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实用文写作>读后感> 《稻草人》读后感

《稻草人》读后感

时间:2024-09-30 18:55:0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稻草人》读后感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稻草人》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稻草人》读后感15篇

《稻草人》读后感1

  在假期里,叶圣陶先生写的童话集伴我度过了漫长两个月的寒假。其中《稻草人》让我印象深刻,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个草人。插在庄稼地里,用来驱赶叼稻子的麻雀。它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是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故事是讲在漆黑一天夜晚,稻草人亲眼目睹了令人十分伤感的事。

  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个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得了重病死去了。老太太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东西,只有靠种稻田养活自己。每年庄稼都闹灾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来了风调雨顺,稻子却被虫子吃了个精光。稻草人担心主人承受不住一年又一年的伤心,急得自己恨不得全身扑上去赶走虫子,但是却一动也不能动。

  一名渔妇坐着一艘小船,带着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孩子捕鱼,想给生病的`孩子熬鱼粥喝。孩子口渴了,渔妇就用碗从河里舀起一碗河水灌进孩子嘴里。孩子咳嗽得更厉害,只剩下喘气,后来就没声了。即使孩子生了重病,渔妇也没有空闲和时间去照料他,不得不硬着心肠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小孩子多可怜啊。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火给孩子煮茶喝。可是,稻草人没有办法,心里虽然很悲痛,也只能一面叹气一面哭,像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

  稻草人是一个不会动的假人,许多事情都无能为力,而我们无所不能。连一个假人都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那我们就更加应该帮助自己身边有困难的人了。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帮助别人是理所当然的。说一声有困难吗?需要帮助吗?都会让别人感到你很体贴。但愿我们人世间多一些像稻草人这样的好心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稻草人》读后感2

  天,我读了《稻草人》这篇文章,深有感触。

  这个故事讲的是稻草人作为一个旁观者,亲眼看到了世间的许多苦难。而他因为自身的原因,只能站在田里观看那些苦难。他想要伸出援手,却无能为力。

  稻草人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不怕牺牲自己,一心想去帮助别人的好心人。我被她的精神打动了,我相信他的精神永存。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得病死去了,每年庄稼都闹灾荒,年年收成不好。今年好不容易风调雨顺,稻子却被虫子吃得精光。稻草人担心主人承受不住,恨不得全身扑上去,赶走虫子,但他却一动也不能动。读到这段内容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稻草人,你难道不怕自己为了赶走虫子,而永远地倒下了吗?”而“恨不得”这三个字,使我的疑问消失了……

  再想一想自己——在马路街头看到了的乞丐和流浪汉,我很难过。他们跪在地上,衣衫破烂不堪,头发乱蓬蓬,犹如一个爆炸头,正不停地向路人乞求道:“好心人,可怜可怜我把!求求你们了。”还有一个乞丐,他的左脚总是蜷曲着,不能着地,靠一个树枝挟在左胳肢窝里,才撑住了身子,不至于跌倒。而我又能做些什么呢?自己能力有限,除了给钱也没有什么能做的了。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无家可归。而我当时的心情,不也是跟稻草人当时的心情一样吗?

  但愿我们世间多一些像稻草人这样的好心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稻草人》读后感3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课外书,它就是叶圣陶先生写的《稻草人》。叶圣陶原名叶绍钧,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作为一名作家,叶圣陶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他的童话作品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经典宝库中的珍品,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在叶圣陶写的童话中我最喜欢的是《燕子》。《燕子》讲述了一只小燕子在一个清晨,辞别了妈妈,离开了家,到处游逛,它飞着飞着,觉得累了,想休息一下,就停在了柳树的桠枝上。就在这时,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了一颗泥弹,打在它的背上,它一阵疼痛,就从柳树上掉了下来,躺在棠棣花旁边。小动物们和花草们发现了它,纷纷安慰它说:“可怜的小朋友,你吃苦了,你的妈妈在哪?可是我们无法把你送回去。”这时,一个叫青子的`小姑娘正好路过,发现了小燕子,就用手将它捧起了,用雪白的手绢给它擦去背上的血,把它带回了家。在青子的悉心照料下,小燕子慢慢地康复了。过了几天,燕妈妈急急忙忙地飞来了,它看到小燕子很健康,伤口也恢复了,燕子妈妈很感激。为了报答青子,它们每天都给青子唱歌,跳舞。每年的春天,当它们从南方回来时,总带些红的白的珊瑚和美丽的贝壳送给青子。我喜欢青子,她的心像珊瑚一样美,美得纯真,美得纯粹。我也喜欢小燕子,它懂得感恩,懂得知恩图报。

