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古诗作文6篇(实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遇见古诗作文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遇见古诗作文 篇1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唐代诗人李白。李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欢交朋友。
我最喜欢李白的一首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也是一首家喻户晓且脍炙人口的古诗了。当年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安徽泾县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以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李白,继写送行者汪伦,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用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安徽最美古诗词,和我一起来遇见!
遇见古诗作文 篇2
春,鸟语花香,花团锦簇;夏,烈日炎炎,荷花绽放;秋,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冬,鹅毛大雪,冰天雪地。
那一首首诗,谱出的是锦绣山川、离情别绪、风花雪月……但最打动那天真无邪的心的,便是那古诗中的春夏秋冬。春天绚丽多姿,有“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早春。夏天多热而又不失清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秋,有的收获也有的是伤感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冬天有驱寒喝小酒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春、夏、秋、冬、四时之景不同,一年四季在诗人笔下是那么美丽。
韩愈的《春雪》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新年已经来到,然而还没看到鲜花,才惊奇的`发现地上已经有了绿芽,白雪却耐不住春天姗姗来迟,竟下了起来,在庭前洒下一片片飞花。其实这首诗可见作者急切的心情,在盼望春天。
杨万里的《小池》写了夏景,清泉无声爱惜着细流,映在水里的树荫喜欢晴天中的柔光,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落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了上头。
李煜的《相见欢》写的是秋景,当他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月亮。低下头,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秋色之中。虽然这首诗,有写秋色,但最多写的是离别愁,离乡去国的怆痛,写了作者的寂寞。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描写了冬,“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天色阴沉,看来要下小雪了,你能否留下来与我共饮一杯?他描写了雪天将要邀请好友一起喝酒的样子。
古往今来,描写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诗也很多,但大多是借景抒发自己的情感。是古诗词让这些文人借景抒情,在他们的诗中能看到景物,还能领悟作者内心的情感。
遇见古诗作文 篇3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白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朗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断的戟沉埋在沙子中,虽长满了锈,但还是没有烂掉,把它放在水中洗一洗,磨一磨,显示出它是三国时期留下的兵器。诗人联想当初,在那里发生了赤壁大战,那时要不是起了东风,让周瑜有机可乘,火攻成功,那么东吴就会失败,连大乔小乔也会变成曹操的俘虏,锁在铜雀台上让他尽情享受玩乐了。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长江边散步偶尔发现一只断了的戟,从这只断戟联想到了那次赤壁大战。后两句写诗人对这次大战的看法。人们都认为周瑜在这次战争中的伟绩可佳,而诗人却全面地看问题,如果当时没起东风助周,那么东吴就会失败,曹操便会大获全胜,历史就会改写。
诗人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使诗篇既有韵味又让人深思。 折断了的戟,使人深思,大战中的东风,更让人难忘。若真的没有那东风,周瑜能赢吗?打赢一场战争是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同样,我们看待事物要客观全面地分析,任何事情的结局都与多种因素联系在一起。这首诗的寓意告诉我们,要做成功一件事,离不开必需的条件,否则,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这首诗虽短,确让人读后很有回味,可见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描写水平,我深深钦佩古诗人。
遇见古诗作文 篇4
一缕清香,一份洒脱,诗词里蕴含着陶潜的五斗诗魂;一江春水,一曲悲歌,诗词里蕴含着文天祥的零丁绝唱;一面历史,一面镜子,诗词里蕴含着屈原的水中离骚。感悟诗词,我们才能“腹有诗词气自华”。
品味诗词,一睹诗豪风采。在蜀先主庙,你感叹“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你极言“英雄气”之广袤无垠,你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然而你吞吐日月,俯仰古今的胸襟却无人知,以天下为已任的`你却被贬在外几十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面对沧海桑田,你发出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无限感慨;你不曾沉沦、颓废,在秋风萧瑟中昂然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你年事已高,仍壮心不已高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诗豪——刘禹锡,是你教会了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品味诗词,一领诗魔英姿。面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琵琶女,你柔情万种,赠之以《琵琶行》,“每为他人悲,吟断柔肠,千古缠绵唯《长恨》;岂抒一已怨,唱罢新词,万里江心闻琵琶。”你针砭时弊,关怀民生,吟诵“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的后宫悲歌;感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鬃苍苍十指黑”的民间辛酸;控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人间血泪。你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你倡导“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新乐府运动,你一生仕途坎坷,却心系百姓。
