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古诗文作文

古诗文作文

时间:2024-10-20 03:30:55 古诗词 我要投稿

古诗文作文(必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文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文作文(必备)

古诗文作文 篇1

  高考临近了,许多教师和考生都在为考场作文的写作准备素材,但是又常常感到茫然无措,无从下手。一是方向模糊,一是范围太大,怎么办?不断有考生留言询问,我想这里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也算是对大家有一个交待。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底蕴.使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

  一、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

  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可将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1.局部引用

  就是在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在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20xx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在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如20xx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人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这样处理,使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在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如20xx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三处引用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使文采飞扬.情理交辉,意蕴深远,辩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

  2.全篇引用

  既指整段之内大量引用.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由于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大量、多处的引用,将能大大提升的文化品质和审美趣味.充实的底蕴。整段引用的如20xx年高考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名句.以此作为情感和义理的载体.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为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而全篇引用的。20xx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则可称得上是典范之作了。该文以苏轼名句作为标题.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紧接着引用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自然引出对“情感与认知”关系的.认识,确立主旨:然后紧承首段。

  引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从几个角度来进一步阐述主旨,形象生动而不乏理性:末尾再以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收结全文。综观全文.恰到好处的引用、嵌入古典诗词。使哲理思考和情感抒发传达得深刻而有底蕴.让拥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

  二、巧套古诗文结构出彩

  古人写诗做文都很讲究章法。每一首(篇)诗文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结构与写作脉络.再加上古诗文本身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套用古诗文来铺设的行文结构.不仅能使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更能给人以典雅优美的感觉,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动读者。这一点。20xx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这篇作文直接套用白诗的结构形式,将《琵琶行》一诗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直接抽取出来、编织出全文的行文结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原诗为‘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些诗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连诗歌内容、编织抒情脉络的关键诗句.被引用为行文转换的语言标志.不仅巧妙地串起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关爱与教育的一些生活细节.而且使的行文结构放得开又收得拢.读来自有别样的韵味。

  三、模仿古诗文语言出彩

  语言是的第一关口.高考作文的语言除了要能够根据需要尽可能得体准确之外.还应该尽量地体现出个性的色彩。如果你的文言功底比较扎实的话.不妨模仿古典诗文的语言.用文言的笔法来表达现代的感悟.这无疑也是高考作文“出彩”的一记妙招.历年高考作文中都有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20xx年南京考生的《赤兔之死》,20xx年江苏考生的《谏屈原书》,20xx年四川考生的《愚者传》和北京考生的《转折》等。

  这些高考优秀作文在古典诗文语言的借鉴上.显示出了作者个性的写作才华和较为深厚的古文修养.以及较好的驾御语言的功力。当然,文言文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本身未必值得提倡和鼓励.本节内容只是为考生提供一种参考。要知道.这些优秀作文的成功靠得是“故事新奇”、“立意高远”、“语言老到”、“内容充实”,这些才是它们获得成功的关键.而非仅仅是浅易的文言。

  四、改写古诗文内容出彩

  好的古典诗文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简而意丰。能够通过鲜明的形象和富有张力的表达唤起读者无尽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古诗文的改写.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能让自己的高考作文呈现出迷人的色彩.平添些许的诗意。当然。改写不是对古诗文的纯机械翻译。而是对古诗文的一种再创作、再提高和个性化鉴赏。20xx年江苏考生的《东坡的选择》就是采用这种写法获得成功的。这篇高考作文化用苏轼《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将苏轼一生的遭遇聚焦于一个感伤而又旷达的赤壁之夜.写出了苏轼的“心灵的选择”.既摄取了原作的神韵.又出之以新的情调。

  改写可以是化用意境.再现古诗文的情景.也可以从古典名篇中寻找“空隙”,对内容加以创造性的改造.例如20xx年江苏考生的《(孔雀东南飞)新传》“活用”古典文学资源,根据话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对《孔雀东南飞》大胆改造而成的“故事新编”,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中国式离婚”.体现出了考生独到的创新精神,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洞察。

  实际上。以上四法并非是截然分开的.而妙用古诗文“出彩”的方法也不止是这四种。在备考阶段。如果能将古诗文的备考和作文备考结合起来.注重积累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积淀.也许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写出一篇“出彩”的高考作文来。

古诗文作文 篇2

  在人的成长历程中,总会有一些值得你珍藏的回忆,每当乘上时光的摩天轮,便可在闪烁着点点星光的深蓝色夜空中,小心翼翼地取下属于自己的那些年,沉醉其中。

  那是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体会中华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特地在每周的班会课上举办古诗文背诵擂台赛,背得长、背得流利并有感情者便得高分。

