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父爱的作文(优)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父爱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父爱的作文 篇1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光阴似箭,流年似水,一直默默为全家付出的爸爸,不知不觉中头上已经有了白发,这让我感到很迷惘,在我的印象中,爸爸一直是英俊潇洒的模样,怎么会和白头发挂钩呢?
我的爸爸是一名外科医生,每天要做一台一台的手术,经常是早出晚归,妈妈说家对爸爸而言都成宾馆啦。
记得有段时间,我的.数学出现了问题:加减错误,读题不仔细,抄错数字,符号不分……这一系列的问题频频光顾。爸爸和妈妈焦虑万分,谈心、说教、责骂……什么方法都用上了,可还是不起效果。于是他们在仔细研究后作出分工,妈妈负责管好弟弟,给我营造好的学习环境,爸爸则尽量挤出时间,对我进行一对一辅导,力争改掉这些坏习惯。灯光下,爸爸带着我,针对习惯性的错题,分析原因,巩固练习。渐渐地,我掉进错题坑的机率下降了。当我带着满足的笑容入睡时,爸爸则又赶往医院,去完成他剩下的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数学成绩终于有了提升,当我捧着久违的满分试卷,我激动不已。这沉甸甸的满分里面,包含了多少爸爸的心血啊!
父爱是春天里的一抹绿,给我无限遐想和希望;父爱是夏天里的一缕风,吹散我心头的燥热;父爱是冬天里的一团火,温暖着我幼小的心灵!
我在渐渐长大,爸爸慢慢变老。但是,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不变的依旧是我们之间的爱!
父爱的作文 篇2
八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刘本根问女儿:“翠儿,隔壁的柳儿、春宝都来了录取通知,你的怎么还没到啊,是不是没有录取?”
翠儿刚张开嘴准备回爹一句,坐在一旁的弟弟马上抢过话:“爹,姐姐的通知书早就来了,被武汉大学录取。”
翠儿端着饭碗瞪了弟弟一眼,嗔怪道:“就你话多,你不说黄鼠狼不会把你嘴巴叼走。”
刘本根凝视了女儿好半天,最后笑着说:“还是我的女儿有出息。翠儿,通知书来了,怎么也不告诉爹一声?爹好想办法筹钱啊!”
“爹,我不去上大学了,把钱留给弟弟吧,他明年就要高考了。”翠儿看着爹说。
刘本根看着懂事的女儿,生气地回道:“傻孩子,有书不读,准备当一辈子农民?你看隔壁春宝她哥,大学毕业后就当了官,多风光!”
“可是我们家太穷啊,”翠儿十分体贴地瞅着爹。“娘刚过世,你身体又不好,还欠别人一屁股债,我想留在家里帮你。”
刘本根放下碗筷,用布满老茧的手抹了一把嘴,重重地叹息了一声:“翠儿,读书是第一大事,没有钱,爹就是拼了老命也会想办法的,不然我就对不起你那死去的娘啊。”
翠儿把碗搁在大腿上,看着刘本根说:“爹,我不忍心把你一个人丢在家里,你就让我留下吧,在家也好有个照应。”
刘本根重重地叹息了一声,起身走了出去。
夜深人静时,刘本根从外面回到家里,见两个孩子都已入睡,便一个人坐在堂屋里“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刚才他是出去借钱了,转了一个晚上,才从亲戚哪儿借了二百来块钱。听隔壁春宝她娘说,春宝她哥读书那会儿,一年学费就要一万多,这么多钱上哪儿去弄啊,家里除了两头大肥猪,二十几只鸡和一块柑橘园,其他什么也没有。这些年老伴一直生病,还借了别人不少钱,难道真的要让女儿当一辈子农民吗?
刘本根抽完一袋烟又点燃一支抽着,把所有的亲戚像排队似的排到他的脑海里。突然,他想起了在县城工作的堂弟刘本善,听说去年就当了县法院的院长,两口子都有工作,借点钱应该不成问题。再说,堂弟的父亲前年过世,从头到尾都是他一手操办,前后忙碌了半个多月。如今他还清楚地记得,堂弟回单位的那天上午,拍着他的肩膀对他说:“大哥,这次辛苦你了,以后要是有什么困难,托人捎个信,我一定帮忙。”对,堂弟就是这么说的,找他没错,看来女儿读书有望了。刘本根立时兴奋起来,一拍大腿,有了主见。
家里的农活忙完之后,刘本根决定去一趟县城。
那天早上,天气十分晴朗。刘本根吃罢早饭,对正在喂猪的女儿说:“翠儿,你在家照看好弟弟,我去一趟城里。要是顺畅的话,明天就回来。”
“爹,你去城里是找叔叔借钱吧,天这么热,你要小心中暑。”翠儿关切地对爹说。
刘本根摸了摸女儿的满头秀发,笑了笑,然后便把捆绑好的两只母鸡和自家产的一些瓜菜装进一个蛇皮袋内,拿起挂在壁上的一顶斗笠,与女儿打了声招呼就出了门。
日头已经升上屋头的树梢。刘本根见日光有些灼人,又没有一丝风,便戴上斗笠,沿着门前那条崎岖的山路,一步一步朝山外走去。
来到乡政府路口的停车场,刘本根正好赶上一辆开往县城的中巴。一个小时之后,汽车到了县城。
这是刘本根第二次进城,第一次是送堂弟刘本善的父亲来县城医院看病,当时是来去匆匆,只看到县城的大概轮廓。这次他发现,县城的变化很大,一栋栋新建的高楼鳞次栉比,就连马路也比先前宽多了。刘本根戴上斗笠,一边东张西望,一边顶着火辣辣地日头,兴高采烈地拎着蛇皮袋朝县法院走去。
事有凑巧,刘本根刚走到传达室门口,正好看见堂弟媳妇拿着报纸从传达室里走出,他急忙走上前,“嘿嘿”地冲着堂弟媳妇笑了笑,按照儿子的称呼叫了一声:“他婶!”
