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春节古诗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古诗1
1、《春节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6、《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7、《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8、《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9、《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春节古诗2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题望苑驿》
唐温庭筠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立春节气经典古诗词6
咏廿四气诗·立春正月节
朝代:唐朝|作者:元稹
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
冰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
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
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诗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25岁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年)为监察御史。长庆元年(821年)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出任御史大夫、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年)为尚书左丞。
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名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兔丝》、《和裴校书鹭鸶飞》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
春节古诗3
庾楼新岁
唐 白居易
岁时销旅貌,风景触乡愁。
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庾楼。
同张将蓟门观灯
唐 孟浩然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人日出游湖上十首
宋 杨万里
旧腊缘多雪,新年未有梅。
殷勤下天竺,隔水两株开。
元日
宋 辛弃疾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春帖子词二十首·皇后合五首
宋 欧阳修
御水冰销录,宫梅雪压香。
新年贺交泰,白日渐舒长。
元日
宋 文天祥
惭愧云台客,飘零雪满毡。
不图朱鸟影,犹见白蛇年。
宫殿荒烟隔,门庭宿草连。
乾坤自春色,回首一潸然。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古诗4
元会三国·魏曹植
初岁元祚,吉日为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衣裳鲜洁,黼黻玄黄。珍膳杂沓,充溢圆方。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鹊桥仙宋·郭应祥
丙寅除夕立春骨肉团聚,是夕大雪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
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
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
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喜迁莺守岁明·史浩
雪消春浅。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系马合簪,鸣鸦列炬,几处玳筵开宴。
介我百千眉寿,齐捧玉壶金盏。
最奇绝,是小桃新坼,争妍粉面。
女伴,频告语,守岁通宵,莫放笙歌散。
酒晕朝霞,寒欺重翠,却忆凤屏香暖。
笑拂满身花影,遥指珠帘深院。
待到了,道一声稳睡,明年相见。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一萼红癸丑除夕清·陈维崧
响铜签。许多年、旧事压眉尖。
记得当初,后堂弟妹,团圞围定红帘。
饮尽了、屠苏千盏,挞画鼓,憨笑赌黄柑。
十里春城,金蛾暗扑,火凤交衔。
自后也逢除夕,叹此身长是,弟北兄南。
第宅俱非,颠毛都换,每因节令生嫌。
只万点、官桥夜火,风吹零乱映疏檐。
羡煞邻家岁酒,隔巷春衫。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春节古诗5
1、年年赋除夜,一赋一衰残。家有三斗酿,春余半月寒。鸡豚不改旧,邻里自相欢。元日应无客,萧然不著冠。
2、花开花落又一年,望眼新春露笑颜。儿少盼春时光慢,老来叹春把岁添。
3、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4、归奔万里共团圆,斟酒烹肴换旧联。一度忧欢挥袖去,心花意果到新年。
5、历尾无馀日,更筹促曙躔。持愁賸残岁,将老入新年。
6、春风一夜花开处,节至边城笑语喧。快意除夕相共醉,乐享盛世欲成仙。
7、欲知垂岁尽,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8、谁操竹影写南窗,帘动月光撩幔幢。残雪欲消冰渐尽,腊梅虽老骨无双。谈禅举目皆诸葛,修道何人似老庞。新岁焉能少新景,明朝杨柳映春江。
9、新春伊始福临门,万象更新人精神。快乐吉祥事事顺,过去的事别留痕。
10、弦歌焰火礼花燃。如画江山瑞气连。叙旧谈心关后辈,迎新筑梦效前贤。儿孙五内敬尊长,父母千方造福田。最是动情言不尽,筹谋起步又挥鞭。
11、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12、爆竹声中一岁,似水流年生畏。腊酒候春风,把盏推杯微醉。争睡?争睡?觉此华光珍贵!
