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古诗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节日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节日的古诗 篇1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回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天下,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冬日进令狐冲,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例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科新耳明。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龙舟歌》原文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魏人未出来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例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怒霹雳怒,竿头彩摆虹霓昏。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火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辞各东西,竞脱文身恳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恩得岸各休去,可以至摧车八折楫时。
寒食野望诗云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蓝。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流年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月夜。
清明夜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不好风胧月冬至夜,碧砖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和端午
作者:张耒
龙舟浅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够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城中秋作
作者:周贺
已落关东叶,空悬浙右心。
寒灯随其故病,伏雨直奔秋霖。
客话曾谁和,虫声少我吟。
蒹葭半波水,夜夜宿边禽。
山中秋夜
作者:张籍
寂寂山景静,幽人归去迟。
横琴当月下,压酒及花掉时。
冷露湿茆屋,暗泉冲竹篱。
西峰成仙相伴,此夕怨无期。
已酉新正
作者:叶颙
天地风霜天下,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新年并作
作者:刘长卿
乡心新岁乌,天畔富豪之家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节日的古诗 篇2
七夕曝衣篇(唐)沈佺期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
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
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
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
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骄奢不自由。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018.七夕诗(唐)赵璜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
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云月掩楼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019.七夕(唐)祖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020.七夕(唐)窦 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021.秋夕(唐)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022.七夕(唐)杜 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023.七夕(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
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024.七夕赋咏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025.七夕(唐)李 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026.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
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
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027.同赋山居七夕(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028.和长孙秘监七夕(唐)任希古
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
029.七夕歌(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030.七夕(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031.七夕偶题(唐)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
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032.壬申七夕(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
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
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033.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034.马嵬其二(唐)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田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035.七夕(唐)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036.七夕寄张氏兄弟(唐)李郢
新秋牛女会佳期,
红粉筵开玉馔时。
好与檀郎寄花朵,
莫教清晓羡蛛丝。
037.七夕(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
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
纤纤初月苦难留。
038.七夕(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039.七夕(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
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
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040.七夕(唐)刘禹锡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
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
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节日的古诗 篇3
1、《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2、《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3、《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4、《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5、《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6、《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7、《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8、《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2、《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1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的古诗 篇4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节日的古诗 篇5
1、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2、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4、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5、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6、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7、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8、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9、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0、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11、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12、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13、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14、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15、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16、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17、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18、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19、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20、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21、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22、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23、笑摘双杏子,连枝戴。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4、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25、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26、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27、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28、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仲殊《诉衷情寒食》
29、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30、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31、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32、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33、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34、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35、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36、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37、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38、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9、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40、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41、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42、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4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4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45、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46、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
47、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48、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轼《浣溪沙》
4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
5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51、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52、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宋.辛弃疾《摸鱼儿》
53、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5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5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56、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57、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58、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59、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赵翼《野步》
6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61、满城风雨近重阳——宋.潘大临《断句》
62、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63、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64、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65、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66、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67、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68、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69、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70、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71、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关于节日的古诗
72、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73、西风吹鹤到人间。——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74、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75、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76、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77、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柳恽《七夕穿针》
78、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邵谒《长安寒食》
79、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80、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81、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82、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8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84、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85、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86、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87、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88、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89、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90、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91、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92、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93、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94、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95、笑摘双杏子,连枝戴。——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96、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97、直到城头总是花。——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98、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99、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0、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01、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102、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103、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104、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105、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06、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107、记前度、刘郎曾赋。——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108、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09、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仲殊《诉衷情·寒食》
110、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111、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112、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113、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14、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115、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116、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117、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18、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119、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120、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2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122、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123、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124、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125、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26、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127、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28、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129、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30、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13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32、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133、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134、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135、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136、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137、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138、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39、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140、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41、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142、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143、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44、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145、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46、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147、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148、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149、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50、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151、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节日的古诗 篇6
1、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3、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4、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5、待付与、温柔醉乡。——刘镇《柳梢青·七夕》
6、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7、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8、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9、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0、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孟浩然《他乡七夕》
11、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2、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3、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14、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5、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6、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杨万里《寒食上冢》
17、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18、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19、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0、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1、晴日暖,淡烟浮。——仲殊《诉衷情·寒食》
22、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23、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24、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25、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26、时节是重阳,**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27、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8、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9、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30、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31、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32、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33、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4、途中甘弃日,江上苦伤春。——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35、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36、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37、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38、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39、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顾太清《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40、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1、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42、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43、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44、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45、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6、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47、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48、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49、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50、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1、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52、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53、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54、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55、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56、绿云蔽日树输囷。——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节日的古诗 篇7
1、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王建《寒食》
3、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4、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5、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6、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7、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8、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9、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2、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3、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4、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5、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6、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7、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18、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0、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王建《七夕曲》
