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话题作文>父爱> 父爱的作文

父爱的作文

时间:2023-12-08 11:58:57 父爱 我要投稿

父爱的作文(精品8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父爱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父爱的作文(精品8篇)

父爱的作文 篇1

  伴着父亲的爱一路成长,我也逐渐长高了。一遍又一遍翻看着昔日的照片,可爱、活泼、矮小的我在高大威武的父亲面前一天天长高。

  曾经,我还小,才上一年级。不知道为什么,父亲,您好像总担心我长不高似的,每隔一年星期,您就会按时地拿出尺子来丈量我的身高。那时,我还小,不懂您的意思,又不敢多问。因为,您每次量我身高的时候,总是很严肃,好像在办什么大事一样。你叫我把鞋子脱下,贴着墙站着,而且让我站得笔直笔直,然后在墙上做个记号,再拿尺来量。每每量完我的身高后,长高了,哪怕是一点点,都足以让您欣喜若狂。如果没长高,您就会变得十分古怪,吃饭时一个劲地给我夹菜盛饭,总是叮嘱我吃多点。为了不再被您逼着不停地吃,每次量身高的时候,我总是很“争气”,每次量完身高后,都能让您欣喜若狂。其实,父亲,您不知道,调皮的我,悄悄地耍了一个小把戏,在您量我身高的时候,我总是尽量把脚尖踮得老高老高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自己真的长高了。慢慢地,您也不再丈量我的身高了,那把伴着我成长多年的尺子也消失了。父亲,我长高了好多呢,都快有您那么高了。但我发现,您怎么好像变矮了。整日劳累的您已经被疲劳压得喘不过气来,背也驼了。但我又发现了,您变得细心了。每天早上,您总是亲手为我做早餐,并且还开车送我去学校;每天中午,您总是不厌其烦地和我交流我的学习、生活;每天晚上,您不管有多累,总是会从我和书包里拿出作业来检查。

  突然之间,我发现:父亲,您的爱已伴随我生活的点点滴滴。父爱,不只是小时候您用尺子来丈量我的身高了。父爱是早上为我准备的早餐,是中午与我交流的'话语,是晚上帮我检查的作业。

  曾经,父亲能用一把尺子丈量出我的身高,而现在,父爱的高度,是可以用尺子来丈量的吗?

父爱的作文 篇2

  有一句话讲,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特别疼女儿。

  我小时,也亲父亲。不但亲,而且还崇拜,总把父亲当成举世无双的英雄。那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爸怎么怎么样,好像有了一个爸,仿佛一下子很了不起似的。

  还记得小时候,爸爸带我去看秧歌,由于我个子太小,每次,爸爸都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我在上面笑时,能感受到父亲也在笑……回家的.途中,对父亲说:“好冷啊!”父亲把棉袄脱下来给我披上了,而自己却冻感冒了。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我已经长大了,在人多的地方,再也用不着父亲的肩头了。

  春节期间,在广场里有扭秧歌的,我和几个好朋友去的。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扭秧歌了!”父亲说:“去就去嘛,还说什么,又不小孩子了!”“你去不去?”我又‘质问’道。“你自个儿去吧!我都这么老了,你们年青人在一起玩我凑什么热闹?”

  来到广场,人还算挺多,找了个位置站住了。过了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女,女儿嚷嚷着自己看不见。就像当年父亲的动作一样,“这里谁也没有你的位置好。”一边说一边托着孩子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孩子在高处笑……

  不知怎么了,眼泪流了下来。这几年,我一直在寻找表达父爱的动作,眼前的一幕不就是自己要的结果吗?想起了许多往事,便默默地往家走。

  在灯光中,依稀地看着父亲的背驼了,两鬓也多了些白发……

  这一生,无论我的人生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这份父爱的高度。父亲用他厚实的臂膀托起了幼小的我,我的成长都聚着父亲的心血。不论取得多大的成绩都不会忘记;我是站在父亲的肩膀上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

父爱的作文 篇3

  父爱是一座巍峨的大山,顶着突如其来的骤雨;父爱是一片蔚蓝的天空,细心呵护我长大;父爱是一把花伞,为我遮风挡雨……

  我在生活中当然也缺少不了各种坏习惯,都是爸爸从他的行为让我感到羞愧。那一次,我梦寐以求的一本书,一位同学有,我向他借来。这本书被带回家的时候,爸爸特意问我:“楠楠,是你借同学的.吗?”

