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春分日古诗

春分日古诗

时间:2025-04-17 08:38:35 古诗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春分日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分日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春分日古诗

春分日古诗1

  1、《二月望日春分》

  清朝·乾隆

  东皇斡运似持衡,今岁春分分正平。

  九十阳和均各半,短长昼夜恰相争。

  网轩漏永宫莺唤,螭陛晴熏御柳荣。

  最是陶甄资帝力,光天万物乐由庚。

  2、《春分》

  唐·刘长卿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3、《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岩通道院碧桃妍》

  宋朝·张镃

  岩通道院碧桃妍,别号琅华小洞天。

  香火微官方称职,轩裳閒梦自无缘。

  星坛夜礼魁罡列,丹室朝存震竞全。

  绝粒飞升休漫语,不求人已是神仙。

  4、《中和后一日吴门阻雪距春分才三日》

  宋朝·曹彦约

  梅容惨不竞,乌语噤无声。

  二月朔已告,三日春当分。

  寒馀凌暖律,雪后更同云。

  但恐严凝误,阳和欲奏勋。

  5、《春分》

  清·弘历

  日日行程不计日,偶然问及道春分。

  梅教待客常禁冷,山为标灵多出云。

  明媚未胜遮莫惜,景光随遇每生欣。

  馆娃遗迹何须问,梵塔铃声静夜闻。

春分日古诗2

  1、《久雨不停春分后复大风朔寒感赋·其二》

  明朝·区越

  晨梳怯手搔霜白,薄饮衰颜得酒红。

  百谷无期三见雪,一年真是两经冬。

  东皇未肯旋机轴,生理何由借暖融。

  为报东园桃与李,含情相待莫匆匆。

  2、《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永日柴扉手自关》

  宋朝·张镃

  永日柴扉手自关,不惊时序若循环。

  鍊成黄土为真药,守得青苔遍假山。

  戊已燕知随鸟历,西南楼喜趁花斑。

  春光莫恨中分过,能使时长始是閒。

  3、《众异以兆丰公园辛夷诗见示春分前一夕俄遘大雪因和均寄之》

  清朝·黄浚

  江南二月不曾寒,原野芳菲许恣看。

  秀靥小唇无检束,鸣鸠乳燕并悲欢。

  丰姿但愿年年好,心力随渠冉冉残。

  多事钟山妒春色,却冠夜雪耀云端。

  4、《春分日有感》

  清朝·方仁渊

  幽怀常怕负芳辰,又见花飞一半春。

  醉病支离慵把酒,交情疏落不如人。

  黄莺绕树声犹涩,翠柳含山色渐匀。

  风日晴和天气好,马蹄踏遍陇头尘。

  5、《宜春分司与佩之先生小酌联句》

  明朝·江源

  晚寒山轿雨中来,棕帽毡衫不惹埃。

  潦草杯盘春馆酌,从容叹语客怀开。

  醉中诗就雷翻幕,梦里乌号柏满台。

  我去君留皆国事,载歌靡监愧非才。

春分日古诗3

  内容美古代诗歌在内容方面可分为思乡诗、边塞诗、爱情诗、赠别诗、怀古诗、咏物诗、写景诗、言志诗等。在赏析时,我们可以先看一下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诗,然后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作者的情感和志趣。如《登幽州台歌》是一首怀古诗,作者陈子昂前思古人、后念来者,感叹人生有限、壮志难酬,读后一种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生。李商隐的《无题》是一首咏叹忠贞爱情的古诗,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山行》(杜牧)等都属于写景诗,分别描绘了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当然有的诗兼具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内容,如《次北固山下》(王湾)既可以是思乡诗,又可以算作写景诗;《黄鹤楼》(崔颢)既是怀古诗,也是写景诗,还可以归到思乡诗里。但大部分诗都可以在以上类别中找到较为明确的'归属,可以根据所在类别从内容上加以赏析。

  想象美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在通常意义下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意大利的维柯也认为“诗只能用狂放淋漓的兴会来解释,它只遵守感觉的判断”。奇特而丰富的想象是诗歌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李白“白发三千丈”、“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想象;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造化钟神秀,阴阳隔昏晓”是想象;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也是想象,大胆超俗的想象,营造了诗歌所特有的意境,再造了一个瑰丽奇绝的世界。品味诗中最富有想象力的地方,联系作者借以想象的媒介,或山,或水,或情,或理,品出诗人的旨意,不也是一种很好的赏析吗?

