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的古诗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九九重阳节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九九重阳节的古诗1
作者/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
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
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
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九九重阳节的古诗2
九九重阳节的古诗2
重阳席上赋白菊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译文】:园子里全是菊花的金黄色,但在其中却有一丛颜色不同,竟是白如霜雪。就象今天的歌舞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与少年一起载歌载舞。
【简析】:此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三、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年代:唐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简析】: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作者:江总 年代:南朝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我的心追逐南去的云远逝了,身体却随着秋季由北向南飞回的大雁归来。
故乡家里篱笆下栽种的菊花,今日又开了几朵呢?
【简析】:江总的《与长安归还扬州》即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作者思乡心切,但全诗没有一言一句直接发泄这种情怀,前两句言所见之景: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九月十日即事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简析】:这首诗的格调情趣,把李白豪迈之气差不多洗脱干净了。简单二十个字,不仅仅在惜花,而且在借花自惜。他的一生也是遭了两次大蹭蹬的——赐金还山与长流夜郎。花遭两次重阳,人遭两次重伤。语甚平淡,而意却深远,好像在对自己唱安眠歌了。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作者:卢照邻 年代:唐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简析】: 此诗与王勃同席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
九九重阳节的古诗3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九九重阳节的古诗】相关文章:
九九重阳节古诗06-04
(精选)九九重阳节古诗07-05
九九重阳节的古诗10-09
经典九九重阳节的古诗10-10
(热)九九重阳节古诗11-08
(实用)九九重阳节的古诗10-14
(实用)九九重阳节古诗09-08
描写九九重阳节的古诗04-17
(荐)九九重阳节的古诗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