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感遇·其二》张九龄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

《感遇·其二》张九龄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

时间:2024-10-04 07:59:41 古诗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感遇·其二》张九龄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遇·其二》张九龄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遇·其二》张九龄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

  作品简介《感遇·其二》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写的抒情。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

  参考资料:

  作品原文

  感遇【其二】

  [唐]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作品注释

  1、岂:难道。

  2、伊:那里,指江南。

  3、岁寒心:耐寒的本性。

  4、荐:进献。

  5、嘉客:嘉宾贵客。

  6、奈何:无奈。

  7、阻重深:山高水深,阻隔重重。

  8、运命:命运。

  9、循环:周而复始,变化莫测。

  10、寻:探求。

  11、徒言:只说。

  12、树:种植。

  13、此木:指丹橘。

  14、阴:树阴。

  作品译文

  江南丹桔叶茂枝繁,经冬不凋四季常青。

  岂止南国地气和暖,而是具有松柏秉性。

  荐之嘉宾必受称赞,山重水阻如何进献?

  命运遭遇往往不一,因果循环奥秘难寻。

  只说桃李有果有林,难道丹桔不能成阴?

  作品鉴赏

  读此诗,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颂》。诗人谪居江陵,正是桔之产区。于是借彼丹桔,喻己贞操。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全诗表达诗人对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愤懑。诗平淡自然,愤怒哀伤不露痕迹,语言温雅醇厚。桃李媚时,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别。

  本诗托物言志,诗人借赞颂丹橘,经冬犹绿,是因为有耐寒的本性来比喻自己坚贞不屈的情操。而丹橘由于路途阻隔无法介绍给嘉宾的命运,也映衬了诗人遭排挤的境遇。无可奈何的,诗人只得把这一切归结于命运,以反诘句收束全诗,指责人们只顾种桃李,而不重视丹橘的行为,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愤怨。

  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以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三、四句用反诘,说明桔之高贵是其本质使然,并非地利之故。五、六句写如此嘉树佳果,本应荐之嘉宾,然而却重山阻隔,无法为之七、八句叹惜丹桔之命运和遭遇。最后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平。

  本诗的语言清新简练,抒发胸臆的同时,给了读者驰骋想像的空间。全诗平淡而浑然天成,时时发问的句子达到了正反起伏的效果,而语气却是温文尔雅,不着痕迹中,哀伤、愤怒尽情抒发,可谓炉火纯青。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唐朝大臣。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景龙(唐中宗年号,707—710)初年进士。唐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有《曲江集》。

【《感遇·其二》张九龄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相关文章:

《月下独酌·其二》李白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03-09

《清平调》李白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06-08

《春望》杜甫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05-04

《野望》王绩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05-04

《咏蝉》骆宾王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08-04

《风》李峤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08-12

古诗原文及鉴赏05-19

《春夜喜雨》杜甫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07-17

《游子吟》孟郊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