  音画美诗歌与绘画、音乐等很多艺术形式之间都有相通之处。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我们不妨就其《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看一下。首先是构图简洁明快,大漠、长河、孤烟、落日,都是表现奇特壮美的塞外景色的特有事物。大漠辽阔无垠是面,长河蜿蜒而行,孤烟直冲云霄是线,落日是圆。其次笔力苍劲,“漠”是“大”,“烟”是“直”,“河”是“长”,“日”是“圆”,四个形容词逼真传神,真乃神笔。在用色上,黄沙、灰烟、白水、红日交相辉映,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不仅王维的诗,很多写景诗都可以从绘画的角度,从构图、线条、用色上加以赏析,像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等都可以从这个角度赏析。除了绘画,还可以从声音这一角度来欣赏古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是以动写静,有着禅者的虚无;“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是借猿声表达船行之快,突出李白的兴奋与喜悦;“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是作者在繁华欢娱的歌管笙箫中听出了亡国之哀。很多诗用声音叩响了我们的心灵,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用耳朵来欣赏。

  修辞美选用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提高表达效果,这应该就是修辞。而生动、形象、凝炼是诗歌语言的主要特征,因而大部分诗歌不约而同地采用修辞来写景抒情,表情达意。“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运用对偶,景象开阔,笔势流荡,接着连用两个比喻,“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映水中如天上飞来明镜,云结天上似空中平添海楼。“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都用了拟人手法,移情于物,形象感人。其他如设问、反问、借代等修辞在古诗中也较为常见。立足古诗内容,把握修辞特点,说出其表达效果,对于一名初中学生来说应该算是达到应有的欣赏水平了。

春分日古诗4

  1、《戊寅春分日祀先礼毕奉大人合宴于中堂喜而有作》

  明朝·罗钦顺

  神驭初旋燕席张,东风花柳日偏长。

  圭田永食诸孙报,福酒分沾满座香。

  歌舞总能娱大耋,笑谈时复得周行。

  归宁已荷天恩厚,吉礼参陪更有光。

  2、《癸丑春分后雪》

  宋朝·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3、《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怀简所思者》

  唐朝·权德舆

  清昼开帘坐,风光处处生。

  看花诗思发,对酒客愁轻。

  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

  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

  4、《月令七十二候诗·二月春分中三候·其十·玄鸟至》

  清朝·乾隆

  春来秋去孰为之,夏见冬藏亦岂奇。

  祇以翱翔能任运,遂如宛转善知时。

  傥逢王巷本无意,欲入卢梁底有窥。

  千古原多拈咏者,而何独著道衡诗。

  5、《次韵和石遗老人春分后一日莅怡园诗一首》

  清朝·祝廷华

  安车下莅满园春,遗老丰姿似颍滨。

  七十八龄犹健步,名贤风骨自嶙峋。

春分日古诗5

  1、《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唐朝·元稹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樑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2、《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老圃工夫愈可嘉》

  宋朝·张镃

  老圃工夫愈可嘉,种藤萦树尽开花。

  人间似我能閒少,石上看云到日斜。

  樵径有苔休埽叶,茅庵无客亦煎茶。

  两边归喜添新竹,夕照斜时渐可遮。

  3、《八达岭,时值春分后三日·其二》

  近现代·姚佳

  蚩尤百越散尘埃,徐福止王竟不来。

  赫赫昆仑存几脉?杳然玛雅望乡台。

  4、《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每到山堂懒作诗》

  宋朝·张镃

  每到山堂懒作诗,今朝诗兴觉偏宜。

  层林飒还阴填户,乱石巃嵷翠绕池。

  猛欲近前闻紫燕,忽听高处啭黄鹂。

  风铃不必檐间语,境界非凡我熟知。

  5、《春分偶饮成醉兀兀坐睡觉而残月在窗矣》

  宋朝·舒岳祥

  酒熟还成饮,花香忽过墙。

  近灯人影大,斜月树身长。

  阴洞龙藏雨,春苗麝养香。

  閒吟谁与语,醉倚一胡床。

春分日古诗6

  1、《赋得巢燕送客》

  唐朝·钱起

  能栖杏梁际,不与黄雀群。

  夜影寄红烛,朝飞高碧云。

  含情别故侣,花月惜春分。

  2、《二月十五日春分雨中赋春光九十今将半》

  明朝·彭孙贻

  经旬红雨惜繁华,一半春风过狭邪。

  满眼王孙惟见草,思归谢豹正无家。

  六朝金粉飘残絮,二月江城扫落花。

  历历新愁话双燕,离人心事绕天涯。

  3、《绍兴朝日十首·玄鸟既至》

  隋朝[圜钟为宫]

