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粒种子的旅行》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粒种子》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1
这几天,我读了《叶圣陶专集》之一粒种子,内容是: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一粒神奇的种子。在他精心的培育照顾下,一年后种子发了芽,但却长得很难看,国王把它扔到小溪里,后来被一个商人捡到了,商人让五个园丁培育它。
两年过去了,它依然这么难看,就把它扔到了墙角下。再后来,又被一个士兵捡到了,他把这粒种子带到了部队里。过了几个月,他连根拔起,看见根长得核桃那么大,他又把种子扔到了农田里。
一个农夫看见了,就把它埋在土里,每天施肥浇水。过了好多年,那粒种子长成了巨花,香气十足。附近的人都赶过来看这朵巨花……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2
今天是个晴朗的日子,我阅读了《一粒种子的旅行》这本书。这本书讲的都是自然界里的花花草草,主要说的是植物是怎样旅行的.。
我们人类要是出去旅行,可以乘坐汽车等交通工具,可是植物不能。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在很多的地方发现它们,不如墙角、石峰……难道它们会翻山越岭?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植物本身不会旅行,但有些植物很聪明,可以把自己的种子传播。比如凤仙花,它的种子是包在一个蒴过里,只要轻轻一碰就会弹开,他的种子就会飞出去,所以·凤仙花被称为“别摸我”,真有趣。
有的植物则需要风。蒲公英的种子上有一些花白的毛,只要风轻轻一吹,种子就自然的跟着风飘走。梧桐树的种子有一层厚厚的壳,被风一吹种子就会从树上落下,然后会被一些强大的动物踩碎。还有一些种子喜欢坐“出租车”,出租车指的是对这类种子起作用的动物。不如说紫花地丁的种子上含油附着物,冬眠后的蚂蚁很饿,所以会一边吃,一边丢,种子就能传播了。还有好多植物的种子会利用很多的方法进行传播,真是太神奇了!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植物传播种子的很多方法,还认识了许多的植物。原来不仅我们人类能旅行,植物也能旅行。看来小小的植物也不能小瞧呀。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3
不知不觉,孩子已经上一年级了,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从现在起就开始了漫长的求学之旅,他那兴奋、激动、好奇的心情,我全看在眼里,感觉他已经长大了。
从孩子两岁开始,我就坚持每晚读《睡前故事》给他听,经过几年的坚持,他已经爱上了阅读,有事没事自己看书,还经常要求我带他去逛书店,每次都要买上三五本。
今天,我又从书店买了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当他回家看到这些书时,两眼放光,欣喜地抱着这些新书不撒手。
我们一起打开了《一粒种子的旅行》这本书,孩子读得津津有味,从了解什么是种子,到后来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种子有趣的“旅行”。孩子觉得这些种子特别神奇,比如种子靠风、蚂蚁、小鸟等去旅行,这一切都让孩子觉得无比神奇。
读完后,儿子不由得感慨:“人类真幸运呀!如果我们想长途旅行,可以坐火车、汽车、飞机,如果短途旅行,可以骑电动车、自行车、穿溜冰鞋,或者干脆走路过去,而所有这些种子都没有。”是呀,因为植物的根牢牢地扎在土里,尽管如此,我们还常常会在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发现植物的`影子。
读了这本书,让我也大开眼界!真没想到一粒小小的种子会有那么多奇妙的旅行。希望孩子读完这本书后,也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今晚做个神奇而又美好的梦!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4
我很高兴能和我的孩子一起参与学校的童话阅读节,重读了德国安妮。默勒写的《一粒种子的旅行》这本书。再次读这本书,俄日二世和儿子一起阅读的,我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书中讲述了当我们人类想旅行时,有火车、汽车甚至飞机。而植物却没有这些交通工具,似乎哪也去不了。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在一些出乎意料的地方发现它们坚强的身姿,比如:石头缝里、广场的`角落里,或是高高的房顶上……难道植物也有腿,也会坐汽车?坐火车?原来,植物传播种子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它们都会把自己的种子送上旅途。有些种子等保护罩成熟裂开就落进泥土里长大;有些种子是乘着风飞向四方;有些种子附在小动物身上搭乘免费的动物公交车远行;还有些植物可以靠自身力量把种子投射到远方。植物种子的旅行真是很神奇,我们感知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真是大开眼界,精美的绘画更是让我和儿子爱不释手。
看完这本书后,我和儿子进行了交流:我们不仅对这些植物为了生存下去“想”出来的办法而惊奇,更加敬佩的是作者的观察能力,连这些细节都能很清楚地描绘出来!原来大自然有这么多的神奇现象,需要我们有一双探索和发现的眼睛,去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秘密。对于像我有个二年级儿子的家长来说,在教育孩子上的启发更多。对于我的调皮儿子,我一直才去的“盯梢”策略,因而儿子回家完成作业就“等妈妈”,依赖心理严重,只要我不在家,阅读就成了口号,我也很疲惫。只要我管的紧些,成绩就上去一点,只要我稍稍放手,就马上下降,儿子在学习方面的责任感较差,没有学习的动力。“种子”的努力,植物的“放手”给了我很多启发,现在我应该做的,就是告诉孩子应该走自己的路,因为路是他自己的,学习也是他自己的事,一步一步地和他形成共识,接受了这个“没有妈妈和约束也可以自己走好”的观念时,孩子才会主动学习,也才会有学习的兴趣。