  这本书太好了。读着那优美的语句,我仿佛已置身其中——看到了那潺潺的流水,看到了那可爱的小花,看到了那美丽的小草。每篇文章都有一段令人心旷神怡的描写,都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稻草人》读后感4

  这个,我读了一本叶圣陶的童话集。叶爷爷的童话集里有许多感人的。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稻草人》。

  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说,稻草人是用稻草做成的,把它立在稻田的中央,可以驱赶来吃稻谷的麻雀。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稻草人不能说话,也不能动弹,这和奶奶说的稻草人没有哪些区别。但这个稻草人却有思想,有一颗同情心,它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难的人。有一天晚上,稻草人看到一名渔妇在河里捕,想熬鱼粥给喝,她硬着心肠把生病的孩子扔下不管。小孩子病得很重,越咳越厉害,最后没有了。稻草人看到这一切,恨不得自己去做柴火给孩子煮茶喝。可是,它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一面叹气一面哭,连半步也不能动。

  后来,稻草人又看到另外一位妇女。因为孩子死了,赌钱把全败光了,她来到这河边要投河自尽。稻草人着急坏了,想救她,但是它还是没有一点办法。稻草人的主人是个年迈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生病去世了,老太太因为过度,落下了动不动就流和的毛病,再加上前几年闹水灾,庄稼收成又不好。这一年,稻子长得很壮实,可是许多蛾子飞来了。稻草人眼睁睁地看着蛾子把稻子吃成了光杆,稻草人想到主人不幸的,心里像刀割了一样。它想告诉老太太,可他不会说话,也不能动,最后它伤心地倒在了田里。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到旧社会的人们是那么可怜。我真自己是一个能说话能活动的稻草人,我要把吃稻子的蛾子赶走,我要带着生病的孩子去看病,我还要拦住那个女性,不让她跳河。我多希望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地生活。

《稻草人》读后感5

  今天我和妈妈读了叶圣陶先生写的童话《稻草人》,《稻草人》这则童话我小的时候听过,记忆保留在了稻草人是用稻草扎成的一个稻草人。插在庄稼地里,用来驱赶叼稻子的麻雀。他虽然不能动,也不能说话,但是心肠很好,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人。

  《稻草人》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稻草人看到的几个片断。

  第一则是年迈的老妇人辛苦耕作的麦穗被害虫啃个精光,稻草人想告诉主人但却无能为力;第二则是一名渔妇带着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孩子捕鱼,孩子生病了,咳得厉害,但她却没有时间照顾他,稻草人真想自己去做柴火,给孩子煮茶喝;第三则是一位妇女很伤心,因为孩子死了,丈夫赌钱把家全败光了,就连她也要被丈夫卖掉。心里别提多难过了。想来到这河岸投河自尽。稻草人想阻止她寻死。但是它办不到。它恨自己,认为见死不救是自己这一生最大的罪孽!

  如今读完全文,我的心中却满是沉闷和悲伤,那个稻草人的形象一直都挥之不去,那些可怜的人也一直在我心头萦绕不去。

  稻草不仅心地十分善良,和人差不多,而且它还非常同情受害者——为了扑灭主人的仇敌——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伤心极了;为了能让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宁可将自己烧为灰烬,也在所不惜;为了挽救悲伤妇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样碎了,昏倒在田地

  中间。稻草人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不怕牺牲自己,一心想去帮助别人的好心人。

  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人,但连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对每一件事情都无能为力。

  但愿我们世间多一些像稻草人这样的好心人,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稻草人》读后感6

  童话故事《稻草人》写的故事总是牵动着我的心情,时而开心,时而难过。

  故事写的是,在一个静得出奇的夜晚,稻草人看守着田地,看见稻穗一个挨着一个地往上长,感觉到很高兴,因为稻子的主人——一位可怜的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儿子都离她而去了,她没有什么值得开心的事情,稻草人想:今年稻子长得壮,老太太总会开心起来吧。我也是这么想着,我期待着丰收的来临。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美好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稻谷被虫子给吃光了,能让老太太开心的唯一的'希望也破灭了。

  悲惨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发生:渔船上渔妇的孩子病了,却得不到照顾;被渔妇打捞上来的鲫鱼躺在木桶里,渴望着回家;可怜的妇人在稻草人面前无助地跳河寻死。

  充满爱心的稻草人非常想帮助他们,但是他的身体却像一颗钉子一样,被死死地钉在泥土里,任凭他使劲了力气也挪不了一步,他还遭受了别人的嘲讽和误解,最后伤心地倒下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到很悲伤,也有很多感悟,稻草人虽然倒下了,但是他的所做所想深深打动了我,他的一生是遗憾,却也不遗憾,他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我想,我们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出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别人提供帮助,给予温暖和爱,这样才不至于让人生留有遗憾。

