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奥运会观后感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奥运会观后感 篇1
在经过16天的激烈拼搏,本届北京奥运会在今天圆满结束。中国运动健儿又一次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奥运金牌获得51枚,占据金牌榜排名世界第一。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赶到了骄傲。我在此我祝中国的奥运健儿,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再创佳绩。
在北京时间8点,之前的场外的上空,燃放起了绚烂的烟花,为闭幕式开始倒计时。此后倒计时结束后,空中燃起了烟花,组成了一个圆字,寓意着这届奥运会圆满结束了。此后人们关注的是伦敦的.8分钟。在伦敦的8分钟结束后。开始了文艺演出。男运动员打开手中画卷,奥运会一幕幕场景浮现在鸟巢上空。随后,场地内响起本届奥运会会歌《我和你》,北京奥运会的圣火也在歌声中缓缓熄灭。
令人回味良久的闭幕,是让大家记住北京、记住中国、记住这第29届奥运会,是世界上举办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
奥运会观后感 篇2
另一个新增项目高尔夫球将从8月11日开赛,到8月20日决出两枚金牌。目前这个项目的负面新闻不断,缘于比赛将在一个自然生态保护区内进行,这激起了绿色环保主义者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将给当地的野生动物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
另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帆船比赛,这个将于8月8日到18日产生10枚金牌的`项目,很有可能在充斥着未经处理排放污水以及垃圾的恶劣条件下举行,因为里约热内卢市长帕埃斯刚刚承认,有关方面错过了治理比赛所在海域瓜纳巴拉湾污染的最佳时机。这个项目的测试赛早在去年8月已经举行,也是里约奥运会以及残奥会的45项测试赛中最先结束的。参赛选手普遍对将在被污染的水域中参赛表示担忧,他们认为这将引发身体不适。
奥运会观后感 篇3
中国跳水队是中国体育王牌中的王牌,被称为“梦之队”在今夏的东京奥运会上一位14岁的跳水天才以三跳满分、领先第二名42分的绝对优势拿到了10米跳台的金牌。她就是奥运小将——全红婵。
全红婵的妈妈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受伤,即便是接受了手术治疗,往后的生活也依然离不开药物的维持,家庭的负担变得更重了。她小小年纪已经知道自己要给家里分担压力。当她得知跳水有可能改变命运时,便在当时广东省条件最差的`体校里刻苦训练。每到放假时,别的同龄小女孩都会出去逛街吃饭看电影。而她只能一个人默默收拾行李回家。她从没去过游乐园,也没去过动物园。她的生活除了训练还是训练。拿到奥运冠军后,记者问她,“为什么想赢?”她的回答,感动了很多人:“我妈妈生病了,我想赢了奖金,回去给她治病。”她幼小的肩膀已经扛起了难以想象的重任。所有人都看到了她的天赋,但是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路的辛苦。
奥运赛场上,运动员们为了熟练每一个动作,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枯燥地训练,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超越自己,取得成就。从他们身上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贵在坚持,忍受得住枯燥,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奥运会观后感 篇4
在我看来,奥运会是严肃庄重的,在比赛后接受荣誉时,在五星红旗伴国歌高挂于大礼堂之上时。在场与屏幕前的广大民众,无不压制着心中的激动。
回顾一举夺冠的那个瞬间,杨倩以预赛第六名的成绩进入决赛。决赛开始时,只见她清了清喉,神情不见紧张,随后半边脸靠在了射击枪镜片后,只听:“杨倩,9。8环,第一名!”那一刻,或许所有人都未缓过神来,奥运首金在中国00后小将杨倩名下。惊喜般地令人激动,现场不见观众,却听见一片排山倒海的欢呼声。因为这个奥运首金的无上荣誉获得者理应得到更多的世界镜头。屏幕前的'人们指定欢呼雀跃,高舞五星红旗,尤其来自他父母、乡亲们。对这个朝夕相处的小女孩感到无限自傲,杨倩获得了来自全国人民的称赞与祝贺,以及来自外国友人的钦佩与羡慕。而她只轻轻放下给她荣誉的射击枪,缓缓转过身面对镜头,向全世界观众友好地挥挥手,微笑招呼。
此时此刻,我想对那些奥运健儿们说:“中国加油,奥运健儿加油,你们不怕病毒,在外为国争光,加油!好样的!”
