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处暑节气优美古诗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处暑节气优美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处暑节气优美古诗1
处暑后风雨
元代: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唐代: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处暑后一日作
宋代:江南雨
旷世喧嚣许暂休,华光耀彻古城头。拼教一秀名青史,忍看千金冠沐猴。
此夕和谐堪把握,明朝风雨待绸缪。绮筵散罢尘初静,渐有新凉递好秋。
处暑
清代:弘历
代谢凭谁测,由来其理常。天高云影淡,日远树阴长。
池苇何妨白,田禾渐喜黄。风从西北至,思共捷音飏。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代: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处暑
当代:姚佳
抹月批风孰是真,争秋夺暑漫惊频。
迩来出海开渔节,归作临河羡钓人。
投老青山空有待,抛残红豆恨无因。
流金叠翠追寻远,白帝西郊祭祀新。
鹧鸪天 其一 秋怀,寄愚村八首
当代:汪岳尊
一卧山城散百忧。
哀时王粲怯登楼。
心情举室伤惊鸟,生计何人笑拙鸠。
风醒酒,月悬钩。
凉初透处暑初收。
豆篱瓜架凝闲梦,小别家园又一秋。
热
清代:弘历
秋热今年长,处暑暑未退。
设以过闰计,七月应近晦。
于何尚炎燠,此理殊可会。
种迟苗芃茁,西成庶企届。
郁蒸乃秀实,斯热天庥大。
惟是恐致霖,下隰虞为害。
况值秋狝时,适将临玉塞。
仆从岂无劳,白汗挥行迈。
岷社社课·夏日
当代:姜军
势热炎炎处暑难,愁云海上更狂澜。
闭门夜读淮南子,字字风霜入梦寒。
处暑
宋代:吕本中
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
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
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
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香。
次韵毕叔文苦旱叹
宋代:赵蕃
江东数月不得书,忆弟看云在何许。
旧传重湖北之北,米贱真成等泥土。
如何比岁公及私,衰竭不能堪再鼓。
贫家一饭有并日,远市朝炊或亭午。
朱门但知粱可厌,我辈翻嫌字难煮。
晚且禾秀早向实,舂箕不须逾处暑。
胡为旱势复如此,坐致诗人形苦语。
如闻巫觋有通灵,肸蛮似逢人问妪。
前朝一雨苦不难,况今磨神无不举。
会当劳以三日霖,绿浪黄云看掀舞。
处暑日二首 其一
清代:弘历
秋入已半月,暑退逮斯晨。
午来婪热剧,清晖悬碧旻。
譬彼春后寒,又如老健人。
宁复厌烦歊,惟益觉逡巡。
况乃利田功,催熟万宝均。
树杪动微风,飒然爽顿新。
元宫词(一百三首)
明代:朱有燉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
篱菊
明代:何吾驺
寄质东篱戏晓姿,怀情殊异早春枝。
经营先艺栽花地,密护常多处暑时。
白瓣频惊丝鬓改,黄英犹恐露槐悲。
若论细细浓开意,靖节归来有所思。
处暑日二首 其二
清代:弘历
半夏愁望雨,雨足且及时。早禾并晚谷,高田复下陂。
均转歉为丰,非予意所期。方当庆逢年,吾民庶免饥。
闽中报夏旱,淮下涨南涯。嗟嗟茕独哀,何由拯垫危。
丁宁命抚恤,不待成灾题。喜近而忽远,浅衷吾不为。
广陵杂咏 其四
清代:吴山
怅望遥天羡鸟归,落云深处暑光微。
荒阶渐有虫声出,秋欲来时细雨飞。
处暑喜雨
当代:陈振家
峰云赫赫吐峥嵘,枝杪蔫垂暑暍生。
赤膊不成仍涣汗,红花似火欲燔睛。
溪风野马奔尘势,山雨春蚕食叶声。
喜极层林齐起舞,炎氛洗尽晚空清。
处暑后戏赋
近现代:孙玄常
处暑方过夜新凉,几番秋雨送秋光。
苍藤翠蔓迷新月,紫蕊红葩吐晚香。
门外近郊无贵客,林高密叶响寒螀。
