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古诗

二十四节气古诗

时间:2024-10-19 17:54:54 古诗词 我要投稿

【精】二十四节气古诗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十四节气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二十四节气古诗

二十四节气古诗1

  立春

  冬去枝疏花未绽,冰河初解气氤氲。

  小儿嘻笑追家雀,春在眉梢已十分。

  雨水

  微雨如酥润小林,尘烟尽洗碧空新。

  鹊穿嫩柳逍遥唱,斜倚枝梢醉早春。

  惊蛰

  夜半东风奏柳琴,一雷惊蛰梦瑶音。

  桃华虫动千山绿,不负春光不负心。

  春分

  风弄流云隐素晖,疏红初绽绿将肥。

  谁家柳笛吹春醒,一曲清歌唤燕归。

  清明

  春风几度又清明,花海徜徉景迭更。

  且与蝶蜂私下语,痴心一片忘营营。

  谷雨

  三春渐逝渐农忙,种豆栽瓜绿影长。

  花事缤纷无百日,怎堪岁月老红妆。

  立夏

  红紫成尘绿渐稠,春消未忍再回眸。

  且将凡俗抛天际,心海无垠任放舟。

  小满

  鸟鹊争啼唤昼长,风摇麦浪染微黄。

  最歆蝶舞蜂忙季,遍地诗情遍地香。

  芒种

  新麦披金迎旭日,远山含黛着轻纱。

  最怜稚子欢声笑,赤脚溪边捕幼蛙。

  夏至

  昼长夜短绿茏葱,蜩站高枝唱热风。

  稚子立竿无影惑,老翁笑指日当空。

  小暑

  菡萏凌波次第开,庭前小燕久徘徊。

  莫忧酷暑炎难去,心静自然凉爽来。

  大暑

  轻摇小扇啜冰羹,几树浓阴沐雨晴。

  心静闲居驱溽暑,低吟一曲伴蝉鸣。

  立秋

  满目清幽送爽风,蝉鸣未歇唱匆匆。

  枝头老叶知秋至,跌落庭前报九鸿。

  处暑

  蝉鸣苍绿暑将终,芳径幽幽遍落红。

  小燕不知秋已至,双双檐下舞西风。

  白露

  谁惹朝花带泪开,如珠似玉涤尘埃。

  忽闻鸿雁鸣苍昊,报我方知白露来。

  秋分

  昼夜均分夜渐长,秋期已半雁成行。

  莫悲翠减红衰去,且守东篱待菊香。

  寒露

  阑珊星月送秋凉,落木萧萧草渐黄。

  久立庭前听菊笑,长衫沾露盼盈香。

  霜降

  草衰叶落雁衔愁,蜂蝶无踪促织休。

  一夜轻霜披菊蕊,凌寒独立傲残秋。

  立冬

  又是初冬悄至时,苍苍霜草惹人痴。

  天寒最喜蜗居懒,钩月温炉伴酒诗。

  小雪

  梅披素袂立枝桠,松著银衫傲日斜。

  无艳无香偏独爱,丰年降瑞入农家。

  大雪

  冰雪封河锁小舟,啸风割面掩双眸。

  红尘尚未沧桑老,四野因何俱白头?

  冬至

  北风入牖透寒凉,昼似昙花夜漫长。

  数九疏枝凋百草,唯留梅蕊送清香。

  小寒

  疏枝寂寂绿红藏,雪覆冰河悄弄妆。

  莫道隆冬无秀色,几声喜鹊唱斜阳。

  大寒

  风卷残云隐日光,阶前屋后冻银床。

  顽童欲取冰钟乳,惧冷缩裘手复藏。

二十四节气古诗2

  《谷雨》

  【宋代】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赏析:谷雨来临之际,诗人慢品生活百态,春风略花拂面,家禽

  越牢闭口,好一番似虚如梦的春景,天公如此作美!

  《木兰花慢》

  【元代】王恽

  谷雨日,王君德昂约牡丹之会,某以事夺,北来祁阳道中,偶得

  此词以寄。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赏析:谷雨时节,且看绿肥红瘦,国色天香,怎能不心旷神怡?徜徉于牡丹丛中,踏着花瓣铺就的通幽小径,轻嗅淡淡花香,何等快意!