《稻草人》读后感7

  《稻草人》的创作年代较早,现代汉语虽已度过草创阶段,但仍处于“童年”时期,与现在使用的汉语有很大区别,这也是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观察: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发现影响不大,学生根本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我有些杞人忧天了。

  关于第二个问题,有些学生反映,内容十分枯燥与灰暗,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童话。针对这一反映我做了一些调整:安排有兴趣的学生课下根据自己的想法画一幅稻草人的图画,在做课件时加入水乡稻田的图片并且选择可爱的稻草人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将那个陌生年代的故事引向田园,引向淳朴的乡土世界,给文章增添一些真气。

  第三个问题体现得非常明显,许多学生反映难读,不顺嘴,这个问题比较棘手,在对学生做出解释的'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尽量克服,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总体来说,对于这堂课,我自己还是满意的,毕竟完成了教学任务,毕竟让我的学生感受到了稻草人的善良与尽职。可是只会满足是没有进步的!课后,我确实感到给学生朗读的机会少了,也没能联系实际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像稻草人这样的人,以至于课堂教学结束得有些突然,让人遗憾。生活是一个永远也让人学不够的大课堂,我们的教育课堂也让我们永远学不够。同志们,让我们永远为之奋斗吧!

《稻草人》读后感8

  今天是周末,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稻草人》,是著名的童话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

  大家都知道,稻草人是农民为了驱赶稻田里偷吃谷物的麻雀的,是没有血肉的,不能动的,一种东西。但在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这个稻草人却是一个有思想感情的人。他很有爱心,一心想帮助别人逃离困境,可他不能动。这个稻草人非常尽责任。有一次,在一个满天星斗的夜里,他看守着田地,突然,一只灰褐色的小蛾飞来,他想:必须把那只小鹅赶跑才是。他使劲摇动扇子,想告诉老妇人:这儿有虫子,快来呀!可老妇人老眼昏花,看不清那儿,稻草人沮丧极了。还有一次,稻草人看到一个生病的孩子,那孩子的哭声特别凄惨,而且还夹杂着剧烈的咳嗽声,稻草人很伤心,他自悲道:如果我能动该多好哇!这样就可以帮助那个孩子了。紧接着,一位女子缓缓地走到了河边。直挺挺地站在那边。她把自己的哀怨都说出来之后,哭了一会儿,就直接倒进河里了。稻草人在一边看着这一幕,也哭了,不久,他倒了下去,昏倒了。

  看到这里,我也在为他们默默流泪。白费气力的老妇人,哭得撕心裂肺的'小孩,自寻死路的女子,还有那一心想帮助他人,却无能为力的稻草人。如果我们人人都有一颗像稻草人那样乐于助人的心,那么世界就会更加美好、和平。

《稻草人》读后感9

  今日,我读了一本趣味的书——《稻草人》。稻草人,多么木然的一个“物件儿”啊!赞美稻草人,因为它的尽职尽责?因为它的无私奉献?还是因为……

  《稻草人》这本书有很多的小故事,例如《小白船》《一粒种子》《地球》《芳儿的梦》……每一个小故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趣味和欢乐,还让我们懂得了诚信。

  要说我最喜欢的故事,还得是《傻子》,因为刚开始时傻子的身世很可怜,他的父母养不起他送到了育婴房里,之后,被取名为“傻子”,傻子长大后,虽然干的活比别人累,可是最终用诚实和善良感动了国王。

  文中傻子,又天真又诚实,我想到了童年的一件事。在我的老家,有一位好朋友和我玩的很好,有一次,我看到了他的宝贝玩具——粉色的水晶弹珠,它很漂亮,我趁她不注意把弹球放在口袋里,匆匆的跑回家去了。妈妈明白了这件事,很生气的`教育我说:“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允许才能拿,像你这样,就是偷了他的东西。”我当没听到,当话是耳边风了。有一次她和我玩的时候,她问我有看见她的“宝贝”吗,我支支吾吾的回答他:“没……有。”当天,我很后悔,于是晚上拿来了玩具,我愿以为她明白真相后不会和我玩了,没想到她大方的原谅了我,我很感激,于是我向她发誓:必须不拿别人的东西了。

  叶圣陶从一个稻草人的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人的艰辛生活。读完了《稻草人》之后,我明白了:人必须要诚实守信用。

《稻草人》读后感10

  炎炎夏日,我读了一本书——《稻草人》,书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曲折的剧情令我着迷,久放不下。

