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古诗《风》教案

古诗《风》教案

时间:2024-11-02 00:22:25 古诗词 我要投稿

古诗《风》教案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风》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风》教案

古诗《风》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的大意。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生字卡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引言:夏天,多美呀,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回来,池塘里面蜻蜓已经站在荷叶尖尖的角上。小朋友们快来读读这两首诗,感受池塘里的美丽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揭题: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

  (二)熟读古诗。

  1、老师指名汇报读。(正音,理清节奏)

  2、老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

  3、学生齐读古诗。

  4、趣味诵读。(合作读、开火车读、表演读……)

  三、诵读诗句,品析人物。

  (一)前两行--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师引言:一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究竟有趣在哪儿呢?让我们一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揭示诗意:一个小娃撑着轻便的小船,偷偷采了白莲急着回来。

  4、认识白莲。

  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出示字典中关于偷的义项,让学生选择。

  (2)小娃为什么要偷偷地去采白莲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情景与画面,体会小娃的可爱,并带上这种成功采回白莲的兴奋心情朗读。

  小结:对呀,一个“偷”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活泼可爱,写出了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齐读)

  (二)后两行--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解释重点词语及诗意。

  4、 认识浮萍。

  5、师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小主人公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孩子的喜爱之情。

  四、指导写字

  1、先让学生观察“采”的字形,引导学生分析。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

古诗《风》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略知诗意,背诵课文。

  3、积累语言。

  4、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教学重点:

  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类型:

  精读课

  教学准备:

  ①挂图。

  ②观察大自然中的小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请几个同学讲讲对小草的认识。

  2、师归纳(板书课题:草)

  二、师范读《草》。

  三、生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生读带局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2、再读诗歌,了解大致意思。

  3、小组且讨论后汇报解决。

  (1)理解“离离原上草”意思。

  (2)“一岁一枯荣”出示春草、秋草图(生讲两幅图的'不同)。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再看秋草图。

  4、朗读全诗。

  六、背诵诗歌。

  七、读课本p7的诗。

  八、讲白居易的小故事。

  九、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说说怎样记住它。

  3、师范写,生书写。

  4、讲评。

  十、作业:

  背诵古诗《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背诵《草》。

  2、出示早春与晚春图进行比较。

  3、描绘春天的景色。

  4、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用生字组词。

  3、朗读带有生字的诗句。

  四、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2、再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急走:快跑

  3、出示图画,找出以下景物。

  4、自由讲诗意,师归纳。

  5、小组表演诗歌。

  6、表演后认识到晚春的景色很美。

  7、朗读诗歌。

  8、背诵诗歌。

  9、读了《宿新制徐公店》,看了插图,你能编个故事吗?

  五、写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分析字形。

  3、师范写、生书写。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反思

古诗《风》教案3

  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活动目标:

  1、通过带幼儿观察风,利用图片,表演等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2、能初步体验古诗文内在情趣的美。

  3、引导幼儿创造性表现古诗。

  活动准备:

  1、挂图四幅,“风”标记四个,诗词

  2、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带幼儿到户外感受风,观察风吹物时发生的现象。

  “小朋友们,今天外面的风真大呀!找找看,风吹到了哪里?”

  2、学习古诗

  (1)谈话:你看到风吹到哪里了?

  (2)观察挂图,引导幼儿在画中找风(老师根据幼儿回答解说图意)

  (3)初步感知古诗

  “我们刚才在外面找到了风,在画中也找到了风,有一首古诗说的`也是风”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引导幼儿跟读)

  (4)见诗找画,进一步理解古诗

  出示诗句,教师边念边引导幼儿将诗句与画面对应起来,然后看画念古诗

  3、表现古诗

  (1)启发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落叶、开花、浪花、竹子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边念古诗边做动作

  (3)鼓励幼儿创造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4、出去找风

  “风吹落了树叶,吹开的花,卷起了浪花,吹到了竹林里,你们猜,风现在又吹到哪里呢?”

  (草地上,森林里,幼儿里,公园里……)

【古诗《风》教案】相关文章:

《风》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教案12-25

有关风的古诗11-26

关于风的古诗10-23

风的古诗优秀11-22

关于风的古诗12-20

咏风古诗赏析03-30

(经典)带有风字的古诗07-08

带有风字的古诗07-08

古诗中吹来的风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