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诗句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1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4、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5、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李朴《中秋》
6、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7、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8、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9、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0、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11、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2、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13、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佚名《月夜思乡》
14、从今三夜看婵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15、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徐凝《八月十五夜》
1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7、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8、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9、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20、对风鹊残枝,露_荒井——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1、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22、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3、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4、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25、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6、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7、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8、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29、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30、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1、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2、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3、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34、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35、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6、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7、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38、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9、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0、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41、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42、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民谣《中秋旅思》
43、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4、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6、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47、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48、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49、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50、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5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2
霜月
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注释
⑴霜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
⑵“初闻”两句: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哀蝉无留响,征雁鸣云霄。”《晋书·乐志》:“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按:“水接天”之水,一说指霜月之光,即俗言月华如水。则此句乃言秋空明净,月色澄清。
⑶“青女”两句:《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高诱注:“青女,天神,青腰玉女,主霜雪也。”素娥:谢庄《月赋》:“集素娥于后庭。”李周翰注:“常娥窃药奔月,……月色白,故云素娥。”婵娟:左思《吴都赋》:“檀药婵娟,玉润碧藓。”吕向注:“檀药婵娟皆美貌。”斗婵娟即比美。
鉴赏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以为艳情诗。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特别是,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读了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却显得分外光明皎洁。这秋夜自然景色之美意味着什么呢?“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尽管“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绝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见出鬓风鬟之美。她们的绰约仙姿之所以不同于庸脂俗粉,正因为她们具有耐寒的特性,经得起寒冷的考验啊!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这精神是诗人从霜月交辉的.夜景里发掘出来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是他性格中高标绝俗、耿介不随的一面的自然流露。当然不能肯定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诗人隐以自喻;或者说,它另有所实指。诗中寓情寄兴,是不会如此狭隘的。王夫之说得好:“兴在有意无意之间。”(《姜斋诗话》)倘若,理解得过于窒实,反而会缩小它的意义,降低它的美学价值。
范元实云:“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他引了《筹笔驿》、《马嵬》等篇来说明。(见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五引《诗眼》)其实,不仅咏史诗以及叙志述怀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兴的小诗里,同样可以见出李商隐的“高情远意”。叶燮是看到了这点的,所以他特别指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寄托深而措辞婉”(《原诗》外编下)。于此诗,也可见其一斑。
这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一点值得注意:诗人的笔触完全在空际点染盘旋,诗境如海市蜃楼,弹指即逝;诗的形象是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完美的整体。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实写环境背景。这环境是美妙想象的,它会唤起人们脱俗离尘的意念。正是在这个里,诗人的灵府飞进月地云阶的神话世界中去了。后两句想象中的意境,是从前两句生发出来的。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3
1、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2、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分不尽,半凉天。——《思佳客·闰中秋》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5、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好问《倪庄中秋》
6、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8、东篱展却宴期宽。——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1、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2、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3、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14、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5、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4
中秋节的诗歌集锦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帡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全唐诗》)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唐诗》)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 "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宋诗钞》)
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5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6
《秋月》原文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秋月》注释
清溪:清澈的溪水。
碧山头:碧绿的山头。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
空水:指夜空和溪中的流水。
澄(chénɡ)鲜:明净、清新的样子。
一色秋:指夜空和在融融月色中流动的溪水像秋色一样明朗、澄(dènɡ)清。
隔断红尘三十里:指溪水距离有人家的地方有三十里路的远。“三十”非确数,只是写其远隔人世,写其幽深。红尘,佛教徒把人间称为红尘。此泛指人世间。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这句与上句在一起,是说溪流隔开人间真是遥远,那溪上的白云,那山间的红叶,该是多么悠闲自在!
《秋月》的诗意/《秋月》的意思
清澈的小溪绕着碧绿的青山,在明净的夜空里,缓缓流淌,波动着皎洁的`月光,涌动着融融的秋色。这秋色,仿佛隔绝于遥远的红尘之外,那溪上的白云,那山间的红叶,该是多么的悠闲自在,俨然被这幽幽的秋夜陶醉了!
