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学生作文>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时间:2024-09-24 06:59:16 高考作文 我要投稿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精品4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精品4篇)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1

  一、时间、笔和草稿纸

  先说这三个词,是因为它们属于一个人的习惯问题。而习惯是要靠平时养成的,之所以先说,当然是希望考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尤其是考前的模拟训练中,就要十分注意这三个词,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语文考试150分钟,通常用在作文上的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最好能在一小时之内。这一小时应该这样安排:用10分钟审题构思,后面预留5至10分钟检查修改,那么正式写作就是35至40分钟。从往年的考试经验来看,这是一种最佳的时间安排。这需要考生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这样去做,时间一久,这种时间安排便自然成了一种固定的习惯。

  笔和草稿纸是用来写字的,这毫无疑义。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前10分钟,要养成用笔和草稿纸的习惯。前10分钟是审题构思的阶段,一般情况下,考生是左手托着下巴在苦思冥想,却极少见动笔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审题构思是什么?有人说这是打腹稿,虽然不错,但打腹稿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在腹里打,就不需要动笔。审题构思通常要做的有五件事:破题入境,展开联想,确定中心、文体并拟题,筛选材料,形成写作提纲。这样复杂的五件事,连着想下来,相信绝大多数考生都没有钱钟书那样的脑袋,所以常常是想了后面忘了前面,甚至想得多了,脑子里乱得像一锅粥,严重时大脑里是一片空白。这时候就该想一想,为什么不随手把思想的火花记一记呢?反正发下来的草稿纸不用白不用。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审题时,用笔把关键词圈一圈(试题卷圈了就圈了,也没关系,不是答题卷,不会有作弊之嫌),有什么理解,或有什么灵感,想到什么材料,都可以在草稿纸上写上那么一句半句。最好的方式是把关键词写在中心位置,把联想到的,围着关键词写上一圈,一圈不够写上两圈三圈,然后再筛选,选择最佳的。相信这样做,就不会发生前面所说的几种乱糟糟的情况了。当然这也是需要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慢慢形成习惯的。

  二、一气呵成写下去

  前面说的是习惯,顺便也把前10分钟的事说了,这里就直接下笔成文了。至于前10分钟还会出现什么意外,要注意什么,留到后面再说。

  花了10分钟,该看的也看了,该想的也想了;该留的留下了,该剔除的也剔除了;中心也明确了,思路也清楚了,文体也确定了,下面完全可以从容不迫、心定气闲的落笔了。考场作文最讲究的是能一气呵成,因为那么紧张的气氛,中途一旦卡壳,心理上就受不了。心理上有了障碍,再想写下去,尤其想写得文气通畅就格外困难了。所以考场上行文一定要下笔就一路写下去,写到文章结尾再收笔。从容不迫、心定气闲的好处是,字能一笔一画的'写,不会出现东倒西歪、如藤似蔓这类不雅的情况;标点也能按规矩书写,不会出现一逗到底或随手乱点的情况;情感和思路也不容易断线,极少会出现中途卡壳或半道改嫁这类的尴尬。

  当然,话也不能说得这么绝对,世上的事各种可能都会有。落笔成文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下面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写到一半(也不一定是正中间)就写不下去了,这时候,建议只有两条,先看看草稿纸,看上面的圈点词句能否给你一点提示;再一个就是逼着自己写下去,在心中不断默念,坚持坚持再坚持,绝不半途而废。第二种情况是写到中间,突然发现好像走题了。这时候千万别重打锣鼓另开张,别以为重新再写就能解决问题。这是因为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答题卷也容不得你这么胡乱折腾,况且,你也不一定真的是走题,因为你前面的10分钟毕竟不是白花的,你所思考出来的中心也好材料也好,不可能与题目一点也不沾边,最多只是有点偏题而已。而前半部分的偏题是完全可以在后半部分补救过来的。你要做的,就是先冷静下来,再花一两分钟时间,考虑一下偏在哪儿,该怎么补救,然后在写下半部分时,尽量加以补救。第三种情况是写到中途,突然觉得你拟的提纲有点不太满意,好像限制了你的某种想法。这就得恭喜你了,因为这极有可能是你的灵感来了,你得高分的机会也随之到了。这时候就得有大胆突破的勇气,放开胆量去写,写得酣畅淋漓最好,只是千万要注意一下与前面已写部分的过渡与照应。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2

  一、四好战略是前提

  1)一个好的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往往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简练、明了、生动、独特是标题引人注意的关键要素。一个出彩的标题,不仅能够概括全文,照亮整篇文章的主题,也会吸引阅卷者的眼球。而取标题的技巧多种多样,有修辞法、公式法、字母符号法等。修辞法是最能让标题生动亮丽的方法之一。比如《在我指尖跳跃的阳光》、《人生若只如初见》、《流泪的紫水晶》、《海棠依旧?绿肥红瘦?》等,看到这样的标题,阅卷老师怎能不为之一亮?心灵又怎能不为之一震?