  玄鸟既至,序屡春分。

  朝于太阳,厥典地存。

  载严大采,示民有尊。

  扬光下蠲,煜烨工门。

  4、《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朝·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5、《八达岭,时值春分后三日·其一》

  近现代·姚佳

  扶病踏青来,雪埋烽火台。

  河山犹两戒,人事几轮回。

  徒有云霄志,恨无廊庙才。

  斜阳一回首,愁似乱峰堆。

春分日古诗7

  1、《春分日》

  唐朝·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2、《戊午春分胙》

  清朝·乔大壮

  上丁国子荐明禋,肃穆官裳俎豆陈。

  岂谓烝尝脩故事,要从肸蚃先民。

  名山自惜千秋业,馀馂仍班一脔珍。

  坐对赪肩生愧色,当官兄弟奉祠人。

  3、《松寥阁与堪公夜坐看月晨起值花朝连春分纪事》

  明朝·雪浪法师

  自赴已公招,清言破寂寥。

  茶全烹谷雨,春半及花朝。

  薄雾笼寒月,微风上夜潮。

  不知峰顶雪,还待几时消。

  4、《送李果州·一年春分处》

  宋朝·刘宰

  一年春分处,寒食一百五。

  想见束晨装,沙头震鼍鼓。

  5、《久雨不停春分后复大风朔寒感赋·其一》

  明朝·区越

  谷秧抽碧翻全白,桂叶咽青复浅红。

  久雨不停风更朔,三春过半冷于冬。

  深岩岂意鸣邹律,敝屋何时见祝融。

  道是春归应有脚,心关农圃自匆匆。

春分日古诗8

  1、最清美的春风词: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柳梢青·花朝春分》

  清·顾贞观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

  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

  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春天走了一半,时光暗暗流走,带着丝丝哀愁。

  你看,那芭蕉刚刚展开,在微风中,杨柳像要睡着似的,樱桃花稍有凋谢,是谁把春天分走了一半呢?

  没有恋人陪伴,站在花前,感到真是无聊,珍珠饰品、翠羽头饰都丢在一旁,任他冷落。趁着这春光还剩一半,莫要辜负了我的青春年华。

  女为悦己者容,明明是在明媚的春分时节,在女子看来,却也是伤感的。

  没有你在身旁,我无心赏春光。

  2、最闲适的春分诗:正是闲时无客过,小庭斜日倚阑干。

  《春寒连日不出》

  陆游

  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头已带酸。

  老去嬾寻年少梦,春分不减社前寒。

  著书敢望垂千载,嗜酒犹须隐一官。

  正是闲时无客过,小庭斜日倚阑干。

  春天也是一个休息的好时节。

  春天来了,并不意味着寒冷结束了,“倒春寒”也够冷一阵的。

  这一年,碰上春寒,陆游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

  海棠花落了,落入泥土中,枝头上的梅子,已经带上酸味了。年纪大了的陆游,还想去寻找年少时的感觉,春分时节依旧很寒冷。

  陆游在写书作著,不指望书能垂名千载,他停下来,喝喝酒,歇一歇。

  正是闲暇时节,没有客人来,太阳西斜,他在庭院里倚着阑干。

  春日里,能够静下心来,静静地发呆,也是一件极惬意的事吧!

  3、最落寞的春分词: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踏莎行》

  宋·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谁最怕春天,孤独的女子吧。

  这是一个歌女。

  春雨过后,风光大好,百花盛开,明媚争光。那房梁上的燕子一双又,可那笼中的鹦鹉却孤独地入睡。

  薜荔香草爬上了墙,苔藓铺了满地,青楼里,远远地传来清丽的歌声,一下子勾起了尘封的旧事,她默然无言,皱起了眉头。

  也许,她也曾像那歌女一样,拥有灿烂的年华,也许,她也曾有一个爱人,给予一段美好的时光。

  可是,那都已经是曾经了,是过去的旧事了。如今,伴随着自己的,只有永日的孤独。

  春天,有时,是用一种美好,勾起另一种落寞。

  4、最忙碌的春分诗: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春天是鸟语花香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

  在田园里,到处是忙碌的人。

  野外的田地中,黄雀鸟一群群,自在玩耍。山间老农们,碰到了,说一说旧闻。

  夜半时分,喂了牛,赶紧把妇人叫起来,明天是春分,要种树,赶紧起来准备吧。

  一个时节有一个时节的劳动,唯有如此,方有田园的稻香麦美,方有人间的生生不息。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春天你播种下什么,秋天,就会收获什么。

  5、最热闹的春分诗:村村社鼓隔溪闻,赛祀归来客半醺。

  《社日出游》

  明·方太古

  村村社鼓隔溪闻,赛祀归来客半醺。

  水缓山舒逢日暖,花明柳暗貌春分。

  平田白洫流新雨,绝壁青枫挂断云。

  策杖提壶随所适,野夫何不可同群。

  古时,在春天,有祭祀土地神的习俗,俗称“春社”。

  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不但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以开展娱乐。

  这个春日,村村都响起了社鼓,隔着溪水都能听见,归来后,每个人都是醉醺醺的,真是热闹。

  水是缓缓的,天气是舒朗的,花明柳暗。拄着手杖,提着酒壶,走到哪算哪,真舒服啊。

  春风是温柔的,所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吧!