奥运会观后感 篇5
拖延了一年的奥运会终于来了,奥运选手们一个个实力高超,藏龙卧虎,给我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可是让我最难忘的还是苏炳添百米“长征记”。
在淘汰赛中,苏炳添以9。89秒的速度打开“十秒大关”进入了半决赛。在半决赛中,他竟然抢跑上!?此时我似乎听到他重重的心跳声。呼!原来是因为观众太大声了打扰了比赛选手,我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
在半决赛中,苏炳添好像脚下踏着风似的,跑得飞快,后来以9。83秒的'第一名好成绩进入了决赛!
站在决赛的赛道上,是多少中国短跑选手梦寐以求的梦想呀!百米的赛道以前都是让那些外国人占领,今天第一次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然而这一次发枪又有问题,是一个外国人抢跑了,结果直接被红牌罚下,这个外国人被罚下,给了苏炳添巨大的压力,所以第二次发枪,他比别人慢了0。5秒,结果只得了第六名,可是大家还是很开心。
可是他不是没有夺冠吗?不,他夺冠了,他夺得了中国人的冠军!他夺得了黄种人的冠军!他更是超越自己,夺得人生征途上的冠军!
蒋孙佑何
奥运会观后感 篇6
暑假里,恰逢奥运会盛事,怎能不好好欣赏中国奥运健儿的风采呢?让我难忘和激动的场面很多,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0米跳台的决赛。
2021年8月5日,女子单人10米跳台赛事上,陈芋汐斩获银牌,以总成绩407.75分排名第二。她以少年之身,顶着如山一般大的压力,站在了奥运会的跳台上,而在这个年纪的女孩儿,大多都专注于学业和生活。这让我不禁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个视频——当初年仅10岁的她在完成207C这个动作时被吓到哽咽,面对教练的批评,她更是吓得大气都不敢喘,镜头一转,来到了7月27日的女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她和搭档张家齐,拿下金牌,“奇袭组合”一战成名。
可在我们为其庆祝时,可又曾看到她身上贴的橡皮膏?一次次的伤痛,一次次的失败,却造就了她今日的辉煌,一次次的伤痛,一次次的'失败,她却视以勋章,踩着由失败和伤痛筑成的阶梯,走向人生的辉煌。“下饺子的水花都比这大”,如此惊人的评价,却是赐予她最合适的评价。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抹照亮跳水池的中国红,东方红,也是照亮世界的中国红,东方红!
奥运会观后感 篇7
今年的暑假生活有点不同,因为有奥运会的比赛,我有许多想和大家分享的感受。
从7月23日开幕式到8月8日的闭幕式,一共17天,我们一家人几乎每天都会守在电视机前认真观看有关中国队的比赛。在整个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我们有发自内心的欢呼,有如坐针毡的守候,有千钧一发的紧张,更有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义勇军进行曲》全场回荡的`骄傲。
我印象最深的奥运选手就是全红婵姐姐,她在奥运会女子跳水10米跳台比赛中,获得3个满分,并打破世界纪录。全红婵姐姐今年才14岁,是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最年轻的运动员,也是一个留着短头发,很可爱很认真的一位姐姐。她说:“跟谁比赛都一样,不管怎样,都要做好自己。奥运会也就五个动作,想好每一个动作,把自己的动作跳好就行了。”她真的是一个很棒的运动员,我要向她学习,做好自己,脚踏实地的学习。
今年的东京夏季奥运会中国队以38枚金牌、32枚银牌和18枚铜牌的优秀成绩,位列奖牌榜第二。我也结束了我的第一次奥运观看之旅,期待明年的北京冬季奥运会,到时候我依然是一名忠实的观众,为中国队加油呐喊,中国加油!
