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的古诗共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雨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雨的古诗1
1、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唐·韩偓《夏夜》
2、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唐·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4、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宋·刘攽《雨后池上》
5、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唐·王建《水夫谣》
6、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唐·崔道融《溪上遇雨二首》
7、只应与朋好,风雨亦来过——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8、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唐·柳宗元《岭南江行》
9、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五代·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10、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五代·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11、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唐·杜审言《夏日过郑七山斋》
12、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宋·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13、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宋·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14、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唐·杜甫《雨不绝》
15、半壁横江矗起,一舟载雨孤行——明·归庄《锦堂春·半壁横江矗起》
16、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宋·苏轼《满庭芳·过余》
17、千里云山恋旧游,寒窗凉雨夜悠悠——唐·牟融《客中作》
18、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19、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宋·翁卷《乡村四月》
20、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21、四壁秋虫夜雨,更一点、残灯斜照——金·元好问《玉漏迟·咏杯》
22、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23、精灵灭迹三清剑,风雨腾空一弄琴——唐·吕岩《七言》
24、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宋·苏轼《东坡》
25、剑起星奔万里诛,风雷时逐雨声粗——唐·吕洞宾《绝句》
26、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宋·汪元量《水龙吟·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27、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28、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宋·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29、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清·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30、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沈枪——唐·杜甫《重过何氏五首》
31、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宋·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32、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唐·李商隐《银河吹笙》
33、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宋·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34、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宋·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5、始贺天休雨,还嗟地出雷——唐·杜甫《雨》
36、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宋·文同《北斋雨后》
37、斜风细雨作春寒——宋·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38、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唐·许浑《谢亭送别》
39、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宋·范成大《横塘》
40、谁道乖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唐·陈陶《竹十一首》
41、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明·杨基《岳阳楼·春色醉巴陵》
42、结根各得地,幸沾雨露功——唐·冯著《短歌行》
43、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44、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宋·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45、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宋·李廌《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46、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宋·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47、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48、凭栏干,窥细浪,雨萧萧——唐·温庭筠《酒泉子·花映柳条》