  《采茶歌》

  【清代】乾隆皇帝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赏析:乾隆皇帝这一首《采茶歌》读来朗朗上口,很有民歌的感觉,写了江南茶农在谷雨日采茶的`辛苦,表现了自己对民生的关心。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代】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赏析:林和靖即林逋,“梅妻鹤子”的那位兄台。要赶上现在,有人又要在他的取向上挖猛料了。幸好古人宽容,你想怎么矫情都可以。“三巡”是讲新茶泡了三泡颜色还如松色,浓淡相宜,禁得起泡,好茶啊。林老是在说,朋友喝得对路了,那意兴是越来越浓,茶泡若干泡也没觉出它的淡来。

  《七言诗》

  【清代】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赏析:表面上是指竹子一节一节地生长,实指竹子清高的节操及

  坚韧不拔的毅力。

  《牡丹图》

  【明代】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赏析:牡丹自古以来是花中贵族,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牡丹素有“国色天香”、“富贵之花”、“花中之王”的美称。唐寅题诗牡丹图,花开谷雨前后,颜色花中独一。

  《白牡丹》

  【唐代】王贞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赏析:白牡丹,国色天香,纯洁可人。春雨过后,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堪比佳丽。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代】孟浩然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赏析:已然谷雨季,春风和融,诗人在草色萋萋中踏上归程,友人啊,要不要随我同去?

  《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唐代】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赏析:这首诗是曹邺描写自己的耕读生活,很显然受了东晋陶渊明的影响。曹邺有《田家效陶》诗云:“黑黍舂来酿酒饮,青禾刈了驱牛载。大姑小叔常在眼,却笑长安在天外。”诗所描写的景象会让我们想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避秦人。

  《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唐代】许浑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

  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

  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赏析:送行之作,前二句写送别之情与景,三四句写远游之起因,第五句是缑氏之景,第六句是南方之景,扣南游二字,七八句劝人早回家。全诗写的“悲壮郁勃”。

  《谷雨》

  作者:朱槔

  朝代:宋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作者:王炎

  朝代:唐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木兰花慢》

  作者:王恽

  朝代:元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

  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采茶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作者:林和靖

  朝代: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七言诗》

  作者:郑板桥

  朝代:清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水龙吟·牡丹》

  宋·曹组

  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

  酴醿径暖,柳花风淡,千葩浓丽。

  三月春光,上林池馆,西都花市。

  看轻盈隐约,何须解语,凝情处、无穷意。

  金殿筠笼岁贡,最姚黄、一枝娇贵。

  东风既与花王,芍药须为近侍。

  歌舞筵澡,满装归帽,斜簪云髻。

  有高情未已,齐烧绛蜡,向阑边醉。

  《金盏倒垂莲(牡丹)》

  曹勋[北宋]

  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翠云低映,捧花王留住。

  满阑嫩红贵紫,道尽得、韶光分付。禁御浩荡,天香巧随天步。

  群仙倚春似语。遮丽日、更著轻罗深护。半开微吐,隐非烟非雾。

  正宜夜阑秉烛,况更有、姚黄娇妒。徘徊纵赏,任放濛濛柳絮。

  《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王炎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木兰花慢》

  谷雨日,王君德昂约牡丹之会,某以事夺,北来祁阳道中,偶得此词以寄

  元·王恽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张又新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周朴(唐)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题伍彬屋壁》

  唐·廖融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

  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

  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庆清朝(牡丹)》

  曹勋[北宋]

  绛罗萦色,茸金丽蕊,秀格压尽群芳。人间第一娇妩,深紫轻黄。

  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春风暖,宝幄竞倚,名称花王。

  朝槛五云拥秀,护晓日、偏宜翠幕高张。秾姿露叶,临赏须趁韶光。

  最喜鉴鸾初试,数枝姚魏插宫妆。然绛蜡,共花拚醉,莫靳瑶觞。

  《诉衷情(宫中牡丹)》

  曹勋[北宋]

  西都花市锦云同。谷雨贡黄封。天心故偏雨露,名品满深宫。

  开国艳,正春融。露香中。绮罗金殿,醉赏浓春,贵紫娇红。

  《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唐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齐己唐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孟浩然唐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芍药》

  王贞白唐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老圃堂》

  曹邺唐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陆希声唐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白牡丹》

  王贞白(唐)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张又新(唐)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再有诗次其韵》

  唐·王炎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天仙子》

  苏轼[北宋]