我想对于儿子的教育,只要留心观察、努力付出、智慧过招,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也会和孩子共同成长!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5
我有一个梦:叫禾下乘凉梦,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那么大,我看着好高兴!坐在稻穗下乘凉!我有一个梦:叫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走出国门!让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绘本故事:《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从袁隆平爷爷的童年兴趣开始,讲述了他为增加粮食产量,不怕失败,潜心研究杂交水稻的故事!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正如袁爷爷一生践行的诺言,我们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也正是扎根的开始,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播下爱学习的`好种子,我们要做一粒爱阅读的好种子,用阅读、书香伴随种子发芽、成长!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6
最近我看了叶圣陶爷爷写的童话故事——《一粒种子》。故事说的是:
世界上有一粒种子,像核桃那样大,绿色的外皮十分可爱。凡是看见它的人没一个不喜欢它。听说,要是把它重在土里,就能钻出碧玉一般的牙来。开的'话呢,当然更美丽。不论是玫瑰花,牡丹花还是菊花,都比不上它。并且有浓郁的香气,不论是芝兰,桂花还是玉簪,都比不上它。可是从来没人种过它,自然也就没人见过它开的美丽的花,闻过它的花的香气。 有一个国王听说有这样一粒种子后,叫人把种子取来,把它种在一个白玉盆里,泥土筛了又筛,浇的水是用金刚盛的,天冷了,就放入暖房,可就是不开花。就把种子扔了。 有一个富翁捡到了,把它种在一个白金缸里,还特意雇了四个有名的花匠,但花儿仍不开,又把种子扔了。 有一个商人捡到了,把它种在了商店门口,可花儿还是不开。 有一个士兵捡到了,把它种在了军营旁边,一年过去了,花还不开。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扔到了很远的地方。 种子落在了一片麦田里,一个农妇发现了,把它种在了麦田里,该浇水时就浇水,该施肥时就施肥。过了一年,花竟然开了。 一开始我觉得很奇怪,同样很精心地照顾,为什么花却在农夫收下开了呢?现在我才发现国王想要它是为了让人认为他最有权力;富翁想得到它是为了炫耀自己;商人想要它是想发财;兵士想要它是想升官。而只有农妇不象他们一样贪心,只是一心一意地照料好种子,种子才会发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得无厌。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7
《稻草人》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创作的一部童话集。书中有许多生动有趣而又令人深思的故事,如《小白船》、《富翁》、《画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粒种子》。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粒种子,只要它种在土里,长出的芽儿像碧玉一般,开出的花儿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丽和芳香。国王和富翁得到种子后喜笑颜开,把它种在精致的器皿里,用最好的土、最好的水、最好的`肥料精心地照料它,可它却两年都没有出芽。于是他们生气地扔掉了它。商人和士兵得到种子后高兴极了,以为自己要发财要升官,耗费精神地照看了一年,仍没见它发芽,于是也放弃了。最后,种子被扔到了麦田里。一位农夫发现了它,便种在田里,对它按照平常一样的方式耕、锄、浇,结果使它开出了无比绚烂、无比芳香的花儿。
这粒种子不论是被精心地照料,还是被费神地照看,都没有发芽开花。只有在农夫适度的耕锄浇灌之下,种子才得以正常生长,绽放出神奇的美丽与香味。为什么会这样呢?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本性,过分地关照反而阻碍了它们的生长,唯有顺其自然才能使其健康生长。生活中不也有这样的现象吗?有些父母过分地溺爱自己的孩子,什么事都把孩子照顾得好好的,甚至供孩子大手大脚地花钱,这样的孩子能成才吗?而那些优秀的父母都是宽严有度的。他们会给予孩子基本的吃喝住穿,但不会娇惯和放纵孩子。人生的道路上充满风雨,他们会给予孩子一些指导,但关键是培养孩子自己的能力去经历风雨、追寻彩虹。
我想起了自己学钢琴的经历。要知道,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钢琴时,我充满了好奇心。这个又大又黑的玩意儿只要轻轻触碰,就会发出动听的声音。我激动地告诉妈妈自己想学钢琴的愿望,妈妈思虑再三给我买了一架钢琴。随后的五年,我开始了与钢琴相爱相杀的生活。起初我还觉得挺有意思,可是后来我越来越痛苦。我每天都要一遍又一遍地弹着枯燥乏味的曲子,更何况还要求有感情的投入。我几次都说不想学了,但妈妈并没有纵容我,而是耐心地陪伴我、鼓励我,并帮我寻找弹奏中出现的错误,一点点地提高我的水平。经过了一段痛苦的煎熬,我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认真练琴,竟然获得了钢琴比赛的一等奖!