13、新年到,老幼尽开颜。倒数声声天地响,腾星点点世人欢。守夜不思眠。
春节古诗6
1、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2、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3、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李商隐《富平少侯》
4、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5、宁不知倾城与倾国。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6、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钱谦益《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
7、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8、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9、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10、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汪遵《咏昭君》
11、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12、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李白《阳春歌》
13、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4、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15、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16、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张祜《集灵台其二》
17、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18、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19、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20、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2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2、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23、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24、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25、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26、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27、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28、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29、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30、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3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32、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33、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5、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6、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37、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3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9、春来未有不阴时。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40、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41、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42、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43、大家齐唱大风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44、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45、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元好问《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46、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47、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48、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49、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50、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51、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5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53、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54、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5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56、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57、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58、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59、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60、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咏北海》
61、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6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63、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64、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65、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汪遵《息国》
66、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67、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马嵬坡》
6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69、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李白《西施》
70、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71、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7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74、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鲍防《元日早朝行》
7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76、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7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汉家旌帜满阴山》
78、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79、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80、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8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82、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春节古诗7
立春日
(南宋)陆游
江花江水每年同,春日春盘放手空。
天地无私生万物,山林有处著衰翁。
牛趋死地身无罪,梅发京华信不通。
数片飞飞犹腊雪,村邻相唤贺年丰。
立春后五日
(唐)白居易
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
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颜。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
迎芳后园立,就暖前檐坐。还有惆怅心,欲别红炉火。
汉宫春.立春
(南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代】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立春
清:黄景仁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
楼窗今夜且休关。
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
到时风雪满千山。
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汉宫春·立春》
【宋代】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
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木兰花·立春日作》
【宋代】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幡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岁末立春之时,当时陆游四十七岁,在四川任夔州通判。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陆游被贬黜出京,外放镇江通判;两年后,改任隆兴通判;一年后,免职还乡,卜居镜湖之滨;三年之后才被起用,派到夔州,仍是做通判。到夔州上任,是乾道五年(1169年)底在故乡接到任命,因久病体弱不能即可启程,延至乾道六年(1170年)五月出发,十月抵达任所。
减字木兰花·立春
词牌名:减字木兰花|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春节古诗8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5、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6、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7、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8、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9、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10、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11、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12、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春节古诗9
元日
朝代:宋朝|作者:陈造
爆竹声中杂笑呼,斗杓插海寺钟初。
椒觞带梦随小饮,桃板得诗仍自书。
愒日晚涂知内讼,占风吉卜定非虚。
新年旧管新收累,大府隆宽傥贷予。
元日得雨
朝代:宋朝|作者:袁说友
知时膏泽下新正,便觉欣欣物意生。
细雨寒梢半檐滴,单床孤梦五更声。
两年元日嗟萍梗,万里殊乡付酒觥。
不似斗杓容易转,只今迎岁指东城。
除夜
朝代:唐朝|作者:卢仝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旧国馀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惟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除夕
朝代:宋朝|作者:张蕴
京国逢除夕,栖迟鬓欲霜。
春声生竹爆,岁色动椒香。
戒睡听鸡早,占诗探茧忙。
烛花频送喜,儿女笑烘堂。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朝代:唐朝|作者:孟浩然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平生复能几,一别十馀春。
岭外守岁
朝代:唐朝|作者:李德裕
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秋日次前辈新年韵·残年垂九十
朝代:宋朝|作者:陆游
残年垂九十,云鬓不胜繁。
卖屦籴炊米,典衣租废园。
山深云满屋,夜静月当门。
邻曲时相过,扶行赖稚孙。
元日登城
朝代:宋朝|作者:朱翌
第一逢春管物化,率先桃李被褒嘉。
明朝又数日为狗,回首犹惊岁在蛇。
香聚椒盘萦彩字,春生茶碗结琼花。
层城独秀东风里,吓瞰川流脉脉斜。
除夕
朝代:明朝|作者:皇甫汸
异乡逢岁尽,一倍旅愁增。
车从来三署,衣香过五陵。
春晴传法鼓,夜色引慈灯。
谁识朝元侣,禅栖学老僧。
除夜·老去不自觉
朝代:宋朝|作者:苏辙
老去不自觉,岁除空一惊。
深知无得丧,久已罢经营。
黄卷讥前失,清樽借后生。
何年遂疏懒,伏腊任躬耕。
春节古诗10
1、《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3、《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散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4、《凤城新年词》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5、《除夜》
来鹊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6、《守岁》
宋·苏轼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路;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7、《元日有题》
唐·崔道融
十载元正酒,相欢意转深。自量璨鹿分,只合在山林。
8、《卖痴呆词》