  “嗯,是的,爸爸。”

  走进书房,我顺手把书放在书柜中。

  过了许久,我已经看完了那一本书,我还想再读一读,可是心中又有一个歪念头:“哎,那位同学肯定忘记了,不还了吧。”

  几周又过去了,那本书依旧躺在书柜中。爸爸似乎发现了异常“楠楠,这都几周了,你怎么还不还书?”

  “哎呀,我班同学一定忘记了,不还了吧。”我若无其事地说,。

  “不行!”爸爸猛地已拍桌子,脸色铁青,吓得我魂都丢了。“你必须还给他,我们不能贪图小便宜!”爸爸板着脸向我吼道。

  那天晚上,我心中非常愧疚:“做人不能贪图便宜,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爸爸,感谢你。当我骄傲时你会说:“虚心使人进步,傲使人落后。”当我被困难阻挡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爸爸你又从我后面冒出来,对我说……

  父爱是关心的语言,只是简简单单的只言片语,是一本崭新的书,是一句劝导……

父爱的作文 篇4

  父爱,在我的眼中,一直是个深沉的名词……直至打开了眼前的一书——《傅雷家书》,我顿然领悟。这或许更是一个动词吧!

  父爱一直在我们的身边,正悄悄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三重不起眼的小门。这三重门就好比是父爱的三个不同境界。一重境界是做我们生活的守护者;再者,是做人格上的引路人;而这第三重境界,也是父爱的最高境界,则是做精神上的导师。

  傅雷以他对儿子傅聪那饱含父爱的封封家书,真正意思上的诠释以上三重境界的含义……

  第一次翻开此书,最大的感想,就是这是一部纯粹的描写父亲与儿子相隔万里,对儿子牵肠挂肚,以致用上百封家书来寄托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的书。家书所蕴含的,无非就是担忧亲生骨肉的日常生活——衣服够不够穿?吃不吃得饱?有没有被别人欺负?

  引用家书中的一句原话:“营养第一,衣食寒暖,勿逞年轻,任性随便迟早是要算账的。”这是傅雷看到照片上的儿子瘦了以后给他的爱的忠告。

  通篇以此为主题。枯燥而乏味。感觉更应该由家长去阅读,和我们这些衣食无忧的孩子又有什么必然联系呢?于是,我与此书的第一次相遇仅是以读出了父爱的第一重境界而告终……父爱就是做我们生活的守护者!

  第二次读此书,是20xx的除夕夜,看完了春节联欢晚会,兴奋了好久,就是没了困意。我不禁捧起了《傅雷家书》……

  “孩子,我忙得很,只能和你谈几桩重要的事。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进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人的礼貌……”这段话摘自家书八月十六日晚。是我那时不经意间翻到的。

  又是不经意间,这段话深深触动了我。作为一个父亲,能够对孩子日常行为的一些小习惯做到如此历历在目已是不易。能够把孩子的习惯与所处地域相联系,可见傅雷是多么关注自己的孩子啊!结合第一重境界来说,他不仅是傅聪的父亲、守护者,更是他的朋友、领路人。

  作为朋友,他真心诚意为傅聪指出错误。作为儿子人格上的引路人,他耐心为儿子指引正确的道路,帮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何等的.父爱啊?

  这个暑假,我与此书又一次见面了。所不同的是,仿佛多了份故雨重逢的情感。那书信是遥遥相隔的父子俩爱的寄托。而我生活在一个合家欢聚的环境下,自问自己能感受到那种离别的伤感与思念的深重吗?

  答案是:我能。

  可能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吧!我把自己想象成了傅聪,正孤独地独行在海外大地上。没有故乡之明月,没有故乡之小桥流水,就连霓虹灯,也完完全全渲染着海外气息。就在这时,一封家书的到来,改变了一切……

  再次引用信中的一段话: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是你颓废,就好了……

  或许此时的傅聪正感到烦恼与不安,精神消沉。或许此时父亲的一封信能给他带来安慰与鼓励,人生的启迪。至少我从以上一段话中读出了:做人就是要心理平衡。不能因为太出众而使得内心总是充满了压力,也不能因为太渺小,不出众而使得内心总是一片阴暗,没有了希望与光明。如果是这样的话,生活就没有了意义。

  在这里充分体现出了父爱所达到的第三重境界——做精神上的导师。傅雷用他自己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走出内心的阴影,努力做到心理的平衡,并勇敢向前冲。

  父爱的伟大,父爱的无私。父爱,总是深藏而不露,恰似连绵的远山,在天之涯宽慰着一颗游子的心。

  父爱,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光芒。而我们,能否在光明来临之前,就发现有那么一个人,在为我们开启心灵的三重门?能否在那一瞬间,就读懂了父爱?