奥运会观后感 篇8
奥运会之父顾拜旦曾说:“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这也是我们国际奥委会的指导思想。中国以文明大国身份谦和而体面站立在世界人民面前,拼搏奋斗,自强不息,这就是奥运精神与中国精神的完美契合。站立在奥运赛场上的我们没有在金牌的崇拜里迷失,不以金牌的多少论英雄,更多地是去享受他们带给我们的.勉力、激情和快乐。
赛场内,有苏炳添:亚洲飞人,满眼坚定:超越自我,一飞冲“添”(田径),杨倩:旗开得胜,所向披摩;一枪绝响,天下无双(射击),全红婵:十米高台,一跃而下,五跳三次满分,打破纪录完美夺冠(跳水)。
现在,奥运会已经接近尾声了,这场盛大的比赛就要落幕了。奥运会不仅是竞技场,还是个大舞台,每个国家运动员在这个大舞台上发光发亮。每个运动员获得的荣誉都是用他们的汗水换来的,我们不要在意运动员荣誉的大小应该向每个运动员致敬!感谢他们做出的贡献。
奥运会观后感 篇9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都在看奥运会。我最欣赏羽毛球混双决赛。8月19日,中国选手张军、高凌在雅典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决赛中2-1击败英国选手罗伯逊、埃姆,夺得冠军。比赛一开始,张军、高凌就在气势上压住了对手,以15:1赢得了第一局。我认为中国很容易赢得金牌。谁知道第二局,英国选手在发球和接发球上处理得很好,使得张军的后场跳杀难以施展,结果是15:12扳平了一局。决胜局,中国队上来3:0领先,但比分在那里停了十分钟以上,而对手回敬了7分。对手以8:6领先换场地。虽然张军、高凌将比分追为8平,但罗伯逊、埃姆很快将领先优势扩大到11:8。这时,我的心跳得越来越快,张军和高凌,提高了发球和接发球的'质量,抢先。张军的大力扣篮和高凌的抢网又发挥出了威力,结果连续追6分,进入赛点。虽然对手追回了一分,但随着埃姆的回球失误,张军、高凌以15分: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跌宕起伏成正果,张军高凌卫冕成功。
看完这场比赛,我受过一些教育。关键时刻,不要慌张冷静。我明年要上初中。我会更加努力,为我的未来努力。如果我输了,不要自卑。如果我赢了,不要骄傲。像张军和高凌一样,我通过了考试,获得了第一名。
奥运会观后感 篇10
掌声,为我们失败的奥林匹克运动员!我们习惯于为金牌获得者热烈鼓掌,但是当我们兴奋和热情的时候,我们经常忽略那些赢得金牌的`运动员。对他们来说,我们的遗忘不是无意的?很疼!他们正在为奥运会做准备,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他们的训练痛苦和眼泪不亚于金牌获得者。尽管他们没有赢得金牌,但他们都尽了最大努力,甚至在痛苦中比赛。
他们也是英雄!举重运动员卢·郝杰的左臂受伤。他忍住疼痛,含泪结束了比赛。我们也在电视前流泪。虽然他获得了银牌,但他是我们的英雄!还有许多其他奥运会运动员,其中许多人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虽然他们没有赢得任何奖牌,但这种经历对他们来说是财富和经验的宝贵积累。他们仍在尽最大努力为国家赢得荣誉!虽然我们仍然为自己的失败感到骄傲,但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内心感受,给予鼓励和更多的热烈掌声!
奥运会观后感 篇11
8月5日,今天是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日子,我们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奥运跳水项目的决赛,亲眼见证了东京奥运会上中国第33枚金牌的诞生。
当年仅14岁的奥运小选手——全红婵,一举拿下女子10米跳水金牌的时候,全家都沸腾了,我更是激动的热泪盈眶。她以的'难度系数完成了近乎完美的五跳,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很多人认为全红婵的成功是因为她的天赋,可我觉得不然,日积月累的训练,重复且枯燥的练习,不断的动作修正,才是她制胜的法宝。日常训练中,她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如果有一个动作没有完成好,她就会一直练习这个动作,10遍,20遍,甚至100遍……如此努力、坚持不懈,怎能不成功!