诗魔————-白居易,是你教会了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品味诗词,一览诗佛魅力。“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尽显你的归隐志趣;“行到水穷处,坐看去起时”,尽显你的悠闲飘逸;“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尽显你的思乡殷切。你眷顾亲人“独在民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你思念故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你重情重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你与亲人、故乡,血肉相连,诗佛至情至性的一面感人肺腑。你“清水出芙蓉,高洁而超然”。
诗佛——-王维,是你教会了我“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品读诗词,我们可以知文史经;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长;可以盼望未来的瑰丽。让我们携古典诗词一路前行。
遇见古诗作文 篇5
因为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个体的生命是短暂、有限的,他们才幻想着在有限的生命里,去追求无限的价值;在相对的存在中,去追求绝对的意义。千百年来,这种追求生生不息,无数诗人将对人生意义的寻寻觅觅,寄托在山水之间,踏遍千山,寻找一个俯视生活的视点。个体生命找到了这种载体,于是,他们开始走向山巅水涯。这种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使中国诗人登临远眺的诗篇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时空意识、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融合。
水阔山长。先说一组大家很熟悉的诗。
李白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的荆门山送别朋友时看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是李白眼里的山水。
王维泛舟汉江的时候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是王维那一刻的山水。
杜甫登上岳阳楼看到,“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杜甫看见的山水。
而韩愈呢?他看到了一幅清浅的山水风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每个人看山见水,都会留下自己的印象。我们说的这些诗,虽然个人观感不同,有一点是相似的——它们都是诗人真切地将身心投入山水之中才会产生的印象。个体生命找到了山水这个载体。水阔山高之间,人被山水托举,自然之美和主体之美融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完成人与自然交融的审美。
山水,成为人寄寓和滋养心灵的所在。
中国人对山水的审美,有着悠久的.传统。庄子曾经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怎么样同往共来呢?在庄子那里有着几个层次。最高级的是人和天地的完全融合,所谓“天人合一”,这是“造物主”的境界;次一级的,御风而行、遨游天地,这是“仙人”的境界;再次一级,对于凡尘俗世的普通人来说,如果存在着脱俗忘我的追求,有着对“逍遥”的渴望,意欲“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可以采取的途径就是登山临水。魏晋时期,世事无常,玄学盛行,人们一方面渴求庄子的“逍遥”,一方面认识到人生不自由的局限性,渴望超越,登临山水寄托怀抱就是最便利的方式。
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一个平视的视角,觉得天高地阔,有很多东西都比我们伟大,都比我们辽远,一身渺渺,有的时候会觉得孤单和无助。登临山水,给了我们一个不同寻常的视点。当人在山之巅,在水之涯,有时候会真正体会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的自由自在。正是因为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个体生命非常短暂,充满无奈与无常,所以他们才努力在有限生命中去追求无限的价值,在相对的存在中,去追求绝对的意义。这种追求生生不息,转化成山水之间寻寻觅觅的寄托。人们踏遍千山,寻找一个俯视生活的视点,这种对自然的皈依与眷恋,使山水诗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时空意识、宇宙意识和生命意识。
在中国的山水诗中,我们还发现一个奇妙现象:人在远眺空间的时候,往往也望穿了时光。空间成为一个载体,它越是辽阔,人对历史那种悠长隽永、肃穆庄严的体会也越深刻。无形的时光在有形的空间里可知可感,动魄惊心。
遇见古诗作文 篇6
我爱盛唐,因为那儿有看也看不完的风景名胜;我爱唐朝,因为那儿有数也数不尽的奇珍异宝;我爱盛朝,因为那儿有说也说不完的功臣名将;我爱天朝,更因为那儿有最璀璨的文化财富——唐诗。我可以从这里,读出诗人的喜怒哀乐,离别,愁苦与励志。
离别,自古从今都是一个伤感的话题,不论是朋友,亲人,都令人舍不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对好友的离别感到伤感,请友人再尽一杯,以免西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像他这样的好朋友了。又或是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出王勃对朋友的劝勉;只要有知己,在遥远都好似在你我身边。
山水,是游玩时必赏的风景,无论是因景而发的快乐还是触景生情的怨念,都在诗人笔下淋漓尽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边从杜牧游山村时脱口而出。可见,一副美景可以令人多么开心,“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伤感风景伤感情,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便由岑参留给了后人。
家乡,一个美好的字眼。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呵护,同游的.伙伴。实在令人向往,但是,常年在外,回不去家乡,思乡之情便从心而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自己孤身一人漂泊在外,着实令人心疼。孟浩然看到孤帆从天边划过,便心生返乡之念“乡中泪客尽,孤帆天际看。”若你真的思乡,便归去看望吧!
哲理,作为人们吸取教训所生出的感叹与经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便常常教导着我:当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但你还有窗,就算不相信,也至少过去推推看,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唐诗,透漏的感情,无论是离别,快乐,忧愁,思乡还是哲理,常常令我如痴如醉,沉浸其中,世上优秀的唐诗灿若繁星,星罗棋布,让我们追寻古人的足迹,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遇见古诗作文】相关文章:
遇见古诗作文01-03
(经典)遇见古诗作文11-12
遇见古诗作文06-23
遇见古诗作文【精选】12-27
(经典)遇见古诗作文12-09
(精选)遇见古诗作文11-20
实用的遇见古诗作文12-12
[热门]遇见古诗作文02-22
[优]遇见古诗作文12-25
遇见古诗作文[通用]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