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重阳节古诗

重阳节古诗

时间:2023-06-12 10:03:49 古诗词 我要投稿

重阳节古诗14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阳节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古诗14篇

重阳节古诗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重阳节古诗2

  一、采桑子 重阳

  mao ze dong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四、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五、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六、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七、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八、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九、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十、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节古诗3

  1.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白居易《闰九月九日独饮》

  2.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白居易《闰九月九日独饮》

  3.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高适《重阳》

  4.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5.九日登临有故常。随晴随雨一传觞。——陈与义《定风波·九日登临有故常》

  6.记得眉山文翰老。曾道。四时佳节是重阳。——陈与义《定风波·九日登临有故常》

  7.从来菊花节,早已醉东篱。——刘慎虚《九日送人》

  8.重九共游娱,秋光景气殊。他日头似雪,还对插茱萸。——权德舆《酬九日》

  9.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10.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11.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12.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13.好整风流有郑庄,买园栽菊待重阳。——赵蕃《从郑秀才觅菊二首·好整风流有郑庄》

  14.漫从僧舍移甘菊,清蕊重阳摘未堪。——赵蕃《从郑秀才觅菊二首·漫从僧舍移甘菊》

  15.重阳晴则已,雨必风在口。——赵蕃《重阳近矣风雨骤至诵邠老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

  16.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卓文君《怨郎诗》

  17.酣歌欲尽登高兴,强把黄花插满头。——殷尧藩《九日》

  18.小槛丛花未肯香,客中我亦忘重阳。——赵蕃《九日题越州光孝观壁》

  19.满城风雨重阳近,此句岂惟时节咏。——赵蕃《连日风雨有怀沈仲良欧阳全真》

  20.莫嗟已落重阳后,自是江南秋到迟。——赵蕃《十月三日郑秀才惠菊植之晏斋窗前尊酒偶乏与》

重阳节古诗4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翻译】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作者介绍】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重阳节古诗5

  1.趁晴明日拟登高,十里龙山肯惮劳。——仇远《九月八日持螯》

  2.但愿有钱堪对菊,莫愁无手可持螯。——仇远《九月八日持螯》

  3.忆得甲辰重九日,宣和遗恨几番秋。——仇远《读陈去非九日诗》

  4.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6.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鱼玄机《重阳阻雨》

  7.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8.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9.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10.无酒泛金菊,登高但忆秋。——王贞白《九日长安作》

  11.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12.今年无酒不登高,独行漫绕庭边菊。——张嵲《秋暑》

  13.浊酒闷人聊饮湿,小楼携客准登高。——刘克庄《九日二首·戏马呼鹰盖世豪》

  14.岁岁登高,算难得、今年美景。——吴潜《满江红·岁岁登高》

  15.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吴潜《水调歌头·重九先三日》

  16.定是登高九月头,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风满鬓秋。——吴潜《南乡子·黄耳讯初收》

  17.何须一醉独重九,但是相过多几回。——陈著《次韵戴帅初不赴丹山醵饮二首·危时时节已难得》

  18.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王之涣《九日送别》

  19.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王勃《九日》

  20.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

重阳节古诗6

  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重阳节古诗7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1、云:《古今词统》等作雰,《全芳备祖》作:阴。永昼:漫长的白天。

  2、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消:一本作销,《花草粹编》等作喷。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3、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这是个古老的节日。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4、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橱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橱,《彤管遗篇》等作窗。

  5、凉:《全芳备祖》等作秋。

  6、东篱:泛指采菊之地。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为古今艳称之名句,故东篱亦成为诗人惯用之咏菊典故。唐无可《菊》: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吹。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7、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8、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消:一作销。

  9、西风:秋风。

  10、比:《花草粹编》等作似。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鞠有黄华。鞠,本用菊。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翻译】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永昼,一般用来形容夏天的白昼,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时间对于欢乐与愁苦的心境分别具有相对的意义,在欢乐中时间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则感到时间的步履是那样缓慢。一个人若对薄雾浓云特别敏感,担心白天总也过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畅。李清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地,这时她正独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长难捱了。这里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可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窥见女词人的内心苦闷。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难免有孤寂之感。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黄昏赏菊东篱、借酒浇愁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北宋诗人林逋咏梅花的名句。这里则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这是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此词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物皆著我之色彩,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在结构上自起句至有暗香盈袖,都是铺叙笔法;而把节日离索的刻挚深情留在结拍,使它如高峰突起。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成为全篇最精彩之笔。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此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含蓄。唐司空图认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及,若不堪忧。(《诗品·含蓄》)从字面上看,这首《醉花阴》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细寻味,它的每个字都浸透了这一点。从她不时去看香炉里的瑞脑燃烧了多少(也即时间过去了多少)的细节中,读者可以感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白天好不容易挨过去了,晚上更加难捱。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失眠,写一直到半夜都没有睡着。看来她不只是身体感到凉,主要的还是内心感到凉。于是她对赵明诚那苦苦思念之情便从字里行间洋溢而出。读罢全词,一位不堪忍受离别之苦的少妇形象生动地立在读者眼前。

  全词明白如话,没有冷涩难懂之处,表达的感情却十分深沉细腻。畅达与深沉相结合,这正是李清照词风的一个重要特点。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重阳节古诗8

  1. 年年岁岁登高节,欢事旋成空。——晏几道《武陵春·九日黄花如有意》

  2. 九日黄花如有意,依旧满珍丛。——晏几道《武陵春·九日黄花如有意》

  3.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白居易《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4. 重阳过后开无害,只恐先生不赋诗。——范成大《重阳不见菊二绝·冷蕊萧疏蝶懒飞》