父爱的作文 篇5

  冬季的夜是寒冷而漫长的。我家的屋后是一座立满青松的山头,时时传来呼啸的寒风刮过松林的“沙、沙”声;屋旁的小溪,在此时水也大了起来,“哗、 哗、哗”地一夜响个不停,在寂静的.山村里分外清楚入耳。我们与父亲围坐在桌前,桌下是畏畏缩缩的炭火,桌面上摆着一盏布满油渍的火油灯,豆大的懦弱火光在 朦胧中发抖着,宛如也怕冷一样平常。农村本来生活单调,在这夜灯瞎火的冬之夜,更是无甚活动可搞。我们吃完晚饭后便在一起闲聊,以此来丁宁这漫漫长夜。

  刚进家门,父亲就躺在了地板上,我急遽打电话给妈妈,妈妈一返来就给爸爸量了体温,四一°c !妈妈顿时带爸爸上了医院,打了针之后,爸爸轻微好了一些,他对我说:“小肖,你老爸不惬意,你一定要好好照顾本身,好好上学,等老爸病好了,我还去接你!”这句话像一股寒流冲入我的心房,泪珠在眼中打转转。

  父亲,您为我付出的心血,如海中的水点一样多。父爱如火,那团火一直燃在心头,那团火是你的生命源泉,那团火是你自大的来源。那团火是不论多么寒冷的冬天也不会灭的。父爱如火!

父爱的作文 篇6

  在人的一生当中,需要感激的人有很多很多——父母、老师、同学,甚至是那些帮助过我们的陌生人,关于父爱的作文。

  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教会了我们许多。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多少次,他们安抚了我们受伤的心。出生时,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大一些,父母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现在‘父母仍在为我们默默的付出,默默的奉献。

  一次,我写作业写到了很晚,外面漆黑一片,仿佛路灯都要被黑暗吞噬,月亮孤独地在天空挂着,我全然没有王维诗中“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闲适的情趣,因为此时的我正在奋笔疾书,完成着当日的“欠账”。抬头一看表,已是深夜,好在有爸爸的陪伴,不像月亮那样孤单。向旁边一看,见到爸爸平静地望着我,不知为何,眼神里没了以往的严厉到有了几分温柔,他脸上写满了工作的辛苦和熬夜的'疲倦,平日本来就瘦削的脸显得更加的棱角分明。想到这是我的“欠账”,为何要让父母一同“偿还”,于是便说:“您先去睡吧,我马上就写完了。”爸爸说:“没事儿,我不累,你快点写吧。”这句话虽然声音不大,但是却很坚决,一直督促我写完作业。

  夜更深了,我这时躺在床上,还没睡着,而爸爸的鼾声早已响起——他太累了。他的每一声鼾声,都像是一滴催泪剂,是我的泪水一滴一滴的流了下来。

  或许,说一句祝福的话语对自己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对父母来说,这句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即使这句话是最简单的祝福的话但父母却会为此而激动不已,中学生作文《关于父爱的作文》。父母就是这样,为我们付出许多,即使我们不领情,他对我们的爱却依旧不变。而我们仅仅为父母送上一句知寒问暖的话,他们甚至会记上好多年。

  因此,学会感激父母吧,哪怕仅仅是一句祝福的话;感激父母吧,不要一味的索取他们的付出。父母的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

  小时侯,我总以为世界上没有比母爱更伟大的了。妈妈可以带我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买我最爱吃的东西,我哭的时候她为我擦泪……可是,我至今才亲身感受到父爱与母爱同样伟大……

  在我小的时候,父亲总是奔波于事业,对我很少过问。我曾经羡慕别人的父亲,他们可以辅导自己孩子,可以给他们物质上的所有需求。我,只能默默掉泪。

  然而,自从我上初一,父亲对我关心多了,也严厉多了。他给我买了许多复习材料,跟着我同步学,既是我的同学,又是我的老师,在英语方面我帮助他,在数学方面他帮助我,我们互相学习,互相改进。父亲像变了一个人,那么的关心我,爱我,为了我,他与我学习到深夜;为了我,他与电脑挥手;为了我,他甚至辞去了许多酒宴……看到父亲斑白的两鬓,我的心在哭泣。

  回想起过去,我对父亲有太多的误会。怨父亲不能多陪我,怨父亲不经常辅导我学习,怨父亲……太多,太多!此刻,我知道我错了。过去,父亲并不是不爱我.

