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实用文写作>读后感> 《有效父母》读后感

《有效父母》读后感

时间:2021-01-26 09:36:1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有效父母》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效父母》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效父母》读后感

  《有效父母》读后感1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非教学专业但却与教育孩子息息相关的书,即《有效父母》。这是一本关于介绍家庭教育的书籍,以全面提升家长教育智慧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这本书已为人父的我读后还是有很多的启发。

  全书从孩子的智力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习惯养成、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的多元智能以及孩子的可持续性发展七个方面着手,既有理论指导,又有详实的具体方法,对家庭教育来说是比较实用的。作者非常强调家庭教育在学前阶段的重要性。其中关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个章节是我颇感兴趣,认认真真地阅读了这个章节。

  书中首先介绍了幼儿心理健康的有关界定:情绪愉快而稳定、求知欲强、有基本的社交能力、诚实、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心理健康的孩子在生活、学习、劳动以及与人相处方面都会有良好的表现,并得到他人的认同。而对于心理偏差的行为是:咬指甲、吸吮手指、口吃、偏食、拔毛癖、攻击行为、退缩行为、依赖行为、孤独症等等。然后谈到了家庭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教育方式不恰当、父母的榜样作用、以成人的视角看孩子的问题;第三讲到了有关的心理调试策略:民主的家庭作风、真诚、承认错误、蹲着和孩子交谈、让孩子适当受苦受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把握好对孩子的期望值等。最后还给我们推荐了一些家庭的小活动及外国的一些教育方式,如亲子远足、常带孩子买菜、召开家庭会议、一起做家务等。

  对于心理健康这个方面,这几年提得非常多,幼儿园里有明确的要求,各类报纸书籍上经常看到这方面的重要性。我也深知这方面的重要性,但是要我说出怎么样培养,哪些是心理健康不健康的表现我真的说不出很多,只知道是快乐的生活。读了书之后才发现心理健康与心理偏差的包含面是比较广的,心理偏差的行为在幼儿园的孩子中是有的',书中的一项对幼儿园的调查分析表明:2-6岁的幼儿的各种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1℅,其中34℅的儿童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孤独、畏缩、害羞,还有38℅的儿童具有攻击性行为,在家里不听话,任性。而心理学家在对患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人群进行调查时发现:人在幼儿时期心理发展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到他成年后的心理是否健康,幼儿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学生呢?

  我觉得最应该做到的是真诚、与孩子多交流,哪怕是蹲着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尊重、爱和平等。教师首先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诚心与爱心;其次要努力去和每一个孩子交流,了解每一个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聊天能够及时交流感情,也不局限于说些什么内容,而在于这种交流的习惯和气氛,使孩子从中得到一种健康情感的体验。比如孩子幼儿园时夸奖孩子的穿着呀,经常和孩子说说话呀拉拉家常呀,特别是孩子做了错事或者是生气的时候教师要学会去倾听,理解孩子的心情和想法。蹲下来和孩子交谈和孩子一样高,孩子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你的尊重,我们的关系是平等的,会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这三个方面看起来很小,但是真正要做到做好是很不容易的,想想自己也经常在孩子们面前居高临下,有时候遇到一些问题时也会有些主观。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谈的机会并不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家长也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方面的意识,家校合作共同培养。

  最后借用书中的一句话:教育智慧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家长、教师都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携扶孩子走上人生之旅的向导。

  对于我来说无论是做为父亲还是教师的角色都应该注重学习,这样的书应该多看。我相信一定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有效父母》读后感2

  教育智慧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家长幼儿园教师都是孩子的启蒙者,是携扶孩子走上人生之旅的向导。

  前不久,本人有幸购得《有效父母》一书,阅读此书,真的觉得此书是以全面提升家长教育只会和培养孩子综合素质为目标,从“孩子的智力发展”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习惯养成、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的多元智能及孩子的可持续等方面着手,既有较为详尽的理论指导,又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兼具了权威性、独特性、实用性、全面性、等特点。

  他是家长的育儿手册,也是幼儿园家长学校的教材,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紧密联系的纽带,更是家长与老师的良好沟通的平台。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产生了许多的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我也分析了一些原因:

  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

  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读后感《有效父母读后感》。"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

  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那么《有效父母》一问,给了广大家长与教师提出很好的一些观点与做法,当然也是我阅读此书的一些概括: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长开放日,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

  1、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导家长"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己的选择。

  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斯特纳夫人认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父母与老师的行为很要紧,应做孩子的表率。教育孩子的第一场所是家庭,教育孩子的第一人老师是父母,家长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决定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与老师。

  做父母也好、幼儿园老师也罢,需要责任、需要知识、需要学问、需要教育智慧。我们首先要学习、要领悟教育的智慧,要改变教育理念。这也是改变一切的开始。

【《有效父母》读后感】相关文章:

1.《父母课堂》读后感

2.感恩父母读后感

3.《父母课堂》读后感

4.父母课堂读后感

5.《感恩父母》读后感

6.感恩父母读后感15篇

7.《感恩父母》读后感15篇

8.《有效地管理你的课堂》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