49、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宋·阮逸女《花心动·春词》
50、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51、昼雨如愁,百尺虾须上玉钩——唐·李煜《采桑子·一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
52、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宋·赵鼎《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53、雨寒莫待菊花催,须怕晴空暖并开——唐·司空图《重阳四首》
54、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宋·梅尧臣《苏幕遮·草》
55、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魏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56、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清·王士祯《秦淮杂诗二十首·其一》
57、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唐·司空图《重阳》
58、草嫩侵沙短,冰轻著雨消——唐·司空图《早春》
59、一夜雨声多少事,不思量尽到心头——唐·崔道融《秋夕》
60、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61、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唐·朱庆馀《早梅》
62、雨余花落,酒病相续——宋·晁端礼《雨霖铃·槐阴添绿》
63、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唐·杜甫《绝句四首》
64、水国楼台晚,春郊烟雨收——唐·李中《江南春·千家事胜游》
65、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唐·崔道融《田上》
66、梅雨过,萍风起——宋·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67、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68、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69、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宋·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70、竹柏风雨过,萧疏台殿凉——唐·李正封《夏游招隐寺暴雨晚晴》
71、楚雨石苔滋,京华消息迟——唐·杜甫《雨四首》
72、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宋·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73、风吹雨,草草离人语——清·朱彝尊《一叶落·泪眼注》
74、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宋·欧阳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75、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唐·罗隐《梅花》
76、夜云起河汉,朝雨洒高林——唐·刘禹锡《早秋雨后寄乐天》
77、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宋·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78、烟雨外,几鱼鸟——宋·辛弃疾《贺新郎·梁》
79、老夫如有此,不异在郊坰,云气接昆仑,涔涔塞雨繁——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80、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清·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81、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宋·蒋捷《行香子·舟宿兰湾》
82、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张旭《山中留客》
雨的古诗2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1.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奇:奇妙。
4.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雨的古诗3
古诗原文
元丰五年七月六日①,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窗。
注释解释
①当时苏轼谪居黄州。
②萧郎,指唐代画家萧悦,善画竹,自居易曾称赞他画的竹“茎瘦节节竦”,“枝活叶叶动”。
诗文赏析
《定风波·雨洗娟娟嫩叶光》写出了竹在风中枝叶参差、摇曳不定的特点,表达作者追求清瘦灵魂,追求神韵;在人生态度上,作者处于人生低谷却仍能够旷达超脱、狂放自适
这是一首集句词。词的上阕集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词的下阕集两位诗人的诗句,
一是白居易《画竹歌并引》:“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二是当朝曹希蕴诗。苏东坡在《书曹希蕴诗》说:“近世有妇人曹希蕴者,颇能诗,虽格韵不高,然时有巧语。尝作《墨竹》诗云:记得小轩岑寂夜,月移疏影上东墙。此语甚工。”诗歌上阕写景,描写了雨后竹叶润泽,风吹竹叶传来阵阵清香的情形。“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句中“秀”字进一步照应上文暗写了竹子在雨水的滋润下的光泽;而“乱”字则照应了上文中的“风”的存在,写出了风过竹叶、竹枝带来的.动态美,使画面生动可感。下阕中竹之孤影给人以清癯感,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在人生低谷时虽孤寂却超脱的性情。
词的上阕集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词的下阕集两位诗人的诗句,
一是白居易《画竹歌并引》:“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拥肿,萧画茎瘦节节竦。”“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二是当朝曹希蕴诗。苏东坡在《书曹希蕴诗》说:“近世有妇人曹希蕴者,颇能诗,虽格韵不高,然时有巧语。尝作《墨竹》诗云:记得小轩岑寂夜,月移疏影上东墙。此语甚工。”
雨的古诗4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春夜春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独具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签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梅雨》