父爱的作文 篇7

  父亲像一座大山,撑起了一个家的重量;父亲像一条小溪,洗清了我身上的污点;父亲像一片蓝天,容纳了我所有的缺点;更像我人生的指明灯,让我朝自己人生的目标努力拼搏。

  临近放学,天灰灰暗,像每个人的`心情一样沮丧到了极点,小雨淅淅,像每个人那滚烫的泪珠,在脸庞上滑滑梯。马路上的车摆动着车刷跑来跑去,对这个世界来说,今天很平凡。可对我们来说,今天走出了小学的教室,可能不会再回来了。

  因为我们毕业了。

  放学后,因为与同学的恋恋不舍便答应去同学家玩,玩得不亦乐乎更是忘记了时间。我早已把今早和爸爸约好去看望爷爷奶奶这件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在吃饭的时候,脑海里猛地闪过这件事情。爸爸吃过饭了吗?他知道我今天晚点回家吗?他找不到我会担心吗?爷爷奶奶还在等我们吗?十万个为什么塞满了我的脑袋,令我窒息。我无心再继续吃饭,便用同学家手机拨通了爸爸电话,憋屈的支支吾吾,生怕爸爸批评我。而爸爸只是喘着粗气对我说:“好,你站在那别动,我一会就去找你。”

  不到五分钟,爸爸就赶过来了。他手里紧紧地握着两把伞,手上的青筋已经微微凸起,衣服还在滴答滴答地滴水,头上已经从皮肤里渗出了点点汗珠,每一根头发艰难地挂着每一滴汗珠,就像洗了个澡却没有擦干。我呆呆的看着他,一时语塞,这个形象有点让我诧异。出了同学家后,我试着用手抹去父亲的汗珠,爸爸却猛地抓住我的手臂,让我动弹不得,还没等我开口,爸爸朝我吼道:“你知不知道现在几点了,你对时间一点概念都没有吗!我和你妈妈等了你多久,都快要报警了!天已经这么黑了,我们多害怕你出事了!以后出去玩能不能别只考虑自己!”那么多的话像喷泉一样喷涌出来,更像一把锤狠狠地砸在我脑袋上,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我哭了,哭的很用力,像受了惊吓的小婴儿。爸爸抱住我,摸着我的头,轻轻地在我耳边换道:“没事就好,回来就好。”

  那一瞬间,有些眼泪不是因为害怕而喷涌而出,更多的则是对父亲的歉疚和心疼。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这两个字一直都是安静地摆在字典里的字,我从未真正体验过这种爱。父爱深沉而又含蓄,不是它们没表现出来,而是我们一直都没有发现和在乎。父亲把爱当作默默付出,而我们却当作理所当然。直至今日,我才明白,这种爱抹不掉,忘不了。不会忘更不能忘。父亲因为爱而变得伟大,我因为爱而变得成长。我不再害怕他的怒吼,因为它们的本质都源于这伟大的——父爱。

父爱的作文 篇8

  儿子先天性聋哑,他既当爹又当妈

  每天上午10时30分,走路有些不便的潘安都会准时出现在南宁市南化生活区的自行车棚,为出入保管车辆的居民分发保管卡。中午,随便吃一些自己带来的食物,便一直守候到下午6时。为了给自己一级残疾的儿子多挣些生活费、检查费,他默默地坚守着:每月工资700元,减去儿子上幼儿园的费用300元,剩下的还要负担其他开支。他独自承担起了既做孩子爸,又做孩子妈的角色。

  五年前,潘安还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当妻子顺利生产儿子后却被告知,孩子是先天性聋哑。做爸爸的喜悦顿时换成了深深的忧郁。然而,潘安和妻子都没有放弃给儿子治疗,几乎每年,夫妻俩都带着儿子去各大医院、聋哑学校做检查、康复,但得到的依然是相同的结论:一级听力障碍残疾。