  在第一场比赛中,同学们大多数都只背了五言、七言的绝句。只有一位同学一鸣惊人,流利地背出了《滕王阁序》,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那么的气势磅礴,顿时雷鸣般的掌声不绝于耳。争强好胜的我们自然不甘落后,希望下次自己也能在他人惊诧和敬佩的目光下,洋洋洒洒地背出某篇巨作。

  于是,原本充斥着嘈杂的喊叫声的课间开始被一句句抑扬顿挫的高吟所代替。班级的某个角落,校园的石桌椅旁,总会聚集着拿着《古文观止》、《高中生必背古诗文》且嘴里念念有词的我们班的.同学。操场上,如果你看见了一个自言自语、摇头晃脑的“疯子”,那定是我们班的某位背诗高手,走近听听,他必定是在念《长恨歌》或是《琵琶行》。

  在某个静寂无声的午休,忽然会听到类似于“汉皇重色思倾国”的句子从某位同学口中蹦出,然后就是大合唱似地全班齐诵,响彻云霄。慢慢地,声音渐渐轻了下来,但还是会有那么三四位同学在他人崇拜的目光下微笑着把古诗文进行到底。

  接下来的班会课上,比赛就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精彩了。看着同学们轻轻松松地攻克了一篇又一篇佳作名篇,老师喜不胜色,赞不绝口。我在班会课上背诵《出师表》、《梦游天姥吟留别》而赢得的掌声至今也历历在耳。每次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总是有太多遗憾,意犹未尽,等着下周吧……

  那些年,我们的心中总是装着因为又背下了一篇经典之作而带来的喜悦与成就。

  那些年,我们总是为绝妙的古诗文所感动着。我们惊叹于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与自信;我们感动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我们也为辛弃疾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忧伤而惆怅,更敬佩杜甫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民情怀。

  那些年,古诗文就如天上的启明星指引着我们。取得成绩时,我们会高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使自己不断向前;遇到困难,我们也会吟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激励自己。

  我相信在多年以后,我们定还会想起那些年我们一起背过的古诗文。

古诗文作文 篇3

  古诗文大赛

  吃着清凉爽口的西瓜,享受着阳光的照耀,享受着微风的抚慰,它们正微笑着对我说:“你看,夏天是多么美好,夏姑娘是多么美丽呀!”我们是刚发芽的小苗,正在着灿烂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今天,我们学校检查每个班级的古诗文背诵情况。上午,老师利用一节语文课的时间,看着我们练习了两三遍。后来老师听说别的班都排了队伍,效果比较好,就慌慌忙忙地给我们也排了队。啊,领导到我们班来了,同学们如青松般笔直地站立着。在两位主持人的带领下,我们用响亮高昂的声音背诵着。会背的同学都抬着头挺着胸,深情的微笑着背诵着;而其他一些不会背或背的不熟的同学,也小声地跟着对嘴形。我们用了七八分钟的时间,完成了这次诵读比赛。领导笑了,那是对我们的`夸赞;老师笑了,那是对我们表现的满意;累得气喘吁吁的我们也笑了,是因为我们认真努力的做好了一件事。

  努力就会有胜利,相信我们的成绩不会差的。我们不再是娇嫩的幼苗,我们已在阳光雨露中长大,努力让自己变为一棵苍天大树!

古诗文作文 篇4

  每天早晨,我们都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安排——那就是诵读经典古诗词。我们诵读的内容来自于《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每天早上的“黄金时间”我们都会在同学的引领下诵读其中的古诗,于是我积累了好多诗,如《望天门山》、《别董大》……

  这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书里面还有对每首诗的注解,当我不懂诗意时,背诗困难时,我就开始注意诗词后面的注解,这样在理解的情况下,好多长诗我也能背下来了,我也从注解里面读懂了更多的'含义,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道理。

  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我明白了父母的恩情是多么伟大:比山高,比海深,我们做子女的根本无法报答得了。所以,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我明白了做子女要孝顺父母。于是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学会体谅父母,孝顺父母。

  从“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中,我明白了农民伯伯的辛苦,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所以,从此我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浪费一粒粮食,并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从“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中,我看到了蜜蜂无私奉献,将蜂蜜留给他人的高尚情操。所以,从今天往后,我也会向蜜蜂学习,做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人。

  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我看到了一株野草都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这让我明白了作为比它更强大的人类,我应该具有比它还要坚韧的生命力和顽强的精神,不被任何苦难打倒。所以从此以后,遇到困难我再也不会退缩了,而是勇敢去挑战。

  每一首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每一首诗让我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我爱读古诗了,我要多读些古诗,这样自己才会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学会做人。

古诗文作文 篇5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古诗文的星空璀璨夺目。我喜欢徜徉古诗文的星空中,探索其独特的魅力。