  走马探花花发末。人与化工俱不易。

  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

  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芍药》

  王贞白[唐]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白牡丹》

  王贞白[唐]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张又新[唐]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周朴[唐]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题伍彬屋壁》

  廖融[唐]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

  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

  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李适[唐]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

  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

  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

  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

  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二十四节气古诗3

  1、《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2、《新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3、《城中晚夏思山》

  唐·齐己

  葛衣沾汗功虽健,纸扇摇风力甚卑。

  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

  竹轩静看蜘蛛挂,莎径闲听蟋蟀移。

  天外有山归即是,岂同游子暮何之。

  4、《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5、《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6、《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7、《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8、《宣府逢立秋》

  清·计东

  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

  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

  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搏。

  9、《秋夜雨·和韵刘制几》

  立秋夜观月,喜雨

  宋·吴潜

  不嫌天上云遮月,雨来正是双绝。

  雷公驱电母,尽收卷、十分袢热。

  三更又报初秋了,少待他、西风凄冽。

  灵司话头莫说,且唱饮、刘郎一阕。

  10、《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宋·高观国

  不肯楼边著画船,载将诗酒入风烟。

  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

  醒醉梦,唤吟仙。先秋一叶莫惊蝉。

  白云乡里温柔远,结得清凉世界缘。

二十四节气古诗4

  1、《早春zhi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shu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3、唐·韩愈《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5、唐·李商隐《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二十四节气古诗5

  再过王辂原居纳凉

  [唐]周贺

  夏天多忆此,早晚得秋分。

  旧月来还见,新蝉坐忽闻。

  扇风调病叶,沟水隔残云。

  别有微凉处,从容不似君。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送僧归金山寺

  [唐]马戴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

  [宋]强至

  金气才分向此朝,天清林叶拟辞条。

  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来醖蚁消。

  候早初逢旬甫浃,月圆前距望非遥。

  如今昼夜均长短,占录无劳史姓谯。

  怀潘鄮屋

  【宋】陈允平

  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云。

  雁烟迷晓树,虫露湿香芹。

  满纸相思字,临风欲寄君。

  八月四日晚霹雳碎大柳木

  【宋】楼钥

  秋分雷自合收声,白露明朝忽震霆。

  怪得坐中惊欲倒,邻墙老柳碎中庭。

  借功明位

  【宋】释正觉

  苹末风休夜正央,水天虚碧共秋分。

  月船不犯东西岸,须信篙人用意良。

  次韵呈仲退见贻

  【宋】徐瑞

  天秋分袂后,扰扰似年时。

  竟负梅花约,空哦春树诗。

  断崖粘冻雪,碎石洋流嘶。

  怅望湾头路,扁舟乐泳思。

  三用韵十首

  【宋】杨公远

  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无云。

  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间。

  无言师还道院求诗

  【宋】赵师秀

  师已无言矣,今吾何所云。

  惟知佛照子,曾管雁山云。

  天下闲为宝,人间热似焚。

  筠州郡斋近,安坐过秋分。

  秋分日忆用济

  [清]紫静仪

  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逆旅空弹铗,生涯只卖文。

  归帆宜早挂,莫待雪纷纷。

二十四节气古诗6

  小满

  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五律。小满

  惊蛰乌鸦叫,小满雀来全。

  送走三春雪,迎来五月天。

  江南频落雨,塞北屡经寒。

  节令轮流去,黎民望瑞年。

  小满

  夏熟凭小满,籽壮水周全。

  未满充足水,要张酷热天。

  三农收种管,四月雨来寒。

  节令河腾浪,天然物阜年。

  五律·小满

  小满天逐热,温风沐麦圆。

  园中桑树壮,棚里菜瓜甜。

  雨下雷声震,莺歌情语传。

  旱灾能缓解,百姓盼丰年。

  七律·小满

  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粒量还轻。

  稻田追粪催分孽,绵羊剪绒防冷风。

  油菜收割荚角子,蚜虫防治麦杆蝇。

  联合机械查修备,待战农忙暂放松。

  缫车

  (宋邵定)

  缫作缫车急急作,东家煮茧玉满镬,西家卷丝雪满籰。

  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

  夏叶食多银瓮薄,待得女缫渠已着。

  懒归儿,听禽言,一步落人后,百步输人先。

  秋风寒,衣衫单。

  晨征

  (宋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遣兴

  (宋王之道)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二十四节气古诗7

  1.《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2.《闲适》

  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3.《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