  2)一个好的开头

  一般来说,文章开篇应力求简洁明了,直截了当地引入主题。同时,语言要优美动人,能够引起读者共鸣。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哲理深度,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开头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趣味横生的故事,引人入胜;也可以是引用名言警句,开门见山;还可以是气势磅礴的排比句,引起读者共鸣;或者是发人深省的设问句,引发思考。在高考作文中,由于篇幅有限,最好直截了当地引入话题,突出重点。

  3)一个好的结尾

  古人云,结尾应当如撞钟般响亮,清音悠扬。它是整篇文章的收尾之处,也是思想的总结和归宿所在。一个虎头蛇尾的结尾往往会让整篇文章失去吸引力,难以打动读者。因此,结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结尾可以通过总结全文来阐明主旨,或者展望未来以激励读者,又或者抒发情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总之,一个精彩的结尾应当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4)一手好字

  见字如见人,一手好字能给人一种很直观的美感,就算文章写的不错,主题鲜明,文字优美,意境深远,但是很难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要记得,书写是文章的服饰,标点是文章的呼吸,丑陋是永远打不赢的“官司”。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展示出自己的书写水平:一要端正,二要清楚。三要美观。标点也是文章准确表情达意的工具。不要只是“一点到底”。不要只会单纯地使用逗号、句号,一篇文章,应该能够准确、灵活、生动地使用六七种标点符号。书写美观了,“感情分”也就上去了!

  二、新鲜的素材,完善的知识储备是关键

  同学们都希望写作时能够有独特见解,用新颖的材料给读者带来新鲜感和震撼力。这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去感知和体验生活。在日常生活和课外阅读中,要有意识地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特别是多去观察各种各样的人,深入细致地体验生活中的种种情感,体验“喜怒哀乐忧”等。只有这样,才能激活自己拥有的新鲜素材。

  从阅读和生活中尽可能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增加积累、提高自身的素养和知识面的深度,深入体验,才可能做到临场发挥“左右逢源”、“为我所用”。作文,追求和表现自己的个性,有了新鲜的材料,还要下功夫联系自己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来立意,做到这一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就很容易了。

  三、反复锤炼语言是重点

  语言是内容的表达工具,而生动、富有个性风格的语言运用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在写作训练中,我们需要不断琢磨,努力使词语活泼生动、句式多变灵活,修辞手法恰到好处。尽量避免使用概念抽象、晦涩难懂的词汇,而是选择那些富有色彩、充满动感和情感共鸣的词语,能触动读者的感官,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触及读者的情感深处。灵活运用近义词和反义词来展现事物微妙的差别和鲜明的对比。同时,要学会巧妙地交替运用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等句式结构,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锤炼语言,学习如何巧妙引用诗词佳句,可以为文章增添一份文学的韵味,提升文章的艺术性。可以借用经典句式,如“不必言之,自有默契;不必道尽,心领神会”、“若无风雨,焉能见彩虹;没有辛苦,何来收获”等,以此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式,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同时,也可以引用一些流行词句,如“努力无悔,拼搏无悔”、“快乐,源于内心”的广告词语,为文章增添时代气息。此外,还可以灵活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印象深刻。这样,整篇文章也会更加有活力,更具吸引力。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3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一:排比入题,先声夺人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因诚信酿造生活》)

  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二:整散交错,灵巧入题

  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我的选择,我喜欢》)

  整散句结合,能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文章旋律感和音韵美,给人一种审美感受。开头用“月光”—“柔和”、“红叶”—“艳丽”、“星辰”—“明亮”构成铺排,色彩鲜明,有先“色”夺人之妙,兼具音韵之美。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三:引文入题,典雅厚重

  清代张潮《出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yǒu)为知己。”当面对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面对大海》)

  引用前人文句,顺着引文的文气,巧妙引出话题。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四:细腻描绘,形象入题

  我曾用水的眼睛审视生活,生活也曾如秋水般阴郁、遥远。阳光透过枫林洒下来,我顺着光束向上望,却似乎又看到一望无际的蒹葭,雾雪般的白色,水草般的柔软。在一片渺渺中我看到了妈妈的眼睛,看到了当年妈妈做出选择的那一刹那。(《让睫毛载来爱,载来幸福》)

  描述性语言往往容易流于刻板和平淡,但如果考生能巧妙抓住特征,注意借鉴,灵活地加以创新,则能打破描绘的刻板和叙述的平淡,让形象的描述飘逸出令人心荡神驰的诗情画意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五:警句突现,启迪入题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与死,除了那几声欢呼,几阵痛哭外,便再没了别的。那么,生与死之间的——生命呢?(《生命是什么》)

  警句式的开篇令人注目。“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死之间是生命”。凝练、平易、深刻、精辟。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六:对话开篇,引人入胜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涅磐前对从弟子说:“你看看我的牙齿,怎么样?”“都掉光了。”“那以舌呢,还在吗?”“还在。”“所以说,坚韧的东西总是比坚硬的东西强”。(《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一则深透禅机的对话,引出了“坚韧”的内涵,推出了文章的观点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七:事例开篇,简洁铺陈