  我爱古诗文中别具一格的图画之景。被称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曾写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我从这句诗中,仿佛看到,沙漠之上,飘起笔直的狼烟,黄河边际,一轮红日徐徐下降。在杜甫笔下的“城春草木深”中,我看到安史之乱后的国亡之景,国都被攻破,山河依旧在,但那昔日繁华已不在,国都内,杂草丛生。在早春凌晨,看那月光下的屋舍,在满是银霜的路上,行人的足迹却已印上,这使我想起“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让我看到雪后西湖,天地浑然一色,冰花周围白气弥散,只有一道长堤,一点湖心亭,一只小船和船上几粒人的影子罢了。如此诗文,怎能不使人沉醉。

  我爱古诗文中真诚淳朴的人情之美。有汪伦邀李白做客,李白临走时,忽然听到岸上的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挚友谊。有苏轼在中秋佳节,忍受孤寂,欢饮达旦,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有韩愈早晨上朝,傍晚贬至八千里路外的潮州,却仍不改忧国忧民之心,以残年余力效忠国家,有着“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忠君之心。也有欧阳修在滁州琅琊山上设宴与民同饮同乐的“醉能同其乐”的与民同乐的思想与精神。

  我爱古诗文中字字珠玑的哲理之句。从《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可以看出,天无绝人之路,终会有一线生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还记得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它告诉我们,时序更替,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的处境变化而或喜或悲,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人间风雨乃属正常。

  我爱古诗文,爱这其中的蕴意。古诗文,令我沉醉。

古诗文作文 篇6

  还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我,有一天看到《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虽然当时听不懂诗词,但我竟然也深深地沉浸其中。尤其是选手们进入到“飞花令”阶段,我竟然能紧张到出汗。我最喜欢的选手年仅16岁的武亦姝最终获得了第二季的冠军。听妈妈说她去年以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真是实至名归的才女啊!

  《中国诗词大会》在我心中播下了古典诗词美好的种子。随着上了小学,语文书及《唐诗三百首》中越来越多的古诗词让人沉迷其中。我也像武亦姝一样把李白、苏轼作为了自己的偶像。喜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恢宏;也喜欢“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不羁狂傲;喜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句,也喜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大气磅礴;喜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狂放;更喜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

  吊古怀今、自然山水、伤情别离,古典诗词的美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哪怕身在今天的我们,时隔千年,依旧能深切感受到古人抒发的情感,勾起每个人心里的无限诗意。身处繁华喧嚣,父母经常教育我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少一份贪婪,多一份正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古诗词中蕴含了无数做人的道理,需要细细品读,这大概就是古诗词的魅力吧!“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徜徉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我要一步一步的积累,期待在某一天我也能吟诗作赋,写出婉转悠扬、抑扬顿挫的如歌诗词

古诗文作文 篇7

  为了迎接国庆节的到来,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诗文朗诵会。

  演出开始了。今天的演出节目共有15个,我们班的节目排在第12位。我和同学唐煦担任我们班节目的伴奏。虽然离演出还早得很,可我的心已经彭彭的跳个不停,一方面,生怕上了台,弹得的不好会出丑,让班级的演出砸锅。另一方面,却又盼着能早一点儿上台,让大家知道我们班的厉害。那复杂的心情,怕只有上过台的同学才能明白和理解。偷偷看看大家,有好多人也和我差不多呀。

  台上的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我特别喜欢三年级同学编排的《菊韵》,一群头戴菊花头饰,手捧菊花图的小姑娘,,组成了一个美丽菊花丛。不一会儿,来了几只可爱的小蝴蝶和小蜜蜂,他们在菊花丛中穿梭着,翩翩起舞,既可爱又有趣,就像一幅蜂蝶戏菊图。更让人叫绝的,还是他们朗诵的诗篇。那么多首诗,有一些,连我们这些高年级的同学也未必会背,他们却背诵的那么流利,他们太棒了。

  时间飞快,转眼间,已是第10个节目了。大家手忙脚乱地换好衣服,一个一个陆续向后台奔去。

  终于轮到我们班了。我上了台,好紧张啊,坐在琴凳上,一动不敢动,生怕被台下的'观众发现我的小动作。朗诵开始了,我和唐煦的伴奏也响起来了。随着《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那舒缓优美的旋律,我的心也沉浸到了音乐中,慢慢忘记了紧张。我们的节目进行到最后的时候,马骁和殷兆威推着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缓缓地走来,一瞬间,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我们的演出成功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评奖揭晓,我们班的节目获得一等奖,太兴奋了,十多天的辛苦终于换来了今天的收获。

  这次古诗文朗诵会,不仅节目精彩,而且锻炼了我们的胆量,展示了我们的风采和实力。

【古诗文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古诗文作文12-23

古诗文作文[经典]09-24

古诗文作文(精选)09-26

[经典]古诗文作文09-17

【精选】古诗文作文09-25

(精选)古诗文作文09-30

古诗文作文10-26

古诗文作文(精选)11-24

古诗文作文07-23

古诗文大赛作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