堂弟媳妇抬头一看,见是刘本根,不冷不热地回道:“噢,是大哥啊,本善出差去了,还没有回来,你有什么事吗?”
听说堂弟出差未回,刘本根心里凉了一大截。他知道今天是白跑了,堂弟不在家,要想从弟媳手上借钱,只怕要泡汤了。
见刘本根痴呆地站着,堂弟媳妇瞥了一眼刘本根手中的蛇皮袋,佯装笑道:“大哥,外面太热,有什么事到家里去说吧!”
来到堂弟的家里,刘本根从蛇皮袋里将两只乡下喂养的土鸡和一些瓜菜拿了出来。堂弟媳妇一见,说了几句客套话,接着问他有什么事。于是,刘本根便把女儿考上大学没有钱读书的事说了出来。最后,他向堂弟媳妇恳求道:“他婶,我是没有办法了,看在我和本善同宗的份上,帮帮我吧!”
“这个嘛,”堂弟媳妇面有难色地回道。“你可能还不知道,我和本善都靠几个工资钱吃饭,又没有什么额外收入。再说,你侄女又在读研,每年的花费都在五六万元以上,家里也没有什么存钱。不过,”堂弟媳妇下意识地瞥了刘本根一眼,“你既然找上门来了,我就看在本善的面子上,送五百元给你,这钱也不用你还了。”说着,打开手中的小坤包,抽出五张百元大钞递到刘本根手里。
刘本根心里感到一阵心酸:毕竟不是亲弟媳妇啊,五百元钱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他将堂弟媳妇送给他的五百元钱藏好,眼里裹着泪,脸上却装着笑容,双手作揖地连声感谢。
时间尚早,堂弟媳妇要留他在家里吃饭,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还要去找在县城打工的几个乡下朋友借钱。
离开堂弟的`家,刘本根沿着一条小巷来到城东大市场。他老伴在世时曾说起过,他的小姨子冬妹在这里做服装生意,也许从小姨子那儿可以多借一点钱。
正当他准备朝大市场里面走去时,竟以外地碰到他小学时的同学张家茂。几年没见面,张家茂却一下子认出了他。
“老同学,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到县城来了?”张家茂高兴地走上前,紧紧地抓住了刘本根的手,然后递给他一支烟。
刘本根抽着烟,用十分低沉的话语说:“家茂啊,不瞒你说,我家翠儿考上了武汉大学,可是……我现在拿不出钱让她去读啊,我正发愁呢!”
张家茂一听,安慰他道:“这有什么发愁的,翠儿考上大学应该高兴呀,没有钱可以想办法嘛,可不要误了孩子啊!”
“我也是这么想的,”刘本根说着,重重地叹息了一声。“可是那么多学费,我到哪里去弄啊!”
“这样吧,”张家茂想了想说。“这些年我做生意也赚了一点钱,看在小时候你曾救过我命的份上,我给你借五千元,另外送给侄女妹子五百元做学费,你看行吗?”
没想到张家茂竟这样出手大方,刘本根几乎要跪下谢恩了。“家茂,让我怎么谢你好呢?”刘本根的泪水出来了。
“说什么谢嘛,”张家茂又一次抓住刘本根的手说。“你还记得吗?小时侯我们到一起洗澡,我差点被水淹死,如果不是你老兄相救,我这条命早就完蛋了,要谢还得谢你老兄呢!”
刘本根傻傻地笑着回道:“这事我早就忘记了,你还记得那么清楚。”
刘本根说完,张家茂把他带进大市场旁的一家餐馆里,从随身挎着的提包里取出5500元钱。“老同学啊,”张家茂把钱递到刘本根的手中后提醒道:“城里小偷比较多,这钱你可要放好啊!”