  唐·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4.《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5.《处暑》

  明·张穆

  一岁频过处暑天,单衣林麓胜情偏。

  田无负郭供公役,邻有藏书借为编。

  山市每欺沽酒近,岩居深德种桃先。

  宵来疏雨添无赖,尽夜绳床恣意眠。

  6.《处暑前三日》

  胡茂文

  粤近处暑烈日炎,寝食不安难休歇。

  期盼天秤速来到,携风带雨除酷热。

  7.《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年代:宋 作者: 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Y。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8.《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9.《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二十四节气古诗8

  《大雪》

  陆游(宋代)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咏廿四气诗大雪十一月节》

  元稹(唐代)

  积阴成大雪,看处乱霏霏。玉管鸣寒夜,披书晓绛帷。

  黄钟随气改,鴳鸟不鸣时。何限苍生类,依依惜暮晖。

  《塞下曲》

  卢纶(唐代)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青松》

  陈毅(近现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题游侠图》

  郑燮(清)

  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

  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向子諲(宋)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夜雪》

  白居易(唐)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终南望余雪》

  祖咏(唐)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对雪》

  高骈(唐)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二十四节气古诗9

  《秋风词》

  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秋分後顿凄冷有感

  [宋]陆游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夜喜贺兰三见访》

  贾岛〖唐〗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赠供奉僧次融

  唐·姚合

  会解如来意,僧家独有君。

  开经对天子,骑马过声闻。

  本寺远于日,新诗高似云。

  热时吟一句,凉冷胜秋分。

二十四节气古诗10

  《北固晚眺》

  【唐】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诗三百三首·其六十七》

  唐代:寒山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

  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

  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

  此有沈迷客,窥窥不见天。

  《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春夏-之交衰病相仍过芒种始健戏作》

  南宋:陆游

  药里关心百不知,可怜笔砚锁蛛丝。

  倒壶犹有暮春酒,开卷遂无初夏诗。

  户外逢人惊隔阔,灯前顾影叹支离。

  痴顽未伏常愁卧,鼓缶长谣乐圣时。

  《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

  宋代:陆游

  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

  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

  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

  《梅雨五绝》

  宋代:范成大

  梅雨暂收斜照明,去年无此一日晴。

  忽思城东黄篾舫,卧听打鼓踏车声。

  《芒种》

  宋代:韩淲

  愧我粗官耗太仓,及瓜而代合耕桑。

  蚕筐阁了修秧马,老稚时时亦酒浆。

  《偶成》

  宋代:韩淲

  重午是一节,芒种又一气。

  何因至怡悦,底事苦歔欷。

  园林无俗情,琴书有真味。

  贫者自爲贫,贵者自爲贵。

  《耕图二十一首·拔秧》

  宋代:楼璹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

二十四节气古诗11

  1、《大寒》:大寒不觉寒,岁月近新年。夜深风敲窗,晨起雪候门。小麦欲拔节,腊梅争早春。人勤地不懒,阡陌能变金。

  2、《小寒》:小寒雨带雪,霜冻三九临。天空少飞鸟,林间兽噤声。路途行人少,河面有薄冰。唯有稚童戏,笑声可干云。

  3、《冬至》:久不见暖阳,冬至忽来临。携孙到校园,观魚池中行。飞鸟落柳枝,鹅嗚惊路人。明知天欲寒,万物更盼春。

  4、《大雪》:大雪来时深冬至,叶落草黄鸟鸣稀。北风吹皱柳河水,南雁何日能寻觅。幸有稚童岸边戏,阴霾之中添生机。但愿亲友常相聚,喝酒品茗话东西。

  5、《小雪》:晨起轻寒生,草叶霜欲凝。残荷池中立,菊花风里竞。最喜围炉坐,静思可品茗。时光白駒过,大雪将敲门。

  6、《立冬》:银杏叶未黄,暮秋菊正香。雨随斜风至,滴面犹似霜。灯火阑珊处,炉火燃且旺。立冬朋辈聚,酒酣岂缺羊?

  7、《霜降》:霜降不见霜,深秋仅留影。天高觅雁飞,水浅观魚行。枫叶谁染红?花落只为情。冬日初敲窗,游子早梦春。

  8、《寒露》:露重深秋至,荷残菊花黄。 疏雁往南飞,蟹肥丹桂香。登高能望远,亲人可添裳?枫叶红胜火,染成难为霜。

  9、《秋分》:秋风秋雨秋夜凉,却道昼夜等分长。本当纸鸢凌空飞,稚童只恐湿衣裳。祭月不见月挂梢,心香一点表衷肠。明日可借吳刚酒?桂花树下也“张狂”!