  因为天生耳聋,潘安夫妇也就没有办法正常地教育自己的儿子潘林威。小小的潘林威茫然地看着大人们在自己的眼前走来走去,表情各异,却不知道那些或悲或喜的眼神意味着什么。

  潘安是个内向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但他说的一句话却让记者很受触动:“跟一般的父亲相比,我觉得我差一点点。”这句话背后,纠结了他5年半的反反复复的希望和绝望。在儿子潘林威5岁半以前,他经历了因风湿致使腿脚不便,经历了离婚,经历了作为父亲所没有的“望子成龙”的奢望。虽然离婚后,潘安的父母平时帮忙照看潘林威,但潘安依然感觉自己父亲的责任尽得不够,不清楚如何教儿子。于是他便以身示范,比如他洗碗,儿子也跟着洗碗,他叠衣服,儿子也跟着叠衣服。不清楚如何沟通,他便用手势来与儿子对话,用手指嘴巴表示要吃东西,用手画圈滚动表示火车。但更多的时候是无法教孩子学会说话的无奈??为此,潘安也发过脾气:“今年六一,我给他买了个蛋糕,但他不高兴后用手把蛋糕都捏坏了。我也很生气,觉得他不听话,于是也生气地把蛋糕丢了。”他觉得,如果孩子会说话,能教给他道理就好了,可是,这却难于登天。

  但是,潘安从不放弃打听任何可以让儿子学会说话的机会,比如,他得知儿子不能说话是因为舌头太短,便想攒钱给他动手术;得知有植入人工耳蜗可助听,他也想贷款给儿子做手术。但由于种种原因,他都没能如愿。如今,看着越来越大的儿子,潘安忧心忡忡,他想起前妻耐心教儿子写字、画画的场面,便升起了与前妻复婚的想法:“残疾的孩子没有妈

  妈,是很可怜的。”但潘安又认为这是一种奢望,“所以,我比一般的父亲要差一点点,我最大的希望是儿子能够说话,但这很难??”

  故事2

  儿子爱好与众不同,他选择默默支持

  父亲喜欢拉二胡,儿子喜欢打鼓;父亲欣赏阳春白雪,儿子欣赏重金属摇滚乐。多年来,李琼堂和他的儿子就好像这两种乐器一样,互不欣赏却相互融合。

  最早发现自己的儿子有点与众不同,是在儿子读小学四年级时,李琼堂和爱人陆陆续续从邻居、同事和其他孩子的口中听说自己的儿子“跳舞很好看”。上了高中以后,儿子对音乐越发痴迷。有一天,儿子忽然提出要买一套鼓组个乐队。“一套鼓得花20xx多元,这在上世纪90年代来说算是大数目了。”李琼堂跟爱人商量以后,决定尊重孩子的想法。这套鼓运回来时,在老家罗城算是个大事儿。

  渐渐地儿子开始参加各种演出,在县城里小有名气。“我开始担心他的读书成绩受到影响,但又不想以严厉的方式去干涉他。”李琼堂说,儿子参加高考的时候,他也想过自私一点,希望儿子考个经济管理类等稍微“热门”一点的专业,但是儿子坚定地告知他,要选择音乐这一“门路”。果然,李巩考上了广西艺术学院。

  由于李巩痴迷打鼓,为此,李琼堂将新居的一个房间专门进行了隔音处理。但没想到隔音效果不理想,周围的邻居时常前来找老李投诉和抱怨。李琼堂也总是耐心地跟他们解释。后来,李琼堂再次对家里的“练习室”动了“大手术”,终于把噪音消除到邻居可以接受的范畴,渐渐地邻居也理解了这个爱打鼓孩子的父亲。

  李巩大学毕业后,远赴北京寻找梦想,从事乐器出租公司的乐器管理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能继续打鼓。但工作的性质就是不停出差,随各种演出团队四处奔波,李巩感到与自己理想出入很大,回到南宁。

  如今,在李琼堂的支持下,李巩创立的一家以打击乐为主的培训学校在南宁独树一帜,得到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和家长们的认可。“实际上,就算学校办不下去了、失败了,我也还是会支持他。”李琼堂偷偷跟记者说。“我能给他的就是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身上,而是让他自由发挥他的长处??”李琼堂说。