  主人翁稻草人,他的主人是一位年迈的老奶奶,老奶奶有着不幸的过去。这一年,好不容易迎来了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可一天晚上,一群无恶不作的蝗虫破坏了一切。第二天,老奶奶望着那被毁的庄稼伤心欲绝,而稻草人立在田里,只能在心中发出苍凉的呐喊……

  当我看到老奶奶辛辛苦苦、一棵一棵亲手种下的麦苗被蝗虫啃得精光时,眼里噙满泪水,心中泛起一阵痛楚。那些害虫在田地里毫不费力地大胆偷吃,不用付出任何代价,而它们对老妇人那雪白的头发、佝偻的身躯和两行浑浊的泪亦视而不见。

  其实,孤独的稻草人更加可悲,在庄稼地里值守本是稻草人的天职,老妇人的辛苦和蝗虫的肆虐,他都看在了眼里,但他却说不出任何话,也帮不上任何忙。他也曾借助风,用力挥舞手中的扇子,却怎么也赶不走那可恶的.蝗虫。他的心里有恨、有急、有怨、有惭愧,可也只剩下这些……

  稻草人倒下去了,我相信他的倒下是无奈的放弃。他终不忍心面对老妇人的悲伤和自己的无能为力。我还是会愿意做一个稻草人,但我要做的是一个有着同情心、有着责任心,同时也敢于克服困难,不畏惧恶势力的稻草人。如果我能让稻草人再次站起来,我一定鼓励他勇敢地赶走蝗虫,继续值守这片可爱的田地。

《稻草人》读后感11

  xx年的寒假里,老师推荐了《稻草人》一书,我用了一周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本书收录了叶圣陶爷爷童话集中的一些经典篇目。这些故事带领我走进了奇幻多姿的童话世界,教给了我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

  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稻草人》这个故事。稻草人是农民伯伯用稻草做的,插在田里用来驱赶虫子或者麻雀。故事中的稻草人和我们见过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它有思想,心地善良,很想去帮助别人。

  故事中写了稻草人见到的几件让它悲伤的事情,一是它的主人辛辛苦苦种的麦穗被害虫吃个精光,稻草人很想去告诉主人或者去驱赶害虫,但是它不能动又不会说话,无能为力;二是它看到一个妈妈带着孩子捕鱼,孩子生病了,咳得厉害,妈妈却没有时间照顾他,稻草人想把自己当柴火去给孩子煮茶喝;三是面对求生的鲫鱼它只能用力摇头,它不能自由移动,鲫鱼误解了它,它伤心,觉得自己是个柔弱无能的人;四是一位妇女孩子死了,丈夫赌钱把家里输了个精光,就连她自己也要被丈夫卖掉,来到河边要自尽,稻草人想要阻止她却办不到,它恨自己。

  稻草人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幕幕悲剧在眼前发生而无能为力。可生活中还有一些不善良的行为,比如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不尊老爱幼,不遵守交通规则等。记得有一次和妈妈一起坐公交车,一个老爷爷站都站不稳,但是坐在座位上的'大哥哥大姐姐都假装看不见,不给老爷爷让坐,有阿姨劝说他们,他们还理直气壮,当时如果我有座位,我一定会让给老爷爷的。

  如果生活中的我们都拥有稻草人那样善良的品格,那么世界会多么的美好!就像一首歌写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稻草人》读后感12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名叫《稻草人》。这本书是著名作家叶圣陶老爷爷写给我们小朋友的一本小说集,里面有好多好多的小故事,《燕子》、《地球》、《梧桐子》、《一粒种子》等等……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稻草人》。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年迈的老奶奶,她是一位很不幸的老太太。家人都生病去世了,老奶奶因为太悲伤,把眼睛哭坏了,身体很糟糕。前几年,她种的庄稼收成很不好。这一年田里的稻子上长了蛾子,稻草人看见了急坏了,很想告诉主人,但是它不会说话,它恨不得全身扑上去赶走虫子,但是它只会摇扇子,可老奶奶却不明白它的意思。结果,蛾子把稻子的叶子和稻穗吃了个精光……

  看到生病的小孩、可怜的渔妇、求生的鲫鱼、要投河自尽的妇人,稻草人多想帮助他们啊!可是它不能走、不能动、不会说话,什么忙都帮不上,最后它一着急就昏过去了,倒在田地中间。多么善良的稻草人啊!