  6、最温柔的春分诗: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七绝·苏醒》

  宋·徐铉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春分来了,雨还是那么温柔。

  春分了,下雨了,雨水落下,声音细微,恍若不闻,是那么温柔。杨柳岸边,轻风吹拂着客人缓缓归来。

  这个时节,北方的春天来得晚一些,你可知道,在南方,草儿早已长得十分茂盛了。

  雨落的声音,细微,可见春雨的温柔,只此一句,便将春雨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

  春天的一切都是温柔的,春风是温柔的,春雨也是温柔的`。

  7、最相思的春分诗: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

  《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怀简所思者》

  唐·权德舆

  清昼开帘坐,风光处处生。

  看花诗思发,对酒客愁轻。

  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

  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

  在温柔的春风中,还飘着相思的气息。

  诗人清晨起来,掀开帘子,坐在窗前,眼前处处都是好风光。

  看到花儿,起了诗兴,喝着酒,却生了愁思。看着天上双飞的燕子,听着耳旁啼叫的黄莺。

  诗人叹了一口气,我思念的那个人,始终没有见到,可心中的情意却丝毫未减。

  眼前风景千千万,却丝毫引不起我的兴趣,唯有你,是我思念的终点。

  春风十里,不及你在我心里。

  8、最感慨的春分诗: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

  唐·武元衡

  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春天时,与友人相聚,武元衡很是开心。

  春分时节,武元衡宴请好友,他感慨,人与人之间的交情是越老越觉得亲切。

  长夜欢聚,蜡烛垂泪,月亮见了羞惭,那盛开的花儿,都在笑这群白头人。

  春天,给了所有人希望,让人尽情的享受友情,享受欢聚和宴饮。

  也许,武元衡和朋友们,也在互说着珍惜的话。

  春光易逝,流年易老,不如举起杯来,在春日里,尽情欢畅。

  白居易说:春日不玩乐,莫不是个傻子吧!

  9、最温暖的春分诗: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癸丑春分后雪》

  宋 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春天是善变的。有时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有的时候又寒气袭人,俗称“倒春寒”。

  苏轼就碰到春寒天气,这一年春天,下雪了。春分时下雪,实在是少见,桃花李花半开,也被冻到不行。

  苏轼很皮,他说雪怕落地被梅花认出来,于是化作柳絮,漫天飞舞。

  最后,苏轼提醒大家,大自然实在难料,劝大家记得留下御寒的冬衣吧。

  如果在春天时,还有人提醒你,莫忘添衣,也是一种幸福吧。

  10、最纯净的春分诗: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仲春郊外》

  唐·王勃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仲春之月”。

  仲春的郊外,一片大好风光。

  东园的小路上,掩映着垂柳,西坝的渡口旁,落花纷纷。这样的好风景,已经连续了好久了。

  鸟飞回来了,给村庄带来了生机,鱼儿嬉戏时,水知道春天回来了。

  雨后初晴的山间庭院里,哪里会染上尘世的喧嚣呢?

  雨后的大地,不染灰尘,就像纯净的心灵,不染凡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希望所有人心中,都没有尘埃。

  春分时节来了,春天已经走过了一半,过去的一半,也许没有珍惜,这剩下的一半,可不能浪费了。

  赏花、踏青,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啊,让这个春天,留下你欢乐的踪迹。

  万物生长不负春光,把酒言欢不负暖意。

春分日古诗9

  《春分日》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在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译文

  二月初四正逢春分节气;春色恰好过了一半。

  绿色的田野上,月儿彷徨徐行;晴明的天空中,云儿断续飘过。

  燕子一只一只地飞过;花儿一片一片地凋落。

  高楼上的思妇,望尽天涯路,天色渐晚;远处飘来的歌声,太过悲伤,不忍卒听。

  注释

  一、铉(xuàn):古代举鼎器具,状如钩,铜制,用以提鼎两耳。

  二、仲春:即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仲春。仲春在二四个节气中属惊蛰、春分两个节气。

