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一三国演义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三国演义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一三国演义读后感1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一部历史小说。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魏、蜀、吴在东汉末年的斗争和一系列故事。内容不仅丰富多彩,而且生动生动。
我喜欢诸葛亮和关羽。其中,关羽对我的感情最深:以酒杀华雄,以汉不杀曹,以五关六将。但最终,由于他过于骄傲和粗心,荆州,战略地位的蜀国,放弃了吴国。这就是“意外失去荆州和梅城”。关云昌失去了生命。所以我想到了我在期末考试中的数学成绩:由于我的骄傲和粗心,我的数学成绩并不令人满意。这是真的:关羽不小心丢了荆州,我不小心丢了分。从那时起,我意识到一个真理:做任何事都不能骄傲,要用心去做。战斗中的骄傲导致失败。我将努力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诸葛亮,姓诸葛,是孔明和卧龙居士。他被称为“卧龙先生”。在离开茅屋之前,刘备知道他有三次机会邀请他出山。我最喜欢诸葛亮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想杀了他,让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说:“才三天。周瑜很高兴,让他下一个军事命令。一开始,我担心他怎么能在三天内造出10万支箭。那只是一次夜间谈话。直到我理解了他的计划,我才意识到这一点。原来他计算过这条河三天后会有雾。鲁肃会帮他保守秘密。曹操射箭。第三天,果然,雾已经弥漫了整个天空。果然,他得到了10万个弓和箭。诸葛亮真是神通广大。他了解天文和地理。这不是天生的,而是他努力工作的结果。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觉得:天才来自勤奋。只要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就会像诸葛亮一样获得智慧。
初一三国演义读后感2
《三国演义》的原名是《三国演义》,后来的《三国演义》是后人的简写。《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罗贯中选编的历史小说。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斗争。为了抢占领土,争当国家霸主,作者用非常详细的方式描述了三国大开杀戒的恶战。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其中成功人物有著名的孔明;曹操,一个诡计多端的无耻恶棍;威严的关云昌;智勇双全的刘备等将军。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是关云昌。他身长九英尺,声音如雷,丹凤眼,威严,长相端庄,刮骨疗箭不怕一点疼痛。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巧妙地勾勒出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如桃园结义、五关斩六将、烧赤壁、长板桥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草船借箭。有一次吴国缺箭,周瑜让孔明三天内造上十万支箭,还立下军令。孔明捏了捏手指,算到第三天一定有大雾,他向鲁肃借草船。到了水寨前,曹兵箭如雨下。诸葛亮带着一艘装满箭的草船,沿着急水回寨。鲁肃回寨后,又对周瑜说了一遍,周瑜只能叹了口气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读完《三国演义》,我受益匪浅。我知道赢得一场战斗不仅需要勇气、力量、武术,还需要智慧。我们不能像曹操那样狡猾。我们不能像周瑜那样心胸狭窄。即使我们很有才华,我们仍然很生气。像刘备一样,仁义第一。
《三国演义》中的精彩人物让我永远不会厌倦阅读。每次读书,我都会感觉到不同的经历,文学素养也提高了很多。
【初一三国演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6-17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6-23
三国演义读后感07-03
《三国演义》读后感06-13
三国演义读后感06-22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07-25
初一作文-初一作文06-08
(优选)三国演义读后感09-12
(必备)三国演义读后感09-14
最新三国演义读后感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