平生南北多艰困,堪喜清宵一梦长。
佛图关雅集
当代:陈仁德
丛林深处暑如秋,爱此名都一角幽。
日暮空山闻鸟语,浑忘隔岭尽高楼。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其八
唐 · 陆龟蒙
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
上阶来斗雀,移树去惊蝉。
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
黄金如可化,相近买云泉。
处暑
清 · 弘历
金令逾旬入,炎官馀气收。
庭曦尚婪尾,树籁已交头。
消息叠为运,推迁信不留。
谷中夕霭落,顿觉峭凉浮。
西峪
清 · 弘历
西峪连朝率未来,午炎挥汗廑舆儓。
却欣入谷风吹爽,便有出峰云布开。
处暑犹然似当夏,趁凉何必在登台。
石城以外山田见,熟赖秋长仰化裁。
雨
清 · 黎简
昨暮朱霞高半天,鱼经心法九江传。
早秋干叶雨清绝,处暑凉风人黯然。
苏肺潜知月胜火,忧农深笑士无田。
聚粮三月安慈母,少病孤儿减药钱。
七月十二日雨
清 · 黎简
农家课雨忌处暑,昨日处暑今日雨。
乃知天惠起饥人,百种生机如自取。
灵风习习雨洋洋,片云千里覆江乡。
屋底秋生古壁窄,人间气散金天凉。
三年以来两年长,无有一雨不琼浆。
潇然雨歇瀁漭阔,野碧黏天摇夕阳。
滦阳别墅
清代:弘历
滦北有书堂,乘流渡野航。
久晴犹盛涨,处暑得微凉。
兴与秋为约,心无逸是常。
对时将育物,体验不拘方。
洞仙歌 赠仁和令张玉甲(壬午)
明末清初:来集之
湖光可掬。
正秋光澄绿。
折得荷花香不俗。
更西风吹满、万亩黄云,刚处暑,共报田家雨足。
此邦真乐土,烽火无惊,时见啼禽在修竹。
试问涌金门外、月如何,七夕后、银河先复。
把公事、湖中尽完来,用汝作盐梅、调羹黄屋。
及门符幼鲁将入太学来乞赠行之句
清代:查慎行
海隅夏大旱,处暑暑未徂。
符子将北游,肩舆叩吾庐。
告别乞赠言,此意胡可虚。
我持一杯酒,味薄分(去声)有馀。
酌子不尽觞,行行勉相于。
男儿属有志,宁甘老乡闾。
京华声利场,太学才所储。
天衢辟贤路,驰骋谁不如。
热
清代:弘历
处暑节已过,暑气尚尔盛。
此地称清凉,郁陶势偏竞。
宜稼固云佳,蒸云斯为病。
洼田涨甫消,沟涂泥犹泞。
对时祗祝晴,忧民吾本性。
白河
清代:弘历
白河之水竹箭翻,塞山一带为其源。
处暑涨退桥已架,行旅稳过无怨言。
去岁经此方待渡,牵泅正资色目人。
来往立俾辎重过,撇捩直使洪涛掀。
今年渡河纵安逸,却因涝早一月前。
两岸积水如去岁,黍稌穗细色尽蔫。
较量灾比昨秋重,此况久矣心中存。
七月三日喜至郧县山行兼旬至此始出
元代:宋褧
稻花香里过琳宫,一舸斜阳汉水东。下马已辞山巀嶪,开轩仍见竹葱茏。
画檐不碍迎霜叶,玉宇频来处暑风。童御无知友朋远,满襟幽思与谁同。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代: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长江二首
宋代: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处暑
明代:张穆
一岁频过处暑天,单衣林麓胜情偏。田无负郭供公役,邻有藏书借为编。
山市每欺沽酒近,岩居深德种桃先。宵来疏雨添无赖,尽夜绳床恣意眠。
处暑
清代:弘历
究是行秋地,那更处暑时。叶从人面落,爽自马头披。
烟驿长和短,云山幻复奇。田畴看渐熟,惟有祝霜迟。
过石岑旧寓
近现代:李冰若
毁誉人间任万千,怀贤念旧自凄然。
结邻数载和戎后,卧病同时处暑先。
此世难容真学者,来生忍堕有情天。
斜阳一抹红楼影,犹记深灯说太玄。
王守生辰七月十四日
宋代:廖刚
月华浑似十分圆,玉露金风处暑天。
虎节端光凌碧汉,龙台佳气满晴川。
扬鞭省闼声名籍,拥旆侯籓福禄骈。
会看黑头丹衮贵,伊周勋业老彭年。
偶得寄东所二首 其二
明代:陈献章
登高未必高,老脚且平步。
平步人不疑,东西任四顾。
岂无见在心,何必拟诸古。
异体骨肉亲,有生皆我与。
失之万里途,得之咫尺许。
得失在斯须,谁能别来去。
明日立秋来,人方思处暑。
上东华咏蝉
明代:伍堣
蝉若与山深,深山不可寻。
鸣虽应以候,听亦岂无心?