21、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2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23、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24、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25、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2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27、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8、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9、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30、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2、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3、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34、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5、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36、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37、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38、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39、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40、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41、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42、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张埜《夺锦标·七夕》
节日的古诗 篇8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采桑子·重阳》
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樊忱
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
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
秋风词更远,窃拚乐康哉。
《旅中过重阳》
唐·朱庆馀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重阳日寄韦舍人》
唐·赵嘏
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节日的古诗 篇9
1、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柳永《二郎神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3、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4、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5、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李清照《行香子
6、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七夕》
7、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8、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9、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10、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范成大《鹊桥仙
11、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12、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13、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杜甫《牵牛织女》
14、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15、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16、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唐。宋之问。《七夕》
1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8、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七夕》
19、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晏几道《鹧鸪天
20、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宋。晏几道。《七夕》
21、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22、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崔颢《七夕》
23、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24、织就云霞梦杳渺,望穿河汉水空流。来生缘定君须记,牵手西湖同泛舟。——《七夕》
25、叶茂枝繁花飘香,晶莹剔透滴露裳。七星伴月云追步,夕夕佳人伴衷肠。——夜之鹰《七夕》
26、星月同辉映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奈何缱绻催华发,更是无言叹路遥。——阿烺《咏七夕》
27、七夕话语七夕梦,天上人间齐欢腾。牛郎织女会天河,鹊桥年年盼相逢。——遥遥长安《七夕梦》
28、泛爱风魔挚爱难,三江苦水半觥甜。七夕哭诉声幽远,欲燃红玫畛陌妍。——艾临《七夕外韵》
29、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30、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
31、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3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33、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
34、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吴文英《荔枝香近
35、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吕渭老《小重山》
36、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37、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38、玉钩斜傍西南挂。——晏几道《蝶恋花》
39、初见雁,已闻砧。——晏几道《鹧鸪天》
40、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41、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42、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
43、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44、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顾贞观《步蟾宫》
45、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
46、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47、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赵鼎《寒食》
48、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吴文英《西子妆慢》
49、葱蒨松犹嫩,清明月渐圆。——欧阳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
50、凭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张埜《夺锦标》
51、已放笙歌池院静。——张先《木兰花》
52、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
53、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
5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55、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56、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
57、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吴文英《惜秋华》
58、窗中草色妬鸡卵,盘上芹泥憎燕巢。——温庭筠《寒食日作》
59、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60、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61、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62、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63、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
64、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65、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66、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
67、秋明白鹭双飞处。——吴文英《蝶恋花》
68、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69、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70、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71、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72、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7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74、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75、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
76、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
77、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温庭筠《清明日》
78、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79、天如水,团扇扑流萤。——吕渭老《小重山》
80、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
81、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
82、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节日的古诗 篇10
1、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2、西风吹鹤到人间。——吴文英《诉衷情·七夕》
3、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4、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5、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6、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柳恽《七夕穿针》
7、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邵谒《长安寒食》
8、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9、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10、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11、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1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3、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4、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5、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6、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17、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8、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19、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20、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21、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2、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23、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4、笑摘双杏子,连枝戴。——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5、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26、直到城头总是花。——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7、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28、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9、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30、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1、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2、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33、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34、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35、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36、记前度、刘郎曾赋。——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37、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8、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仲殊《诉衷情·寒食》
39、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40、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41、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42、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43、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44、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45、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46、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7、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48、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49、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50、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51、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52、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53、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54、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55、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56、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7、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58、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9、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60、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61、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62、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63、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64、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65、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66、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67、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68、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69、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70、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71、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72、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73、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74、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75、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76、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77、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78、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79、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80、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节日的古诗 篇11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日咏盆中菊》
清代·顾太清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已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六幺令·天中节》
宋代·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临江仙
作者: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屈原塔
【宋】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端午三首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
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何意更觞昌?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节日的古诗 篇12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注释
①千门,形容宫毁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如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于门”。
②内人,宫中歌午艺妓,入宜春院,称“内人”。
④著,同着,犹“有”。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赏析
本诗描写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动”震动。形容热闹。“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著词声跳舞。“一时”是说当时,“天上著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节日的古诗 篇13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人。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与寒食节有关的诗句关键词——踏青、祭祀、插柳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
(唐)卢象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夕》
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节日的古诗 篇14
原文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解说
端午节的起源是从谁开始的呢从古到今都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可惜楚江,虽然长年奔腾不息,却不能为正直的大臣,洗刷掉冤屈
点评
一代名臣屈原,才华横溢,忧国忧民,志向高远却不断受到黑暗政治势力的打压,报效祖国、施展才华无门,投奔楚江而亡,遗憾千古屈原虽然死了,但他那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节日的古诗 篇15
1、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2、绿云蔽日树输囷。——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3、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5、西园日日扫林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6、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7、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8、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9、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张埜《夺锦标·七夕》
10、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1、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2、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13、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14、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5、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刘镇《柳梢青·七夕》
16、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17、凭新凉半枕,又依稀、行云消息。——张埜《夺锦标·七夕》
18、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19、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20、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21、追往事,去无迹。——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22、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23、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4、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25、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26、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7、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28、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29、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30、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1、露泫低珠佩,云移荐锦衣。——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2、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33、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34、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35、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36、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7、空接灵台下,方恧辨支机。——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8、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39、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40、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41、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42、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43、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4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45、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46、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褚朝阳《五丝》
47、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48、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49、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50、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51、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52、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53、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54、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55、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56、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57、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58、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59、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60、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61、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62、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63、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64、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65、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66、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67、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68、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69、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70、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71、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72、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73、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74、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75、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76、五更风雨断遥岑。——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77、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节日的古诗】相关文章:
关于节日的古诗11-16
描写节日的古诗大全02-05
关于节日的古诗10篇02-24
端午传统节日的古诗12-01
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02-25
关于节日的古诗经典[15篇]05-23
关于节日的古诗【合集15篇】12-07
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6篇02-26
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6篇)02-27
经典的古诗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