中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拥有很多非常优秀的运动员,他们不断努力、坚持不懈、为国争光。体育强国,由运动员们的每一滴汗水累积而成,这是一种奥运精神。祖国的繁荣富强,由各行各业的人们不断耕耘而成,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奥运精神!
奥运会观后感 篇12
回顾以前,站在奥运田径赛道上的都是黑皮肤的人。可是,这次的东京奥运会上,在一排黑种人里有一个耀眼的黄,那是亚洲人,那是中国人。黄种人是第一次站在奥运田径决赛场上的,是第一次和黑人竞争,而这个人正是我们中国的苏炳添,他是亚洲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
三、二、一,跑!发令枪一响,苏炳添立刻起跑,抬出右腿,身体前倾,两手—前一后,接着左腿向前迈出来,抬高,下降,右腿紧接着又迈开一步,这样来回交换,在空中画出了—条唯美的弧线。超越,超越,继续超越,离终点近了;加速,加速,继续加速,全速冲过终点。9秒83!新的亚洲纪录产生了,这个成绩使他成功地晋级了决赛。
决赛开始了,苏炳添和“飞人”们一起向前冲,他起跑稍有落后,在随后的途中他努力提速,最终第六个冲过终点,成绩是9.98秒。
看过激动人心的比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很敬佩他,虽然第六名的成绩与奥运奖牌无缘,苏炳添毫不畏惧,努力做的`自己,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田径新的历史。“完成了梦想”苏炳添赛后采访说。这种梦想既是一次次逆天改命、不断超越自我的追求,也是跑赢了时间、跑出了历史的荣耀。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奥运会观后感 篇13
今天,是奥运会开幕的日子,今年的奥运会的举办地是在巴西美丽的城市里约。上午,我便拿着遥控器守在电视机旁,观看奥运会。
我看了排球、游泳、跑步等项目,我最喜欢的是排球,因为球员们非常用心地去打球,而且她们的.基本功也非常好,所以我非常喜欢排球。我们中国女排的主教练是郎平,她指导的女排队员们都个个本领高强、身体强壮,所以冠军当然非我们中国队莫属了!
当然,游泳比赛也非行棒,只听哨声一响,选手们像鱼儿一样扑棱扑棱地跳入水中,来来回回地游动着,手脚非常灵活,奋起直追。
看了奥运会,我知道了选手们做了非常非常多地训练,她们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拼搏,自然水平也慢慢地提高了。想想看,在夏日炎炎的场地上,选手们全神贯注地训练着,汗水已经湿透了她们的衣服,可她们却依旧坚持不懈进行着锻炼。只有她们平日的刻苦训练,才会站在今年的奥运会上。
今天通过观看奥运会,让我懂得了:做一件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奥运会观后感 篇14
虽然,举国 体制下奥运金牌战略倍受抨击;虽然,奥运金牌“扬我国威”的政治色彩正在淡化;虽然,中国奥运军团拿多少金牌也不代表中国人的体质有多强。但是,依然很关注四年一度的世界体育盛事,依然关心中国奥运军团的战况,依然盼望中国多拿几块金牌。
因为时差,深夜十二点前的比赛看的.不少,十二点以后的比赛看的不多。
看了,有些感触,有些思维碎片,记下来。
刚刚看完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李晓霞赢了,哭了;丁宁输了,哭了。
丁宁哭,输球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委屈,因为被判了好几个发球违例,这些判罚,肯定影响了丁宁的情绪和临场发挥。
看着丁宁流着委屈的泪水退场,心里很有些发酸。
突然听到担任这场解说评论的杨影说,央视要现场采访丁宁,电视画面紧接着切换到了丁宁身上,她在抱着一位女性痛哭。央视负责采访乒乓球比赛的那个胖乎乎的小子开口采访了。幸好,采访被工作人员阻止了。
在人家伤心痛苦的时候强行采访,央视真无德,央视真残酷!
【奥运会观后感 】相关文章: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12-19
东京奥运会作文三年级10-26
《深海》的观后感02-01
后天的观后感11-16
弱点观后感12-01
故宫观后感12-23
寒假的观后感12-21
《蝴蝶》观后感12-14
戏剧的观后感12-18
雷锋观后感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