宋·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镶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9、《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春节古诗11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旦试笔(选一)
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
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钓帘欲迎新巢燕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春节古诗12
1、迎春
【清】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2、《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3、《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除夜雪》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5、《新年有感》
现代·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6、已酉新正
【元】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7、《凤城新年词》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8、《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春节古诗13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除夜》
宋代: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此诗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夜。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无论民族构成如何增容扩大,无论道德是非观念几经嬗变,文天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忠孝节义人格的伟大图腾,万年不朽,颠扑不灭,仍会是在日后无数个世代激励一辈又一辈人的道德典范。
《除夜太原寒甚》
明代:于谦
我本天涯客,清寒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除夜太原寒甚》是诗人客居太原,除夕夜天寒难耐时有感而作,除夕之夜本该合家团聚,然而,诗人却栖身远方,又恰逢大寒,确实令人寂寞难熬。环境虽然极其艰苦,但是诗人在寒冬之时想到春天很快就要来到,希望“天涯客”不必忧愁,表现出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写的是除夜的寒冷,读来却给人以春天的喜悦和暖意,诗中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诗人不畏任何艰难困苦,蔑视严酷的恶劣气候,满怀信心地和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乐观精神。诗的语言浅显,而寓意深刻。因此这首小诗有它的象征性,也含有一定的哲理,诗人以平白轻松的语气,抒发激越豪情,显示了诗人铮铮骨气与刚毅果敢的上进精神。
《岁夜咏怀》
唐代: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一般说来,守岁之夜(即除夕)人们常常盼望来年的诸事如意,大运亨通。而此诗却一反常情,首联便说:“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意思是说:多年来就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新的一年又当如何呢?言外之意是不会有新的希望了。
颔联说:“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同游者”在这里是指柳宗元、王伾、王叔文、韩泰、陆质、吕温、李景俭、韩晔、陈谏、凌准、程异、房启等政治上的革新派。他们有的被杀,有的病死,有的渺无音信。因此,这“有几多”固然是伤悼众友早逝,更主要的`是对挚友柳宗元的痛悼;表现的是“一人突逝,举目寂空”的沉痛之情。
颈联表面是写自己的颓伤,表现的是无所作为之情,实际是牢骚之语,抒发的是愤激之情。诗人早年苦读,不慕荣华,注重品格修养;中年积极参加政治革新,极力革新政治,成为永贞革新中最核心的人物之一,时称“二王刘柳”;革新失败,流徒边州。他战斗不息,从来没有以“安闲为自在”过。这种以生死置之度外的不屈精神,绝不能说是“将寿补蹉跎”。因而可以说,此联抒发的是一种极端痛苦的愤慨和牢骚,是正意以反语出之。
尾联:“春色无新故,幽居亦见过。”表面是说年年的春色皆同,在贬谪幽居时也是如此。而真正的含义却是:自然界的春天是无所谓的,可惜的是看不到政治的春天降临人间,看不到国家兴旺景象的来临。刘禹锡虽然才华横溢,但他并不甘心当一名文士,而是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利国计民生。他奋斗一生,壮志未酬,这是十分苦闷的。此诗表面似乎是表现诗人的平静、闲适、甚至有些颓伤;但字里行间,却隐透出诗人极端的苦闷。
春节古诗14
1、《春节看花市》
现代·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2、《新年有感》
现代·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3、《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5、《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6、《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7、《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8、《除夜雪》
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9、《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10、《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1、《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12、《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13、《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14、《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15、《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春节古诗15
1、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2、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戎昱《桂州腊夜》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5、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6、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瞿佑《屠苏酒》
7、十载元正酒,相欢意转深。——崔道融《元日有题》
8、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张说《钦州守岁》
9、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10、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11、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12、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3、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4、紫府仙人授宝方,新正先许少年尝。——瞿佑《屠苏酒》
15、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文徵明《除夕》
16、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17、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9、一月月相似,一年年不同。——许棠《新年呈友》
20、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21、自然添白发,岂为惜流年。——德祥《除夕》
22、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23、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戴复古《除夜》
24、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25、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陆游《除夜雪》
26、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27、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28、霜落鸳鸯,绣隐芙蓉小春节。——曹勋《一寸金·霜落鸳鸯》
29、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太原寒甚》
30、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31、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32、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太原寒甚》
33、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姚合《除夜二首》
34、自然添白发,岂为惜流年。——德祥《除夕》
35、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
36、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37、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袁凯《客中除夕》
38、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孟浩然《除夜有怀》
39、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40、忆昔岁除夜,见君花烛前。——元稹《除夜》
41、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戎昱《桂州腊夜》
42、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方干《元日》
43、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44、大书春帖当桃符,吟对窗前梅一株。——胡仲弓《元日》
45、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46、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47、一月月相似,一年年不同。——许棠《新年呈友》
48、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杜审言《除夜有怀》
49、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50、春色已知回寸草,霜威从此霁寒松。——黄庭坚《次韵元日》
5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52、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张说《钦州守岁》
53、紫府仙人授宝方,新正先许少年尝。——瞿佑《屠苏酒》
54、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唐太宗《守岁》
55、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5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7、浅斟浮柏叶,清坐对梅花。——胡仲弓《元日》
58、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59、直须残腊十分尽,始共新年一并来。——秦观《元日立春》
60、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李世民《守岁》
61、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姚合《除夜二首》
62、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张说《钦州守岁》
63、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64、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65、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文天祥《除夜》
66、紫府仙人授宝方,新正先许少年尝。——瞿佑《屠苏酒》
67、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68、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69、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刘禹锡《岁夜咏怀》
70、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1、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72、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73、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74、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已积琼英。——赵翼《除夕》
75、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太原寒甚》
76、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77、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78、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79、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80、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春节古诗】相关文章:
《春节》古诗01-09
春节古诗05-22
春节古诗08-26
春节古诗[精选]08-27
春节的古诗01-05
春节相关古诗01-23
关于春节的古诗01-12
描写春节的古诗10-22
关于春节的古诗11-06
与春节有关的古诗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