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的著名古诗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立秋的著名古诗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立秋的著名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立秋的著名古诗1
1、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出自:(宋)刘翰《立秋》
2、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出自:(唐)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
3、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出自:(唐)刘言史《立秋》
4、暑赦如闻降德音,一凉欢喜万人心。虽然未便梧桐落,终是相将蟋蟀吟。初夜银河正牛女,诘朝红日尾觜参。朝廷欲觅玄真子,蟹舍渔蓑烟雨深。
出自:(宋)方回《立秋》
5、白帝严金驾,乘风下紫微。德惟宣湛露,令即屏炎辉。乍惊青梧落,将催赤雁飞。何须赋团扇,恩顾似君稀。
出自:(明)周玉如《立秋》
立秋著名古诗及赏析: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赏析:“流火”代指农历七月,仍然是较热的月份。“商飙”代指秋风。从立秋日开始转变,暑热渐退,秋风开始蠢蠢欲动;云际天空开始收敛夏日的色调,树叶间秋声已动。一句话,秋天的脚步近了!
《新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赏析:立秋之日到了,不免惊喜三伏天慢慢要结束了,早起看晨露、朝霞,感觉有点冷意,傍晚看云层遮盖山峰,景色更加奇美;田垄上禾稼已经半熟,田野远处绿草显出微微衰枯之意;还好有清朗皎洁的秋辉,我们要安守仁德,不要产生悲伤的情绪。
《城中晚夏思山》
(唐)齐己
葛衣沾汗功虽健,纸扇摇风力甚卑。
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
竹轩静看蜘蛛挂,莎径闲听蟋蟀移。
天外有山归即是,岂同游子暮何之。
赏析:一路行走,葛衣上沾满了汗液,感觉自己脚力还健,但是用纸扇给自己扇风却知道自己力气小了。一直遗憾因为暑热无处散步,因此对立秋时的.微凉感到欣喜,在竹轩中静静地看蜘蛛挂网,到长有莎草的小路上听蟋蟀搬家,天外之山是我的归宿,难道会像游子一样到了傍晚不知落脚何处?
立秋的著名古诗2
立秋,标志着一个新季节的到来。暑气将退,凉爽将至,品读古诗词里描绘的立秋景致:或勾勒清新秋景,或抒发淡淡悲秋意,或喜秋之清爽可爱。
01
《立秋夕怀梦得》
唐代: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飙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水长洲城。
解释:此诗描绘了立秋之夜的清凉景象,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首联通过“露簟”、“荻竹”、“风扇”、“蒲葵”等意象,营造了一个凉爽宜人的秋夜环境。颔联提到与故人分别后,新蝉的鸣叫又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颈联写凉风骤起,闲静之境引人深思。尾联通过“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幽静与雅致,同时“夜茶”、“秋吟”表达了诗人的闲适与思绪万千,最后以“所思渺千里”收束,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总结:白居易在立秋之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秋夜独有的静谧与凉爽。
02
《立秋日》
唐代: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解释:令狐楚的这首诗以立秋为背景,抒发了内心的愁绪与无奈。首联直接点出平日的积恨与新秋的易悲。颔联通过“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的拟人手法,表达了时光流逝、万物凋零的感慨。颈联“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则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失望与归家的无望。尾联“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则表达了内心苦楚比去年更甚的无奈与哀伤。
总结:令狐楚在立秋日,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仕途无望、归家无期的深深哀叹。
03
《立秋日》
唐代: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解释:司空曙的这首诗同样以立秋为主题,但更多地描绘了秋日的景致与变化。首联“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点明时令,并预示了秋日的萧瑟。颔联“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通过具体的物象变化,展现了秋天的到来。颈联“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描绘了秋日的晴朗与清风的宜人。尾联则通过“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以及“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的生动描写,进一步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生机,并以“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结尾,表达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致,兴起作诗之意的闲适心情。
总结:司空曙的《立秋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立秋时节的景致变化与秋日的宁静美好,同时也透露出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
04
《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五代:徐铉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解释:徐铉的这首诗记录了立秋后一日与友人同值宫廷的情景。首联“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写出了虽已立秋但暑气未消,宫中时光漫长的感受。颔联“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则表达了无法逃离酷热、只能在宫中虚度时光的无奈与自嘲。
总结:徐铉在立秋后一日,通过与友人同值的经历,抒发了对酷热难耐、时光虚度的感慨与无奈。
05
《立秋》
宋代: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解释:刘翰的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立秋之夜的清新与宁静。首联“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通过乳鸦啼散、玉屏空寂以及新凉、扇风的描写,勾勒出一个宁静清凉的秋夜画面。颔联“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静谧与美好,通过“无觅处”的秋声与“满阶梧桐月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沉醉。
总结:刘翰的《立秋》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立秋之夜的清新宁静与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立秋的著名古诗3
《立秋》
宋代·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
唐代·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
宋代·方回
暑赦如闻降德音,一凉欢喜万人心。
虽然未便梧桐落,终是相将蟋蟀吟。
初夜银河正牛女,诘朝红日尾觜参。
朝廷欲觅玄真子,蟹舍渔蓑烟雨深。
《立秋》
宋代·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立秋》
明代·周玉如
白帝严金驾,乘风下紫微。
德惟宣湛露,令即屏炎辉。
乍惊青梧落,将催赤雁飞。
何须赋团扇,恩顾似君稀。
《立秋二首·对酒聊同楚人醉》
宋朝·张耒
对酒聊同楚人醉,哦诗惟听越吟声。
洞庭北岸孤城下,落月西风听晓莺。
《立秋后》
宋朝·苏辙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后清风渥肺肝。
天地不仁谁念尔,身心无著偶能安。
诗书久为消磨日,毛褐还须准拟寒。
谩许百年知到否,相从一日且盘桓。
《闰六月,立秋后暮热,追凉郡圃二首·上得城来眼顿明》
宋朝·杨万里
上得城来眼顿明,暮山争献数炎青。
垂杨舞罢西风叶,一叶多时独未停。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朝·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山居秋暝》
唐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初秋》
唐朝·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秋风引》
唐朝·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立秋的著名古诗】相关文章:
立秋的经典古诗07-31
立秋的古诗12-07
小寒最著名的古诗01-27
关于立秋的经典古诗08-15
立秋绝美古诗10-17
立秋唯美古诗09-26
关于立秋的古诗10-20
(经典)关于小寒最著名的古诗07-25
关于小寒最著名的古诗05-08
有关描写立秋的古诗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