《秋月》赏析
程颢(1023-1085),字伯淳,河南(令河南洛阳)人,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学者称明道先生。宋仁宗嘉祜二年(1057)进士。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理学奠基人,早年从周敦颐学,世并称二程。著有《明道先生文集》,由门人整理其日常讲录、经说等,后人将其与程颐著作同编入《二程全书》。
在这首《秋月》中,诗人借助于秋月下的小溪描写抒写了超脱尘世、闲适自在的情趣,流露了追求光明磊落的思想情怀。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清亮的溪水绕着碧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碧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浑然一体。如果没有天地间弥漫着皎洁、明亮的月光,诗人怎能在秋夜中欣赏水之清,山之碧,水之澄鲜呢?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出一丝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幻像,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的山林实景。从象征意义上说,这“白云”的任意漂游,“红叶”的飘逸自得,更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的真实写照。
我们再回过头来仔细品味一下,作品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就是构思的独到之处。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可谓大家手笔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7
1、汉魏诗 古诗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古诗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3、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唐诗
1.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6.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7.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9.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8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2、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3、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5、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6、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7、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9、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0、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11、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2、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3、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4、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5、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6、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7、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19、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20、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1、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2、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3、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4、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5、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6、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28、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9、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30、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1、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5、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6、从今三夜看婵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37、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38、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9、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40、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2、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3、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4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45、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中秋待月》
46、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47、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8、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49、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51、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52、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53、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4、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5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56、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57、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58、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9、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60、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9
秋夜月·当初聚散
朝代:宋代
作者: 柳永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鉴赏
风流才子柳永仕途失意后,终日冶游,过着偎红倚翠的放浪生活,这首俚词可为代表作。年轻时在汴京的一次宴会上,他与一个已经分手的歌妓不期而遇,重逢交谈终于达成谅解。这是一段悲欢离合的事,虽然只是宴会上这一场面,却将词人和她的恩恩怨怨写得细腻逼真。上阕先写彼此散后,突然相遇的神态。他认为没有缘由再与她合好,又见她席上强装笑颜,不时皱眉长叹,那楚楚动人的神态勾起他对旧日恩爱的'缕缕情思。只见她双眼泪盈,不顾约束,对着他的耳边倾吐着种种隐藏在内心的肺腑之言。而且她对他情感却始终专一。他表示要她“待信真个”,即割断了一切羁绊,他才“收心”,“共伊长远”对前番误会表示谅解后长远相爱。
柳永的俚词特色多方言口语,既通俗又妥贴而曲尽其意,这是他在接触市民口语中获得的。也因为他对市民观察入微,摹写入物的情态、语气及心理变化,才下笔如此传神。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10
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2、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3、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4、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6、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8、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9、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中秋登楼》
10、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八月十五日》
11、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苏轼《念奴娇·中秋》
12、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14、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倪庄中秋》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6、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xxx《尾犯·甲辰中秋》
17、何处飞来大明镜。——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18、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9、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1、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22、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3、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24、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25、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天竺寺八月》
26、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7、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8、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9、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李朴《中秋》
3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31、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xxx《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32、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xxx《尾犯·甲辰中秋》
3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3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5、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36、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7、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8、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39、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40、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41、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42、分不尽,半凉天。——xxx《思佳客·闰中秋》
43、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4、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5、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46、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47、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8、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49、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50、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秋宵月下有怀》
51、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5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53、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54、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5、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中秋见月》
56、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57、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58、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59、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60、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11
1、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2、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3、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4、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5、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
6、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7、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8、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9、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10、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1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2、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13、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14、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
1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6、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中秋节的诗句】相关文章:
中秋节诗句经典古诗 绝美诗句11-10
中秋节的诗句12-03
中秋节诗句11-30
中秋节的诗句11-13
描写中秋节诗句11-04
中秋节月亮的诗句11-23
关于中秋节诗句10-30
中秋节思念的诗句11-14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12-25
中秋节诗句大全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