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长安春游》
王建
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红粉醉,柳树白云狂。
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
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莺莺诗(一作离思诗之首篇)》
元稹
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梳头暗淡妆。
夜合带烟笼晓日,牡丹经雨泣残阳。
低迷隐笑原非笑,散漫清香不似香。
频动横波嗔阿母,等闲教见小儿郎。
雨的古诗5
1、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3、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宋·陈克《豆叶黄》
4、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6、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五代前蜀·韦庄《谒金门》
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8、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9、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其二》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雨的古诗6
扩写是对原文进行扩展和充实,把简略的原文扩展成符合题意要求的文章。扩写需要充分放开思路,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创造,可以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
一天,苏轼和弟弟苏澈、妹妹苏小妹以及朋友秦少游一起去西湖划船、吟诗、喝酒作乐……
正当大家玩得起劲时,苏轼发现手中的酒杯荡着少许波纹,于是,伸手一接——咦,下雨了!这时,偌大的西湖就像被一层白纱笼罩了起来,迷迷蒙蒙的,好似仙境;仿佛整个湖只有一只游船,只听得见其他游人若隐若现的说笑声。雨中的西湖就像披着白纱的仙子,美丽至极。
不知过了多久,雨停了,那层迷茫的雾气消失了,阳光下,呈现在眼前的是波光粼粼的西湖,让人眼前一亮。而西湖的景物也因雨的洗礼而变得更加苍翠、美丽。湖面散发着闪亮的光芒,使人不由自主的喜欢它。
望着眼前美丽、奇特的景象,苏轼心头的万千思绪组合在一起,他马上取来笔、墨、纸,写下了一首绝世好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而诗歌的名字就叫——《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一个拥有着无与伦比美景的美丽的湖泊,就是因为它的美,所以这时候,我和我的朋友拿上酒,泛舟湖上,坐在乌篷船里,一边欣赏着西湖的景色,一边小口小口的饮着酒,真当是惬意至极。
早晨的湖面上生起了一层层薄雾,像少女的纱巾一样,穿插飘渺围绕在远处的山峦之中。这些薄雾若有若无,朦胧的`山峦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秀美的身姿显现出来一样。
湖面细观,看到南北走向的苏堤,它像一条玉带一样,镶嵌在清澈的湖面上。在微风的吹拂下,水面波光闪烁,堤上的柳树枝条像少女柔软顺滑的青丝一样随风摆动。
当我走在苏堤南端上的时候,在柳浪闻莺处,看见游人在向河中抛撒鱼食,那鱼极其灵巧,迅速的像一个五彩球一样团在一起,为抢食,有的鱼跳出水面。又让我想起了古时女子嫁娶时在闺阁上所抛的花球,那球抛弃时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接着又以双龙戏珠的场景在闺楼下变幻莫测。
不知何时,淅淅沥沥的下起了细雨,雨点就像一滴滴晶莹的珍珠落在西湖之上,使得原本平静的湖面荡起了一圈圈涟漪,打伞的游人急匆匆的奔向前方,把西湖衬托得更显妖娆,不禁我想起了美丽的传说——白蛇传故事。美景催人思,那么美妙的环境中催生出那么动人的故事,也在情理之中。
傍晚,当月亮从远处那山峦窜出来的时候,湖面上像洒下了一片片、一层层的鳞光一样闪烁着、跳跃着映入我的眼帘,景色非常迷人。那湖中的三潭像宝葫芦一样矗立在湖中央——真是美极了!
西湖的景色说不完道不尽,而又能把它比作袅袅婷婷的美人西施,来与之媲美,西湖的景色,真的就像西施一样,无论是晴天中的清雅西湖还是雨天中的艳丽西湖都是那么的使人陶醉,使人迷恋。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来到了杭州西湖。
我们来到了西湖岸边,欣赏水光如镜的西湖,湖水无暇翡翠、碧波荡漾,宛如一面在翡翠帷幕中的宝镜,亮亮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向远处看,西湖的风景尽收眼底,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多孔桥,还有那重重叠叠的山峰,古塔名寺,处处皆景。几艘游船在水中游玩,他们有三人一船的,有五人一船的。他们有的在水中嬉戏,有的任凭小船在水中飘荡,显出一副悠闲自在的画面。在湖的中心,有一个小岛,岛上楼台小亭、花木繁茂、风景如画,这就是西湖有名的湖心岛。往近处看,湖边种着一排排柳树,柳条一根根的垂下来,柔软的枝条随着风在空中微微的摆动,树叶碧绿碧绿的,长长的,尖尖的,象女孩子的长辫子一样。垂柳倒映在水中,使西湖的水更绿了。
正当我们欣赏这美景时,突然下起了蒙蒙的细雨,烟雾弥漫。我漫步堤岸,霏霏的细雨下着,西湖的水涌上岸来,发出啪啪的声音。我深吸一口气,感到十分舒服,空气像被过滤似的。看,远处的山朦朦胧胧,他们时隐时现,时深时浅,时远时近,别有一番奇景。近处,湖里的荷叶碧绿碧绿的,像一个个大大的圆盘子。露珠在上面滚动,就像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粉红色的荷花在绿叶的衬托下脱颖而出,显得格外艳丽。
不论晴天还是雨天,西湖的景色都是那么美丽。
雨的古诗7
1、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4、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
7、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9、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
10、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
1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1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1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5、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16、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7、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
18、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19、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