  故事3

  为人父之后 他愧疚曾“鄙视”父亲

  今年36岁,已婚并育有一子的农先生,自称曾经是个“不孝子”。

  农先生告诉记者,从小到大,他都看不起自己的父亲,因为他读书时,父亲从来没能在新学期注册时能筹到学费。他每次都必须自己到老师甚至校长办公室求情,让学校批准缓交学费,害得他从小就极度自卑。因此每到新学期交学费时,他对父亲的“鄙视”就更深一层。直到他艰难地念完大学,参加工作,成家生子之后,才真正体会到做父亲的不容易,对父亲的感恩和愧疚也就日加深刻。

  农先生还说,记得小时候他去偷邻居家的果子,还没吃到嘴里,就被父亲发现,于是挨了一顿打,还在门口被罚跪了一个晚上。父亲的这种过分严厉,有时也让母亲难过地进行责怪。而农先生表面很顺从管教,但是在心里,他却看不起父亲。因为他认为父亲只能在自己的孩子和老婆面前逞强,却没有本事让自己的`孩子在同学们面前抬起头。

  尽管家庭很困难,但是农先生还是艰难地读完了大学。参加工作后,农先生才知道挣钱多么不容易。每次沮丧的时候,农先生总会想到父亲,因为小时候,即便没米下锅没油炒菜了,父亲还是会淡定地吸着烟。每次给父亲打完电话,农先生沮丧的心情就会烟消云散——父亲告诉他:工作不能只讲钱,要讲积累经验和贡献。

  经过几年的积累,农先生终于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很快也有了儿子。从儿子呱呱落地,到现在蹒跚学步开始学习新东西,围绕儿子吃喝拉撒睡,农先生没有哪一天不喊累。而父亲却淡定地对他说:“当父亲没那么容易,要扛得住。”

  为此,农先生突然问母亲:“你以前是不是也鄙视过父亲?”不料母亲的回答很平静:“你父亲很不简单,他对你们强硬,那是为了管住你们,其实他为了你们吃的苦太多太多了,你们是看不见的。你爸爸养几个孩子容易么,你现在才养一个,能比吗?”

  母亲的话还没说完,农先生开始很后悔把“鄙视”这个词放在父亲身上。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农先生慢慢体会到何为“父爱如山”??

  父亲节故事:他坐着轮椅弥补父爱 他照顾儿子30年

  6月15日是父亲节,父爱同母爱一样伟大,只是父亲表达爱的方式不同而已。父爱如山,我们走进了3个父亲的世界,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父爱的深沉。希望读者在阅读之后,感受到父爱的伟大,从而感恩父亲、孝敬父亲。

  轮椅上的父亲这样弥补父爱??

  20xx年的一场车祸让吴军高位截瘫,曾经他也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但是手术后当妻子带着8岁的儿子来看望他,想到年幼的儿子、年迈的父母,还有辛苦的妻子,他想通了,告诉自己要坚强起来。经过艰苦的锻炼和积极治疗,曾经的吴军连拿一张纸都困难,如今他不仅可以骑着特制的三轮车上路,最令他引以为傲的是——儿子考上大学了。

  20xx年2月的一天,对吴军来说是一个梦魇般的日子。他乘坐朋友的汽车外出办事,车子却突然失控摔下20多米深的山谷。当地的村民把他从被挤压得面目全飞的车子里抬出来时,他的下半身已经完全没了感觉。之后,经过手术治疗,医生表示,吴军高位截瘫,要终身与轮椅为伴。听到医生宣布的噩耗,吴军“情绪一下子就降到冰点”,才30多岁的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20xx年4月,吴军在医院做了高位截瘫手术。有一天,妻子韦春红带着8岁的儿子来看望他。儿子摸摸吴军的头问:“爸爸怎么了?”吴军想到年幼的儿子、年迈的父母还有辛苦的妻子,他想通了,告诉自己要坚强起来。

  吴军因为高位截瘫,不能陪儿子去游泳、打篮球,无法更好地陪伴儿子,为此他感到深深的内疚。于是,他决定用其他的方式来弥补自己对儿子的亏欠。吴军的儿子考入播音主持专业,“我每次提前先学习儿子要用的软件,这样我就可以教他一些基本的操作,让他少花时间琢磨。”吴军说,他还用微信或者QQ和儿子沟通,了解儿子的动态和儿子谈心。