  10、《白露》:一阵秋风一阵凉,残荷摇曵露珠漾。候鸟南去恋旧巢,余喜故地桂花香。

  11、《处暑》:酷暑近尾声,初秋欲来临。池塘有鱼跃,田野稻穗沉。农夫耕耘忙,收获闻笑声。种瓜亦得瓜,天道也酬勤。

  12、《立秋》:落叶知秋近,池塘水不盈。蝉鸣那有寒?枫叶红不深。阡陌闻稻香,林间听涛声。莫道春花谢,秋菊好迎宾。

  13、《大暑》:小暑去半月,大暑忙登场。台风侵沿海,中部沐骄阳。西边泥石流,军民抗灾忙。灾难见真情,团结聚力量。

  14、《小暑》:小暑温风至,蝉噪使人慌。闲人寻荫处,农夫田间忙。汗随面颊流,庄稼茁壮长。此时多辛苦,换得瓜果香。

  15、《夏至》:田野蛙始鸣,林间蝉初声。晨起雨湿路,傍晚霞更新。柳梢挂初月,人约在黄昏。昼长觉夜短,未睡天已明。

  16、《芒种》:梅子黄时雨,田间插秧忙。孩童拾新麦,村妇紧打场。芒种亦芒收,汗水湿衣裳。夏时辛苦日,秋来闻稻香。

  17、《小满》:昨夜南风吹,小满今日到。芭蕉叶更绿,布谷枝头叫。苦菜菜虽苦,却可醒头脑。人生追求多,岂可全都要?

  18、《立夏》:暮春时节枇杷黄,初夏犹闻樱桃香。卧听窗外淅沥雨,秋后唯愿稻满仓。

  19、《谷雨》:谷雨来时樱桃熟,鸟弄桐花暮春风。池塘魚来戏绿萍,林间杜鹃啼血红。

  20、《清明》:清明郊外行,繁花艳如霞。春风挽我手,邀吾至农家。白墙黛瓦覆,溪水跃鱼蝦。瓜棚下煮酒,归去日已斜。

  21、《春分》:春分夜短昼渐长,莫负三月好时光。杨柳才绿江南岸,亭榭又闻樱花香。一年之际在于春,田园阡陌备耕忙。天道酬勤不人欺,秋收何止谷满仓?

  22、《惊蛰》:雷声使蛰惊,桃花艳漫天。春风似剪刀,巧把柳絲裁。早燕掠水飞,晚霞倚山绚。半月瞬间去,春分眨眼来。

  23、《雨水》:一场春雨至,万物方萌动。润物细无声,檐滴惊春梦。阡陌草初青,山坡赭变绿。吆牛惊林鸟,晨耕在田中。

  24、《立春》:陌上霜凌尙未解,今朝已到立春时。祈盼东风早抚地,吹去雪花见暖日。

二十四节气古诗12

  山 房

  【宋】陈允平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春日杂兴

  【宋】陈棣

  料峭寒犹薄,阴云带晚烟。

  雨催惊蛰候,风作勒花开。

  日永消香篆,愁浓逼酒船。

  为君借余景,收拾赋新篇。

  惊蛰日雷

  【宋】仇远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宋】舒岳祥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西江月

  【清】陆求可

  半夜雷车惊蛰,初春雨脚穿江。

  梅花应已满山香。急驾兰桡画桨。

  一带青山如沐,半湾绿水停航。

  白云渺渺雪茫茫。明月天连纸帐。

二十四节气古诗13

  1、《踏莎行》

  宋代: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大好春光中,新燕成双成对,而玉笼中的鹦鹉却孤独成眠,孤独的何止鹦鹉,还有那孤独的歌女。

  2、《柳梢青·花朝春分》

  清代:顾贞观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

  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

  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春分时节碰上花朝节,顾贞观感慨,赶紧珍惜美丽的春光吧,不要喜辜负了时光。

  3、《七绝·苏醒》

  宋代:徐铉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春雨落在地上时,声音是那么轻微,一如春天,总是那般温柔。

  4、《癸丑春分后雪》

  宋代: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这一年的春分时节,居然下雪了,苏轼于是感慨,这老天爷难料呀,明天的天气还不知怎样,大家还是把冬衣都留下御寒吧!

