两边小,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故“山门”也称“三门”,也以山门做寺院的别称。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盘人居地,故由三门入。三门俱开,从那门入?从信门入。凡夫圣贤人,平等无高下,只在心垢后,取证如反掌。前殿始建于民国28年(1939年),为仿效明清建筑,内塑华严三圣,韦驮天将及十八罗汉像。

  据专家考证,法门寺始建于北魏时期约公元499年前后,现寺内尚存的北魏千佛残碑就是立塔建寺后不久树立的。当时称“阿育王寺”(或“无尤王寺”)。隋朝时,改天下佛寺为道场,阿育王寺改为“成宝寺”。唐朝是法门寺的全盛时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显赫地位,以七次开塔迎请佛骨的'盛大活动,对唐朝佛教、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初时,高祖李渊改名为“法门寺”。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在这里度僧80名入住法门寺,宝昌寺僧人惠业为法门寺第一任住持。唐朝贞观年间,把阿育王塔改建为四级木塔。唐代宗大历三年(786年)改称“护国真身宝塔”。自贞观年间起,唐朝朝政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对法门寺进行扩建、重修工作,寺内殿堂楼阁越来越多,宝塔越来越宏丽,区域也越来越广,最后形成了有24个院落的宏大寺院。寺内僧尼由周魏时的五百多人发展到五千多人,是“三辅”之地规模最大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