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生调查报告集合六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调查报告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姓 名:宗菲
专业班级:外语院日语1001班
学 号:
指导老师:
20xx-12-28
--以中南大学为例
【前言】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这其中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从大学生本身来讲,更需直面困难,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提高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撑起一片蓝天。同时,及早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清楚的认识自己的内外部条件,做出合理的规划,并坚定的实施,才能在未知的前路上增添一份胜算。
为了调查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笔者近日对中南大学在校学生作了随机抽样采访,并做了简单的综合分析。
【关键字】
大学生;就业;职业规划;调查
【正文】
一、 背景
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不容乐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xx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xx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异常严峻。20xx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毕业生,待业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大学生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呢。
二、调查的内容
何谓职业规划呢?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项目和措施作出合理的安排。职业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规划,其教育发源于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达到高峰,当时整个美国都在推广和实施‘生涯教育’。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按照生涯认知、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职业规划是针对职业困惑、面向职业发展的一系列服务的统称。现在的职业规划已经不单单是一种个人结合自己的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建立对职业的种种行为,而是上升为一门系统的服务的学科。出现这样的状况,说明人们已经越来越需要职业规划的帮助,越来越意识到职业规划再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重要的通向成功的途径。
在我们还在中学的时候,特别高三的时候,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高考,而且还面对着一个比较困扰的问题——选择专业。有的同学可能已经确定自己要学习的专业,可是有的同学非常茫然,对毕业以后的事情毫无意识。可是,我们都知道,选择专业对将来的职业的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决定了将来的职业方向。所以,职业规划应该趁早的让中学生们接触并了解。那么在大学期间,同学们能够主动的、有目的的去学习,来达到将来的目标或职业标准。
三、调查的现状及原因
很多人知道自己的兴趣,很多人还不知道。糊哩糊涂的就上了大学,在大学依然学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依然找不到方向。自己的兴趣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困境。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1、您选择现在专业的依据是?
别人说好 50% 适合自己 10% 好就业 20% 估计还可以 20%正是由于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没有兴趣、不喜欢,因此,有些人就开始懈怠,不认真学习,不重视职业规划,甚至拒绝规划,就这样得过且过混日子。这种态度是十分不可取的,因为它只会给你的前途带来不利的影响。
但大部分同学对自己还是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让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2、毕业前,您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己未来就业的前景如何看待,最担心哪些问题?
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导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80%就业压力较大,担心找不到工作; 10% 自身的能力、技能水平不符合企业用人的标准;
3、您希望得到哪些职业能力方面的培训?(可多选)