日暮林中送,人间枕上吟。
岂惟处暑至,对此自沉沉。
热(时七月十八日)
清代:弘历
孟秋月过望,祝融御早旋。
况度处暑节,残暑应已蠲。
迩日热稍剧,转觉苦歊烦。
炎官恣婪尾,白帝疑无权。
轻风纵送爽,赤日势正晅。
亦知匪久长,有如深春寒。
时令苟不协,孜孜心鲜安。
或谓借郁蒸,坚好益大田。
今秋兆已佳,宜旸穫倍焉。
处暑节气优美古诗2
《处暑七月中》
唐·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处暑,意味着夏天的结束,凉爽的天气来了。找一处树荫,吹着凉风,酌一壶清酒,闻着空气中的成熟的稻谷香,听着草丛间虫子的鸣叫声。轻轻的弹奏琴弦,奏响属于秋天的歌声。这是元稹的情调,也是秋天的惬意生活。
《秋凉闲卧》
唐·白居易
残暑昼犹长,早凉秋尚嫩。
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
幽闲竟日卧,衰病无人问。
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
夏末的时候白天尤其的'长,早秋的凉爽天气还没形成气候,带着露珠的荷花散着清香,稀疏的竹子更显风韵。闲着无聊整日躺在家里,年老多病没人关心探望。早上的门前,落下的槐花铺满地面都有一寸深。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人间处暑节气还未到来,山中人却已新加了秋衣。露气中的蝉声渐显悲切,初秋的阳光已开始衰微。任凭各地仍然战乱频繁,我这残生早已没了生机。漂泊经年,徒然老矣,世间万事总是不如我心意。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酷夏就要过去,秋日喜雨,久旱逢甘露。我高兴的是,那些快要枯萎的庄稼终于可以存活了。
《长江二首其一》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体察入微,节气的变化很多人都感受不到的,然而从蟋蟀断续吟叫声中,诗人已捕捉到了处暑。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处暑后秋天来了,但依然带有夏天的痕迹,比如疾风急雨让天气一下子就凉快很多。
《七夕处暑》
清·胤禛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
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
处暑恰逢七夕前后,有情人成眷属的七夕,为早秋染上浪漫色彩。鹊桥相会,不渝此生。没想到雍正皇帝也有这样的情丝,也有这种小情绪啊!不知道当年的皇宫怎样过节,一定是热闹非常吧,毕竟有这样的一位皇帝,一定是充满乐趣的。
《处暑》
当代·吴藕汀
南湖无角小青菱,藕节莲房感废兴。
处暑凉蛩鸣砌下,鹊桥已断更愁增。
处暑前后菱角正当熟,女子身着布衣钗裙,边歌便采,清风徐徐,兰舟微荡,可称人生之乐事。
根据文献记载,嘉兴种植南湖菱的历史有上千年,也是唯一以“南湖”命名的特色农产品,还获得了“国家级南湖菱地理标志产品”标识。
《处暑》
当代·左河水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行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诗人在前两句中,表达了酷暑在处暑节气里开始消退,秋风开始送来凉爽的孟秋气候特征;后面两句,描写了处暑时节因为太阳向南偏移,使日照强度与炎热减弱,我国农业已进入秋收的季节,农村田野呈现一派收割水稻的繁忙景象。全诗从气候、气象、日照及农业生产等多方面、多角度把一个处暑节气的特征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
【处暑节气优美古诗】相关文章:
处暑节气经典古诗07-17
节气处暑的古诗08-16
处暑节气古诗08-28
(优选)处暑节气古诗09-19
关于处暑节气的古诗10-18
处暑节气古诗(热门)09-09
处暑节气古诗15篇[经典]09-03
处暑节气古诗(汇编12篇)08-29
(合集)关于处暑节气的古诗5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