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玉观音》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玉观音》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玉观音》读后感1
在我所看过的古代短篇白话小说中,我觉得《碾玉观音》是写得最好的一篇。
文中塑造的璩秀秀是一个比西蒙·波伏瓦更早倡导女权主义的弱女子,她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家境又贫困,所以只得卖身到咸安郡王的府上为奴,但她能够在那个强权与男性至上的社会里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万死不辞,细细读来,实在可歌可泣!
我觉得其可圈点之处在于:
一、璩秀秀没有被塑造为一个逆来顺受的贤良女子,而是被塑造成一个郝思嘉型的泼辣女子,敢作敢为,不择手段,百折不挠,死也不肯悔改,从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应是其最可爱的地方。
峻、崔宁没有被描绘为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大丈夫,他只不过表表现为一个自私、懦弱的小人物,这样使得故事情节更显得真实。
三、民族英雄韩世忠(即咸安郡王)并没有被老套地描写成正面人物,而被写成一个残暴的心胸狭窄的老色狼,比较成功地反映了伟人的陰暗的一面。
四、文字描写高度凝练,如描写郭立带人去抓捕璩秀秀时用两句诗来描绘那场景:
数只皂雕追紫燕,一群猛虎啖羊羔。
(一只皂雕那紫燕已自恐惧不堪,一只猛虎那可怜的.小羊羔已经血肉横飞,况数只皂雕、一群猛虎乎?直令人沧然而涕下也!)
五、璩秀秀所追求的并非什么青年才俊之类的人,她与崔宁的爱情要不是因为韩世忠插手应该看来是平淡无奇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只不过是那千千万万市井小民中靠双手勤劳生活着的一对夫妻。小说的攫住人心之处就在于以精炼的文字叙述了一个表面上看似平淡如水而跌宕起伏的故事,在当时甚至在今天都体现了反抗强权、追求高度民主自由的思想。在当时其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应是非常前卫和深刻的。
《玉观音》读后感2
在我所看过的古代短篇白话小说中,我觉得《玉观音》是写得最好的一篇。
文中塑造的璩秀秀是一个比西蒙·波伏瓦更早倡导女权主义的弱女子,她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家境又贫困,所以只得卖身到咸安郡王的府上为奴,但她能够在那个强权与男性至上的社会里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万死不辞,细细读来,实在可歌可泣!
我觉得其可圈点之处在于:
一、璩秀秀没有被塑造为一个逆来顺受的贤良女子,而是被塑造成一个郝思嘉型的'泼辣女子,敢作敢为,不择手段,百折不挠,死也不肯悔改,从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应是其最可爱的地方。
二、崔宁没有被描绘为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大丈夫,他只不过表表现为一个自私、懦弱的小人物,这样使得故事情节更显得真实。
三、民族英雄韩世忠(即咸安郡王)并没有被老套地描写成正面人物,而被写成一个残暴的心胸狭窄的老色狼,比较成功地反映了伟人的阴暗的一面。
四、文字描写高度凝练,如描写郭立带人去抓捕璩秀秀时用两句诗来描绘那场景:
数只皂雕追紫燕,一群猛虎啖羊羔。
(一只皂雕那紫燕已自恐惧不堪,一只猛虎那可怜的小羊羔已经血肉横飞,况数只皂雕、一群猛虎乎?直令人沧然而涕下也!)
五、璩秀秀所追求的并非什么青年才俊之类的人,她与崔宁的爱情要不是因为韩世忠插手应该看来是平淡无奇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只不过是那千千万万市井小民中靠双手勤劳生活着的一对夫妻。小说的攫住人心之处就在于以精炼的文字叙述了一个表面上看似平淡如水而跌宕起伏的故事,在当时甚至在今天都体现了反抗强权、追求高度民主自由的思想。在当时其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应是非常前卫和深刻的。
【《玉观音》读后感】相关文章:
呼啸山庄读后感《呼啸山庄》读后感11-19
《代价》读后感06-29
古诗读后感07-13
《秘密》读后感07-08
名著读后感07-17
《皮囊》读后感07-17
边城读后感07-01
军神读后感07-01
围城读后感07-02
《家》读后感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