  第七:选择是难的,更何况是心灵的选择。高渐离为了荆轲,他选择了死;马本斋的.母亲为了革命,她选择了牺牲;祝英台为了真挚的爱情,她选择了化蝶。在这友情、亲情与爱情之间的选择,他们是这样做的——(《生死之间》)

  文章开头以名人事迹简洁铺陈:高渐离为友情选择了死亡,用自己的头颅捍卫了“士为知已者死”的至理名言,成为千古奇士;马本斋的母亲选择献身,用自己的至情——博大母爱以殉人间大义,为儿子也为后人树起一座人格丰碑;祝英台选择了化蝶,用自己的灵魂升华了梁山伯的爱情,为有情人的天长地久树立了楷模。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八:对称开篇,整齐明快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学会历史般的旁观》)

  文章开头用一组对称句子,赋予蝶、蜂、花人的性情,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体现了考生高超的语言技巧。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九:诗词开篇,凸显底蕴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李后主的感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的感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是徐志摩的不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又是苏东坡的坦荡……(《美丽的离别》)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4

  2021年山东卷高考作文题:窗外的风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今年的山东高考题作文题目审题难度不大,可写范围很广,并且顺从学生自己的意愿,你有什么感悟就可以写什么,这是今年山东高考作文的一个亮点。你喜欢静,你就可以写静;你喜欢热闹,你就写热闹;你喜欢雅,你就写雅;你喜欢俗,你就可以写俗;你看到了好,你就写好;你看到了不好,你也可以写不好。自由民主,各抒己见。没有最佳立意,当然,能够反映自己的见识胸怀的题材得分会更高。

  总之,2021年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下列特点:

  一、人文素养

  中国正在走向成熟,中国需要更高的文化底韵,需要更高的人文素养,才能让中国走的更远,所以国家一直在提倡人文素养。

  二、自由民主

  20xx年山东作文题目,非常开放,材料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背景,完全由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来挑选,挑选余地大,学生的自由度高,体现了国家自由民主的气度。

  三、胸怀见识

  面对这么多可以写作的角度,到底选择哪个角度去写,可以看做学生的文化底蕴,可以看出学生的胸怀气度,可以看出学生的见识眼光。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这个人的见识眼光;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发展,取决于这个民族胸怀气度和长远的眼光,所以山东高考题用这个材料来考查学生的胸怀见识,出题人非常有远见。

  四、个性特色

  面对众多的写作角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的特长,写出自己喜欢的.作文来,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尊重考生个性,倡导学生特色发展的教育改革理念,很有特色。

  范文:倚窗所见,内心所现

  这是一个雅俗共赏、闹静并存的世界。两两各异甚至是对立着的世间风景在窗外纷繁,在眼中专一,在内心驻足。在无数个急于窥探或是悠然观望的人眼中,倚窗所见,即是内心所现。

  在佛家,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说法。如果说人生窗外的花草叶砂是世间风景的落点,那么我们倚窗所见的世界,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内心浮现的情感的外延。同是依窗远望,所见为俗,便极有可能是只是简单地把目光付与周遭的灯红酒绿;所见为雅,便是让内心超脱了眼前的繁华而达于“料理琴书,夷犹古今”的精神快乐之境。同样,苦中作乐,闹中取静,无一不是在内心浮现的乐观坚强与外界施加的苦难挫折狭路相逢之时精神取得的胜利。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外界,凭栏不见,是内心不存之念;倚窗所见,是内心所现之景。

  缪尔曾言:“走向外界,我发现,其实是走向内心。”当生命的窗扉开启了世界,当依窗的目光聚焦于独一,我们在不断走向外界的美景,探求窗外的世界时,也无比精确地走进了内心浮现的情景和生命企求的美丽。于是,依窗而望,可见熹微晨光中披衣而坐的川端康成,“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那浸透在清晨清浅的天光里的花香,实是弥漫在内心深处的平静安然。于是,启轩而视,可见寂寥秋风中独见晴空的刘禹锡,笑语“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那腾脱于沉舟病树的悲凄场景的桃影鹤迹,实是笃定于内心深处的乐观豪迈。李长吉曾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对此,我深信不疑。我相信,倚窗所见的情景,会是内心所现的流连。

  很多时候,我们忘了“倚窗所见,内心所现”的道理,只一味地向窗外的世界索取物质为依存,高考满分作文却忘了给用以开启我们看世界的睿智目光的内心一个存在的理由,一个应有的交待。在我们眼里只有繁华没有繁花的时候,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是因内心之静而见世间之美,复归于荷尔德林口中“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境界。

  这世间,景各异,人独立,倚窗所见,即是内心所现。如此,纵有千难万险,亦可见花开无限,然后能从容吟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03-22

高考作文题记的写作技巧-素材及写作指导08-17

高考作文指导05-10

(通用)高考作文指导06-04

小学写作指导:多实践,多体验作文 - 小学写作指导作文01-14

“亲情类”作文写作指导07-01

社会实践报告写作指导01-19

高考作文有哪些的写作技巧06-08

高考作文指导:时评文怎么写才能拿高分?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