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提供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求职技巧等多方面服务。70% 成功职业经理人讲座、成功心理学训练课程;20% 潜能提升课程; 40% 职业挑战训练、商业实战特训营; 60% 到企业实习,锻炼的机会,和更多名企新人互动,沟通; 90% 行业从业能力培训(比如市场销售,客户拜访,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培训等)30%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社会原因
其一,随着我国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就业由分配式向自主择业转变,学生人数激增,学校对学生的指导却难以深入细致;同时,高校和社会本身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和实行还不是很到位,所以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欠缺、得不到有效指导。 其二,片面强调职业的经济收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因素开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占据着最重要位臵。人们评价大学生就业情况时,往往以大学生从事职业经济收入的多少。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我每次放学,都会看到同学们在校道围着买东西,有的围在小吃店门口;有的围在玩具店;有的……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大问号,同学们的'零花钱是从哪里来的?用来做些什么呢?于是,我对这些问号进行了调查。
调查
我向我们班同学进行了关于零花钱方面的访问调查。我首先调查零花钱的来源,从结果发现,大多是用压岁钱作为零花钱的,而家长主动给的则有十五个同学,我又调查了零花钱的用途,从结果表明,买零食和玩具就占约百分之七十,那买书订报的却只占百分之三十。
分析
1、家长没有管理好有零花钱的孩子。
2、过年的时候,自己有压岁钱的同学就占约百分之八十,那家长主动给的才有百分之二十,可以看出压岁钱是学生基本零花钱。
3、父母比较宠爱孩子,会定时给零花钱,但是没有适当管理孩子的零花钱,造成了孩子乱用零花钱买些对身体有害的垃圾食品。
结论
1、学生的零花钱是来源大多是压岁钱或家长给的。
2、学生的零花钱都是用来买玩具和零食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建议
1、家长少给孩子零花钱。
2、让孩子有一个用钱计划。
3、攒多了可以存进银行。
4、让城管加强管理,不要让摊贩在校道里卖东西,以免阻塞交通。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大学时代纯洁无瑕的爱情,总让“过来人”记忆犹新。最近东莞某高校的学生利用微信对大学生展开情感调查。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42%的受防学生还没有谈过恋爱。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也较为放开,80%男生表示很正常,大三女生认为正常的也超过了60%。
“情圣”仅7.5%
调查报告显示,42%的学生还未初恋过,有58%已经有过恋爱经历。而在谈过恋爱的学生中,有近半数的同学有两次以上的恋爱经历,有5次以上恋爱经历的“情圣”仅7.5%。虽然有过恋爱经历,但目前“保持孤单”的比例超六成。当然,大部分同学对校园爱情还是充满憧憬的.,77%的同学希望在大学谈恋爱。
数据统计分析,有近7成的学妹更喜欢师兄。“学长,成熟可靠,带我成熟带我飞”的话语,看来“防火防盗防师兄”不过是个玩笑话。近9成的师兄也更喜欢师妹,可谓两情相悦。不过师弟就比较悲剧,几乎没有师姐会喜欢师弟,师弟还是先老老实实呆着,等待属于你们的师妹吧。
男生主动表白,女生也主动
表白注定是要男生主动,7成以上男生表示会主动表白,女生主动表白的比较少。不过大一的学妹会更踊跃表白,达到45%;大二女生下降到37.2%;大三45.2%,面临毕业的大四女生临又升到了47.1%。
挖墙脚方面,愿意的同学并不多。女生基本在6%以下,大一女生表示会“挖墙脚”的占4 .8%;大二降至3.5%;大三女生占6.5%,大四女生则飙升至17.6%。而男生远高于女生,平均(大学各年级)比例超30%,大一男生选择“挖墙脚”的占21.5%,大二男生占15.2%,大三男生占44.4%,大四男生占30%。这个也许跟某种潜意识有关,女生觉得是可耻的。而男生则认为,反正“你俩还没领证,哥敢爱敢恨”。不过到了大四,女生愿意挖别人墙角的人数增加,达到17.6%。
毕业=分手?
关于异地恋,大学男生与女生的态度差异不大。大四男生认为“很正常,客观因素影响严重的”占20%。认为“纯扯淡,毕业和分手没什么关系”的占10%。表示“看情况,和感情深度有关”的占70%。大四女生认为“很正常,客观因素影响严重的”占23.5%;认为“纯扯淡,毕业和分手没什么关系”的占5.9%;认为“看情况,和感情深度有关”的占70 .6%。
婚前性行为,女生年龄越大越开放
婚前性行为是个敏感的话题。问卷调查显示,男生对这方面的“需求”比较“旺盛”,在各个年级觉得“很正常,你情我愿”的平均比例超80%,其中,大一新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很正常,你情我愿”的占75.2%,大二达到91.3%,大三下降至76.5%,大四男生则有90%。女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则由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大一的女生表示“不太正常,年纪太小”的比例高达60.3%,“很正常,你情我愿”的仅39.7%。到了大二,“很正常,你情我愿”者明显增加,达52.3%。到了大三,两种态度与大一时几近相反,表示正常者已达61.3%;大四女生竟达82.4%。