“你放心吧家茂,我就是豁上命,也要把钱保管好!”刘本根说着,从内衣口袋里取出一个黑色布包,然后把钱装了进去。
刘本根把钱收藏好后对张家茂说:“家茂,等我家里的柑橘明年挂果后,就可以还你钱了。”
“不要那么性急,”张家茂笑着说。“侄女妹子读书要钱用,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好了。”说着,唤过餐馆老板,叫了几叠菜,请刘本根喝了几盅酒。
与张家茂分手后,刘本根借着酒兴来到大市场里面的营业摊点,他左找右寻,也没有发现小姨子的服装摊位。于是,他问旁边的一位大姐,有没有一个叫李冬妹的中年妇女在这里做服装生意。那位大姐听后,摇了摇头。他又接着继续找,还是没有小姨子的影子。
这时已近中午,刘本根戴着草帽,顶着火辣辣的烈日,从大市场走出,来到马路边的一个拐弯处。他站在一棵葳蕤的梧桐树下,不知道此刻应该去哪儿。他在心里想,一定要找到小姨子,如果还能多借一点钱的话,那么翠儿一年读书的费用就不用愁了,到了明年,他栽种的五十亩柑橘挂了果,用钱就不成问题了。
刘本根这样痴想呆想着,突然,他看见一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跑着穿过马路,眼看一辆黑色小轿车正朝小男孩撞去,他一个箭步冲上,刚刚把小男孩用力推开,自己却被小轿车碰倒在地。霎时间,所有的车辆和人流都凝固了,人们纷纷拥向他的身边。被救的小男孩看着倒在一摊血中的他,吓得不停地大声呼唤:“爷爷,爷爷,你怎么啦?”
这时,从黑色小轿车里走下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人,他拨开围观的人群,疾步走至刘本根身边,低头一看,倏地大叫一声:“大哥,你怎么啦?”
躺在地上的刘本根痛苦地睁开眼,看到堂弟蹲在自己身边,有气无力地说:“本善,我、我的脚!”
刘本善一听,马上唤过司机,在众人的帮扶下,将刘本根抬上小轿车,一路飞快地朝医院驶去……
五年级:刘翠儿
父爱的作文 篇3
一直以来,我并不喜欢父亲,不管他如何迁就我,而我,总要在心底生出一种厌恶。
父亲和母亲不和,他们一直分居。父亲热爱他的土地,始终固执地留在山中。而母亲却嫌父亲没志向,她也受不了大山里的艰苦,便带着我,来到城里,过起了她向往的生活。
受母亲的影响,我从小就讨厌父亲,认为他爱土地胜过爱我们,他宁愿舍下我们,也要他的黄土地。于是,对父亲,我选择了冷漠。
每到杨梅成熟季节,便是父亲来看望我们娘儿俩的时间,因为我特别喜欢吃杨梅。那个时候,父亲便会把许多包好的杨梅送到城里。当我吃着那些酸甜可口的杨梅的时候,心里也有些许的感激,也想叫一声“爸爸”,可是,我却怎么也开不了口。看着父亲一次又一次失望的眼神,我的心,总是在这个时候,一阵阵地抽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似乎又明白了一些什么。以前恨父亲的念头,竟然被时光一点点地打磨掉,我多想站在父亲面前,紧紧地抱住他,然后,甜甜地叫一声:“爸爸!”父亲一直在给我这样的机会,我却一次次冷冷地避过父亲的目光,将这样的机会放弃。
又到杨梅成熟的季节。母亲因为太忙,迫不得已,把我送回了父亲那里。
每天早上,我睁开双眼,看到的'便是那一个个殷红饱满的杨梅。咬上一口,酸酸的汁儿,凉凉地渗入心田,甜丝丝的感觉,真是一种享受。
为什么我天天都能吃到如此新鲜的杨梅?这都是从树上新摘下来的。我知道,父亲,一直在为我付出。再咬一口杨梅,它酸透了我的心。
这是一个下雨的早晨,风和着雨,袭击着木制的窗户,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我醒来了。
我听到了父亲开门的声音,便悄悄地起床,从窗户往外望:父亲戴着斗笠,提着一个竹篮走了。
我起身,打着伞,跟了上去。
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山路,越来越滑。
走了一段路,父亲来到一片杨梅林中。树冠低处的杨梅,已经被摘光了,而高处的杨梅,由于枝干太密,戴着斗笠的父亲,是不容易够着的。只见父亲取下斗笠,光着头,开始摘杨梅,雨水很快打湿了他的全身……
我含着泪,回到了家里。
不一会儿,门,轻轻地被推开了,父亲蹑手蹑脚地进了房间,他是怕惊扰睡梦中的我。外面下着雨,房间里很暗,父亲开了灯,才发现我正站在房间里。他一惊:“你……醒了……”父亲竟然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
我的眼泪,像山泉般涌出眼眶。我一把抱住父亲,叫了一声:“爸爸!”
这是我记事以来第一次叫“爸爸”。
父亲愣住了。好久,他才回过神来,抱住我,点点头:“唉!孩子……”
我的心中,泛起一阵酸酸甜甜的滋味,好像杨梅……
【父爱的作文】相关文章:
父爱作文《父爱的温度》07-01
父爱如山作文父爱作文04-05
关于父爱的作文:伟大的父爱04-16
父爱的作文06-13
父爱的作文06-15
父爱的作文06-15
父爱的作文06-15
父爱的作文06-15
父爱的作文06-15
父爱的作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