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写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不能娇惯,但要悉心指导,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只有孩子自己去努力奋斗,经历风雨,才会获得人生的幸福。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8
近日,组织大家观看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让我对“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有了一个更深入和具体的了解,在平凡中见到了伟大。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50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
影片通过再现袁隆平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集中表现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当代知识分子胸怀祖国、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
袁隆平是我们80后一代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但这似乎离大家的生活非常遥远,通过影片的观看,在深深感动之时,才发现袁隆平并不高高在上、并不遥远,特别朴素、平实。特别在深入了解了他的生平事迹后,除了敬佩,我们感觉他就像自己身边的一个人,刚刚熟悉,却很亲切。了解了他的先进事迹,我深刻感到作为当代一名普通的社会工作者,应始终保持工作热情,不浮躁、不懈怠,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9
本学期,在班主任吉老师的指导下,我和儿子一起共读一本有趣的书,名字叫《一粒种子的旅行》,起初是书名吸引了我们,种子如何去旅行呢?我们人类需要长途旅行时,可以乘坐火车、飞机、汽车,种子怎样进行不可思议的奇特旅行呢?读完后,所有的疑问都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首先是凤仙花的种子,它躺在蒴(shuo)果里,只要一碰就会快速收缩并弹开,种子会沿着弧线飞出去。因此凤仙花也叫“别摸我”,一摸它就飞啦!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很有趣,虽然我们没有见过这种凤仙花,但是想象应该是和蒲公英一样的,一吹就飞啦,种子呀真有趣!
老鹤草的种子利用“小勺子”来旅行,“小勺子”就像一个投掷器,把成熟的种子向四面八方抛去。漫天飞舞的种子在空中那将是怎样的景象呢?
在种子的旅行过程中,有时候需要依靠一位非常重要的朋友来帮助他们,那就是—风!蒲公英随着风的方向就像个降落伞一样在空中旅行。树木也是体型较大的植物,当它的种子向下飘落时,风把它抓住,吹到遥远的地方。
有些种子更聪明,它们喜欢“坐出租车”旅行。紫花地丁、花雪莲、报春花,它们的种子上都有美味的含油附着物。这是蚂蚁的美食,它们拖着种子,边走边吃,随后把种子仍在某个地方。没想到,原来看似没有关系的.植物与昆虫之间还有这么有趣的联系呢。
在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很多种植物的种子,这些种子经过长途跋涉后,凭借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很多的奇迹,这种生命力让我们不得不赞叹! 在这本书里,我们一起跟着种子们去冒险,原来看似简单的种子,却拥有自己独特的旅行方式,太神奇了,整个生物充满了智慧。真实又艺术的描绘了植物世界,我们都很喜欢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后,借此机会与儿子作了简单的思想火花的碰撞,他天真无邪的与我分享他的读后感,原话如下:妈妈,我觉得我也是一粒种子,这颗种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先发芽,然后慢慢长大,就像小苗,小树一样,现在的我已经八岁啦,我已经开始在旅行啦!听了他的分享,真的挺欣慰,孩子以他的视角看待了人生旅途,整个世界都是那么的美妙!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10
我读了《种子的力》感受最深的是一株任人践踏,无人注意的小草,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掀翻压在它身上的石块,顽强地钻出地面,表现了不怕险阻,勇于磨练,永远乐观的可贵精神。
我们在攀登科学顶峰的道路上,也正需要这样的精神。我相信,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不屈不挠地前进,知识的.宝库大门定能被我们翻开,科学的顶峰定能登上。
我们决不能做“养育在花房里盆花”,遇到困难就悲观叹气,失去前进的信心,那样只会步步后退。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经历:我和同学参加作文比赛,由于没发挥好,结果落选了。看着得奖同学的快乐劲,我难过得暗暗掉了几次眼泪,甚至对写作失去了信心,后来几次作文也远远落在同学们的后面。
这时,《种子的力》有力地鼓舞了我,于是我振作精神,努力学习,天天写日记,取得进步,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信任。今后,我要继续发扬小草的精神,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永远努力向上。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11