当代大学生对情感的交流和看法,已不同于从前。未来大学生的爱情观,势必也会有所改变。尽管处于大学阶段的同学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思维,但在感情方面还算是朦胧状态。学校对学生们情感方面的教育,还是需要重视。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大学选修课是大学生扩充自己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普通高校基本上无一例外地都开设有选修课,为高校学生提供了自由全面发展的广阔空间。但是,目前选修课出现了很多问题.违背了开课的真正目的,是高校教育中一个普遍而又严峻的问题。开设大学选修课的必要性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学术氛围自由,多种思想学说在学校交流并存.多元化的课程能够扩充大学生自身知识面,引导学生用新视角看问题,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存在选修课开设不合理、学生对选修课"选而不修、修而不学"、选修课人数过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选修课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等现象。
为了了解我校公共选修课的学习情况,同时更好地服务同学,提升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并优化选修课的有关制度,在司林胜院长的指导下,08级统计学系师生于20xx年4月下旬对新校区同学进行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此报告。
第一部分 调查概况
(一)调查目的
通过这次调查,主要了解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公共选修课的学习情况,对选修课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对任课教师的态度,并协助学校开设选修课,以提升学校资源利用,为学校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建议,以便真正的使学生能力和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二)调查内容包括: 1.学生对选修课的态度
(1)学生关于选修课的'选修的目的
(2)是否选了自己所喜欢的科目 (3)在选修课上能否学到真正的知识 (4)学生的课堂表现
(5)学生对教学和考核方式的看法 2.选修课开设的不足之处
(1)学校选修课的开设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2)学生注重哪方面能力的培养 (3)什么形式的课程更适合学生 (三)调查对象和单位
1、调查对象: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新校区的大二、大三在校生。 2、调查单位:被选中宿舍的成员。 (四)组织形式、调查方法以及数据分析方法 1、调查组织形式
本次调查样本数760,共计380个宿舍。对象是新区大二大三的全体同学,本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样过程分两步:首先按院系进行分层,根据大二大三宿舍总数比*各层样本总数得到每层各年级需抽样本数,再根据我校男女宿舍总体比例对每层各年级的男女宿舍进行抽样得到每层每个年级男女生应抽样本数。其次,在层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来确定访问对象,考虑到拒访等因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调查员在指定宿舍范围内任意选择访问对象2名。
2、调查方法:入户面访 3、调查数据的分析方法
(1)审核问卷:检查回收的调查问卷是否齐全,有无遗漏。保证记录的一致性和通一性;
(2)统计分析:对于整理的信息,计算相应的频数和百分比,做出所需的表格和分析图。 (五)调查时间
20xx年4月28日晚上21:00—22:30。 (六)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760份,回收问卷76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760份,有效率100%。
(七)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1、性别分布
如下图1-1:样本中男性被访者及女性被访者比例分别为35.8%和64.2%
2、年级分布
如下图1-2所示,各年级被访者比重分别为:大二45%,大三55%。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校本科大一的学生无法参与选课,大四不在新校区,无法进行调查,因此本次样本中出现的只是居住在新校区的大二、大三本科学生。
图1-1男女比例
图1-1 男女生比例
图1-2 年纪分布
3、院系分布
表1-1被访者院系分布
第二部分 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调查人: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渐渐统一化,这就造成很多人淡化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而注重外来节日,像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4月1日的“愚人节”、12月25日的“圣诞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中国变得相当流行,而中国传统的节日像农历5月初5的“端午”等节日却被我们中国人淡化了。就此问题,我对西安部分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意识的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值得倡导并隆重举行的,比如说“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英雄——屈原的;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不是很高,不明白部分节日的意义,所以表示不是很提倡,有的人甚至表示对中国传统节日都不是很了解,在调查中我发现很多人不能完全说出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些竟然表示不知道“端午节“这个节日。
