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古诗《秋江》鉴赏

古诗《秋江》鉴赏

时间:2025-01-19 11:20:11 古诗词 我要投稿

古诗《秋江》鉴赏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秋江》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秋江》鉴赏

古诗《秋江》鉴赏1

  《题秋江独钓图》原文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题秋江独钓图》译文

  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

  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题秋江独钓图》注释

  蓑(suō)笠:蓑衣、笠帽。用草编织成的古时渔家、农民的防雨草衣;笠:用竹篾或芦秆篾片编织的帽子,也是渔家、农民防日晒、防雨淋的帽子。扁舟:小船。

  丝纶(lún):即丝织编成的钓鱼的绳子。

  樽(zūn):酒杯。

  扁舟:小船。

  《题秋江独钓图》赏析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舟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舟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舟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秋。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

  再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细细品味,这些“一”用得十分贴切又有情趣。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题秋江独钓图》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士祯早年应朋友邀请,为《秋江独钓图》而题的七绝。

古诗《秋江》鉴赏2

  秋江

  (道潜)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阅读答案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答: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背景]

  这首诗写秋江晚归之景,展示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秋色,把读者带入火辣辣的秋天世界。

  [意境欣赏]

  诗人摇舟澄江,几片零星的红叶迎面跳入眼帘。接着,一大片红灿灿的枫树劈头盖脸地扑来,绚烂得令人目眩。白天人声鼎沸、杯光盏影的"酒店,现在时值黄昏,寂寥无人,酒家收起了门前悬挂的店旗。澄澈明净的秋江上一片白色的沙洲与枫叶红白相映成趣,不由记起谢灵运诗“入舟阳已微”。

  如血夕阳渐渐消失,夜幕已经降临,江面上朦胧苍茫,远处不时传来“哗啦哗啦”轻柔的橹声。橹声清悠,又是哪村的人儿乘夜而归?

  [诗评]

  诗歌色彩浓重热烈,以红为主调,以白映衬,宛如色彩斑斓的西方油画。一道残阳,泼洒出她一天中最后的血红,辉映枫叶、沙洲,燃烧着生命的霞光。通过描写橹声的清悠从侧面突出江水柔润清亮,“苍茫外”写出夜色浓重。最后一句没有翻新出奇,故略有“蛇足”小疵。

  [诗人简介]

  道潜,宋诗僧,俗姓何。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初名昙潜,苏轼守杭州时,爱其诗,为其更今名。有《参寥子诗集》。

  《秋江霁望》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秋江霁望

  许棠①

  高秋偏入望,霁景倍关情。落木满江水,离人怀渭城。

  山高孤戍断,野极暮天平。渔父②时相问,羞真道姓名。

  【注】①许棠:宣州泾县人。唐咸通十二年(871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②渔父:捕鱼的老人。文学作品中常指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人物。

  14.下列对本诗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标题中“霁”是雨后天晴之意,诗中“高秋”“落木”“山高”等都与“霁”照应。

  B.首联写诗人临江远望,触景生情,“偏”“倍”两字,突出了情感的强烈和挥之不去。

  c.颔联“落木满江水”营造的深秋之境与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近似,苍茫而壮阔。

  D.渭城,代指唐都城长安;“离人怀渭城”写出了诗人远离都城、漂泊不定的惆怅之情。

  e.颈联运用反衬手法,以山高凸显边城的偏僻而孤立,以野旷突出天空的辽远而低平。

  15.诗人面对渔父的相问,为什么“羞真道姓名”?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5分)BD

  15.(6分)

  面对渔父的相问,诗人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这是因为:自己远离都城,仕途不顺,境遇不佳;幻想仕途能有所作为却不得志,又做不到像渔父一样随遇而安;在出世入世的选择中心态纠结,矛盾彷徨。

  《秋江道潜》阅读答案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秋江

  道潜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15.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3分)

  16.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2分)

  参考答案:

  15.答: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

  16、答: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古诗《秋江》鉴赏】相关文章:

普天乐·秋江忆别古诗词鉴赏01-16

《暮江吟》古诗鉴赏09-16

天净沙秋古诗鉴赏01-28

《山居秋暝》古诗鉴赏10-05

山居秋暝古诗鉴赏01-27

横江词·其六古诗鉴赏01-17

普天乐·秋怀古诗鉴赏01-28

《江雪》柳宗元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12-21

《秋夕》杜牧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10-12