  三、晴在:雨止也,晴明也。

  四、徘徊:彷徨、徐行貌。

  五、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一会儿停下,一会儿继续。

  六、个个:逐个;一个一个。

  赏析

  春分甫至,整个大地,花团锦簇,格外明媚。对诗人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分界点。之前,百花盛开,以赏春为主;之后百花凋零,以伤春为主。万事万物,个人国家,由盛而衰,都是自然规律。正因美到极致,来去匆匆,才让人心生眷恋。

  满目青山空念远,不如惜取眼前人。句中展现的,正是词人对于春分的一份顿悟。春分日,花开得正盛,正浓,理应“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女人如花,容颜易逝,这是“春思”亘古不变的爱情主题。

  多少文人墨客,借助“春思”主题,上升为“不遇”主题,把自己比喻香草,而君王则是美人。这从我国第一位抒情诗人屈原《离骚》那,就开始了。

  如此,女子“春思”,男子“不遇”,这样的春日,注定隐约透着一丝惆怅。每位诗人都想留住这绚烂至极的春日,只可惜它从来不会为谁停留。最后,只能诉诸笔端,谱成了一首首哀怨的`词曲,变成了一幅幅唯美的书画,以及一声声轻轻地叹息。

  辛弃疾曾有词感叹道:“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春天,当然不会听诗人“且住”。时光匆匆熘走,催老了诗人年华,空等了君王承诺。

  有个人“不遇”,就有王朝“兴替”。一看到落花时节,亡国之君李煜的词则更加沉郁: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从平民到君王,面对繁花凋落,都会生出别样愁绪。徐铉,作为李煜的重臣——吏部尚书,文臣,他是不可能不在落花时节,想起南唐,想起家乡扬州,想起他日思夜想的诗意江南,以及故主李煜和其绝命之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因而,读徐铉的《春分日》,更应了解其个人感怀之外的贰臣之悲。那位高楼上的女子,不正如南唐的那些歌声,引得诗人愁肠百结。

  首联,诗人开心直言,今天是二月初四,翻开日历一看,恰好是春分节气。春天至此,刚好走过一半。《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pī)发缓形,以使志生。诗人深知,春分养身,一年之最。故而,广步于庭,以使志气生发。

  颔联,讲诗人对春分的珍惜。你看他,晚上,看绿色的田野上,月儿彷徨徐行;白天,看晴明的天空中,云儿断续飘过。诗人日夜守护、珍惜春光,感受春分天地变幻,融入春光之中。

  颈联,堪称佳句,可与其“井泉生地脉,砧杵共秋声”(《喜李少保卜邻诗》)媲美,思致闲远,意味深长。尤其是对仗,用“个个”对“纷纷”,奇思高妙,出人意料,不落窠臼,别有深意。燕子是春分三候之一。古诗多言双燕,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遂为爱情使者,如“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而其后北宋词人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更是将双燕的美名,名扬天下。

  可诗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言“个个”,即一只一只,孤单地飞。其言之下,意象自阔。首先“个个”一词,为思妇形象作了绝妙铺垫。无数分离的情人,不都是这一个中的一个,孤单地活着么。其次,为他的“自悼”,埋下伏笔。国破家亡,他不也是动乱中的受伤者,谁愿意做一个降臣。

  “花落已纷纷”一句,则道出大江东去,南唐国灭,树倒猢狲散之深意。词中无意透露出爱情之外命定的悲凉。

  在后世诗人中,晏殊词《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正是由此脱胎,点石成金。其“花落”、“燕”、“徘徊”,可谓一字不差。意境也大抵相似。后人的点化,恰恰证明了这首诗的精妙之处。

  尾联,为全诗高潮,也是诗人隐喻表达的主旨。表面看,这是一首“爱情”诗,往深处看则是一首“自悼”诗。

  这高楼上的思妇,何曾不是被囚的小周后,她再也等不到为她提鞋的情郎归来了。至此,徐铉通过一首爱情诗,含蓄表达了其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亦可谓用心良苦,感人至深。

  最后,将一首南唐词人冯延巳的词送给大家,愿你,和你的他(她),终成眷属,岁岁长相见:“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作者简介:严勇,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现任泰州晚报副刊编辑,《稻河》编辑。已出版散文集《读书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随笔集《风韵泰州》。

【春分日古诗】相关文章:

春分的古诗05-30

春分的古诗[经典]07-24

春分的古诗优秀07-30

[必备]春分的古诗07-24

【热门】春分的古诗07-25

关于春分的古诗03-28

【实用】春分的古诗06-03

关于春分的经典古诗05-20

春分节气古诗05-31

春分古诗词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