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实用文写作>读后感> 《斐多》读后感

《斐多》读后感

时间:2024-08-25 07:26:5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斐多》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斐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斐多》读后感

  我本来是不太喜欢读古希腊著作的。大学时代有个睡在下铺的兄弟,枕边总是放一本《柏拉图如是说》。我翻过几页,完全没有兴趣,心想:现在早已过了“言必称希腊”的时代,也不需要总是提“我的朋友胡适之”了。

  三十年过后,那个睡在我下铺的兄弟早已是名校的教授、博导,行业的意见领袖,而我则“一事无成”。所以事实证明我错了——看不看古希腊的书,结果是有莫大的区别的。

  所以这次有珞珈名师潘迎春教授特地赶来湖州给我们讲解《斐多》,我已经没有任何理由来拒绝拜读柏拉图的这部名著,何况它还是杨绛先生翻译的。

  全书是苏格拉底临刑前与弟子们对话的记录。

  先说书的形式。其一,好似一本话剧的剧本。“古希腊最流行的就是在半圆形剧场的演出”——经潘老师这么一点拨,我才恍然明白。其二,书中那些对话就是不停在推论。于是每次看到苏格拉底用缜密的语言论证出一个个结论,我就很想帮他用数学符号列一个书面证明公式出来。这或许是理工男的本能。

  再说书的内容,就是辩论灵魂与肉体的关系。这个主题,到了我这个年纪,已经历过很多次的思考,尤其是随着一些亲友师长的离世——所以这些内容很发人深省。这也可见先哲们有多了不起:他们在2500年前就已经深刻思考辩论过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了。

  这个主题还引发我对宗教的思考——科学的尽头也许是玄学?最促人思考的就是灵魂如何才能不朽?当然,我不赞同苏格拉底的观点,他认为是灵魂不朽的。

  毕竟2500年前的苏格拉底只能靠雄辩,而没法用科学事实来证明灵魂从来就存在并永远存在。但我相信,精神可以不朽。很多的创新、很多的努力、很多的坚持,那种精神可以流芳百世,并令万世景仰。这就是精神不朽的可能性。

  作为普通人,或许我们平时很少需要思考这些哲学的东西。但是偶尔思考一下,并听听名师的领读,确实很有收获,尤其是像我这样,错过了16岁时在珞珈山上读《柏拉图如是说》的机会。

  阅读如旅行,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期待下次共读,再遇经典。

【《斐多》读后感】相关文章:

等待戈多读后感05-01

《等待戈多》读后感05-17

我多幸福作文05-24

《方法总比困难多》读后感12-11

小学写作指导:多实践,多体验作文 - 小学写作指导作文01-14

猜猜我有多爱你读后感04-30

《猜猜我有多爱你》读后感07-07

多才多艺的春天05-01

《猜猜我有多爱你》读后感04-30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反思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