二. 当代大学生对西方国家节日的了解及重视程度
部分大学生认为要与西方国家“接轨”,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及文化,就必须接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及节日传统;大多数人表示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既不能说完全摒弃,也不能说是完全不接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不代表是否定某一方,而是两者的融合,对于节日这一问题而言,他们表示可以接受,但不会去隆重庆祝,毕竟那是别人的节日。
三. 大学生热衷外国节日的主要原因
由于对我国文化、民族传统知识的`欠缺以及盲目从众崇洋媚 外的心理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外国节日表现出“狂热”的态度,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当代大学生从小就被社会定位为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的一类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钻研”那些课本知识以应付考试,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错误的认为科技、经济等某方面优于中国的部分西方国家就是自己的偶像,从而导致崇洋媚 外,热衷于外国的文化教育及服饰等各种东西,当然西方国家的节日也成为他们青睐的对象。
四. 调查中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
在调查时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了极少部分大学生的一些令人无奈又“匪夷所思”的观点。
1. 建议给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易名”
极少部分大学生由于对西方国家的过度崇拜,竟然给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加上一个类似于西方节日名字的名字,比如“中国情人节”,更令人无语的是有人建议将“清明节”改名为“中国鬼节”。
2. 部分人表示“不承认”中国有些传统节日
部分人认为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替换以后,是节日就应该有假期,可是中国的很多节日都没有放假时间,这样一来,他们觉得这些节日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节日,从而忽视甚至不承认那是中国传统节日。他们表示这样的节日犹如“食而无味”,所以不愿接受。
五. 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在调查中,少量大学生对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这一事件表示义愤填膺,他们认为中国人民应注重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对于20xx年韩国申报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节日这一事件,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重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六. 结论与建议
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这是由于对我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当代在校大学生能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七. 附录
由于我的调查时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初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为了解柳州 师 专财经系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吸烟现状,探索在大学教育阶段对大学生进行吸烟干预的策略和方法,为学校卫生工作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本文于xx年5月~xx年6月对大连大学学生进行了吸烟现状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调查共印发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84份,其中男生35人,女生49人。49名女生中有19人吸烟,35名男生中有25人吸烟,女生吸烟率为39%,男生吸烟率为71%。即平均吸烟率为55%。
1、对香烟成分很了解的 :男生占57%,女生占71%
2、知道抽烟对身体的 伤害的:男生占60%(完全知道),女生占73%(部分知道)
3、认识的同学中有:男生占49%(5~10),女生占61% (10人以上)
4、第一次吸烟的类型中:男生选模仿型的占51%,女生选消遣型的占29%
5、在校园里抽烟同学的看法:男生选无伤大雅的占23%,女生选反感的占55%
6、不赞成女性抽烟的:男生占74%,女生占73%
7、介意恋人抽烟的:男生占63%,女生占71%
7、抽烟的年龄在1年内的平均率占37%
8、多数的同学在郁闷时抽烟占49%
9、抽烟之后不想戒的占少数11%
10、每个月买烟的费用少数用30占17%
11、知道抽烟对精子质量不好的占多数为80%
12、知道抽烟对胎儿不好的占多数为71%
分析总结
调查结果显示:
1、因受生活环境影响而开始吸烟的学生占大多数。
2、吸烟者对香烟的依赖性很大,难以戒掉。
3、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及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焦虑水平也越来越高,而吸烟则往往被人们认为是排忧解愁,缓解焦虑的一个很好的措施。