  5、《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

  宋代:徐铉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春分这天下雨了,枝头的花儿,被雨打乱落下,放眼四望,远山似披上了一层纱。

  6、《村行》

  唐代: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仲春季节,南阳之西,一派大好春光。牧童愉快地唱着歌,农家女在篱笆里张望,走到农家,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好一派春日田园风光。

  7、《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春分的田家,总是比较忙碌的,这不,诗人夜宿田家时,听到家里的老人叮嘱妇人:明天是春分了,咱们山上种树去。

  8、《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代: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宾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春分日,诗人与友人们同堂宴饮,看着日渐苍老的友人们,花儿似在笑我们,不如我们欣赏欣赏歌舞吧,尽享这好时光。

  9、《画堂春·即席》

  宋代: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

  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

  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溪边的风物俱是一片春天景象,黄昏的烟雨濛濛,室内,舞袖飘扬,歌声宛转美妙,人间能听到几回呢?

  10、《蝶恋花》

  宋代:葛胜仲

  已过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无误顾,绕梁余韵归何处。

  尽日劝春春不语。

  红气蒸霞,且看桃千树。

  才子霏谈更五鼓,剩看走笔挥风雨。

  春分来了,诗人却惜春起来,怎么留春住下呢?不知是留春,还是借意留人呢?

  11、《少年游》

  宋·杜安世

  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

  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

  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馀薰。多情不解怨王孙。任薄幸、一从君。

  灿烂的春日,有人不开心,那闺中的女子,寂寞无绪,抱怨着薄幸的离人,徒留我在此伤心。

  12、《谒金门·春半》

  宋代: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繁花凋落,春天将要逝去。整日斜倚栏杆,徘徊眺望,芳草漫漫到天边,思恋的人远在天边处,令人悲肠欲断。

  13、《点绛唇》

  宋代:赵长卿

  轻暖轻寒,赏花天气春将半。

  柳摇金线。求友莺相唤。

  玉腕蛾眉,意眼频频眄。

  歌喉软。玉卮受劝。一醉应相拚。

  春日乍暖还寒,正是赏花的好天气,美丽的女子,正一展歌喉,持杯劝酒,这样美妙的时光,不醉不休啊。

  14、《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

  唐代:岑参

  郭南处士宅,门外罗群峰。

  胜概忽相引,春华今正浓。

  山厨竹里爨,野碓藤间舂。

  对酒云数片,卷帘花万重。

  岩泉嗟到晚,州县欲归慵。

  草色带朝雨,滩声兼夜钟。

  爱兹清俗虑,何事老尘容。

  况有林下约,转怀方外踪。

  岑参与友人一起去友人宅第游玩,友人宅第对着群山,春日风光正好,泉水不息,草儿上面还带着早上的`雨水,河滩的水流声夹杂着远处的钟声,春日生活,真是闲适。

  15、《阮郎归》

  宋代: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春半时,正是踏青的时候,欧阳修观察很细致,他看到青梅长得豆子大小,柳儿如眉弯弯,白日长了,蝴蝶飞飞。

  16、《江城子·春思》

  清·尤侗

  花朝去了又春分。草如茵,柳烟新。

  油壁青骢,争踏武陵春。

  绣暮罗衣香过处,人不见,插红裙。

  纱窗寒雨最难闻。冷炉薰,淡芳樽。

  闲病闲愁,独对旧东君。

  日暮捲帘南北望,魂欲化,楚山云。

  花朝节过了,春分来了,草地如茵,许多女子,坐着马车,争相踏青,穿着美丽的女子,走过,就留下一阵香气,多么迷人的景象。

  17、《春寒连日不出》

  宋代:陆游

  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头已带酸。

  老去嬾寻年少梦,春分不减社前寒。

  著书敢望垂千载,嗜酒犹须隐一官。

  正是闲时无客过,小庭斜日倚阑干。

  陆游说,春分虽然到了,却还是有些寒冷,也没人来拜访诗人,他终日倚着斜阑,也不出门。

  18、《赋得巢燕送客》

  唐代:钱起

  能栖杏梁际,不与黄雀群。

  夜影寄红烛,朝飞高碧云。

  含情别故侣,花月惜春分。

  春日,诗人送客离别,就如同那梁上的燕子,依依惜别在这春风里。

二十四节气古诗14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登沃州山》

  唐·耿湋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

  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夜望

  宋·方回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

  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犹在,末俗何为路未平。

  似觉草虫亦多事,为予凄楚和吟声。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日》

  朱熹

  季夏园木暗,窗户贮清阴。

  长风一掩苒,众绿何萧掺。

  玩此消永昼,泠然涤幽襟。

  俯仰无所为,聊复得此心。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小暑六月节》

  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纳凉》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摘自《全唐诗补编》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摘自《全唐诗补编》