  稻草人一心想帮助那些受苦的人们,他的这种精神多么崇高啊!我要向它学习!虽然我不会遇到可怜的渔妇,虽然我不会碰上求生的.鲫鱼,虽然我不能看见要投河自尽的妇人。但是我会遇到数学题不会解答的同学,我会碰上心情不好的朋友,我会看见在操场上摔倒的小妹妹……我想,我一定会帮助这些人。稻草人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不怕牺牲自己,一心想去帮助别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人,但是他做不到,因为他只是个稻草人。我们都应该像稻草人一样,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尽我们最大的力量去帮助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就像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稻草人》读后感13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16年我国的第一个童话叶圣陶写的《稻草人》诞生了。

  这是一本很的童话故事,小学我就读过《稻草人》,这些天我又拿起了它。

  稻草人不会说话,也不吃饭,也从不睡觉,但他很有心,每天总是直挺挺地立在田地中间。如果来吃稻子,风吹动他身上的扇子,哗哗地响,小鸟还以为是人呢,就吓得迅速飞跑了。

  稻草人不分日夜地守着田地,它看见可怜的老妇人的稻叶被虫子吃光了,它非常难过。他想告诉老妇人,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地流泪。

  在夜间,他看见一个病了,而他的却没有钱给孩子买药和烧热水,他只能喝河里的凉水,稻草人可怜那个孩子,他恨不得自己做被子给孩子一些。

  稻草人又听见了鲫的.求救声,还看见了一个跳河寻死的人。他多想去救他们啊!可他无能为力,他的心像玻璃一样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间。

  从这个童话里,我看出稻草人真是一个并且富有同情心的人!但愿我们的世界多一些像稻草人这样的好心人!

  我想: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的人间。就像今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国各地的人们,也包括全世界各国人民都向他捐赠医疗物资。我们以后也要向稻草人学习,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稻草人》读后感14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暑假的时候,我在家里看完了《稻草人》一书。合上书本,我觉得意犹未尽。

  《稻草人》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一粒种子”、“祥哥的胡琴”、“将来做什么”等真令人沉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一粒种子”了。

  “一粒种子”讲的是种子的故事,这是一颗核桃大的种子,而且是唯一的一颗种子。国王得到了它,非常开心,把它当成宝贝似的供养。国王十分期待奇迹的出现,然而久久没有等到,只好不耐烦地把种子扔掉了。一个富翁得到了它,非常骄傲,也精心地照料它,可是几个月过去了,也没有创造出他所期待的奇迹,万般无奈地把种子抛到别的地方。兜兜转转,商人得到过它,军人拿到过它。最后,被抛弃的种子被一位年轻的农夫轻轻地拿了起来。农夫种下种子,让它自然成长。终于,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大树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规律。如果违背了这种规律,就会产生反效果。种子的成长也需要适合它的环境和适合它的耕种者,文中的的国王、富翁、商人就因为没有懂得这种规律,所以没有把种子养大,也没有收获生长奇迹。而农夫知道种子的成长规律,最后,他见证了种子的生长奇迹。

  同样道理,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也要做符合规律的事情。抓住了学习规律,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学完一篇课文时,过几天,再对这篇课文进行适当地复习,发现这样记得更牢了。这就符合了记忆的规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稻草人》,感谢你。

《稻草人》读后感15

  《稻草人》是叶圣陶爷爷的一本童话集,里面收入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不过如今我记忆深刻的还是《稻草人》这篇文章。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被固定在田地里的稻草人,它的职责就是驱赶那些破坏庄稼的害虫,稻草人非常尽职尽责,时刻也不忘自己的'使命。他从不偷懒。从不贪玩,一心只希望自己的庄人——一位可怜的老太太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然而,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一只蛾来到到稻叶上产卵,尽管稻草人使出浑身力气却无法赶走蛾子,甚至连提醒自己的主人也做不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蛾子庄稼一点一点的吃完。不仅如此,稻草当稻草人看到辛苦的渔妇,病重的孩子。以及想要头河资金的妇女时,但仍然无法帮助他们最后都裁人终于再不断地焦虑和自责倒下了。

  通过这篇文章,我看到一个富有责任心,富有爱心的稻草人,他乐于助人,默默奉献,从不求回报,他的这种无私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可惜的是稻草人的力量太弱小,不能帮到每一个人,无奈的只能不断地自责和内疚。

  由此可知,我们仅要学习稻草人那种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更需要不断的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聪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帮助更多的人,才能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虽然稻草人最后失败了,但他不畏困难,敢于拼搏的精会永远激励我,督促我更加倍努力,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不畏困难,坚强勇敢的人。

【《稻草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稻草人》读后感09-14

《稻草人》读后感11-20

《稻草人》读后感经典11-17

稻草人读后感08-01

[精选]稻草人读后感08-18

稻草人读后感07-02

稻草人读后感高中10-12

稻草人读后感集合10-13

叶圣陶《稻草人》读后感05-19

《稻草人》读后感范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