《一粒种子》主要讲述了:世界上有一粒种子,什么花也比不上它,国王得到了后,就叫别人去种。他想:等它钻出芽开出花,世界上就没有第二朵,这才显得我最尊贵、最有权力。两年过去了,花还没开,国王就不要了。后来有几个拿到种子的人也是请别人帮忙种,种子都没发芽。最后,种子落到了农夫手里。农夫和前面的人不一样,他自己动手种,以平常的心态去种。没过几天,那颗种子发芽、开花了。
读了此文后,我明白了:做事要有平常的心态才能有收获。前面向个人为了炫献自己而种种子,他们就没有一点机会的收获。另外,前面几个是叫别人种,有收获的机会就会少了些。农夫是自己种的,收获的.机会就多些。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12
我和爸爸妈妈读了《一粒种子的旅行》。书中讲了各种种子为了繁殖后代,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我知道它们可以利用风来传播、利用动物来传播、利用弹力来传播 。
新年里我和爸爸妈妈在奶奶家附近的树林里采松果的时候,我观察了各种植物的种子,像喇叭花的种子,喇叭花在夏天的时候会开出各种颜色美丽的小喇叭,它的种子是黑色和褐色的',外面包了一个小馒头,用手一碰就炸开了,种子飞到四面八方落到了地上,我在摘喇叭花种子的时候,不小心有几粒苍耳的种子粘在了我的衣服上,被我带回了家,我把苍耳种子从我衣服上撕下来,它还扎手呢!我想苍耳的种子一定可以象牛蒡的种子一样粘在动物的身上被带到别的地方去。
通过读书和我自己的观察,我觉得大自然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学习本领,长大后探索大自然的奥妙。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13
《一粒种子的旅行》这本书真好看,主要是讲种子旅行的.事,让我知道了很多关于植物的知识。
我知道种子可以靠小鸟去旅行,可以靠动物的皮毛去旅行,还可以靠风去旅行。
有些种子的样子很奇怪。有些种子还会飞,比如蒲公英。猪殃殃是什么植物?我真想见一见,不知道有没有毒。还有,我特别想研究石榴,因为我很想知道石榴果实里面的汁是怎么形成的。妈妈说:"等你以后长大了,看更多关于植物的书籍就会明白的。"我很期待哦!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14
我最近重读了德国安妮.默勒写的《一粒种子的旅行》这本书。再次读这本书,我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书中讲述了当我们人类想做长途旅行时,可以乘坐火车、汽车甚至飞机;想做短途旅行时,可以骑自行车或者直接步行。
而这一切办法,植物都没有。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在一些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发现它们顽强的身影,比如:石头缝里、广场的角落里,或是高高的房顶上……它们究竟是怎样到达这些地方的呢?难道植物也会旅行,也会翻山越岭?
其实呀,植物本身并不会旅行,但是,它们都会把自己的种子送上旅途。一些种子乘着风飞向四方;一些则附在小动物身上搭乘免费的动物公交车旅行;还有一些植物可以靠自身力量把种子投射到远方。
当我看完这本书后,不仅对这些植物为了生存下去“想”出来的办法而叹服,更佩服作者的观察能力,连这些细节都能很清楚地描写出来,真的很不容易啊!当然,作者只告诉我们部分植物种子的'旅行方法,剩下的还要我们自己去探究。我想,只要留心观察事物,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15
今天,我津津有味地看完了《稻草人》这本有趣的书。里面有篇关于一粒种子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故事主要讲述了世界上有一粒种子,这颗种子有核桃那么大。他有着绿油油的外衣,白胖胖的肚子,看上去非常可爱,人人都喜欢他。国王发现了这粒种子,就派人带过来,并精心照料。不仅用干净的水浇灌,在寒冷的天气还把它放在温暖的房子。
可是过了两年,种子还是没有开花,国王气得将他扔进池子。种子又流入河流,被一个渔夫发现,渔夫连声叫卖。种子到了一位富翁的手里,富翁找来有名的花匠,种在名贵的花盆里,来炫耀他的富有。盼啊盼……种子仍然没有发芽,种子因为没有满足他们的愿望,均被他们一一抛弃。最后。这粒美丽的种子到了一位农夫的手中。农夫将它种进土里。耕地、培土、浇水。春天来了,种子发芽,长出嫩绿的'叶子。最终,开出了世界上最美的花,香气浓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像国王、富翁他们那样,仅仅看到这粒可爱的种子给他们带来的价值,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违背植物生长的规律。我们要像故事中的农夫一样,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世间的万物。要有耐心,懂得付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收获世间美好。
【《一粒种子》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一粒种子的旅行》读后感04-30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10-16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01-03
《种子课》读后感05-24
撒满诚信的种子作文07-19
带上诚信的种子作文04-16
种子收购合同12-09
种子供销的合同12-10
种子生产合同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