  《墨竹三首·隔溪烟雨》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釭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凉无一事,步屟到西厢。

  ——摘自《全金诗》

  《牵牛花十二韵》

  清·朱彝尊

  料得林扉昏掩处,高荷大芋枕边听。

  雨气西山黯未开,更闻小暑一声雷。

  不烦走马冲泥苦,便可乘船入市回。

  小暑大暑正清和,荷花香风透凉阁。

  绿柳池边闲游戏,银浪滚滚识金梭。

  避暑佳人摇臼扇,奴在房中受折磨。

  思君不至那知暑,拿着六月当腊月。

  ——摘自清·华广生《白雪遗音》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

  唐·韩翃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前调(小暑)

  返照射村斜。三两人家。行行忽被暮云遮。

  惆怅郭宗昨宿处,林满归鸦。散绮细看霞。

  城鼓初挝。征尘飞上敝裘些。

  又早见蟾光升树,映著芦花。

  ——摘自《明词汇编》

  前调(野老家)

  小暑啜瓜瓤。粗葛衣裳。炎蒸窗牖气初刚。

  无计遣兹长昼也,茗碗炉香。深院一垂杨。

  又闹鸣螀。簿书堆案使人忙。

  何不归与湖水上,做个渔郎。

  ——摘自《明词汇编》

  夏日

  清·乔远炳

  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

  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宋·刘克庄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二十四节气古诗15

  1.二十四节气之秋分古诗

  《送僧归金山寺》

  马戴〖唐〗

  金陵山色里,蝉急向秋分。

  迥寺横洲岛,归僧渡水云。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

  遥想禅林下,炉香带月焚。

  2.二十四节气之秋分古诗

  《晚晴》

  杜甫〖唐〗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3.二十四节气之秋分古诗

  《夜喜贺兰三见访》

  贾岛〖唐〗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4.二十四节气之秋分古诗

  夜喜贺兰三见访

  [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5.二十四节气之秋分古诗

  老人星

  [唐]赵蕃

  大 史占南极,秋分见寿星。增辉延宝历,发曜起祥经。

  灼烁依狼地,昭彰近帝庭。高悬方杳杳,孤白乍荧荧。

  应见光新吐,休征德自形。既能符圣祚,从此表遐龄。

  6.二十四节气之秋分古诗

  赠供奉僧次融

  [唐]姚合

  会解如来意,僧家独有君。开经对天子,骑马过声闻。

  本寺远于日,新诗高似云。热时吟一句,凉冷胜秋分。

  7.二十四节气之秋分古诗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周政权(贵谷子)

  一分秋意一分凉,野外繁露披衣裳。八、九菊黄蟹儿肥,风和气爽丹桂香。

  8.二十四节气之秋分古诗

  次韵呈仲退见贻——徐瑞

  天秋分袂后,扰扰似年时。竟负梅花约,空哦春树诗。断崖粘冻雪,碎石洋流嘶。怅望湾头路,扁舟乐泳思。

  9.二十四节气之秋分古诗

  和孟世功秋日吴江见寄——吴芾

  扁舟西去气凌云,坐看鱼龙跃浪纹。风起白苹初日晚,霜雕红叶欲秋分。忘机鸥鹭情相狎,入笔江山句不群。正恐功名来追逐,烟波深处未留君。

  10.二十四节气之秋分古诗

  借功明位——释正觉

  苹末风休夜正央,水天虚碧共秋分。月船不犯东西岸,须信篙人用意良。

【二十四节气古诗】相关文章: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05-20

二十四节气古诗10-19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优选)07-10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热]07-10

二十四节气芒种古诗08-19

二十四节气寒露古诗08-16

二十四节气小满古诗09-19

《二十四节气歌》古诗07-20

二十四节气小寒古诗04-28

[实用]二十四节气古诗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