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秋天的古诗二年级

秋天的古诗二年级

时间:2024-10-31 15:21:00 古诗词 我要投稿

秋天的古诗二年级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天的古诗二年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天的古诗二年级

秋天的古诗二年级1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远上:登上远处的。寒山:深秋季节的山。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3)生:明万历赵宦光刊本《万首唐人绝句》、明高编《唐诗品汇》、清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和康熙《御定全唐诗》作“深”。

  (4)坐:因为。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5)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于:比。

  译文:

  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秋天的古诗二年级2

  始闻秋风

  刘禹锡〔唐代〕

  昔看黄(huáng)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译文:

  去年看菊花与秋风告别,今年听到蝉鸣又再次返回。

  五更的风声飕飕枕上觉,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

  战马思念边塞秋草,拳毛急剧耸动;鸷雕望见晴朗的.高空,睡眼倏开。

  秋高气爽正好极目远望,我带着病体为你登上高台。

秋天的古诗二年级3

  1、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杜牧《长安秋望》

  3、吾庐多美荫,最茂楸与梧。百鸟集其间,下上更鸣呼。秋风忽动地,摇落日日疏。何如涧底松,终岁无荣枯?——陆游《秋雨》

  4、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苏轼《浣溪沙·荷花》

  5、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骆宾王《在军登城楼》

  6、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7、夕阳逢一雨,夜木洗清阴。露气竹窗静,秋光云月深。煎尝灵药味,话及故山心。得意两不寐,微风生玉琴。——马戴《新秋雨霁宿王处士东郊》

  8、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

  9、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10、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满天人睡也。——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11、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北楼》

  12、阔别时何屡,蹉跎鬓已侵。还朝明主赐,卜夜故人心。凉雨杯初覆,空堂漏欲沉。安知非梦寐,相对帝城阴。——陈束《都下秋雨夜饮王子长宅》

  13、云一,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李煜《长相思·云一涡》

  14、雨滴何由止,人眠不复成。云深无雁影,村近有砧声。草草残年梦,寥寥後世名。太山并垤,俱向酒中平。——陆游《秋雨》

  1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6、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17、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陆游《秋思》

  18、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

  19、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20、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李清照《双调忆王孙·赏荷》

  21、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22、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杜甫《牵牛织女》

  23、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白居易《秋夕》

  24、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25、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26、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赵嘏《长安晚秋》

  27、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朱庭玉《天净沙·秋》

  28、漫道秋来雨,那无一日晴。只供高枕卧,不放小窗明。书册频开阖,山瓢任浊清。长年谙世味,不是故逃名。——陆游《秋雨》

  29、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30、夜雨洗河汉,诗怀觉有灵。篱声新蟋蟀,草影老蜻蜓。静引闲机发,凉吹远思醒。逍遥向谁说,时注漆园经。——齐己《新秋雨后》

  3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2、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33、不是檐声不放眠,只将愁思压衰年。道他滴沥浑无赖,不到侯门舞袖边。——杨万里《秋雨叹十解》

  34、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35、毒热秋未衰,吾庐况浅迫。虽云日一浴,流汗沾衣帻。萧萧三日雨,出此炮烙厄。潇湘应更佳,恨我无六翮。——陆游《秋雨》

  36、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杨万里《秋凉晚步》

  37、江城秋雨歇,孤坐役吟身。草色荒三迳,虫声满四邻。边鸿来已近,庭叶落还频。对此空搔首,无由面故人。——寇准《秋雨怀友生》

  38、秋晚兼旬雨,雨晴当有霜。颇思游近县,亦已戒轻装。珍披绵美,寒醅拨雪香。菊花常岁有,所喜及重阳。——陆游《秋雨》

  3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40、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王维《栾家濑》

  41、雨后风凉暑气收,庭梧叶叶报初秋。浮云尽逐黄昏去,楼角新蟾挂玉钩。——朱淑真《初秋雨晴》

  42、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张翰《思吴江歌》

秋天的古诗二年级4

  长安晚秋

  赵嘏〔唐代〕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译文:

  拂晓的'云与雾气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

  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

  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

秋天的古诗二年级5

  秋夜曲

  王维〔唐代〕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译文:

  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罗衣已显单薄却懒得更换别的衣裳。

  更深夜阑还在殷勤拨弄银筝,原来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归。

  注释:

  秋夜曲:属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宛转含蓄的闺怨诗。

  桂魄:古代传说月中有桂,故为月的`别称。

  轻罗:轻盈的丝织品,宜做夏装,在此代指夏装。

  已薄:已觉单薄。

  筝:拨弦乐器,十三弦。

  殷勤弄:频频弹拨。

  空房:谓独宿无伴。

秋天的古诗二年级6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1)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2)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5)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6)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实亦自指。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之意,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秋天的古诗二年级7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1)悲寂寥:悲叹萧条。

  (2)春朝:春天。

  (3)排:推开。

  (4)碧霄:青天。

  译文: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赏析:

  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常调,另辟蹊径,它以其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让人佩服刘禹锡的待人处世。原诗两首,这是其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秋天的古诗二年级8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天的古诗二年级】相关文章:

秋天的经典古诗02-10

秋天的古诗10-19

秋天的古诗09-13

(精选)秋天的古诗07-13

[推荐]秋天的古诗10-26

[荐]秋天的古诗06-12

写秋天的古诗07-02

写秋天的古诗【精选】07-07

秋天的诗句古诗06-05

秋天的古诗【集合】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