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实用文写作>读后感> 巴金秋读后感

巴金秋读后感

时间:2024-08-11 07:30:4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巴金秋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巴金秋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巴金秋读后感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对旧的、封建大家族的深刻揭露。在这种封建大家族中,大家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大部分人都不学无术、游手好闲、道德败坏、自私到了极点,特别是那些老反动们。他们自己道德败坏,却恬不知耻,压制年轻人,几十年轻人的幸福乃至生命,折磨年轻人,毒害他们,使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中毒日深。等到当年的青年到了而立之年、不惑之年之时,他们也早已被迷失了本性,又变成了老反动,又反过来压制摧一残自己的下一代。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就是这样一代复一代地重复着这令人发指的悲剧。这不是具体某个人、某些人、甚至一代人或几代人的错,而是整个制度的错,是整个罪恶的封建社会伦理制度的恶果。那些置身基中的人,即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他们在那种社会中成长,他们所见到的,听到的,都是那腐朽社会的各种现象,而这些现象作用于他们的大脑,他们自然就形成了关于那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规范自己的行动,评价自己的行动。他们不知道是自己和亲人一起毁了自己的幸福,也不知道自己自己和亲人一起又埋葬了亲人的幸福。他们并不明白这一切,似乎也根本没有为此而感到过痛苦,因为那些封建伦理支撑着他们,使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过错,也许这就是一精神的力量了,人也许是因为有一精神才存活于世的,没有了一精神也就没有了生命的意义。至于人们的躯体,只不过是人的一精神的载体,人的肉一体上的痛苦,永远也没有来一精神上的伤害严重,肉一体上的痛苦是短暂的,而一精神上的痛苦则是长久的、重复的,可以一直延续到人最终的毁灭。

  几十代人、几百代人都那样平静地生活过去了,为什么到了近代,到了二十年代前半叶那几代人的时候,这种生活却以为继了呢?原因在于此前人们心目中,所有人的生活都是一样的,没有谁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也没有人想要换一种活法看看怎么样。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他们也就想不到,而到了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坚船利炮把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带到了人们的视野。看到别人的幸福生活,想想自己的悲惨遭遇,年轻人再也沉不住气了,没有中封建社会毒的青年中中毒较浅的人再也忍不住了。他们要追求新的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他们再也不相信封建的老一套了,他们开始反抗压迫,于是老的和少的之间,顽固的反动的和开拓创新的开始了战斗。这样鲜血就当红了整个中国近代史。毕竟顽固反动的是衰老的,当觉民们勇敢地抓住克安们的手时,克安们就无可奈何了。

  青年终归是会走向胜利的,只要有勇气,又能拿出实际行动,幸福就会向我们飘来。

【巴金秋读后感】相关文章:

《空巴》读后感01-15

赞美金秋的诗句05-01

金秋助学活动总结04-08

形容金秋十月的诗句09-26

金秋九月的诗句(精选60句)08-26

金秋十月晚会主持开场白(精选9篇)09-24

《活着》读后感_读后感05-06

堂吉诃德读后感-读后感07-07

弟子规优秀读后感 读后感03-04

读后感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