  在妻子韦春红的眼里,吴军是个好父亲。吴军自己很节省,他有一双鞋子,是出事后一年,到现在十几年了还穿着,“他说不用买新的,前几年,鞋底坏了,他就让我去换了个新的鞋底。”但是对儿子,“他却很舍得花钱,儿子学习播音主持专业,考大学前需要请专业老师指导,他让请最好的老师,一个小时几百元。”

  吴军的教导,让儿子小吴孝顺和懂事,高考填志愿,小吴只填了南宁的学校,为的是能陪伴在父亲的身边,照顾父亲。

  在儿子的眼中:“他一个积极乐观的父亲。面对灾难,他表现更多的是豁达和开朗,即使再苦再难,他也从来不在我们面前表现出来。”对于父亲,小吴充满了敬重。

  “半路父子”越来越有默契

  有一对父子,虽然是“半路”父子,但感情好得和亲生的没啥两样。为了这一天,继父何先生做了很多努力,他的努力让妻子和邻居们都看在眼里,更是感动了儿子。

  何先生与前妻几年前因为性格不和离了婚,两人育有一子,正在上大学。为了儿子,何先生几年来一直没再娶。直到再次遇到了王女士(化名),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再次相遇,何先生才知道王女士过得并不好,作为单亲妈妈的她独自把儿子拉扯大,自己身体也不好。“她儿子小东(化名)很有礼貌,第一眼见到就很喜欢这孩子。”何先生说,他经常去

  王女士家,有时买菜做饭,有时带她去看病,有时带小东去玩,慢慢地小东也就习惯了他的存在。

  不久后,何先生和王女士重组了家庭。关系的转变,还是让小东产生了抵触。何先生说,10多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懂事了,当他知道有一天我成了他的爸爸,他对我的态度明显冷了下来。“作为他妈妈的朋友,他在我面前很放得开,但突然成了家里的一员,要一起生活,他不太适应,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和我相处。”何先生说,他理解小东的转变。

  “像兄弟一样相处,给他父亲般的温暖。”这是何先生总结出来的相处之道。一起去游泳,一起去打球,何先生像个大孩子一样慢慢融入了小东的生活。不过,这些还不够,真正让小东接纳何先生的,是从一次家长会开始。自从王女士生病后,小东的家长会都是阿姨去开的。去年小东刚上初中,第一次开家长会,何先生提出由他去,以父亲的身份去的,小东没有表示出不高兴,相反,自从那次家长会后,何先生感觉得到小东开始接纳他了。除此之外,生活上何先生对小东照顾周到,经常下厨做他喜欢吃的菜,买新衣服,记住他的生日并送上生日礼物。渐渐的,小东已经习惯了有他的生活,“我们越来越默契,也越来越像父子了。”

  头发由黑变白 他照顾儿子30多年

  按照常理,儿子应该照顾年迈的父亲。但是恰恰相反,在南宁市有这么一位老父亲——黄老,现年80岁,儿子从小生活不能自理,自此他和家人担负起了照顾儿子的重任。如今,30多年过去了,黄老的头发由黑变白,却依然守着儿子,诠释着如山的父爱。

  近日,记者来到黄老家时,他正帮助儿子换衣服。也许是年纪大了,黄老的动作不算麻利,但十分细心。看到这温情一幕,记者的内心深受感动。

  黄老说,生活中,儿子不会穿衣服,不会刷牙,不会自己上厕所,几乎什么都不会。所以只能不分昼夜地照顾,但从未对儿子有过半点埋怨,每天起床做饭,然后帮儿子穿衣、擦脸、洗手,照料他吃好饭。空闲时,黄老会陪着儿子到楼下坐坐,让他在外面晒晒太阳、做做运动。“我最担心的是儿子晚上犯病。”黄说,有时候为了照顾儿子一个晚上要起来三四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黄老每天重复着这些事情,从未听他诉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黄老的老伴这样评价他,黄老平时话不多,但他心性却是豁达的,从不与别人计较得失,他是善良的、纯朴的、勤劳的。

  黄老说,这么多年能坚持下来,是因为有老伴的默默付出,其实最辛苦的是他老伴,还有女儿的大力支持。

【父爱的作文】相关文章:

父爱的作文06-12

父爱作文03-20

父爱的作文05-26

[经典]父爱的作文08-04

(经典)父爱的作文08-05

父爱的作文09-22

父爱的作文09-22

父爱的作文09-28

父爱的作文09-24

父爱的作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