  5. 留得典刑传菊圃,别篘新酒待重阳。——范成大《王正之提刑见和茉莉小诗甚工·南花宜夏不禁凉》

  6. 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王安石《咏菊二首·院落秋深数菊丛》

  7. 重阳已过君休恨,留取金英晚节看。——宋祁《重阳不见菊·蜀地秋高未拟寒》

  8. 九月重阳还又到。东篱菊放金钱小。——欧阳修《渔家傲·九月重阳还又到》

  9.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张养浩《双调·殿前欢·对菊自叹可》

  10.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11. 愁又愁,楼上楼,九月九。——张可久《南吕·四块玉·客中九日落》

  12. 留,共登思远楼。重阳后,菊花风雨秋。——张可久《金字经·春怀瘦影孤》

  13. 试登高先做重阳,篱落黄花,虀臼橙香。——张可久《双调·折桂个》

  14. 节是重阳却斗寒。可堪风雨累寻欢。——李之仪《鹧鸪天·节是重阳却斗寒》

  15. 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韦应物《闲居寄端及重阳》

  16. 但将酩酊酬佳节,更把茱萸仔细看。——黄庭坚《鹧鸪天·重九日集句》

  17. 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黄庭坚《鹧鸪天·万事令人心骨寒》

  18. 长来逢九日,难与菊花别。 ——李端《九日赠司空文明》

  19. 细雨双林暮,重阳九日寒。——李端《酬晋侍御见寄》

  20. 九日泣黄花,三秋悲白露。 ——李端《冬夜与故友聚送吉校书》

  21. 万里莺花不相见,登高一望泪沾巾。——贾至《巴陵寄李二户部、张十四礼部》

重阳节古诗9

  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注释】

  1、华:白发。

  2、已:停止。

  3、就:接近,将要。

  4、剥啄: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

  5、乌帽:即乌纱帽,明代帝王贵臣多戴乌纱帽。欹:倾斜。

  【翻译】

  节物惊人心,两鬓生白发。

  舍东篱下菊,空绿未开花。

  生年近半百,职场几退下。

  家田近荒芜,奈何身天涯。

  岂有客人至,一任官升罢。

  日暮人独坐,门柳噪老鸦。

  【赏析】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年老、宦拙、家贫、回乡路远,于重阳登高怀乡的日子里,更显凄凉。

  【作者介绍】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重阳节古诗10

  (元)张可久《折桂令对青》

  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

  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南朝陈)江总《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元)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明)文森《九日》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清)曹雪芹《螃蟹咏》

  桂霭桐阴坐举殇,

  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

  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

  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

  月浦空余禾黍香。

  (现代)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经典的重阳古诗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重九日宴江阴

  [唐]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九日登高

  [唐]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

  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登高

  [唐]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唐]张说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重阳节古诗11

  1.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2.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3.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4.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5.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6.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7. 浪说闲居爱重九,黄花应笑白头翁。——黄庭坚《戏答王子予送凌风菊二首·病来孤负鸬鹚杓》

  8. 他日秋花媚重九,清香知自故人来。——黄庭坚《戏答王观复酴醾菊二首·吕园未肯轻沽我》

  9. 七夕长留河汉女,重阳又属骚人。——魏了翁《临江仙·七夕长留河汉女》

  10. 忆得旧时重九日,紫萸黄菊压梳钗。——黄庭坚《九日对菊有怀粹老在河上四首·忆得旧时重九日》

  11. 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司空图《重阳阻雨》

  12. 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戎昱《九日贾明府见访》

  13. 登高上山上,高处更堪愁。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戎昱《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

  14. 年年谁不登高第,未胜骑驴入画屏。——李洞《过贾浪仙旧地》

  15.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慧霖《闰中秋玩月》

  16.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宋无名氏《行香子·天与秋光》

  17. 重阳佳辰可虚辱,橙香蟹肥家酿熟。——陈造《招郑良佐》

  18.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寂莫东篱湿露华》

  19. 重阳虽过黄花少,尚有迟来玉雪团。——范成大《阊门戏调行客》

  20.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刘商《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21. 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羊士谔《寄裴校书》

重阳节古诗12

  芦荡絮飞秋野渡,

  望断天涯路。

  舟卧寄重阳,鸿雁盘旋,轻啸南天顾。

  茅屋渐瘦夕阳树,

  照手心金暮。

  不怕醉黄昏,何惧山高,辉映相思幕。

  ---天行剑!

  《醉花阴》词牌格律: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醉花阴》是一种词牌名,又名“九日”,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一般以李清照《醉花阴》为正格。《醉花阴》,曾用名《漱玉词》,现两者通用。

  传说漱玉词由济南李清照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泉水清澈见底,泉水自池底涌出,溢出池外,跌落石上,水石相激,淙淙有声,犹如漱玉。相传李清照早年曾在泉边洗漱。该泉至今仍在流淌,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的李清照纪念堂门口。

重阳节古诗13

  鸿北去,日西匿。——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追往事,去无迹。——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愁不肯、与诗平。——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一年佳节过西厢。——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初见雁,已闻砧。——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凤城歌管有新音。——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倒照秦眉天镜古。——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艰难薄俗犹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王逊《西夏重阳》

  绮罗丛里胜登临。——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白池青草古盐州,倚啸高城豁望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风光政要人酬酢。——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牢裹乌纱,一任西风作。——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欲赋归来,莫是渊明错。——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重阳节古诗14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残菊》宋·梅尧臣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菊花》宋·朱淑贞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赋十月菊》金·元好问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重阳》

  唐·司空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

  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重阳节古诗】相关文章:

重阳节古诗08-04

重阳节的古诗09-24

重阳节的古诗推荐01-14

重阳节优美古诗12-01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01-04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12-22

【推荐】重阳节古诗02-19

与重阳节有关的古诗08-12

感叹重阳节的古诗09-24

重阳节的古诗(精选10首)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