4、年级越高,交往的场合也越来越多, 而在某些特殊场合吸烟被学生认为是成人化的标志之一。
也可能存在的因素有:
(1)标新立异心理
大学生处在生理心理的日渐成熟的阶段,自我意识在不断显现,表现欲逐步增强,时刻想以“新”“异”来吸引别人而吸烟恰好能满足这心理。
(2)追求风度心理
现在,电影视录相等娱乐传播媒介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极大。某些吸烟大学生承认他们吸烟完全学自银幕上的偶像和英雄人物。觉得吸烟很有些类人物的风度,有男子汉气味。的确,这些道德认识正处在不成熟阶段的大学生往往错误的将吸烟与威武,洒脱联系在一起。
(3)好奇心强,玩玩欲望高。
这部分多数是比较早吸烟的学生,好奇心强,凡事想亲身实践一下,但克服自制力却比较差,他们认为吸烟好玩、稀奇、开始只抱着玩玩、试试的心情,哪知一抽不可收。
(4)交际心理不成熟。
这些大学生中流行这么一句话:俺款爷,不买就买,一买全是“大中华”“红塔山”“万宝路”“剑”等中外高档名烟。是想借此显示其富有,是“款爷”,借此压服别的同学,在班上树立“钱”威。
(5)屈从心理。
俗话说;“近墨者黑”一些中学生受到同伙负效应影响,加上本身意志薄弱,屈从于外部诱惑压力,也随其吸上了烟。
相关的意见或建议
a、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吸烟的主要原因是:交际应酬、解闷、好奇、追求时尚等.这也许与当前学生生活平淡、学习压力大等因素有关。因此,学校应科学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加强戒烟宣传,让大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懂得健康的重要性,以矫正大学生不成熟甚至是幼稚的心理和行为。
b、主要是强调吸烟对个人和他人的危害和他人的危害和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为使师生能认识到吸烟对个人、他人身体的危害,及对教师在形象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各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学校领导做动员与吸烟的教师签订控制吸烟的协议;各学校在师生中开展以“吸烟有害健康”为主题的广播宣传、讲座、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漫画比赛、演讲比赛、班队会活动等。
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众所周知,作为大学生,身体健康是工作生活的本钱,不能让吸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戒烟势在必行。要戒烟先要意识到戒烟的好处: 仅仅戒烟一天,戒烟给心脏、血压和血液系统带来地益处便会显现出来。戒烟1年,冠心病的超额危险性比继承吸烟者下降一半。 戒烟5年—15年后,中风地危险性降到从不吸烟者水平。戒烟xx年,患肺癌的危险性比继承吸烟者降低一半。患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肾癌、胰腺癌的危险性降低,患胃溃疡的危险降低。戒烟15年,患冠心病的危险与从不吸烟者相似。死亡的总体危险度恢复到从不吸烟者水平。因此,任何时间戒烟都不算迟,而且最好在出现严峻健康损害之前戒烟。
解决决问题的现实意义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至2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至8倍;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等等。同时吸烟所导致的医疗成本让中国五千多万人口陷入了贫困。
不仅如此,吸烟还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吸烟时衣兜里经常要带香烟、打火机,加上手机、眼镜,春夏秋冬不能忘,实在累赘;吸烟人的衣服、床单被烟灰烧个小窟窿是常事。由于在野外吸烟,引发森林火灾的事也时有发生;在课堂听讲、会场开会,常常需要溜出来过过烟瘾再进去,该听的没听着,该说的没说到,影响学习、工作。四、在剧场看戏,甚至在电影院看个电影,半中间也得出来抽支烟,弄的棋也下不好、戏也看不成;眼下乘飞机、坐汽车、逛商店、进佛堂,无论出外办事还是旅游,所到之处很多地方都禁止吸烟,吸烟的人处处受限制。且吸烟不仅害己,还影响公共环境,伤害其他不吸烟的人。从对他人的身体健康的尊重来说,戒烟还反映出一个人社会公德的高下。
戒烟后能更集中精力地学习和工作,且不会因吸烟产生二手烟危害他人,还校园一片清新的空气。不仅如此,戒烟后可以省下一笔开销,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最后用一局法国戒烟委员会和烟草预防办公室在巴黎举行的第30届法国医学沙龙上对所有吸烟者发出的警示结束本次调查:
“吸烟危及生命的概率是50%,戒烟等于自救。”
参考文献 :
a、张彩霞,卢次勇,邓雪清,等.中学教师吸烟 行为知识和态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b、旭日,田本淳,安家敖,等.预防吸烟项目基线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c、原建慧翟艳丽.医学生吸烟现状调查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
d、周国宏,袁杰.某医学院校学生吸烟状况与相关因素研[j].中国学校卫生
【学生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学生调查报告08-02
学生调查报告08-04
学生调查报告范文12-31
学生诚信调查报告11-04
学生近视调查报告09-15
【优】学生调查报告09-16
学生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0-11
学生调查报告模板06-05
学生作文调查报告05-19
学生调查报告(热门)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