20、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2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2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4、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25、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
雨的古诗8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雨的古诗9
这些方式我都很喜欢,对我来说淋雨的时候是我的心情不是很好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这场雨的来临就像是一个和我说的宽心话的人一样,让我的心情有所释放和舒适。
我最喜欢的还是听雨和看雨,我最喜欢倚靠在窗边看着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故事的`文字一样从天上打在玻璃窗上听着这雨声让自己心里很安静,那种感觉就像它们从高处落下来时的那种兴奋和快乐。当然也有未知和恐惧。
当雨来临的时候我最喜欢把看到的雨用手机或是相机把这瞬间变为永恒。
当你去伸手感触它的时候你就会明白有些时候它似乎真的可以平静我们的内心。
雨的古诗10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渭城曲》
唐·王维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唐·李白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
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
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
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
7、《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8、《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9、《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唐·李端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鸣。
古道黄花落,平芜赤烧生。茂陵虽有病,犹得伴君行。
10、《苏溪亭》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回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冷。
11、《踏莎行》
宋·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1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3、《司马宅》
唐·白居易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萧条司马宅,门巷无人过。
唯对大江水,秋风朝夕波。
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6、《赠卫八处士》
唐·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17、《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8、《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雨的古诗11
1、《渭城曲》(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虞美人·听雨》(宋末·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6、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韦庄《谒金门》
7、《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9、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孟郊《春雨后》
10、《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北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1、《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2、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13、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
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朱敦儒《好事近》
14、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15、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欧阳修《田家》
16、《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7、《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8、《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9、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温庭筠《更漏子》
20、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史达祖《绮罗香·咏春雨》
雨的古诗12
《清明》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年代:宋 作者: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梦游天姥吟留别》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美人微笑转星眸。月华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拭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蝶恋花·帘外东风交雨霰》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帘外东风交雨霰。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深惜今年正月暖。灯光酒色摇金盏。掺鼓渔阳挝未遍。舞褪琼钗,汗湿香罗软。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诗未就冰生砚。
雨的古诗13
[唐]温庭筠
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
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簏簌,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销。
注释:
【1】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也用作曲牌名。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上下片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2】夜合:合欢花的别称,又名合昏。古时赠人,以消怨合好。周处《风土记》:“合昏,槿也,华晨舒而昏合。”
【3】玲珑:空明。
【4】日:彊村本《尊前集》作“月”。
【5】香袅:香气浮动。
【6】红丝拂:指夜合花下垂飘动。
【7】金堂:华丽的厅堂。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蓬莱山上,银阙金堂,神仙圣人并在其上。”
【8】萱草:草本植物,俗称黄花菜,传说能使人忘忧。《毛传》:“萱草令人忘忧。”
【9】簏(lù)簌(sù):下垂貌。此处指帘子下垂的穗子、流苏一类的饰物。
【10】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因称眉为眉黛。李商隐《代赠》:“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共得几多愁。”
【11】远山绿:指眉黛颦时之美。远山眉为古代眉式的种类,与小山眉并为入时之妆。
【12】渡:雪本《花间集》作“度”。
【13】魂欲销:魂魄将散,神情恍惚。销,失散。一作“消”。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女子伤离怀远之情,时令当在五月盛夏。开头二句,写在雨后阳光之中,无数朵红色的合欢花低垂着,美如雕玉;微风吹过,香气飘动,花瓣流红。一个“拂”字妙写花态,将花谢花飞的景象写活了。这二句兴起男女爱情,女主人公的梦忆由此而生。接着两句写女主人公在这静谧的环境中睡着了,做着美好的梦。醒后回味梦中之事:到了华丽的居所,还见到萱草开满庭院,这是一种令人忘忧的草。这里用草与开头的花相关合。
但梦还是梦,回忆毕竟还是回忆,都不能真正充实她的现实生活。过片二句回到现实:女主人公隔着垂有流苏的绣帘在沉思,那带愁意的'眉头像一抹碧绿的远山。结拍二句写女子又情不自禁地凭栏眺望,一江春水,从溪桥下缓缓流过,触景生情,她深感自己的美妙年华,也如春水一样缓缓流逝,不禁情思茫然。这两句化用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词意,因目接绿水溪桥而忆昔年于此桥上之离别。
此词上片写梦中情事,景美情欢,更反衬出女主人公眼下的失落与凄苦。所以,词的下片写梦后的愁思,尤为痛苦,也尤为感人。整首词中,无论是写梦后所见之景,还是写女子愁眉不展、眺望之思,都充溢着怨与恨、凄苦与哀伤。全词章法跳跃灵动,意境缠绵凄艳,语言精工秾丽,如“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销”二句,情辞俱美,贴合温词密丽秾艳的风格。
雨的古诗14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
骤雨:阵雨。
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即是“凝咽”。
去去:往前走了一程又一程(分手后越来越远)。
暮霭:傍晚的云气。
沉沉:深厚的样子。
楚天:战国时期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一带属于楚国,这里以“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
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风情:情意(男女恋情)。
<翻译>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和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住。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评析>
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本篇为作者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难受。他真实地描述了临别时的情景。全词由别时眼前景入题。起三句,点明了时地景物,以暮色苍苍,蝉声凄切来烘托分别的凄然心境。“都门”以下五句,既写出了饯别欲饮无绪的心态,又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执手相看无语的临别情事,语简情深,极其感人。“念去去”二句,以“念”字领起,设想别后所经过的千里烟波,遥远路程,令人感到离情的无限愁苦。下片重笔宕开,概括离情的伤悲。“多情”句,写冷落凄凉的深秋,又不同于寻常,将悲伤推进一层。“今宵”二句,设想别后的境地,是在残月高挂、晓风吹拂的杨柳岸,勾勒出一幅清幽凄冷的自然风景画。末以痴情语挽结,情人不在,良辰美景、无限风情统归枉然,情意何等执着。整首词情景兼融,结构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时间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交叠着循序渐进,一步步将读者带入作者感情世界的深处。
<文学常识>
体裁:词
类别:宋词
年代:北宋
作者:柳永
作者小传: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福建崇安人。他一生仕途坎坷,到晚年才中进士。在北宋著名词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能自制新曲,音律谐婉。他的词,铺叙展衍,不事雕饰。
在宋词的发展中,有开疆拓土之功。他的词通俗浅近,旖旎近情。深受人们的喜爱。
雨的古诗15
清晨,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微风吹来,一阵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
来到花园里,看着一朵朵美丽鲜艳的花朵正在展示它美丽的姿态。白色的牡丹花,只见那颜色分明的花瓣儿,缓缓张开,如精雕细刻,玲珑剔透,恍若白衣仙女下凡。那粉得如蝶的水红色桃花,远看,就像一个穿着薄如蝉翼的芭蕾舞裙的小姑娘在阳光下跳舞。一阵微风吹来,它们又像千万个小精灵似的,你笑我唱,热闹极了,真是让人眼花缭乱。瞧,西边那一朵朵,一簇簇的红色海棠花像一把撑开的小伞,里面有金色的'花蕊,柔软下垂,闪烁着粉色的,像透明的轻纱。花瓣是水滴形的,头上的颜色较深,越往里就越淡,像一只漂亮的小船。春风吹过,一阵浓浓的香味扑面而来,令人陶醉。
当我沉迷在花中的时候候,突然,一阵“轰隆隆”的雷声传来,天空乌云密布,天渐渐的阴了下来,不一会儿,“哗啦啦”地下起了大雨,我急忙跑回家里推开窗户,只见这些娇艳的花儿在风雨的飘淋中耷拉着脑袋,不知这些花儿能否经得住这风雨的摧残。
雨渐渐的停了,我立马跑出去,外面一片狼藉,这些娇艳的花儿有的花瓣没有了,有的就是低下了头。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我心里非常失落。我马上去扒开叶子看看有没有残剩的花,突然一只只蜜蜂和蝴蝶,成群结队纷纷飞过墙,跑到邻居家里去了。难道邻居家里的春色更迷人吗?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希望下次赏花时能碰到一个好的天气。
【雨的古诗】相关文章:
《雨》的古诗02-15
雨的古诗08-30
描写雨的古诗10-10
描写雨的古诗12-01
雨相关的古诗07-27
写雨的古诗05-22
描写雨的古诗05-01
关于描写雨的古诗04-10
古诗中的雨作文04-24
关于雨的古诗句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